济南商埠区的历史价值

合集下载

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济南自开商埠百年回眸

“自开商埠”百年回眸作者:王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者的话: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1904年自开口岸,开创了近代中国陆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先河。

今年5月是“自开商埠”100周年,百年开埠也由此成为今年以来人的热门话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上个世纪的最初几年,自强新政走在了中国各省的前列,作为一个曾经以保守著称的陆古城,以领时代之先的“自开商埠”之举,吸纳域外经济文明,发展自我,使初步走出了以农耕经济消费为特征的圈子,而开始向现代城市转变,所以尤为世人瞩目。

回望历史,自开商埠既有挽回利权、自强爱国的强烈民族色彩,又有追求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色彩,百年前的也因此一时走在了当时国城市发展的前列。

在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回眸百年开埠的历史,自然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更为社会各界和媒体广泛关注。

与已发表的一些此类文章相比,本文所述更为准确与严谨,其观点及所叙史实也颇客观与翔实,对于今天的人们正确了解百年开埠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因而特在此刊出,以供读者参考。

20世纪初的开埠,是乃至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它不但使从传统的政治中心“一跃而成了陆第一大商贸中心”,而且标志着整个陆市场经济的发端,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

百年后的今日,与开埠之初相比早已是霄壤之别,但如何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仍是当代人的一个重要话题。

回顾和审视100年前的开埠,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自开”和“陆路”是开埠的特点;开埠的“出发点”在于争自主之权;“三地同开”中国近代绝无仅有;“商埠”位于老城的西关外,分为福、禄、寿、喜四区,不划租界,取消土地永租制,外商与华商照章租地,既保持了城市特色,又拓展了经济空间;新旧城互补,一身二任,“遂不独为政治中心,更为工商业之要埠”开埠发轫于甲午战争后人们对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思索中。

1903年9月,清廷外务部批转商约大臣吕海寰“倡议广开商埠”的奏请。

济南商圈演变(济南开埠至今)

济南商圈演变(济南开埠至今)

长清文昌商业中心
商业等级:都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副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 区级商业中心等五级结构 商业布局:1核2心4副多组团
பைடு நூலகம்
开埠后,济南呈现内城、商埠区的“子母城”商业结构; 内城商业中心以今泉城路、县东巷纵横两条主街组成并延伸至东门; 老商埠区范围:东起济南老城之西(今纬一路),西至北大槐树(今纬十路),南沿
赴长清大道(今经七路),北以胶济铁路为限(今经一路),计东西长约五里、南北约
二里的区域,用以商货转输、发展商业。
1926年,胶济铁路以北被规划为北商埠,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北商埠逐渐成为以大型轻工 业为主的工业区,成为北方纺织业和面粉业的中心。
商埠商业期商圈分布(1939年——1948年)
商贸中心 西市场
新市场
大观园
济南仍呈现东西双中心,但商业中心已经移至商埠区和古城区之间,即今经四路东 段——共青团路——纬二路一带,并分别沿经一路和泉城路朝东、西向扩展; 核心商业区为大观园市场和新市场周围,其商业的活跃程度已超过商贸中心、西市场 为代表的西部片区。
商埠区虽然还有当时较为著名的商业市场——西市场和万字巷商场,但随着计划经济体 制的建立,商埠区的商业地位及影响逐渐衰落,商埠区逐渐成为以市民居住和工厂生产为 主的城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有所复苏,但是其经济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
传统商业期发展期(1980年——1995年)
济南一百 济南华联 大观园
现代 商业 成熟 期
2009
现代商业起步期(1996年——2002年)
现代商业起步期济南商业特点:
泉城路作为城市核心商圈的地位进一步的到巩固和提升;
消费力的提升促进少数高档百货出现; 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专业商场、专卖店及超市大量出现; 银座、贵和崛起,打破传统商业模式,以大润发为代表的各种超市大卖场 在济南遍地开花。

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

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

LOGO
习俗变化
LOGO
服饰变化
LOGO
通讯变化
LOGO
三、商埠区的现状

同所有城市中心的发展轨迹一样,随着社会、经济、 文化、科技、体制等的发展,城市经济中心区不断地变 更。在城市结构的复合、性质的演替、功能的更新转变、 居民生活需求的转变、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商埠地 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走入了困境。
LOGO
商业商标
LOGO
工业发展
面粉场的制粉楼
鲁丰纱厂
山东机械局
济南电灯公司
LOGO
经济发展
股票
济南恒丰 泰银号汇票
LOGO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济南机车工人和“新中国号”机车
马达车床和龙门刨床
LOGO
2、市政交通
济南商埠区的街道规划是按照经纬来设计的,但与 地球仪上的经纬正好相反,东西向的道路称为经路,南北 向道路称为纬路,据说这起源于传统纺织业中所讲的经纬 线。因东西向的马路长而且宽,所以经一、经二路等便被 老百姓称为一大马路、二大马路。经路与纬路将商埠区切 割成大小不等的棋盘状街区,沿街可安排商业店铺,街区 里面则建设里弄或别墅。这种布局是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 用的一种规划手法,便于功能分区。
LOGO
被拆除的老建筑
LOGO
繁华商业的退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 楼林立的济南有着更多新 的产品和街区,旧事的建 筑由于没有保护,失去了 他的光辉和魅力,人群的 减少,对老商铺产生了很 大的冲击,繁华的商业开 始出现退化的迹象。
LOGO
交通拥挤,设施不全
LOGO
四、采取的解决措施
昔日济南的商埠区,是城市中一处浸透着浓郁的地 域文化色彩和外来文化风情的特殊地区,其发展历史记 载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就像北京的 天桥、上海的城隍庙那样,它在济南人的心目中留有不 能磨灭的印象,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城市现代化 的过程中,如何让商埠区重新焕发生机,再度繁荣,使其 所蕴藏的经济和文化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保持它 当年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为济南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 步做出新的贡献,这无论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 从弘扬文化特色的角度,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

商埠区发展发展调研报告()

商埠区发展发展调研报告()
昔日济南的商埠区,是城市中一处浸透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外来文化风情的特殊地区,其发展历史记载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就像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那样,它在济南人的心目中留有不能磨灭的印象,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在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商埠区逐渐失去了往昔的繁荣,如何让商埠区重新焕发生机,再度繁荣,使其所蕴藏的经济和文化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保持它当年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为济南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这无论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弘扬文化特色的角度,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
图为经一路的场景
图为经二纬二场景
济南开埠后,很快成为胶济线与津浦线交会点上的重要枢纽城市。济南开埠100多年了,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对有特点的老建筑保护做的很不够。
喧宾夺主的新济南站
4新时期商埠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同所有城市中心的发展轨迹一样,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体制等的发展,城市经济中心区不断地变更。在城市结构的复合、性质的演替、功能的更新转变、居民生活需求的转变、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商埠地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走入了困境。
1.1商埠区形成的历史背景
自辟古城至开埠以前的千余年,济南的城市建设一直固守在府城城垣和圩墙内,规划布局因袭中国城郭传统形式,并巧借自然地形与山水,形成了“三山不见,四门不对”的格局,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地区政治中心。鸦片战争以后,在国内外军事、政治等因素影响之下,中国开始开放门户。外国势力自沿海入侵后,逐渐将其影响延伸到济南等内陆地区,济南的城市性质也由封建封闭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开放型转化。济南开埠起源于甲午战争后人们对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思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实行改革措施。其中包括自辟商埠、振兴商务与发展实业的措施,以抵制外人侵略,促进国内工商业的发展。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修至济南并全线通车,使济南处于陆路、河路的枢纽位置,因此利用铁路交通的新优势,抓住机遇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1904年5月1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一日),清廷批准济南开辟商埠,并将潍县、周村一并开作商埠,作为济南分关。1906年1月1日举行了开埠典礼。

论济南近代历史文化特质资源的价值与持续利用

论济南近代历史文化特质资源的价值与持续利用

境 , 效 利 用 城 市 文化 资 源 , 后 来 人 有 是
应 永 恒 关 注 的课 题 。在 现 代 城 市 快 速
发展 情 况 下 , 何 持 续 利 用 这 些 宝 贵 如
资 源 , 得 我 们 认 真 研 究 探 讨 。 本 文 值 选取 济 南 近代 历 史 文 化 特 质 资 源 的 一 部 分 , 研 究其 特 有 价 值 前 提 下 , 析 在 分 了其 目前 的 生 存 状 况 , 提 出 了 对 于 并 这 些 历 史 文 化特 质 资 源持 续 利 用 的 相
p r o a mo en h s r a n ut rl at f in n d r i o c la d c l a J ti u
c rce si rs u c s. By su yn i haa tr t i c eo re td ig t s c aa trsi au h rceit v e,te atce a aye t c l h ril n lz s i s c re t o dt n, a d us o wad o u rn c n io i n p t fr r s me c re p n ig c uneme s rs f r te o s o dn o tr a u e o h s san be uiiain o h s e o re . u tia l t zto fte e r s uc s l
维普资讯
【 章 号 16 32 0 ) —0 —7 文 编 】0—8 (0 0 0 10 0 6 26 5 7
: 波批 域
论 济 南 近 代 历 史 文 化 特 质 资 源 的价 值 与 持 续 利 用
T e Vau n u tia l i z to f Jn n M o e n Hitrc l a d h le a d S san be Utl ain o i a i d r so ia n

济南商埠区更新发展思考

济南商埠区更新发展思考

64规划师PLANNERS1.1商埠区的产生背景、发展动因和拓展演变自辟古城至开埠以前的千余年,济南的城市建设一直固守在府城城垣和圩墙内,规划布局因袭中国城郭传统形式,并巧借自然地形与山水,形成了“三山不见,四门不对”的格局,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地区政治中心。

鸦片战争以后,在国内外军事、政治等因素影响之下,中国开始开放门户。

外国势力自沿海入侵后,逐渐将其影响延伸到济南等内陆地区,济南的城市性质也由封建封闭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开放型转化。

近代济南城市性质与布局结构是由1904年胶济铁路的筑成、商埠的开设、津浦铁路的通车、近现代工业的兴起、政治形势的变化及政权的更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济南开埠的范围是:东起十王殿(今纬一路北首附近),西至北大槐树,南沿赴长清大道(今经七路附近),北以胶济铁路为界,可用地面积约为2 km2。

济南制定了一个粗略的新区建设规划及《济南商埠租建章程》等规章,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商埠总局)。

商埠开设以后,由于区位的优势、交通的便利、政策的落实及政局的稳定,工商业日趋发达,商务繁盛,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居民剧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旧的商埠界限不断被拓展、扩大,并[摘 要]济南商埠区的建立,在济南城市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商埠区出现功能不齐备、结构不合理、风貌破坏严重、活力下降等问题,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应采取转换方式、激活功能、增强特色、提升品位等措施,促进商埠区的更新和改造。

[关键词]济南;商埠区;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更新Reflections on Jinan's Old Commercial District Renewal/Jiang Lianzhong, ZhouXingsheng, C hen Hongjin[Abstract] The building of Jinan old commercial district is epoch-making in Jinan's hist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ics, and culture, the old commercial district has developed problems of incomplete function, improper structure, destroyed feature, and vanishing of vitality, which has already threaten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such as development pattern transition,functional 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intensification, and quality promotion shall be adopted to boost the renewal of the old commercial district.[Key words] Jinan, Old commercial district,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blocks, Renewal济南商埠区更新发展思考□ 姜连忠,周星升,陈洪金 [文章编号]1006-0022(2007)S0-0064-03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且新城区以此为中心向南北扩展。

济南老商埠区规划策划报告(上)-(NXPowerLite)

济南老商埠区规划策划报告(上)-(NXPowerLite)

荣誉称号:
1、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全国十大著名步行街 3、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5、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
推广语:“拜武侯,品三国,泡锦里“
14
案例借鉴
建筑风格:新建如旧,仿古步行街,典型明清川西古镇, 以青黑、灰白、木黄为基调
➢再造传统街巷格局 ➢在街、广场、庭院等 面状元素中点缀牌坊、 诸葛井、碑碣等点状 景观要素,使得整个 商业空间丰富而有变 化。
➢ 项目区位:项目 位于济南市市中区西 北部,北临天桥区, 西接槐荫区,处于济 南的核心位置。
➢ 项目规模:总占 地约1.2平方公里
➢ 地块四至:项目 北面为经一路,南面 为经五路,东面为纬 二路,西面为纬六路。
4
核心问题
通过不期望结果R1、期望结果R2模型实现核心问题构建
R1
R2
?
项目难度大、牵涉利益 群体多 拆迁安置难度较大 资金能否及时到位
➢在一期成功的基础上,从 结义楼背后延伸至园林区; ➢其建筑将延续川西民居风 格,融入水文化,完善服务 功能。 ➢开设双门进出,让游客游 览锦里不再走回头路。
三个主题院落:精典三国商务休闲区,闲适三国时尚展演区,三国 遗风民俗体验区 ;四排汉式小楼;“几“字形街道 ,60多个商铺, 建筑面积近9千平米。
城市竞 争力
11
文化资本运营视角下的案例借鉴
文化资本运营视角 案例借鉴
12
案例借鉴
案例选取标准及分析思路
案例选取标准: 1、城市地位与济南相似; 2、新近的文化资本运营项目,新案例往往会充分集合之前项目的经验; 3、文化资本运营项目不同模式的典型代表。
选取的案例: 1、成都锦里; 2、成都宽窄巷 3、长沙太平街 4、青岛劈柴院

游济南老商埠观后感

游济南老商埠观后感

游济南老商埠观后感一座老商埠,半部济南史,饱受时光冲刷的老街,总是藏着许多的秘密。

位于济南市区核心的老商埠,历经百年,几经兴衰,经过整体改造,如今成为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打卡之地。

整个商埠区内,欧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结合,融合了现代灯饰装点,加之民国时期的特色海报等点缀,古色古香,洋气海派。

在晨昏,在静谧的氛围中,漫步于此,借助光线,细看建筑特色,仿佛穿越了斑斓的时光隧道,寻觅到城市过往的生存状态,不禁感叹,虽然生活场景在这里得到复制,然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宝隆楼,原为宝隆洋行济南分行经理住宅,现在是一啤酒馆,布置的很有情调,尤其是夜晚约三五好友来此,非常不错。

德昌楼,原德昌洋行,现在是一个吃川菜的地方。

济南第一辆老爷车,据说是司机回家的时候太兴奋,转弯时不慎撞到了院子的墙上。

这就是造老爷车的主人张采丞的故居,小瓦花脊的屋顶上开着西式老虎窗,颇具韵味。

义利楼,原义利洋行,原址在经二纬一,德式建筑,原来是从事百货生意的。

崇安楼,原山东济南商务总会所在地,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济远楼,典型的近代建筑折中主义风格,现为酒吧一条街,但是济南人民貌似对酒吧文化并不感冒,每次路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闹。

优正楼,原为电报局,这是仿建的,西式风格,建筑采用竖向双层圆券这样大气古典的西方建筑立面形式,通过毛石砌块横向错分铺砌,非常的漂亮。

瀛风楼,看名字就应该猜到属于日式风格,这是日式仿欧式古典风格,老商埠经济活跃发展的写照。

老商埠的建设离不开伟大的劳动人民,他们的辛勤付出,坚持不懈,才有了商埠时期的繁荣,感谢劳动人民。

济南老商埠经四纬三,与大观园、济南站、中山公园不远,只可惜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风景区,尤其是大观园,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如果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相信会是另一番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 对空间的影响
• “阜成信东记”棉花 行旧址
• 内院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 对空间的影响
• 经二路373号,373号 院落,坐落于经二路 北侧、纬七至纬八路 之间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 对空间的影响
• 原德华银行旧址,现 为中国人民银行济南 分行
位于经二纬五的宏济堂 老店
• 1926年,胶济铁路以北被规划为北商埠,至20世纪30年代后 期,北商埠逐渐成为以大型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成为北方纺织业和 面粉业的中心。
• 1939年,日伪政权又规划将齐鲁大学以西、四里山以北、岔路街 以东、经七路以南约1公顷土地为南郊新市区,又称南商埠。还陆续 将官扎营、南大槐树、营市街以及商埠区内原来保留的三里庄等地划 入商埠。
图为小广寒电影院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演进
• 1918年将普利门外沿顺河街向西到纬一路的地段拓为商埠区。商 埠的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逐渐发展为商业繁华之地,数不清的银 行、洋行、老字号及商场式市场纷纷在此扎堆,济南工商业在国内城 市中的地位扶摇直上。
• 据统计,1927年,济南仅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就达6700 多家,成为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我国的交通枢纽,也是华 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 对于商埠区而言,商 埠区的开埠文化,在 发展历史中展现出的 开放与包容都是让济 南商埠区的建筑区别 于其他地域性建筑重 要因素
调研报告主要内容
• 商埠区的历史变革以及对现存环境的影响 • 商埠区的产业,商业以及文化特点对空间的影响 • 已有改造案例的分析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
对空间的影响
合时代的需求,而被纷 纷改造。
• 图为铁路单身宿舍,经 改造后为济南铁路房管 所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空
间的影响
• 百年津浦铁路、山 东第一个基层工会、 蔡公时殉难地、中 共一大代表邓恩铭 牺牲地……都在商 埠区,这些文化对 空间最直接的影响 就是早就了大量的 纪念性建筑,也影 响着新生建筑的产 生。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文化使基地所具 有的场所精神和地域特色


每一个有特点
的场所都有着她的
灵魂,而这种灵魂
就是接近这片场所
的人所产生的联想
和感受,对于商埠
区而言,她的灵魂
就是那种经受过历
史洗礼的沧桑感。
这也是我们通过青
年旅社所要表达给
人们的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文化使基地所具 有的场所精神和地域特色
• 地理特征、风水意愿 和地域美饰倾向造就 了典雅大方的徽派建 筑,清新明快的岭南 建筑。
自开商埠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心胸和眼光,有 利于城市的管理和维护城市的权益。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演进
商埠区的发展
• 1904年,德国人在经三纬二路创办济南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 电影院;同年,德国人石泰岩在济南火车站南侧经一纬二路口租房开 设济南第一家西餐馆——石泰岩饭店;同年,济南第一处商埠公园( 后改称中山公园)在经三纬五路开始建设;
现状中的房屋改造案例的分析
东方艺术文化馆
东方现代艺术馆改造 项目原址为济南市工
人文化宫,建于50年代 中期,曾是本市文化活 动的主要场所,为大屋
顶中式风格建筑。80 年代后期随着周边环 境的改变而日渐衰落, 其间曾改做酒店、夜 总会,建筑内外也几经 改造,但由于种种原因 都未获成功,致使该建
筑长期闲置 。
• 图为糖果厂内景和附近的 居民区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空
间的影响
• 由于济南商埠 区的产业和商 业不能紧随时 代发展的步伐, 基地附近并不 存在大型的产 业链,主要以 小型的企业和 个人经营的商 店为主。
• 图为当地沿街众 多的小餐馆和宾 馆旅店
商埠区的产业商业以及文化特点对空间影响
• 商埠区遗留大量的近代 建筑,这些建筑在当时 是为满足某种商业需求, 而如今这些建筑不再适
• 到抗战结束后的1945年,济南商埠租地已近70公顷。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演进
济南开埠简图 • 商埠区范围
东起济南老城之西(今纬一路),西至北大槐树(今纬十路),南沿赴 长清大道(今经七路),北以胶济铁路为限(今经一路),计东西长 约五里、南北约二里的区域划作商埠,用以商货转输、发展商业。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演进
• 图为万紫巷商场 • 万紫巷南边入口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空间 的影响
•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 建立,商埠区的商业 地位及影响逐渐衰落, 商埠区逐渐成为以市 民居住和工厂生产为 主的城区,目前存在 大量的废弃厂房,此 次设计的改造对象糖 果厂就是这样一废弃 厂房,居民区的交通 和服务设施也相对比 较落后
• 商埠区现状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埠区的商业地位及影响逐渐衰落,商埠区 逐渐成为以市民居住和工厂生产为主的城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 然有所复苏,但是其经济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图示为基地附近工厂 和居民区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演进
• 基地与文化的交融
基地处于济南商埠区,面对这样独特的地块,在这次旧厂房改造—青 年旅舍设计中,一定要结合这里的文脉,争取创造延续文脉,并与周 围的老建筑相协调的建筑。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演进
• 自开商埠
1904年,山东巡抚报请朝廷要求自开通商口岸 。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大 门,不惜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几乎都有开放通商 口岸的内容。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英 南京条约》,首批开放的有广州、上海等五个 通商口岸。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 》,就有天津、营口等10口通商,使得中国的 沿海从南到北全面开放。以后,随着侵略的深 入,开放的城市又逐渐延伸到内地。这些因条 约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被称为“约开 商埠”。济南与那些城市不同,是无人强迫而 “自开”的。
• 图为店铺林立的商埠 区和二、三十年代的 经二路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 空间的影响
• 发展最快上世纪20至30年 代金融业,商业,交通业, 公共服务业迅速发展,造 就了大批的银行建筑,洋 行建筑,大型商业中心市 场建筑,铁路建筑,公共 服务类建筑等等,载着历 史记忆、展示着独特建筑 肌理、反应着人文聚落风 貌的老建筑更是像散落的 明珠一样点缀在这片56公 顷的土地上!
经路与纬路将商埠区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棋盘状街区,沿街可 安排商业店铺,街区里面则建设里弄或别墅。这种布局是 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用的一种规划手法,便于功能分区。 老城新埠成为济南的新式格局,它既保留了一个具有传统 风格的老城,又容纳了一座体现西方近代风格的商埠新区
全新的规划布局和经营城市的思想
• 经营城市方面:街坊划分大小恰当,有利于批租和管理,街区 外侧安排商业店铺,街区里面建设里弄或别墅,功能分区明确 ;为了方便市民休憩娱乐,建立了济南最早的公园———商埠 公园(今中山公园),并建设了公共娱乐服务设施和火车站广 场
上图为德华银行办公楼
右图为德国领事馆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20世纪20年代以后, 出现了大量简洁明 快的现代派风格建 筑,这种现代风格 的建筑多为日式建 筑,影响了商埠区 后期公共建筑的风 格
图为原济南府电报收发局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 中式风格的建 筑形成较晚, 采用新式的建 造方式,保留 了传统建筑的 符号及民族装 饰风格,还有 一些欧洲古典 主义建筑,如 基督教自立会 礼拜堂
全新的规划布局和经营城市的思想
济南商埠全界
全新的规划布局和经营城市的思想
全新的规划布局
济南商埠区的街道规划是按照经纬来设计的,但与地球仪上 的经纬正好相反,东西向的道路称为经路,南北向道路称 为纬路,据说这起源于传统纺织业中所讲的经纬线。因东 西向的马路长而且宽,所以经一、经二路等便被老百姓称 为一大马路、二大马路。
• 图为当济南针对商埠区的规划图
调研报告主要内容
• 商埠区的历史变革以及对现存环境的影响 • 商埠区的产业,商业以及文化特点对空间的影响 • 已有改造案例的分析
现状中的房屋改造案例的分析
• 东方艺术文化馆 • 瑞蚨祥 • 基督教堂 •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 • 济南老洋行 • 宏济堂西号 • 老商埠第9号院 • 经二路阜成信
商埠区的历史变革及对现存环境的影响
开放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演进
包容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特色Fra bibliotek重塑济南商埠区的历史文化使基地所具 有的场所精神和地域特色
济南商埠区的历史特色
•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 全新的规划布局和经营城市的思想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济南商埠区的繁荣促成国内独 具特色的大规模城市建筑群的 出现———多元化的建筑类型、 多样性的建筑风格,形成中西 建筑文化交融于一体的商埠风 貌
经三路纬五路的商埠公园(今中山公园)是1904年 济南开辟商埠时由清廷规划兴建的山东省最早的一 处以公园命名的公共游览场所。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空间 的影响
济南老城与商埠区平面图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空 间的影响
• 在宏观意义上,济南在整体城市的规划中,依然把老商埠 区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商 埠区对整个济南大空间的走向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瑞蚨祥绸布店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 空间的影响
• 济南中国国货公司烧 址
• 电报收发局,始于 1904年
• 济南建造最早的火车 站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空间 的影响
• 1980年代后,经纬时 代慢慢走进历史,百 年商埠的优势逐渐弱 化,商埠区的商业陷 入衰退,大观园、第 一百货、万紫巷风光 不再
• 图为当时的津浦铁 路和修缮中的蔡公 时纪念馆
商埠区的产业商品以及文化特点对空
间的影响
• 中西合璧的建筑 群,形成极具特 色的街区,而这 种商埠区文化造 成很多地方对商 埠区原景的复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