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拔罐祛湿法
除湿拔罐及艾灸

除湿的话,是在背部脊椎的两侧拔罐,另外,还有两个穴位是除湿的穴位按摩,丰隆穴是首选,配合足三里: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
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艾灸阴陵泉
中医里最独特的治疗方法可谓穴位疗法,对付湿,按按穴位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平时点按承山穴、俞府穴、三阴交穴,有健脾胃的作用,还有助于运化体内水湿。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中医特色治疗室副主任梁永秀则建议,除了点按穴位,还可以用艾灸。
进行艾灸操作时,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皮肤上2~3厘米处熏烤,以使穴位局部出现温热感、红晕,一次最好施灸20分钟以上。
艾灸涌泉,三阴交,足三里,天枢
在经脉疏通后建议可以做一点艾灸,能温通经脉祛湿散寒。
拔罐养生通经活络驱寒祛湿

拔罐养生通经活络驱寒祛湿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人们不断探索各种养生方法,拔罐便是其中一种备受青睐的传统中医疗法。
拔罐以其独特的方式,帮助人们通经活络、驱寒祛湿,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
拔罐,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运用拔罐来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
它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气血理论,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刺激穴位和经络,从而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
拔罐之所以能够通经活络,是因为人体的经络就像一条条通道,贯穿全身,连接着各个脏腑和组织。
当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如疼痛、麻木、酸胀等。
而拔罐产生的负压能够扩张局部的血管和淋巴管,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从而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城市,经络是城市中的道路,气血则是道路上的车辆。
当道路堵塞,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城市的运转就会出现问题。
拔罐就像是一位疏通交通的警察,通过其独特的手段,清除道路上的障碍,让车辆能够顺利行驶,城市得以正常运转。
除了通经活络,拔罐在驱寒祛湿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居住环境潮湿、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等,导致体内寒气和湿气过重。
寒气凝滞,湿气黏滞,它们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影响脏腑的功能,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关节疼痛、身体沉重、消化不良等。
拔罐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身体排出寒气和湿气的“大门”。
当罐吸附在皮肤上时,会产生温热的刺激,这种温热能够驱散体内的寒气。
同时,拔罐形成的负压会使毛孔张开,体内的湿气得以透出体表,从而达到祛湿的目的。
就好像是把潮湿的房间打开窗户通风,让湿气有机会散发出去,使房间恢复干爽。
在实际操作中,拔罐有多种方式和工具。
常见的有火罐、气罐和水罐等。
火罐是通过燃烧酒精等物质来产生负压,其温热作用较强;气罐则是通过抽气的方式形成负压,操作相对简单方便;水罐则是利用水煮或水蒸气来产生负压。
不同的拔罐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病症。
拔火罐可以祛除湿气吗及方法

拔火罐可以祛除湿气吗及方法
现在出现湿气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很多人开始选择一些拔火罐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拔火罐有效地帮助我们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相信大家也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拔火罐可以祛除湿气吧。
1.“拔火罐”,一种中医用来驱寒祛湿的方法,看上去有些恐怖,但是成本低见效快,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拔罐疗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刺激、负压和温热作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局部微环境,起到医疗和保健作用。
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2.拔火罐可以去除湿气,不过可能导致风邪入侵,建议不要多拔。
湿重”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体内水分比较多,比如比较胖、浮肿的人,就有可能是湿重。
湿为“有形之邪”,具有沉重、秽浊、黏滞的特性,湿是下坠的表现,往往会表现为脚部水肿,去到哪都想找地方坐下来、躺下来,很容易睡着,做体检没有发现问题。
这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有两种可能:一是外湿,现在立夏、小满已过,接着就是芒种、小暑节气的接踵而来,就要进入雨季,雨季的雨水多,空气比较潮湿,因此这就是外湿;二是内湿,这是因为体内脾虚造成的,可通过调理来健脾祛湿,把体内的湿去掉,就不会感到疲倦。
拔火罐可以祛除湿气吗的回答是肯定的,大家都可以尝试着运用以上的方法来进行去除体内的湿气,也可以采用泡脚的方式,泡脚得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很好的无痛治愈的效果。
中医诊疗技术拔火罐法及注意事项

中医诊疗技术拔火罐法及注意事项拔火罐法是利用燃烧热力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相应体表部位上,使局部皮肤充血或淤血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治疗技术。
拔火罐的作用有以下几种:1.既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还能够排出人体内的毒素。
2.促进血液循环,保持人体血流通畅,疏通人体内的经络。
3.清理去除人体中的湿热毒气,能够让寒气和湿气从皮肤组织渗透出来。
4.增强身体素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新陈代谢。
今天我们演示的是拔火罐法1.定位,取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七颈锥棘突下的凹陷中)主要治疗项背痛、腰椎痛等,此次操作主要缓解项背痛。
2.检查罐口有无破损,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在开放的房间应备屏风。
3.点燃明火后在罐内中下段旋转,不能烧罐口。
4.准确扣在已选好的皮肤穴位上。
5.检查吸附良好,皮肤无烫伤、无水泡,留罐10-15分钟。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附近皮肤,将罐体向一侧倾斜,形成间隙,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移除罐体。
7.操作完毕后患者皮肤出现痧斑为正常现象,数日后可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1.凝血机制障碍、呼吸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消瘦、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严重水肿等不宜拔罐。
2.拔罐时要选择大小合适的罐,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
3.面部、儿童、年老体弱者拔罐的吸附力不宜过大。
4.拔罐时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较多的位置不宜拔罐。
5.拔罐过程中不慎造成烧烫伤应及时就医。
拔火罐的五个注意事项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
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1.不可立即冼澡拔火罐后,皮肤的毛孔打开,这时皮肤会变得十分敏感,拔火罐后洗澡容易造成过敏性皮炎,不但会损害肌肤,寒气也就容易入体,十分容易感冒。
中医祛湿方法

中医祛湿方法南方雨水越来越多,人体内的湿气也会日益加重。
中医指出,体内湿气过多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
体内湿气太多不及时排出还会影响到你的皮肤。
那么春季如何祛湿呢?下面小编告诉你几个中医祛湿方法。
中医祛湿方法有哪些中医祛湿方法一、拔罐疗法祛湿我国的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身体的防湿祛湿有很好的疗效,比如说现在只是在农村地区或者较偏远地区才会使用的拔罐疗法就对祛湿很有效果。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近几年来拔罐疗法在都市也开始流行起来,可见这一疗法确实经得住实践考验。
中医祛湿方法二、艾灸除湿和西药治标不治本不同,中草药能治疾病之本,除湿的关键也在于治本。
并不是说少喝水就能减少体内的湿气严重程度。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对春季除湿邪更是有他法所无法替代的良效。
中医祛湿方法三、祛湿还得靠食疗红豆+花生+大枣做法:1、红豆、花生仁洗净,用冷水浸泡回软。
2、红枣洗净,剔去枣核。
3、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4、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红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后,放入红枣,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调味即可。
绿豆+薏米仁做法:1、将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将浸泡过的薏仁与绿豆加水煮半个小时。
3、加入白糖即成。
(也可以等粥冷却,加入蜂蜜)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麦,口感更好。
中医养生保健的小常识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
拔罐除湿气的方法

拔罐除湿气的方法“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他和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至于该如何通过拔罐来除湿气呢?下面和店铺具体了解下拔罐除湿气的方法。
拔罐除湿气的最方法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垫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型拔罐。
(另购)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
初次治疗的,应先选用小拔罐,减少刺激。
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
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拔上拔罐以后,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反应。
如感觉过紧灼痛。
难受可能是吸拔力过大或此处不适宜拔罐,或改用小拔罐。
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总之,拔火罐对快速去湿气是比较好的途径。
以上经验希望对各位亲有一定的帮助。
拔罐除湿气的体质类型外湿体质:人的身体出现湿气过重的话,就会容易引起风湿疼痛,一般来说,室内潮湿、淋大雨、衣服未干透就穿上身……种种这些因为外界原因导致的身体湿气过重,都有可能引起关节疼痛,大家平时一定要注重生活上的小细节,避免淋雨和长期呆在潮湿的室内。
内湿体质:大家如果不科学饮食,经常暴饮暴食,还喜欢吃过甜、过辣的食物,长此以往,就容易引起“水湿内停”,导致体内湿气过重,造成内湿体质。
拔罐的利弊【好处】1、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2、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拔罐详解

拔罐详解第一章:拔罐基础 (3)1.什么是拔罐疗法 (3)2.刮罐与点罐的区别 (4)3.拔罐的中医理论依据 (4)4.什么是摇罐和转罐 (5)5.什么是发泡罐 (5)6.拔罐中的常见情况及处理 (7)7.拔罐疗法的中西医机理 (8)8.中医拔罐如何操作 (9)9.什么是药罐? (9)10.火罐都有哪几种? (10)11.拔罐的适应症 (11)12.什么是水罐 (11)13.什么是走罐 (12)14.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14)第二章:拔罐的介质 (15)1.拔罐的器具 (15)2.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 (16)3.拔罐法 (17)4.拔罐疗法 (18)5.拔罐疗法时间探讨 (20)6.拔罐适应症 (21)7.拔罐治疗白癜风 (21)8.用火罐:三个误区要明白 (24)9.拔火罐新法浅散法 (24)第三章:火罐的种类 (25)1.角制罐 (25)2.竹制罐 (25)3.陶制罐 (25)4.玻璃罐 (25)5.挤气罐 (26)6.抽气罐 (26)7.火罐与负压初探 (26)8.几种拔火罐的方法 (27)9.走罐 (27)10.走罐疗法 (28)11.拔火罐三大误区 (29)12.拔罐疗法的功能及特点 (32)13.常用罐法及其特点--火罐法 (34)14.常用罐法及其特点--闪罐法 (35)15.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走罐法 (36)16.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转罐法 (36)17.常用罐法及其特点--刺络拔罐法 (37)18.常用罐法及其特点--水罐法 (37)19.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药罐法 (37)20.拔罐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8)21.拔罐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41)第四章:拔罐文化 (43)1.先秦时期 (43)2.晋唐时期 (43)3.宋金元时期 (44)4.拔罐简史--先秦时期 (45)5.拔罐简史--晋隋唐时期 (45)6.拔罐简史--宋金元时期 (45)7.拔罐简史--清代时期 (46)8.拔罐简史--现代时期 (47)9.火罐疗法的源流 (48)10.火罐的源流 (48)11.拔罐疗法发展概况 (49)12.拔罐操作 (50)13.拔罐可助您轻松戒烟 (51)14.拔罐养生常用穴位 (52)15.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 (53)16.拔罐养生常用方法 (53)17.儿童保健拔罐 (55)18.足三里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56)第五章:百病拔罐 (57)1.哮喘的拔罐疗法 (57)2.风湿关节炎的拔罐疗法 (57)3.治胃炎的拔罐疗法 (57)4.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 (58)5.百日咳火罐疗法 (59)6.拔火罐治哮喘 (61)7.感冒的拔罐疗法 (62)8.咳嗽的拔罐疗法 (64)9.肺炎的拔罐疗法 (68)10.高血压病的拔罐疗法 (71)11.惊悸的拔罐疗法 (73)12.健忘的拔罐疗法 (75)13.眩晕的拔罐疗法 (76)14.慢性胃炎的拔罐疗法 (78)15.泄泻的拔罐疗法 (80)16.胃痉挛的拔罐疗法 (82)17.呕吐的拔罐疗法 (84)18.腹痛的拔罐疗法 (85)19.腹胀的拔罐疗法 (87)20.呃逆的拔罐疗法 (88)21.便秘的拔罐疗法 (90)22.偏瘫的拔罐疗法 (92)第一章:拔罐基础1.什么是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拔罐法

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 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 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 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 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 以保护皮肤。
药罐 此法是指先在抽气罐内盛 贮一定的药液,一般为罐 子的1/2左右,药物常用生 姜、辣椒液、两面针酊、 风湿酒等,或根据需要配 制,然后按抽气罐*作法抽 去空气,使罐吸附在皮肤 上。
闪罐 采用闪火法将罐拔住后,又 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住,如 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 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留针拔罐 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 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 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 刺血拔罐 拔上,留置10-15分钟, 此法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 然后起罐拔针。
拔罐时间
大罐吸力强,1次可拔5~10分钟,小罐吸力弱,1 次可拔10~15分钟。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 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术部位而灵活掌握。
拔罐次数
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为1疗程,中间休息3~5日。
效果辨别
(1)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 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 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 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 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拔罐祛湿法
湿邪伤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1.外湿。
外湿主要侵犯肌表,阻塞经络;
2.內湿。
主要伤害脾脏。
湿邪和其他邪气共同致病,可以产生多种疾病,如:风湿、痹症、痿症、某些水肿等等。
在治疗多类疾病中,祛湿都非常重要。
湿性重浊、粘滞、易伤阳气,因此,治疗过程中湿邪较难祛除。
中医祛湿有很多方法,如中药祛湿,穴位祛湿等,中医认为:“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因此,在祛湿时重点提高胃的功能,疏通胃经,用阳明的燥化功能,祛除体内湿邪。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拔罐祛湿。
方法:拔罐。
选穴:足三里、梁丘、伏兔、髀关、水道及中脘。
治疗时间:20分钟。
隔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此方法是个人经验,只做保健用,不作为临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