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课件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课件

CHAPTER 05
结论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影响
糖尿病对骨密度的影响
01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高血糖水平,会导致骨密度降低,骨质疏
松的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症对糖尿病的影响
02
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会
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共同治疗
03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 糖,避免高血糖对骨骼的 损害,从而预防骨质疏松 。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加强骨密度
补充钙和维生素D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食物 或补充剂摄入足够的钙和 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矿 化和维持骨密度。
进行负重运动
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负重 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 ,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 度。
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限酒, 因为烟草和酒精会影响骨 骼健康,导致骨密度降低 。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改善骨骼健康
定期检查骨密度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并采
取相应措施。
避免跌倒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跌倒,因为骨折 的风险较高,跌倒可能导致骨折等 严重后果。
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 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如双磷酸盐 类药物等。
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 疏松症时,骨折的风 险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 患者年龄、性别、体 重、运动量等因素有 关。
骨质疏松症对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
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风险比普通人 群高。
骨折部位多发生在髋部、脊柱和 手腕等处。
糖尿病患者骨折后,恢复较慢, 生活质量下降。
骨质疏松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2/3
心理支持与关爱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 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
31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 认知和管理意识。
遵医嘱用药
强调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2024/2/3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运 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如椎体成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2024/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16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7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2024/2/3
8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2024/2/3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 质疏松,这与女性的生理 特点有关。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 松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医学课件】 骨质疏松

【医学课件】 骨质疏松
9
过分补钙的危害——异位钙化
•肾结石 •肾内钙盐沉积 •胆囊结石 •骨质增生
•肾实质异位钙化 •角膜异位钙化 •软骨异位钙化 •胸膜异位钙化
10
老年人使用降钙素是否还需要补钙?
降钙素抑制了骨质的破坏,骨骼破坏的力 量减弱,建设的力量相对增强,需要足量的 钙质,
因此使用降钙素后必须补充钙质,此 时,钙是可以补到骨头里的!
5
后果
1、身体畸形;身体短缩;驼背等 2、背痛(胸腰段):肌痉挛或显微骨折引起 3、骨关节炎 3、骨折:脊椎、髋部(股骨颈)、腕部骨折
(桡骨远端);骨质疏松三大骨折(65岁
以上妇女发病率50%,占骨故治疗是困难的 。 方法:锻炼+阳光+医生
锻炼:少量多次
11
骨质
定义 表现 分类 诊断
疏松
后果 治疗 预防 饮食
1
分类
原发性:老年型、绝经后型、特发型:青少年8~15岁、成人15~45岁
继发性:1、疾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 腺机能亢进、性腺机能减退症、 肿瘤【 多发性骨
髓瘤(OAF产物、直接破坏骨) 肥大细胞瘤(OAF,肝素产 物)白血病和淋巴瘤(OAF,PGE2产物) 异位激素(旁激
2、第2、3掌指关节明显脱钙(早期) 3、休斯(singh)指数(TPI):1~6级 4、跟骨骨小梁 :小梁骨型指数1~5级 二、骨矿密度测量 单光子吸收(SPA)、双光子吸收(DPA)、定量CT(QCT)、 单能X线(SXA)、双能X线(DXA)、定量B超(QDS) 三、骨活检及骨计量学检查 四、实验室检查:
宜多吃含钙食物:牛奶、奶粉、牡、鸡蛋、黄豆、及豆制品、骨头汤、 鱼、虾、干贝含钙都比较多 萝卜缨、白菜、芹菜、油菜、蒜苗、韭菜、红枣、 柿子、橄榄等含钙也高 苹果、梨、葡萄、坚果仁、绿叶蔬菜、和豆科植 物里获得足够的硼。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同时,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和血 压等危险因素,以降低骨折和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04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与保健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早 期发现骨质疏松症。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以降 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增加运动量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 ,预防骨质疏松症。
分类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 继发性、特发性等类型,其中继发性 是最常见的类型,与糖尿病病程和血 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发病机制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3
胰岛素缺乏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 足或作用受损,导致骨细 胞代谢异常,骨形成减少, 骨吸收增加。
钙磷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血钙降低,血磷升高,影 响骨细胞功能和骨矿化。
预防研究
早期筛查与预防
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 检测,及早发现骨质疏松,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
提高认识与意识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便更好地 预防和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PPT课 件
目录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概述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评
估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
健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最新研究
进展
0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糖尿病 引起的代谢性骨病,其特征为骨量减 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和骨脆性增加 。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课件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课件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概述•糖尿病对骨骼的影响•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日常护理•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案例分析目录01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概述高血糖环境会影响骨组织的代谢,导致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导致骨密度下降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跌倒后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糖尿病合并骨折的风险糖尿病对骨骼的影响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骨折部位通常包括脊柱、髋部和手腕等。

骨质疏松症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常感到疼痛,行动不便,日常生活质量下降。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与风险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共同发病机制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都与内分泌代谢有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对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综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02糖尿病对骨骼的影响骨密度降低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骨密度降低,这是由于高血糖环境对骨骼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影响骨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导致骨密度下降。

骨折风险增加由于骨密度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髋部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长期高血糖环境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易导致骨折。

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1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风险23对于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骨折风险评估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测、FRAX评分等方式进行评估。

骨折风险评估对于骨折风险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控制血糖、补充钙和维生素D、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

骨折预防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骨折风险。

关注高危因素糖尿病对骨骼细胞的影响骨细胞功能异常糖尿病可导致骨细胞功能异常,包括骨细胞的合成、分泌、矿化等功能受到影响,导致骨密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的科普ppt课件

骨质疏松的科普ppt课件

2024/1/25
18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
05

2024/1/25
19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讲解骨质疏松的基本知识
包括定义、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
2024/1/25
强调骨质疏松的危害性
如增加骨折风险、影响生活质量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
介绍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 的健康观念。
激素替代治疗
适用于绝经后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激素使用的风险 和效果评估。
17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物理疗法
如脉冲电磁场、超声波等物理治 疗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症状。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 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心理干预
针对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的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 干预和辅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需进行鉴别。
2024/1/25
03
注意事项
在诊断骨质疏松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避免
误诊或漏诊。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和
评估工具。
14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
04
疗措施
2024/1/25
15
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保持适量运动
规律性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 、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力
骨质疏松的科普ppt课 件
2024/1/25
1
目录
• 骨质疏松概述 • 骨骼结构与功能 • 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 •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1-4和股骨颈
• 正常
:≥-1SD
• 骨量减少 :-1SD~-2.5SD
• 骨质疏松 :≤-2.5SD
• 严重骨质疏松:≤-2.5SD+≥1处非暴力性骨折
2024G/1/u9 idelines of 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trials in osteoporosis,1998,Geneva 17 17
不良反应:潮热,血栓栓塞
2024/1/9
25
3.二膦酸盐
作用机制:抑制破骨细胞、降低骨转换。
特点:口服吸收率低(<5%),在骨 内半衰期长, 与骨结合可长达数年。
阿伦磷酸盐: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 密度,降低椎体及髋部等部位骨折发生 的危险。常见胃部刺激症状
2024/1/9
26
降钙素
特异性地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减低 它的活力与数量
2024/1/9
19 19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改善营养状况(足够蛋白质, 多食含异黄酮食物)
2.高钙(800~1200mg每天)饮 食或者钙剂维生素D (400~600IU/D)
3.加强运动
4.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5.避免使用致OP药物
6对症治疗
2024/1/9
20
二 特殊治疗
1.性激素补充治疗 (1)雌激素补充治疗
2024/1/9
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雌激素补充治疗
注意事项:雌激素补充一般不超过5年, 期间要妇科及乳腺检查如子宫内膜厚度 >5mm,必须加孕激素,反复阴道出血 停药;一般口服给药,伴有胃肠、肝胆 等疾病皮下给药;青春期和育龄妇女的 雌孕激素的配伍可选用周期性序贯方案, 绝经后选用周期性或连续序贯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脊椎疼痛及变形:驼背会影响外形, 还会妨碍肺部扩张,加速肺功能衰 退。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行动不便:有一半的病人会因股骨骨折而导致行动不便, 需要别人照顾。
在妇女中髋部骨折的死亡危险性与其他疾病相似
• 每一位50以上的妇女在她一生中死于髋部骨折的危险
性与死于乳腺癌的危险性相当,而高于子宫内膜癌的 死亡危险性。
糖尿病患者骨折发生率高
美国爱荷华州女性健康研究显示:
32089位爱荷华州绝经后妇女进行为期11年的观察 1型糖尿病患者髋骨骨折(n=47)发生为无糖尿病患
者的12.5倍 2型糖尿病患者为无糖尿病患者的1.7倍
KRISTIN K, et al.Diabetes Care, 2001, 24:1192–1197.
* 0.866
0.805 股骨颈
2型糖尿病(n=182) 健康对照组(n=120)
* P<0.01
王永健,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4,43(1):54-55.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升高
骨质疏松发生率(%)
60
50
44.26
40
30
20
1061例2型糖尿病患 者骨密度变化与 29例同龄组比较 研究
同龄健康对照组 n=29
*与关2美型萍糖,等尿.病第患一军者医相大比学学,报P,<2000.10,521(9):684-685.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结果差异的分析
1型糖尿病:青春发育期的成长高峰消失,成年后骨密度
降低、骨愈合差以及糖尿病对骨骼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严 重影响骨骼健康[1]
2型糖尿病:结果的差异与病例的选择、血糖控制情况、
降2.5标准差以上诊断为
董进,等. 中国骨质疏松骨杂质志疏.1松99症7;3(3):78-80.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
P<0.01
P<0.01
骨钙素水平(μg/L) 尿吡啶啉-D(nmol/mmol.Cr)
5
4
3.6
3
2
1
0 2型糖尿病(n=182)
4.8 健康对照组(n=120)
8
7.9
7
– 髋部骨折: 2.8% – 乳腺癌: 2.8% – 子宫内膜癌: 0.7%
据统计,糖尿病人常见的髋部骨折,腕部骨折及多无明显 临床症状的脊椎骨折,绝大多数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可能发生股骨近端 或髋骨自发性骨折 或轻微外伤即可导 致这种骨折。对此, 可用人造股骨来修 复骨折
正常男性
2型DM男性 2型DM女性
正常女性
1型DM女性
1型DM男性
1型和2型糖尿 病患者的各年 龄段SOS值均 显著低于正常 组(P<0.01)
167例糖尿病患 者(1型62例,2 型105例)行定 量超声骨(QUS) 测试,并与健康 人群超声传导速 度(SOS)正常 值比较
董进,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3):78-80.
6
5
4
3
2
1
0 2型糖尿病(n=182)
3.3 健康对照组(n=120)
•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形成和骨转换降低, 骨吸收增强王永健,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4,43(1):54-55.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显著降低
骨密度(g/cm2)
1.2
1.1
1.081
1
0.98* 8
0.9
0.8 L2-4
椎骨的骨小梁减少可导 致下腰部发生压缩性椎 骨骨折,损伤的椎骨萎 缩并导致脊椎变形。这 可以是自发性的或轻微 外伤时发生
摔倒时如用手来支 撑,可导致腕骨骨 折或科利斯骨折 (Colles' fractures)
髋部骨折的后果
髋部骨折发生一年后:
Cooper, 1997
患者 (%)
20%
死亡
40% 30%
皮质骨逐渐变薄,支状骨的骨小梁逐渐消失,孔隙不断变大及 增多,形成“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症状
• 腰背酸痛 是骨质疏松患者的最常见症状。
– 初期,由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 性疼痛。
– 腰背痛在日常活动如用手向上持物、绊倒、用力开窗等情况下诱 发或加剧。
– 疼痛常在久坐、久立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加剧。 – 胸、腰椎骨出现新鲜压缩性骨折时,腰背部疼痛剧烈。 –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正常骨
骨质疏松骨
轻 度 1级为水平骨小梁减少,
纵行骨小梁清晰
中度
2级为水平骨小梁进一步 减少,纵行骨小梁变得 稀疏
重度
3级为水平骨小梁大部消失, 纵行骨小梁模糊。
『骨质疏松症』形成过程
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有的骨质被吸收,由新组成 的骨质所代替。吸收期过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
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
骨质疏松发病率(%)
60
50
46.3
40
30
30
20
10
0 1型糖尿病(n=62)
52.3
32.5
男性 女性
167例糖尿病患者(1型
62例,2型105例)行定
量超声骨量(QUS)测试,
并与健康人群超声传导
2型糖尿病(n=105)
速度(SOS)正常值比较, 骨密度比同性别峰值下
骨质疏松的症状
身材缩短,驼背是继腰背酸痛后的又一重要临床表现。 身材缩短,主要是由于椎体压缩和驼背所致, 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之一。
骨质疏松的症状
3.脆性骨折:胸腰椎、髋部、腕部骨折为称为“骨质疏松 性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称为“低创伤性骨折”。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并严重限制患 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随之而来的医疗费用的上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 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有无并发症、是否肥胖、运动量多少的差异等有关[2]
1.Inzerillo AM, Epstein S. Reviews in 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 2004;5:261-8. 2.郭世绂,等.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1-398.
永久残疾
不能 独立行走
80%
不能完成 至少一项日常活动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 许多研究证实:1型糖尿病与骨量减少密切相关
• 2型糖尿病与骨量减少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国外研究显示骨密度较对照组降低、相似或增高 -国内研究一致性显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发病率升高
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显著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