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的解剖
《阑尾解剖生理》课件

2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尿液检查可帮助确定炎症指标和排除其他可能性。
3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或CT扫描可协助诊断,并指导手术决策。
预防阑尾炎的方法和建议
1 饮食均衡
2 注意个人卫生
3 定期锻炼
摄入足够的纤维和水分, 有助于保持消化系统的 健康。
保持手部清洁,并避免 与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 以减少感染风险。
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增 强免疫系统,降低患病 风险。
组织构造
阑尾内部由腺体、淋巴组织和 免疫细胞组成,其中腺体分泌 粘液以帮助消化和排泄废物。
阑尾的功能和特性
1 免疫功能
阑尾富含淋巴组织,可帮助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2 消化辅助
阑尾的粘液分泌有助于消化过程,并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3 生理未知
尽管阑尾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失去了某些功能,但其确切作用仍然是一个谜。
《阑尾解剖生理》PPT课 件
欢迎来到《阑尾解剖生理》PPT课件。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探讨阑尾的位 置、结构,以及其功能和特性。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身体器官的奥秘。
阑尾的位置和结构
解剖位置
阑尾位于人类腹部的右下方, 与盲肠相连。
结构特点
阑尾呈管状结构,通常有约510厘米长,并且具有黏膜、肌 层和外膜等组织。
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
阑尾切除
对于阑尾炎患者,手术切除阑尾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术后恢复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恢复期间避免重负荷活动,并按时服用抗生素(如果需要)。
注意并发症
尽管非常罕见,术后可能会发生感染、出血或肠梗阻等并发症。
结论和要点
通过对阑尾解剖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阑尾在人体中的角色 和功能。预防和及时治疗阑尾炎非常重要,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感谢您的 聆听!
阑尾疾病PPT课件

鉴别诊断:包括以下疾病。
外科疾病:
➢ 上消化道穿孔: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但溃疡或癌症史,临床表 现重,板状腹,上腹部压痛犹存,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等可鉴。
➢ 急性胆囊炎:胆囊下垂或瘦长者,右下腹压痛。Murphy征,B超
➢ 反跳痛:更肯定局部炎症的存在。轻症或未波及腹膜的可无反跳 痛。压痛、反跳痛同时存在,更有意义。有反跳痛即有肌紧张
➢ 结肠充气试验
➢ 腰大肌试验:位置较深(腰大肌前方)
➢ 闭孔内肌试验: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 直肠指检:右前触痛,痛性脓肿。或有跑跳时右下腹部疼痛的。
实验室检查:多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亦可有核 左移。老年人或单纯性病变可无升高。尿中有少量红细胞,可能 为炎性阑尾与输尿管或膀胱靠近。升高白细胞突降警惕脓毒症。
临床病理分型:四种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炎症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镜观粘膜层 有水肿、小溃疡、出血点。外观浆膜充血,轻度肿胀,表面有 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此属轻型或病变早期。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已波及全层。肿胀明显,高度充血, 表面脓性渗出物。阑尾周围腹腔有稀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 炎。镜观溃疡大,波及肌层,有小脓肿。管腔内可见积脓。常 由单纯性发展而来,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妊娠急性阑尾炎:压痛位置高,因深在而压痛反跳痛不明 显。不易局限而在上腹部扩散,造成流产早产。早开腹手 术安全,同时应用黄体酮。临产时可与剖腹产同时进行。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 防御功能低,主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表现轻病变重、 体温白细胞升高不明显,阑尾动脉硬化导致阑尾易坏死穿 孔,早手术,同时注意处理伴发的内科疾病。
医学课件盲肠、阑尾局部解剖

阑尾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经回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最终汇入肝门静脉。当阑尾发生炎症时,菌栓脱落可引起 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04
盲肠、阑尾相关疾病介绍
常见盲肠疾病及临床表现
01
02
03
盲肠炎
盲肠壁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表现为腹痛、腹泻、发 热等症状。
盲肠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盲 肠感染,症状包括腹痛、 腹泻、低热、盗汗等。
结构
盲肠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 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 黏膜层有密集的淋巴组织,称为 盲肠扁桃体。
阑尾位置与形态
位置
阑尾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呈短管状 ,一般长约5-10cm,直径约0.50.7cm。
形态
阑尾形态多变,可分为短直型、弯曲 型、螺旋型等。其管腔较细,开口于 盲肠内。
生理功能及重要性
生理功能
盲肠和阑尾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起辅助作用。盲肠内的盲肠扁桃体具有一定的免 疫功能,可帮助抵抗病原体入侵。阑尾则可能参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重要性
盲肠和阑尾虽然不直接参与食物消化和吸收,但它们在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防 御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当盲肠或阑尾发生病变时,如炎症、肿瘤等,会对人体 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盲肠肿瘤
盲肠部位的良性或恶性肿 瘤,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晚期可出现腹痛、腹部 肿块、肠梗阻等。
常见阑尾疾病及临床表现
阑尾炎
阑尾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 痛、发热、恶心等。
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炎穿孔后形成的局部 脓肿,表现为右下腹包块 、压痛、反跳痛等。
阑尾肿瘤
阑尾部位的良性或恶性肿 瘤,症状与盲肠肿瘤相似 。
较高。
腹部CT
利用X射线进行断层扫描,重建 腹部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盲肠 、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 ,对于诊断阑尾炎、盲肠炎等疾
阑尾疾病影像学表现

阑尾的血管
a.阑尾动脉:回结肠动脉分 支,为一无侧支的终末分支, 有血运障碍时会导致阑尾坏 死。
b.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 行,回流入门静脉。故阑尾 炎症时可引起门静脉炎、肝 脓肿。
阑尾的淋巴管与神经
■ 淋巴管:淋巴管与系膜内的血管伴行,引流到回 盲肠淋巴结至肠系膜上A周围淋巴结。
■ 神经:交感神经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第 10/11脊髓胸节,故阑尾可有内脏牵涉痛。
2.影像学表现(CT)
■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 ■ LAMN 病理上亦属于非浸润性病变,
呈轻中度异型性,因而瘤灶边界 较为清楚,较少累及回盲部肠管, CT 表现为右下腹长管状或类圆形 囊性肿块,瘤灶可部分延伸入盆 腔,少数可疝入右腹股沟区,这 可能与肿瘤囊液增多、囊壁结构 及重力改变等有关,多平面重建 有助观察 ;肿瘤常突破黏膜肌阑 尾层达阑尾壁内或突破浆膜层到 表面,出现少量黏液,是肿瘤内 多见菲薄分隔或壁结节、囊壁厚 薄不均且可破裂形成 腹膜假性黏 液瘤(PMP)的病理基础,囊壁 多见弧形、蛋壳样钙化,部分囊 内可见漂浮的絮状强化,漂浮物 与黏液内少量黏膜异型上皮细胞 漂浮有关,少数 LAMN可伴发阑尾 炎。
■ CT表现:为阑尾炎最具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常规CT不易显示阑尾形态, 直接征象不多。薄层扫描及MSCT(多层螺旋CT)对阑尾显示有很大改善, 直接征象有增粗肿大(直径大于6mm),阑尾壁增厚,腔内积液、积气和 粪石。间接征象有阑尾盲肠周围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前者表现为阑尾周围 脂肪组织密度升高及条索影,腹膜增厚,少量积液,盲肠壁水肿增厚;后 者表现为中心为液性密度的团块影,壁厚而边界不清,可出现液气平面。 阑尾脓肿、肠腔外气体、肠腔外阑尾粪石以及增强扫描时阑尾壁缺损时诊 断阑尾穿孔的特征性表现,但如无上述征象,并不能排除阑尾穿孔。
第十九单元阑尾炎

第十九单元阑尾炎一、急性阑尾炎(一)阑尾的解剖与生理1.阑尾解剖(1)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6~8cm,直径~0.8cm。
阑尾起于盲肠根部,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
因此,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查找可找到阑尾根部。
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壤处,称为麦氏(McBurney)点,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
阑尾的位置随盲肠的位置而转变。
一样在右下腹,但也可高到肝下,低至盆腔,乃至越过中线至左侧。
阑尾的位置能够其基底部为中心,可在360度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此点决定了病人临床病症及压痛部位的不同。
阑尾尖端指向有6种类型:①回肠前位;②盆位;③盲肠后位(这种阑尾炎的临床体征轻,易误诊,手术切除有必然难度);④盲肠下位;⑤盲肠外侧位;⑥回肠后位。
[真题]1.阑尾解剖位置的体表投影应当是A.通过脐横线与右锁骨中线的交点B.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中内1/3处C.右腹股沟中点与脐连线的中外1/3处D.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1/3处E.位置不定,常常变异答案:D解析: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1/3处称为麦氏(Mcburney)点是阑尾的体表投影位置。
(2)最多见的阑尾位置是回肠前位。
阑尾的解剖与生理(3)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位于回盲瓣下方~2.5cm 处。
阑尾系膜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4)阑尾系膜短于阑尾,因此阑尾蜷曲。
(5)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的分支,是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障碍时,易致使阑尾坏死。
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行,经回结肠静脉最终回流入门静脉。
(6)当阑尾炎症时,菌栓脱落可引发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7)阑尾的淋巴管与系膜内的血管伴行,引流到回结肠淋巴结。
(8)阑尾的交感神经纤维经内脏小神经、腹腔丛传入,由于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因此当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表现为脐周的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
[真题]8.支配阑尾的神经是交感神经腹腔丛和(2004)A.内脏小神经B.第10胸神经C.第12胸神经D.内脏大神经E.第1腰神经答案:A(2004)解析: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
外科学复习资料---第40章阑尾疾病.doc

第40章阑尾疾病教学要点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与手术并发症。
2.熟悉阑尾的解剖与生理;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病理;特殊类型阑尾炎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3 .了解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重点难点剖析一、阑尾的解剖与生理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
其系膜短于阑尾本身,使阑尾屈曲成祥状或半邮瓜状。
阑尾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富含淋巳组织,故感染常沿黏膜下层扩散。
阑尾动脉为一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易致阑尾坏死。
二、急性阑尾炎(%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1.阑尾管腔的阻塞淋巴滤泡的增生、粪石或其他异物堵塞、阑尾木为、盲肠和阑尾壁的病变。
2.细菌感染直接侵入、血源性感染、邻近感染的基延。
(%1)临床病理分型急性阑尾炎在病理学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代表着炎症发展的不同阶段。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表面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
阑尾黏膜表面可能有小溃疡和出血点,阑尾壁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以黏膜和黏膜下层最显著。
临床症状较轻。
2.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显著肿胀、增粗,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
阑尾黏膜血溃疡增大,腔内积脓,管壁各层有小脓肿形成。
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3.急性穿孔性(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
阑尾壁的全部或一部分全层坏死,呈暗红色或黑紫色,局部可能已穿孔。
穿孔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如果此过程进展缓慢,大网膜可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1)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
出现早,逐渐加重,由阵发到持续,但腹痛严重性与病情不成正比,而与阑尾炎类型有关。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最为常见。
(3)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头痛、脉速、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2.体征(1)压痛出现早,在未感到右下腹痛时,已经有阑尾区压痛,部位固定。
阑尾炎超声诊断课件

阑尾炎超声诊断
阑尾的生理解剖概要: 1、婴儿期阑尾位于盲肠顶端,在发育过程中,盲肠的 右前部生长较快,这种偏心性生长,使得成人的阑尾 基底部移至盲肠左后侧、回盲瓣下方约2.5cm处。其 外形也由婴儿的漏斗状变成蝗蚓状盲管。沿盲肠的三 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即可寻到阑尾基底部。阑尾的长 短粗细不一,一般长5-9cm,直径0.5-0.7cm。阑尾 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近端与盲肠交通。阑尾 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它是腹腔后壁的腹膜向前反折, 并包绕阑尾的一个三角形皱襞,其内含有血管、淋巴 管和神经。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这使阑尾卷曲成 拌状或半圆弧形。
阑尾炎超声诊断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炎超声诊断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炎超声诊断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炎超声诊断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胀明显,壁各层均受累,并 形成小脓肿,阑尾腔内积液,浆膜层高度充血并有脓 性渗出物,随着炎症加重,粘膜、粘膜下层难以识别。 阑尾肿胀、增粗,外径一般在1.0-1.5cm,壁厚>3mm。 声像图表现: ①阑尾明显肿大。 ②粘膜下层明显增厚,呈高回声。 ③阑尾纵切面呈腊肠样,横切面呈“靶环”形,呈“双层证”, 外层强回声为浆膜层,中层低回声为水肿肌层,内层强回声 为粘膜。阑尾腔内可见积脓的液性暗区。 ④阑尾区边缘呈线状弱回声或无回声包饶,且不均质。
张、蠕动减弱或消失。
阑尾炎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合并粪石形成
阑尾炎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管腔内气体样强回 声可考虑产气菌感染)
急性阑尾炎(管腔内积脓)
阑尾炎超声诊断
右下腹局部脓肿形成
右下腹腹腔积液
阑尾炎超声诊断
阑尾超声检查时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医学课件盲肠、阑尾局部解剖

促进肠道菌群生长
阑尾能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和繁 殖,对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CHAPTER 03
盲肠、阑尾的病理生理
盲肠、阑尾炎症
急性阑尾炎
常见临床病症,主要由细菌感染或阑尾腔阻塞引起,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麦氏点压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阑尾炎
较少见,通常由急性阑尾炎转化而来,症状不典型,包括右下腹隐痛、消化 不良等。
感染
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感染、腹腔 感染等,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引 起全身感染。
肠粘连
手术后可能出现肠粘连,严重时可 能引起肠梗阻,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黏膜层非常薄,主要由单层柱状上 皮细胞组成,其中含有少量淋巴组 织。
阑尾的生理功能
维持肠道平衡
阑尾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和激素,有助 于维持肠道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
。
免疫功能
阑尾属于免疫器官之一,能产生多 种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对保护人体
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A
B
C
D
神经内分泌功能
阑尾还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 多种神经递质和激素,对维持人体神经 内分泌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阑尾通常位于右下腹,靠近肚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
处。
但阑尾的位置可因个体差异而 有所变化,如部分人阑尾可能
位于右中腹或左下腹。
阑尾的形态结构
阑尾为一弯曲、细长的管状器官, 长度通常为6-8厘米,直径约0.50.7厘米。
阑尾的肌肉层较薄,主要由平滑肌 纤维组成。
阑尾由浆膜层、肌肉层和黏膜层组 成,具有类似肠道的结构。
盲肠、阑尾疾病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0
• 阑尾超声的检查方法: • 无需禁食及肠道准备 • 最好排空膀胱 • 尽量使用高频探头
• 寻找阑尾的方法: • 回盲瓣顺钟转向移动法 • 右下腹由上而下纵横切升结肠、盲肠寻找阑尾 • 右下腹麦氏点区任意扫查
a
21
3种检查方法的比较:
优点在于定位盲肠准确,容易探及阑尾起始部,减少了盲目性,对 盆位、盲肠下位、回肠前后位阑尾检出率高。缺点是当回盲瓣开放 回肠内容物通过时,回肠末端的回盲瓣图像可能不易识别。
a
8
•阑尾的形态变异 阑尾的部分重复
a
9
阑尾的完全重复
a
10
阑尾、盲肠重复
a
11
•阑尾的发育异常 阑尾憩室 阑尾壁突入系膜内 憩室腔通阑尾腔 憩室壁可仅为黏膜和浆膜
a
12
阑尾过长 >20cm者,最长可达50cm 缠绕肠管致肠梗阻
a
13
•阑尾过粗 根部>2cm者 最粗达5cm 阑尾短小 •根部<1cm者
阑尾的生理解剖
a
1
•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 方向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 后就开始出现,一般认为儿童和青年时期阑尾具有发达 的淋巴组织,能传输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故阑尾 可称为免疫器官之一。12-20岁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消 失,60岁后逐渐消失,因此成人初次切除阑尾无损于机 体的免疫功能。
• 此外,阑尾黏膜具有分泌功能,阑尾壁也有蠕动功能。
a
2
阑尾的血运来自阑尾动脉,它是一个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因此,一 旦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使阑尾发生坏死。
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行)回流是经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肠 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入肝。因此,当阑尾发生化脓感染时,细菌栓 子可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a
14
•阑尾的位置 位于右髂窝 盲肠下端下方 三条结肠带汇集点是 寻找阑尾的标志
a
15
•阑尾的位置分布 依据:阑尾尖端所指方向;与盲肠、回肠的位置关系
回肠前位
盲肠后位
盆位
a
16
• 回肠前位: • 回肠之前,尖端指向内上 • 与腹前壁密切相邻 • 炎症时腹前壁症状体征明显
• 盲肠后位:
• 尖端向上
定位盲肠下段准确,较易探及阑尾起始部。
十分简便,缺点定位具有盲目性,不准确。
a
22
a
23
a
4
a
5
•阑尾的组织结构(类似于结肠) 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黏膜层:分泌粘液,富含淋巴、含嗜银细胞。
黏膜下层:淋巴组织丰富,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有一定 的免疫功能。
a
6
•阑尾的形态 单个细长的盲管 腹膜内位器官 分为根、体、尾末端 阑尾口位于回盲口下方2cm处
a
7
借阑尾系膜连于回肠系膜 长度6-8cm,平均7cm 外径0.5-1cm 阑尾系膜长4.1cm
a
3
• 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和来自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其痛 觉传入经交感神经传入,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
• 内脏神经疼痛特点为:范围弥漫,定位不准确,牵涉到其他部位。 故阑尾炎早期疼痛可能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围。
• 当阑尾炎严重涉及到壁层腹膜时疼痛转移到右下腹
• 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特点存在由内脏神经疼痛向躯体神经疼 痛转化过程。
• 盲肠后壁与后腹膜之间
• 炎症时转移性右下腹痛不明显,腹前壁体征不明显
• 刺激髂腰肌、腰大肌征(+)
• 刺激神经、股前区、会阴区疼痛
• 寻找阑尾,翻起盲肠
a
17
• 盆位: • 尖端向内下 • 小骨盆边缘 • 可引发膀胱、直肠刺激症 • 可引发输卵管炎、卵巢炎 • 闭孔内肌征(+)
a
18
a
19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 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