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副溶血弧菌tlh和tdh基因的表达差异_陈星
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

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王小玉;冯家望;吴小伦;陈静静【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07(028)006【摘要】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荧光PCR(Real time polymerase chin reaction)方法.首先,从GenBank中获得副溶血性弧菌种特异性基因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l和直接耐热溶血素毒素基因tdh,用Primer Express2.0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在Roche荧光PCR上进行荧光PCR扩增,荧光曲线表明该荧光PCR可特异性地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而大肠杆菌等其他14种细菌和空白对照都是阴性;检测方法灵敏度达10 cfu/reaction.本研究建立的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检测出总的和带tdh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检验,可广泛用于出入境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疫情监测.【总页数】4页(P135-138)【作者】王小玉;冯家望;吴小伦;陈静静【作者单位】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珠海,519015;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珠海,519015;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珠海,519015;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珠海,519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鉴定啤酒有害菌的研究 [J], 刘静2.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豆粕的研究 [J], 卫滨;孙建霞;罗云波;姜桂传;黄亚东3.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禽病毒病的研究 [J], 田振宇;吴时友;郑彤彤;尹燕博;牛钟相4.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 [J], 许如苏;蔡颖;林彩华;杨奇志;陈冠武5.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幼兔粪便双歧杆菌的实验研究 [J], 陈津津;蔡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孙宏迪;杜昕颖;汪舟佳;王玉飞;宋宏彬;孙岩松;黄留玉;杨振洲;陈泽良【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35)008【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tdh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阳性质粒和模拟标本建立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以副溶血弧菌DNA为模板克隆了tdh基因,得到阳性质粒.利用阳性质粒建立了定量PCR方法,得到标准曲线y=-4.9197x+58.72,决定系数(R2)为0.9864.此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在对15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中,只有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为阳性.对粪便和食物模拟标本进行检测,敏感性均为102cfu/μl.此方法重复性较好,对4种浓度(105、104、103、102cfu/μl)的菌液各进行3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Ct值的变异系数<2%.结论建立了一种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法的敏感性和特异均较好,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和粪便中的沙门菌.【总页数】4页(P969-972)【作者】孙宏迪;杜昕颖;汪舟佳;王玉飞;宋宏彬;孙岩松;黄留玉;杨振洲;陈泽良【作者单位】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31【相关文献】1.基于卵黄抗体的副溶血弧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J], 闫茂仓;胡伟丽;张赛乐;王雪鹏2.贝类中副溶血弧菌和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倪梦丽;杨冰;王春德;陈颖;孙善华3.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 徐义刚;李丹丹;刘新亮;刘忠梅;崔丽春;李苏龙4.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J], 李丹丹;徐义刚;王昱;邱索平;高会江;高慎阳5.副溶血弧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J], 马超;杨潇含;杨乾坤;杨海涛;张佳;董井泉;高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55 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055 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朱雪兰(综述);陈艳(综述);刘秀梅(审校);曹小红(审校)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年(卷),期】2007(034)004
【摘要】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原发性
败血症。
副溶血性弧菌能够产生3类溶血素,包括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
TLH、TDH和TRH分别由tlh、tdh和trh基因编码。
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通常采用PCR和核酸杂交,复合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未来检测技术应用的趋势。
【总页数】5页(P233-237)
【作者】朱雪兰(综述);陈艳(综述);刘秀梅(审校);曹小红(审校)
【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100050;天津科技大
学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天津3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31
【相关文献】
1.产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的副溶血性弧菌PCR检测及其表型分析 [J], 刘代新;宁喜斌
2.产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的副溶血性弧菌PCR检测及其表型分析 [J], 刘代新;宁喜斌
3.几种芽胞杆菌溶血素BL基因及其溶血素的检测 [J], 王利国;王琦;齐俊生;付学池;
梅汝鸿
4.用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耐热溶血素基因 [J], 周志江;刘纯杰;黄上媛;中野克重;佐藤久聪;齐藤博
5.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苏建新;聂军;吴振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模拟胃液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异质性研究

人工模拟胃液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异质性研究摘要副溶血性弧菌在河口环境中无处不在,在海鲜产品中很常见。
副溶血性弧菌引发人们产生腹泻、呕吐、发烧等临床症状,更严重者会出现反应性关节炎、心脏病等,与食用受污染的海鲜有关,特别是牡蛎、三文鱼等未经加工的食品。
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疾病的产生,特别是在1990年代,开发了几种免疫分子检测的方法,可以用于快速检测和定量副溶血性弧菌。
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区分副溶血性弧菌的临床菌株和环境菌株,准确鉴定和表征海鲜中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对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的毒力因子的检测,旨在控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研究主要利用动物感染模型和体外消化系统模拟来探究其感染致病机理,通过人体胃肠道模型来模拟其在胃肠道环境下的耐受性及致病性;为解决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因此本文旨在:1)运用体外静态消化模型,研究了50株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在人工模拟胃液中生长的异质性影响,2)研究了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变异系数CV值的变化以及对生长异质性的影响,3)进一步从基因角度研究了不同的基因型对表型生长异质性的影响,4)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存活状态。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1.人工模拟胃液下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异质性的研究目前尚无研究表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在人的环境(如胃液和肠液)中具有生长异质性。
tlh基因存在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中,而tdh和trh基因仅存在于致病性菌株中。
首先应用模拟的人类胃液来探索50株副溶血性弧菌在37°C下的生长变异性。
用数学修正Gompertz模型拟合菌株生长曲线,并计算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延滞期(LT)及其变异系数(CV)值,比较了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对模拟人胃液环境下的应激反应。
结果表明,经模拟胃液处理后致病性菌株的μmax显著增加(P<0.01),延滞期显著缩短(P<0.05),非致病性菌株的μmax显著增加(P<0.01),延滞期显著延长(P<0.05)。
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检测与分型研究进展

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检测与分型研究进展摘要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常通过食用被该菌污染的食品导致食物中毒。
该文综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检测技术如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免疫捕获等,及分型技术如RAPD-PCR、ERIC-PCR、PFGE、核糖体分型、RFLP等,这些方法将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提供重要的检测与分型手段,对预防与控制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分型方法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重要的食源性嗜盐致病菌,可因食用被其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中毒。
多见于日本、东南亚、美国及中国台北地区。
近年来,在我国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各种食源性病原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细菌性食源性致病菌的首位。
副溶血弧菌的检测与分型技术对预防和控制该菌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近年来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检测与分型应用进展,以供参考。
1 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检测技术1.1 基于特异性毒力基因检测翁仕强等[1]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初筛方案结合tlh、toxR 2种特异性基因的2次筛选开发了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分离鉴定方法,并通过16S rRNA 基因测序进行特异性验证。
Venkateswaran et al[2]克隆gyrB基因并测序,在分析序列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yrB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检测技术。
周燕等[3]利用tlh基因建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检测技术。
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实验样品摇床增菌3 h,结合PCR检测,8 h可以获得样品的检测结果。
张红芝等[4]建立了添加内标(IC)的PCR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检测技术,该方法对DNA灵敏度的检测极限是0.5 pg/μL,此时IC的最佳添加浓度是0.5 fg/μL。
对多份水产品的检测结果也证实该方法能起到很好的指示假阴性作用。
俞春松[5]选取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作为检测的靶片段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体系优化建立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并对临床收集的样本进行检测。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三重PCR检测方法研究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三重PCR检测方法研究金雷;陈瑜;张小军;施慧【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gyrase、tdh、toxR基因的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用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副溶血性弧菌ATCC33847的模板DNA进行单一扩增,找到各自引物最佳扩增条件;再用3种引物同步对模板DNA进行扩增,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引物间比例以及退火温度,建立最佳扩增体系.[结果] 在最佳三重PCR反应条件下,gyrase、tdh和toxR能同时扩增出清晰条带,大小分别为91、269和368 bp.[结论]该研究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pid specific triplex-PCR method of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y detecting gyrase, tdh and toxR genes simultaneously.[Method] The genomic DNA of V.parahaemolyticus ATCC33847 was amplified by three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individually, the optimum amplification condition for each pair of primers was determined.Through optimizing the concentration and ratio of primers and anneal temperature, a triplex-PCR method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amplify three target genes was established.[Result] The bands exhibiting the sequences of 91, 269 and 368 bp were amplified by gyrase,tdh,toxR respectively in an optimum triplex-PCR reaction.[Conclusion] The triplex-PCR method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mean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V.parahaemolyticus.【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4【总页数】3页(P132-133,140)【关键词】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三重PCR;gyrase基因;tdh基因;toxR基因【作者】金雷;陈瑜;张小军;施慧【作者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21;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2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肠道致病性嗜盐菌,广泛存在于鱼、虾、蟹和贝类等海产品中[1-2]。
实时定量PCR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又称肠炎弧菌ꎬ是一种广泛分 布在海洋和水产品中的嗜盐性革兰氏阴性菌ꎬ在 腌肉、咸菜等高盐制品中也可检出[1] ꎮ 若含有该
菌的水产品未煮熟或处理不当ꎬ食用后极容易引 起食物中毒[2] ꎮ 因此ꎬ快速高效地检测水产品中 的副溶血性弧菌[3] ꎬ对于及时诊断和降低此类风
收稿日期:2018 ̄12 ̄07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专项(2015C02039ꎬ2015C02022) 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6449ꎬ31871775) 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LY16C200002ꎬ LQ18C200004) 作者简介:陈琳(1985—) ꎬ女ꎬ黑龙江牡丹江人ꎬ博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ꎮ E ̄mail: chenlinlucky@ 163. com ∗通信作者ꎬ顾青ꎬE ̄mail: guqing2002@ hotmail. com
Det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eafood products by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assay
CHEN Lin1ꎬ 2 ꎬ ZHOU Qingqing1 ꎬ GU Qing1ꎬ∗ ꎬ LI Ping1 (1. Key Laboratory for Food Microbial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ꎬ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ꎬ Hangzhou 310018ꎬ Chinaꎻ 2. Hangzhou Wahaha Group Co. ꎬ Ltd. ꎬ Hangzhou 310018ꎬ China) Abstract: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 a food ̄borne pathogenꎬ which can contaminate food and cause serious and acute gastroenteritis to human beings. In this studyꎬ a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 assay was developed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aquatic products.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 RAPD)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characterize species ̄specific DNA fragment of V. parahaemolyticusꎬ and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V. parahaemolyticus in 20 aquatic products on sale. It was shown that 6 samples out of 20 were carrying V. parahaemolyticus. The minimum detection sensitivity was 50 fg DNA.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s recommended in national standardꎬ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wifter and more convenient to detect V. parahaemolyticus in auqatic products. Key word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ꎻ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ꎻ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双重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双重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龚玉姣;李成玲;陈建东;江毅敏;贺征【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年(卷),期】2008(18)9【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双重PCR方法检测副溶血弧菌。
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副溶血弧菌tdh、trh、tlh基因序列用vtII软件分别设计引物,应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扩增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性基因tdh、trh、tlh。
结果:副溶血弧菌标准株和实验菌株均能扩增一条或两条目的带,扩增产物tdh、trh、tlh片段大小分别为224,466,381 bp。
结论:tdh、trh基因分别存在于不同副溶血弧菌株中,而tlh基因在不同副溶血弧菌中都广泛存在,具有种属特异性,因此可以用来特异快速的检测副溶血弧菌。
【总页数】2页(P1802-1803)【关键词】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多重PCR【作者】龚玉姣;李成玲;陈建东;江毅敏;贺征【作者单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3【相关文献】1.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双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J], 胡兴娟;王淑娜;周向阳;沈飚;贝文联;朱应伟2.双重DPO-PCR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 [J], 魏霜;马新华;汪天杰;龙阳;纪强;任娇;吴希阳3.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J], 扈庆华;郑薇薇;石晓路;李庆阁;王冰;庄志雄;刘小立;贺连华;吴平芳4.双重PCR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ous)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J], 张新中;文万侥;徐先栋;吴秀红;周永灿;谢珍玉5.双重PCR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ous)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J], 张新中; 文万侥; 徐先栋; 吴秀红; 周永灿; 谢珍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