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6课 散步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 《散步》知识要点梳理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 《散步》知识要点梳理笔记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

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

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6 散步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概括文章内容,积累精彩语句。

2.理解并学习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中心的方法。

3.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走近作者莫怀戚(1951—2014) ,重庆人,作家。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诗礼人家》等。

其中《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创作背景本文写于1985年。

作者写作本文时,他的父亲去世不久,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失掉了生活目标,身体状况变得很复杂。

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需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故有了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经历。

后来作者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柯尔特对中国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还说在哺育儿女、赡养父母方面,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这引发了作者的感慨: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

在感慨之余,作者以那次散步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创作了此文。

字音字形分歧(qí)霎时(shà)粼粼(lín)嫩芽(nèn)拆散(chāi)咕咕(ɡū)散(sàn)散步(sǎn)散文泡(pào)水泡(pāo)泡桐累(lèi)劳累(lěi)罪行累累(léi)果实累累铺(pū)铺垫(pù)店铺粼(lín)水波粼粼鳞(lín)鱼鳞嶙(lín)怪石嶙峋密(mì)茂密蜜(mì)甜蜜拆(chāi)拆散折(zhé)折断蹲(dūn)蹲下遵(zūn)遵守词义理解信服:相信并佩服。

《散步》所有词语解释(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所有词语解释(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散步》所有词语解释
信服(xìn fú):相信,佩服。
分歧(fēn qí):1.亦作“分岐”。离别。 2.分叉。 3.差别;不相一致。
取决(qǔ jué):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一霎(yī shà):谓时间极短。顷刻之间;一下子。
两全(liǎng quán):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
置或安排。

词语练习:
11. 母亲xìn fú(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12. 后来发生了fēn qí(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13. 不过,一切都qǐ jué( )于我。
14. yí shà(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15. 我想一个liǎng quán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
uǒ( ),终不愿意。

16. 我决定wěi qū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17.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ín lín( )的
鱼塘。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示例: 我选择的是“我的母亲” 第2段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 样”
体现出母亲年迈对儿子的依
从,包含着对儿子的爱
交流分享
请同学说一说找到的句子
(第5段)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 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儿子:儿子有趣的发现并叫出来,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聪慧。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重点) 学习以小见大、结尾升华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
人物感情的方法(难点)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莫怀戚
• 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 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大律师现实录》,长篇
字词
信服 分歧(qí) 取决
积累
一霎(shà) 两全 粼粼(lín) 各得其所
①分歧:思想/意见/记载不一致②一霎:一会儿,一下子③各得其所:每个人/物都得到恰当安置
自主预习|读课文填空
《散步》一共8 段,讲的是祖孙三代田野散步 的故事。里面的人物,有“我”儿的子 母亲、 以及“我”和妻子。
文本感知
散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徐老师的教育研究院使用HUAWEI MateBook E 2019&HUAWEI MatePad Pro联合创作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散步的经历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情吗?你有什么感受 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qī)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 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第6课《散步》-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

第6课《散步》-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

《初春的田野》等题目﹔
②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 (“和谐”“孝
道”“责任”“生命”“选择”等),拟出抽象的题目。
对于本文的主旨,可以有哪些理解?
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感 ①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

②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 老敬老的美德。
主 ③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大家在与家人相处时,更加关心理解父母, 爱 尊敬爱护老人;在家庭事务产生意见分歧时,
的 要多多照顾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要唯我独 成 尊。 长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
人类的文化之举”
——英国哲学家培根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明]《增广贤文》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自古

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孝
这是(
一家人 )的一家人?
初春的田野,万物都生 机勃勃。一家 祖孙三代, 背着、扶着、笑着,慢慢 地、稳稳地走在这春光里。
这画面令人怦然心动! 人到中年,母慈、妻贤、 孩乐,家庭和睦温馨,应 该就是最大的人生快乐与 追求了吧。
任务三
品读语言魅力
思考: ①赏析对称句和回环句。 ②品味环境描写的妙处。 ③理解大词小用、以小 见大的意蕴。
例 是亲疼孙子变了注意,说走小路。于是我们便向着这条小路(尽
头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走去了。到了难走的一处,我的蹲下
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们
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在初春的田野上, 两对母子 ,两种生命, 产生了一个分歧;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重要知识点总结重点字词✧ 生难字熬.(áo)过 嫩.(nèn)芽水波粼.(lín)粼 dūn(蹲)下chāi(拆)散 分qí(歧)一霎.(shà)时✧ 多音字散⎩⎪⎨⎪⎧sàn(散步)sǎn(散漫) 熬⎩⎪⎨⎪⎧āo(熬白菜)áo(熬夜)铺⎩⎪⎨⎪⎧pū(铺床)pù(当铺) 累⎩⎪⎨⎪⎧lèi(劳累)léi(硕果累累)lěi(积累)✧ 形近字⎩⎪⎨⎪⎧歧(qí)分歧岐(qí)岐山 ⎩⎪⎨⎪⎧拆(chāi)拆散折(zhé)折叠⎩⎪⎨⎪⎧粼(lín)水波粼粼鳞(lín)鳞次栉比✧ 重点词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委屈:①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②使人受到委屈。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享受亲情(一)感悟诗中的亲情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二)品读有关亲情的优美文段1.亲情不是浓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饮品,它只不过是一杯纯净平淡的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却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

它不会让我们兴奋,却能让我们安静;它不会给我们刻骨难忘的体验,却始终为我们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

亲情中自有一种纯朴和自然,不用刻意雕琢,在我们意识到时,它早已悄悄浸润在我们的指尖脉络中。

2.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它使你在黑暗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增强你战胜病魔的决心;亲情,是你受挫时的鼓励与支持,它使你在绝望中感受到无私的关怀,使你保持继续前行的信心;亲情,是你得意忘形时的棒喝,它使你在骄横无比时感受到严厉的目光,保证你正确的前进方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散步》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创作背景篇一此文写于1985年,最先发表于当年的《中国青年报》上。

当时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同时,作者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篇二教学设想: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隽永,玲珑剔透、蕴籍丰富的亲情散文。

文章篇幅不长,写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家人一起散步,却于小小的一次散步中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

或许是久居繁华的灯红酒绿的都市,很少看到全家老小一同散步的情形,或许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很少看见全家老小外出时和谐相处的情形。

因此,每每看到这篇散文,总觉得有些东西触动我的心灵,总会引起我们的向往和思考,就算看百遍也不厌倦,仍有常读常新的感觉……于是,面向七年级的学生教学《散步》,首先是朗读,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然后是概括故事情节,欣赏人情美;难点在于探究美,即探究美的根源——家庭和谐幸福的秘诀,学会创造美。

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会通过语音、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表达情感;二、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欣赏精美隽永语言;三、体会亲情之美,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来散步,却并不多见。

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过么?能否说说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几个人一起?在哪散步?开心么?)鼓励学生大胆、主动的表达。

师:听了大家刚才说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们看来确实很有意思。

七上语文第6课散步笔记

七上语文第6课散步笔记

七上语文第6课散步笔记一、生字组词:莫:mò(莫笑、莫非、莫名其妙)妻:qī(妻子、夫妻、才妻)烘:hōng(烘烤、烘房、烘干)霎:shà(霎时、霎那间)兜:dōu(兜风、兜售、兜圈子)二、多音字:咕:gū(咕咕叫)gū(咕咚)藏:cáng(藏身)zàng(宝藏)三、近义词:幽香—清香仔细—认真温柔—温和特殊—特别四、反义词:嫩—老仔细—马虎特殊—普通悲伤—高兴五、解释词语:信服:原指相信而服从,课文中指相信而听从安排。

嫩绿:指颜色嫩而绿。

拆散:指把合在一起或联系着的分散开。

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文中指母亲受到儿子的责怪而难过。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六句子赏析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这是母亲的心里话,她疼爱小孙子,一切为了孩子着想。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我“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责任。

3."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为了照顾母亲和儿子的情绪,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虽然有些吃力,但是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这也表现了”我“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表达了中年夫妻的深沉感情和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5."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段话用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作者的喜悦心情。

6."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通过描绘母亲眼中看到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第6课《散步》课件(共3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共3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景物描写并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也暗示熬过了严 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生命活力。这美好的环境,也很好 地衬托出浓浓的亲情。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 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 明确:孩子的话充满了童趣,孩子觉得他得到了一个很 大的新发现。这里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可爱、聪明智 慧,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个世界”。
作者写小事用大词,其用意就在于向读者透露 《散步》一文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 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①宣扬一个伦理原则: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尊老爱
幼的传统美德。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 应该顾老的一头,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好的 家风就会代代相传。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 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 的整体。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 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 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非稳当不可。
边了。
18 卧冰求鲤
王祥, 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 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 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 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 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 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 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 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 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
太尉。
走近作者 莫怀戚
明确: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很会替母亲的健康着想,非 常孝顺母亲。如果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母亲会很孤 独、寂寞。这儿写出了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