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波原理课件
小波包PPT课件

引言
小波分解示意图----每层分解只对低频部分细分
S
A1
D1
A2
D2
A3
D3
4
引言
小波包分解,在小波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高频部分,达 到更优的时频局部化效果
S
A1
D1
A2,1
D2,1
A2,2
D2,2
5
A3,1
D3,1
A3,2
D3,2
A3,3
D3,3
A3,4
D3,4
小波包原理
❖ 所谓小波包,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函数族。由 它们构造出的规范正交基库。从此库中可以 选出的许多规范正交基,小波正交基只是其 中的一组,所以小波包是小波概念的推广。
包,称为小波包系数。G,H为小波分解滤波器, H与尺度函数 有关,G与 j (t)有关。二进小波包 分解的快速算法为:
p01 (t) p 2i 1
j
f
(t) H (k
2t
)
p
i j
1
(t
)
k
p
2i j
k
G(k
2t
)
p
i j
1
(t
)
9
重构算法为:
p
i j
(t
)
2[
h(t
2k
)
p
2 i 1 j 1
(t
)
g
(t
2k
)
p
2i j 1
(t
)]
k
k
式中,j J 1, J 2,,1,0;i 2 j ,2 j1,,2,1;
J
log
N 2
, h,
g为小波重构滤波器,
第六章小波分析基础ppt课件

由母小波按如下方式的伸缩平移可构成L2(R)空间的标准正交基
j
j,k (t) 2 2 (2 j t k),j, k Z,t R
(3.1)
如何构造母小波呢?1989年,Mallat和Meyer提出了按多分辨分析 的思想来构造母小波,其基本思想是:
现构造一个具有特定性质的层层嵌套的闭子空间序列{Vj}jZ, 这个闭子空间序列充满了整个L2(R)空间。 在V0子空间找一个函数g(t),其平移{g(t-k)}k Z构成V0子空间的 Riesz基。
如图1所示的LENA图像f(x,y),假设图像的大小是512x512,量 化级是256,即
0 f (x, y) 255 0 x, y 511
y
x
2、L2(R)空间的正交分解和变换[1] 对 f(t)L2(R) , 存 在 L2(R) 的 一 组 标 准 正 交 基 gi(t) , t R ,
一、认识小波
1、预备知识 从数学的角度讲,小波是构造函数空间正交基的基本单元,
是在能量有限空间L2(R) 上满足允许条件的函数,这样认识小波 需要L2(R) 空间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内积空间中空间分解、函数 变换等的基础知识。
从信号处理的角度讲,小波(变换)是强有力的时频分析(处理) 工具,是在克服傅立叶变换缺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从信 号处理的角度认识小波,需要傅立叶变换、傅立叶级数、滤波器 等的基础知识。
小波变换有效地克服了傅立叶变换的这一缺点,信号变换到 小波域后,小波不仅能检测到高音与低音,而且还能将高音 与低音发生的位置与原始信号相对应,如图所示。
例2、信号逼近:如图(a)和(b)是原始信号,其余的是逼近信号。
因此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数学工具:既能在时域很好地刻画信号的局部性,
小波变换简介PPT课件

47
X = waverec2(C,S,'wname')
reconstructs the matrix X based on the multi-level wavelet decomposition structure [C,S]
从小波和正弦波的形状可以看出,变化剧烈的信号, 用不规则的小波进行分析比用平滑的正弦波更好, 即用小波更能描述信号的局部特征。
18
连续小波基函数
将小波母函数 进行伸缩和平移后得到 函数
a,b(t)a1 2(t ab),a0,bR
称该函数为依赖于参数a,τ的 小波基函数。a 为尺度因子,b为位移因子 。
39
小波重构
重构概念
把分解的系数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叫做小波重构 (wavelet reconstruction)或合成(synthesis),数学上叫做 逆离散小波变换(invers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IDWT)
两个过程
在使用滤波器做小波变换时包含滤波和降采样 (downsampling)两个过程,在小波重构时也包含升采 样(upsampling)和滤波两个过程。
Wavevlet “dB1”二级分解
水平细节分量cH
近似分量cA 垂直细节分量cV 对角细节分量cD
[C,S] = wavedec2(X,N,'wname')
returns the wavelet decomposition of the matrix X at level N, using the wavelet named in string 'wname‘. Outputs are the decomposition vector C and the corresponding bookkeeping matrix S.
最新小波分析(讲稿)课件ppt

一.FFT、STFT到Wavelet
1.Fourier Analysis
FFT变换是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叠加和,即把信号
投影到一组正交基 e j.t 上。
一.FFT、STFT到Wavelet
1.Fourier Analysis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无时域局部化特性。为了求得傅里叶系数,理论上必须知道时域的全部
1.Fourier Analysis 存在的主要问题: (3)傅氏分析采用窗宽固定的窗函数。为了分析提取信号的低频成分,T0应
取较大值,且频率分辩率较高;为了分析提取信号的高频成分,T0应取较小 值,时域分辩率较高,而对频率分辨率要求不高。 但T0固定时,两者不能同 时满足。
2.短时傅里叶变换 STFT(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主要缺陷:STFT的窗函数一旦确定,就不能再变换。对于频率成分较多 的信号,很难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窗函数,从而很难获得一个最佳的分析 精度。
2.STFT(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F wfT ) (,b) f(t).w (tb)ej.td t
3.Wavelet Analysis
(2) 不能实现时频分析。信号分解转换到频域后,丢失掉了时域的信息, 频域中某频率或频带内的信息和时域中某时刻或时宽内的信息没有直接的对 应关系,即不能给出某一指定频带内的时域图形。这种对应关系称为时频分 析,所以傅里叶分析不能进行时频分析,而时频分析在工程中却相当有用。
一.FFT、STFT到Wavelet
(SF wfT ) (,b) f(t).w (tb)ej.td t
STFT将信号在时域上加窗函数,然后进行傅立叶变换,再在时域上 移动窗函数,最后完成连续重叠变换,得到与时间有关的信号频谱的描 述。从而在时频域得到一个信号能量的三维分布。
小波分析简述(第五章)PPT课件

六、多分辨率分析(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MRA),又称为多尺度分析
若我们把尺度理解为照相机的镜头的话,当尺 度由大到小变化时,就相当于将照相机镜头由 远及近地接近目标。在大尺度空间里,对应远 镜头下观察到的目标,只能看到目标大致的概 貌。在小尺度空间里,对应近镜头下观察目标, 可观测到目标的细微部分。因此,随着尺度由 大到小的变化,在各尺度上可以由粗及精地观 察目标,这就是多尺度(即多分辨率)的思想。
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主要内容
一、小波的发展历史 二、小波定义 三、连续小波变换 四、小波变换的特点 五、离散小波变换 六、多分辨率分析 七、Mallat算法 八、小波的应用 九、小波的进展
傅立叶分析是把一个信号分解成各种不同频率的正弦波, 因此正弦波是傅立叶变换的基函数。同样,小波分析是 把一个信号分解成由原始小波经过移位和缩放后的一系 列小波,因此小波是小波变换的基函数,即小波可用作 表示一些函数的基函数。
8
• 小波变换的反演公式
xtc1 0 a d2a W xa T ,a,td
26
小波基函数和滤波系数(db 2--正交,不对称 )
db小波
“近似”基函 数
“细节”基 函数
“正变换” 低频 和
高频 “滤波系数 “ ”反变换” 低频 和
• 小波基必须满足的条件—允许条件
ˆ2
c d
ˆ00
tdt0
9
四、小波变换的特点
最新第六章连续小波和二进制小波PPT课件

7. Meyer小波 [PHI,PSI,T]=meyer(LOWB,UPPB,N)
小波函数与尺度函数都是在频域中进行定义的。具体定义如下:
sin2
v32源自1243
3
ˆ
212
i
e2
cos2
v
3
4
1
4 8
3
3
0
23
,
8
3
v t t 4 3 5 8 4 t 7 0 t 2 2 0 t 3 t 0 , 1 辅助函数
3、双正交小波 双正交B样条小波(5-3)、 (9-7)小波滤波器 bior2.2, bior4.4 (7-5)小波滤波器:
p0
4q2 8q2
3 2
p1
4
q
2 2
5q2
1
8q2 2
p2
4q2 1 16q2 4
p3
4
q
2 2
q2
2 8q2
q0 1 2q2
q1
重构问题: ( t ) 在满足什么条件下,可以由二进小波变换
W T f2 j,b |j Z ,b R重构原信号?
重要性质: 二进小波变换仍具有连续小波变换的平移不变性 .
Remark: 二进小波处在连续小波和离散小波之间,只对尺度参量进行了离散化, 而在时间域的平移量仍然保持连续变换,因此具有时移共变性---比离散小 波的优越性---奇异性检测、图像处理
小波及连续小波变换小波及连续小波变换常用的基本小波常用的基本小波连续二进小波变换连续二进小波变换二进小波的构造及一些常用的二进小波二进小波的构造及一些常用的二进小波小波及连续小波变换设函数并且连续小波函数a和b的意义性质
第六章连续小波和二进制 小波
小波变换课件第4章小波变换的实现技术

第4章 小波变换的实现技术Mallat 算法双正交小波变换的Mallat 算法:设{}n h h =、{}n g g =、{}n h h =、{}n g g =为实系数双正交小波滤波器。
h ,g 是小波分析滤波器,h ,g 是小波综合滤波器。
h 表示h 的逆序,即n n h h -=。
若输入信号为n a ,它的低频部份和高频部份以此为1n a -和1n d -,小波分解与重构的卷积算法:11()()n n n na D a h d D a g --⎧⎪=*⎨=*⎪⎩ n11()()n n a Uah Ud g --=*+*先进行输入信号和分析滤波器的巻积,再隔点采样,以形成低频和高频信号。
对于有限的数据量,通过量次小波转变后数据量大减,因此需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置。
4.1.1 边界延拓方式 下面给出几种经验方式。
1. 补零延拓是假定边界之外的信号全数为零,这种延拓方式的缺点是,若是输入信号在边界点的值与零相差专门大,则零延拓意味着在边界处加入了高频成份,造成专门大误差。
实际应用中很少采用。
0121,0,,,,...,,0,0,......n s s s s -2.简单周期延拓将信号看做一个周期信号,即k n k s s +=。
简单周期延拓后的信号变成这种延拓方式的不足的地方在于,当信号两头边界值相差专门大时,延拓后的信号将存在周期性的突变,也就是说简单周期延拓可在边界引入大量高频成份,从而产生较大误差。
3. 周期对称延拓0121,,,...,,n s s s s -0121,,,...,,n s s s s -0121,,,...,,n s s s s -0,...s 1,...,n s -这种方式是将原信号在边界上作对称折叠,一般分二1)当与之做卷积的滤波器为奇数时,周期延拓信号为2)当与之做卷积的滤波器为偶数时,周期延拓信号为4. 滑腻常数延拓在原信号两头添加与端点数据相同的常数。
5. 光滑延拓在原信号两头用线性外插法补充采样值,即沿着信号两头包络线的一阶导数方向增加采样值。
小波分析PPT课件

一首数学史诗
• 多年的政治生涯及颠簸不定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放弃研究数学的强 烈兴趣.事实上,早在1807年他就研究了现在称之为Fourier分析的核 心内容.
• 1822年,正式出版推动世界科学研究进展的巨著——《热的解析理 论》(The Analytic Theory of Heat).由于这一理论成功地求解了困扰 科学家150年之久的牛顿二体问题微分方程,因此Fourier分析成为几 乎每个研究领域科学工作者乐于使用的数学工具,尤其是理论科学家。
• 目前,Fourier的思想和方法被广泛用于线性规划、大地测量以及电 话、收音机、x射线等难以计数的科学仪器中,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 学研究开发的系统平台。所以物理学家Maxwell称赞Fourier 分析是一 首伟大的数学史诗。
5
Fourier分析的核心内容
①用数学语言提出任何一个周期函数都能表示为一组正弦函数和余 弦函数之和。这一无限和现称之为Fourier级数。也就是说,任 何一条周期曲线,无论多么跳跃或不规则,都能表示成一组光滑 的曲线之和,见图。
实际上是将信 号投影在由正 弦和余弦函数 组成的正交基 上,对其实施 Fourier变换。
6
Fourier分析的核心内容
②他解释了为什么这一数学论断是有用的。1807年,他显示任何周 期函数(最下图形)是由正弦和余弦函数叠加而成。 Fourier分析 从本质上改变了数学家对函数的看法.他提供了某些微分方程的 直接求解方法,为计算机和CD等数字技术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但FFT 的本质还是Fourier变换。
10
Fourier变换的缺点
① Fourier分析对非线性问题感到力不从心。
因为非线性系统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输入端微小的 变化会对输出端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牛顿定律方程是非线 性的,若用它来预测空间三个物体之间较长时间的行为是 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原因是该系统高度不稳定。 正如著名科学家Korner指出:“19世纪的伟大发现是证 明自然方程是线性的,20世纪的伟大发现是证明自然方程 是非线性的。” ② Fourier变换公式没有反映出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希望能简单介绍一下小波变换,它和傅立叶变换的比较,以及它在移动平台做motion detection的应用。如果不做特殊说明,均以离散小波为例子。考虑到我以前看中文资料的痛苦程度,我会尽量用简单,但是直观的方式去介绍。有些必要的公式是不能少的,但我尽量少用公式,多用图。另外,我不是一个好的翻译者,所以对于某些实在翻译不清楚的术语,我就会直接用英语。我并不claim我会把整个小波变换讲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我只能尽力去围绕要点展开,比如小波变换相对傅立叶变换的好处,这些好处的原因是什么,小波变换的几个根本性质是什么,背后的推导是什么。我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一个小波变换的初学者在看完这个系列之后,就能用matlab或者别的工具对信号做小波变换的基本分析并且知道这个分析大概是怎么回事。
要讲小波变换,我们必须了解傅立叶变换。要了解傅立叶变换,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变换“。很多处理,不管是压缩也好,滤波也好,图形处理也好,本质都是变换。变换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基,也就是basis。如果你暂时有些遗忘了basis的定义,那么简单说,在线性代数里,basis是指空间里一系列线性独立的向量,而这个空间里的任何其他向量,都可以由这些个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那basis在变换里面啥用呢?比如说吧,傅立叶展开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空间中的信号用该空间的某个basis的线性组合表示出来,要这样表示的原因,是因为傅立叶变换的本质,是。小波变换自然也不例外的和basis有关了。再比如你用Photoshop去处理图像,里面的图像拉伸,反转,等等一系列操作,都是和basis的改变有关。
既然这些变换都是在搞基,那我们自然就容易想到,这个basis的选取非常重要,因为basis的特点决定了具体的计算过程。一个空间中可能有很多种形式的basis,什么样的basis比较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basis服务于什么应用。比如如果我们希望选取有利于压缩的话,那么就希望这个basis能用其中很少的向量来最大程度地表示信号,这样即使把别的向量给砍了,信号也不会损失很多。而如果是图形处理中常见的线性变换,最省计算量的完美basis就是eigenvector basis了,因为此时变换矩阵T对它们的作用等同于对角矩阵( Tv_n = av_n,a是eigenvalue )。总的来说,抛开具体的应用不谈,所有的basis,我们都希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容易计算,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最多的信号特性。
好,现在我们对变换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他们其实就是在搞基。当然,搞基也是分形式的,不同的变换,搞基的妙处各有不同。接下来先看看,傅立叶变换是在干嘛。
傅立叶级数最早是Joseph Fourier 这个人提出的,他发现,这个basis不仅仅存在与vector space,还存在于function space。这个function space本质上还是一个linear vector space,可以是有限的,可以是无限的,只不过在这
个空间里,vector就是function了,而对应的标量就是实数或者复数。在vector space里,你有vector v可以写成vector basis的线性组合,那在function space里,function f(x)也可以写成对应function basis的线性组合,也有norm。你的vector basis可以是正交的,我的function basis也可以是正交的(比如sin(t)和sin(2t))。唯一不同的是,我的function basis是无穷尽的,因为我的function space的维度是无穷的。好,具体来说,那就是现在我们有一个函数,f(x)。我们希望将它写成一些cos函数和一些sin函数的形式,像这样
again,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函数。其中的1,cosx, sinx, cos2x …..这些,就是傅立叶级数。傅立叶级数应用如此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这帮子function basis是正交的,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为什么function basis正交如此重要呢?我们说两个vector正交,那就是他俩的内积为0。那对于function basis呢?function basis怎么求内积呢?
现在先复习一下vector正交的定义。我们说两个vector v,w如果正交的话,应符合: 2
那什么是function正交呢?假设我们有两个函数f(x)和g(x),那是什么?我们遵循vector的思路去想,两个vector求内积,就是把他们相同位置上对应的点的乘积做一个累加。那移过来,就是对每一个x点,对应的f和g做乘积,再累加。不过问题是,f和g都是无限函数阿,x又是一个连续的值。怎么办呢?向量是离散的,所以累加,函数是连续的,那就是…….积分!
我们知道函数内积是这样算的了,自然也就容易证明,按照这个形式去写的傅立叶展开,这些级数确实都是两两正交的。证明过程这里就不展开了。好,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它们是正交basis如此重要呢?这就牵涉到系数的求解了。我们研究了函数f,研究了级数,一堆三角函数和常数1,那系数呢?a0, a1, a2这些系数该怎么确定呢?好,比如我这里准备求a1了。我现在知道什么?信号f(x)是已知的,傅立叶级数是已知的,我们怎么求a1呢?很简单,把方程两端的所有部分都求和cosx的内积,即:
然后我们发现,因为正交的性质,右边所有非a1项全部消失了,因为他们和cosx的内积都是0!所有就简化为
这样,a1就求解出来了。到这里,你就看出正交的奇妙性了吧:) 好,现在我们知道,傅立叶变换就是用一系列三角波来表示信号方程的展开,这个信号可以是连续的,可以是离散的。傅立叶所用的function basis是专门挑选的,是正交的,是利于计算coefficients的。但千万别误解为展开变换所用的basis都是正交的,这完全取决于具体的使用需求,比如泰勒展开的basis就只是简单的非正交多项式。
有了傅立叶变换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什么是小波变换。首先来说说什么是小波。所谓波,就是在时间域或者空间域的震荡方程,比如正弦波,就是一种波。什么是波分析?针对波的分析拉(囧)。并不是说小波分析才属于波分析,傅立叶分析也是波分析,因为正弦波也是一种波嘛。那什么是小波呢?这个”小“,是针对傅立叶波而言的。傅立叶所用的波是什么?正弦波,这玩意以有着无穷的能量,同样的幅度在整个无穷大区间里面振荡,像下面这样:
那小波是什么呢?是一种能量在时域非常集中的波。它的能量是有限的,而且集中在某一点附近。比如下面这样: 这种小波有什么好处呢?它对于分析瞬时时变信号非常有用。它有效的从信号中提取信息,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功能对函数或信号进行多尺度细化分析,解决了傅立叶变换不能解决的许多困难问题。恩,以上就是通常情况下你能在国内网站上搜到的小波变换文章告诉你的。但为什么呢?这是我希望在这个系列文章中讲清楚的。不过在这篇文章里,我先点到为止,把小波变换的重要特性以及优点cover了,在下一篇文章中再具体推导这些特性。
小波变换的本质和傅立叶变换类似,也是用精心挑选的basis来表示信号方程。每个小波变换都会有一个mother wavelet,我们称之为母小波,同时还有一个scaling function,中文是尺度函数,也被成为父小波。任何小波变
换的basis函数,其实就是对这个母小波和父小波缩放和平移后的集合。下面这附图就是某种小波的示意图: 3
从这里看出,这里的缩放倍数都是2的级数(例2的3次方等于8),平移的大小和当前其缩放的程度有关。这样的好处是,小波的basis函数既有高频又有低频,同时还覆盖了时域。对于这点,我们会在之后详细阐述。
小波展开的形式通常都是这样(注意,这个只是近似表达,严谨的展开形式请参考第二篇):
其中的就是小波级数,这些级数的组合就形成了小波变换中的基basis。和傅立叶级数有一点不同的是,小波级数通常是orthonormal basis,也就是说,它们不仅两两正交,还归一化了。小波级数通常有很多种,但是都符合下面这些特性:
1. 小波变换对不管是一维还是高维的大部分信号都能cover很好。这个和傅立叶级数有很大区别。后者最擅长的是把一维的,类三角波连续变量函数信号映射到一维系数序列上,但对于突变信号或任何高维的非三角波信号则几乎无能为力。
2. 围绕小波级数的展开能够在时域和频域上同时定位信号,也就是说,信号的大部分能量都能由非常少的展开系数,比如a_{j,k},决定。这个特性是得益于小波变换是二维变换。我们从两者展开的表达式就可以看出来,傅立叶级数
是,而小波级数是。 4
3. 从信号算出展开系数a需要很方便。普遍情况下,小波变换的复杂度是O(Nlog(N)),和FFT相当。有不少很快的变换甚至可以达到O(N),也就是说,计算复杂度和信号长度是线性的关系。小波变换的等式定义,可以没有积分,没有微分,仅仅是乘法和加法即可以做到,和现代计算机的计算指令完全match。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有点晕了。这些特性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需要有这些特性?具体到实践中,它们到底是怎么给小波变换带来比别人更强的好处的?计算简单这个可能好理解,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正交特性了。那么二维变换呢?频域和时域定位是如何进行的呢?恩,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因为当初我看别的文章,也是有这些问题,就是看不到答案。要说想完全理解小波变换的这些本质,需要详细的讲解,所以我就把它放到下一篇了。
接下来,上几张图,我们以一些基本的信号处理来呈现小波变换比傅立叶变换好的地方,我保证,你看了这个比较之后,大概能隐约感受到小波变换的强大,并对背后的原理充满期待:)
假设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信号:
看到了吧,这个信号就是一个直流信号。我们用傅立叶将其展开,会发现形式非常简单:只有一个级数系数不是0,其他所有级数系数都是0。好,我们再看接下来这个信号:
简单说,就是在前一个直流信号上,增加了一个突变。其实这个突变,在时域中看来很简单,前面还是很平滑的直流,后面也是很平滑的直流,就是中间有一个阶跃嘛。但是,如果我们再次让其傅立叶展开呢?所有的傅立叶级数都为非0了!为什么?因为傅立叶必须用三角波来展开信号,对于这种变换突然而剧烈的信号来讲,即使只有一小段变换,傅立叶也不得不用大量的三角波去拟合,就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