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鼻窦炎药方和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治疗鼻窦炎药方和病例

鼻窦炎传统名称为鼻渊、脑漏、脑渗、脑泻、流涕、脑砂、控脑砂、鼻颓、脑崩等。

凡先天性筛板或蝶窦骨缺损,颅前窝及颅中窝底骨折或手术外伤等,都可以有脑脊液从鼻中流出,但这与中医所称“脑漏”有本质区别。《素问·气厥论》的“胆移热于脑,则辛安鼻渊”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少阳之变,甚则入肺,咳而鼻渊”,是祖国文献中鼻窦炎的最早记述。《外科正宗》的“脑漏”,决非陈氏所撰,当时《景岳全书》中也用此名。

清·王士贞《香祖笔记》:“王安石常患偏头痛,神宗赐以禁方,用新萝卜取自然汁,入生龙脑少许,调匀,昂头滴入鼻窍,左痛则灌右鼻,右则反之。”由此判断王安石可能曾患过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较急性为多见,其中多窦炎和全窦炎又较单发于一个鼻窦者为多见。单鼻窦炎中,上领窦炎最多见。

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不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及反复发作而

转化为慢性的。至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分划界线,至今无明文规定。按临床上习惯,凡急性鼻窦炎超过4-6星期而不得告愈者,即成为慢性了。

[临床表现]

基本上类似于急性的所有一切症状,唯反复发作不休,缠绵难愈,但没有寒热等急性症状。急性发作时,其症状与急性鼻窦炎很相似,不过其程度较第一次急性发作时轻些,病程(指急性发作期)也较为短些。一般说来,大体上是:

分泌物特多:和急性的一样,也是主要症状之一。其质较急性的为稠厚,多呈黄绿色,粘液性或脓液性但以脓液性为主。但也有少数,质稀薄呈青白色。牙源性上领窦炎,则常有粪样恶臭味。

鼻阻塞:并不比急性的缓解,由于鼻粘膜肿胀和分泌物增多之故。而

且久病于肺经者,气必为之而虚,气以帅血,气虚则血滞而瘀,瘀留鼻甲则鼻甲肥大,瘀积不化则鼻甲之肿也无法收缩,所以长期呼吸不畅。

嗅觉减退或消失:因长期浊气蒸熏,清阳不升,致一片阴履笼罩,空

清之窍,早已不空不清。古训谓“虚以纳物”,故嗅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头痛常有下列几个特点:①常有时间性和定位特点,且多为一侧性。若为双侧,必有一侧为重点。②疼痛不剧烈,属钝性疼痛。③疼痛在休息、安静、睡眠及滴过药、蒸汽吸入时鼻腔通气引流改善之后,即可缓解一些。在咳嗽、喷嚏、弯腰、低头、用力或突然转动头位时即加重。如吸烟、喝酒及情绪激动时,也可加重。

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以口呼吸,常产生慢性咽炎的并发症,以及由此而来的多痰、清嗓、异物感、干涩、疼痛、作痒等。甚至两耳憋气、耳鸣、耳聋。

至于全身症状,无急性的明显。舌诊、脉诊,也无多大参考价值。较常见记忆力明显衰退和思想不易集中等。《医学四要·健忘之病血衰优郁而成》分析为三个原因:其一“心血衰少,神舍不清”,考长期大量流涕,津液的消耗也可知,津血同源,心血亦衰。其二“老人衰老”,病久必衰,毋问年龄大小,其衰则一。其三“有痰”,脾虚内湿自生,痰浊由湿而致。《济生方·健忘》则认为“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这与李东垣的脾胃之气不充,乃九窍难以聪之论相符。因之可知,慢性鼻窦炎而导致的思想不集中与健忘,也是必然的后果。

检查所见,鼻腔粘膜肥厚充血(也有并不充血者),鼻道内脓性分泌物潴留,严重者,中甲肥大、息变或伴以息肉。如无脓可见,可做垂位的体位引流,帮助诊断。

其他可参阅上文急性鼻窦炎。

【病因病机】

慢性鼻窦炎除了急性鼻窦炎继续发展所致之外,也有为正气衰弱不能胜邪所致。上磨牙牙根与上领窦穿底的慢性病灶存在,或鼻窦外伤后

的继发感染,或变态反应性鼻窦炎亦可引起,也有与支气管扩张相伴出现。急性发作时,与急性鼻窦炎相同。但在平时,则又与急性有所不同。最有权威性的是《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安鼻渊”,但在慢性鼻窦炎来说,除了确有热象的能适用之外,其余的则不适合。肺气寒:《医彻·鼻渊》:“形寒饮冷则伤肺……皆由渗开脑户。”又如《医醇剩义》:“感冒重伤,寒气侵脑,鼻窍不通,时流浊涕,此寒伤之脑漏也。”

脑热:《类证治裁·鼻口症·论治》:“风寒入脑,郁久化热。’,《寿世保元·鼻病》则直接认为“风热在脑”。

胆热:《医林绳墨·鼻渊》:“胆热移于脑,则浊涕下流而成脑漏之症。”津液化痰:《古今医统·鼻门》:“邪乘太阴,其气壅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得宣调。”

清阳不升:《医林绳墨》:“鼻者肺之窍,喜清而恶浊也。盖浊气出于下,清气升于上,然而清浊之不分,则窍隙有闭塞者焉。”《慎斋遗书》也认为“其在人身,清阳之气,则流行于五脏六腑之空窍而无所滞凝……清气不行,则邪浊之气,得充塞于空窍之际而为害。”

肺气虚寒:《百病辨证录》:“人有鼻流清涕,经年不愈,是肺气虚寒。”肾及髓海空虚不足:《类证治裁》:“精气不足,脑骨髓不固,天媛稍止,遇冷更甚者,宜温补之。”《冯氏锦囊秘录》:“若乎人而多涕,

或黄或白或带血如脓者,皆肾虚所致,不可过用凉药。”《会约医镜》:“阴虚火炎。”《疡科心得传》说得更透彻,谓:“脑漏,乃风热烁脑而液下渗,此肾虚之证也……究其源,必肾虚而不能纳气归元,故火无所畏,上迫肺金,由是津液之气不得降下,并于空窍,转为浊涕津津,为之逆流矣。”

阳虚脑寒:《医方考》:“阳虚脑寒鼻渊者,人身之上,天之阳也,故六阳之气皆会于面。若阳气自虚,则阴气凑之,令人脑寒而流清涕。”虫:《医学入门》:“有流臭黄水者,甚则脑亦作痛,俗名脑砂,有虫食脑。”

除了先哲所指出之外,其他还有不少病因,但总的归纳起来,在临床常见的不外有:肺气虚寒、肝胆郁热、脾虚内湿生痰、清阳不升、肾及髓海空虚五者,不过也不能机械地分割,例如肾及髓海空虚,可以转化为肺气虚寒。清阳不升,则可以使津液浊化成痰。脾虚内湿一生,也能阻遏清阳之气上升等等。所以临床施治,仍然需要随机应变,切勿刻舟求剑。

慢性鼻窦炎,病情顽固,治疗困难,但也不是不治之症。虽然无严重后果,但因病情缠绵,往往可以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胃痛等胃肠道疾病,以及心悸、失眠、多虑、易怒、幻觉、幻想等精神系统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