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流化床干燥设备设计与选型概述

流化床干燥设备设计与选型概述引言流化床干燥设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粮食等行业的干燥设备。
它利用空气或其他气体将湿物料进行流化并加热,从而将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在本文中,将对流化床干燥设备的设计与选型进行概述,包括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选型注意事项。
工作原理流化床干燥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流化床内被气体流化的特性。
当设备开始工作时,将干燥物料加入到床层内,同时通过底部进气装置将加热的气体通过床层进行通入。
气体在流化床中通过床层物料,使物料呈现流化状态。
在流化状态下,物料表面受到气体的冲击和摩擦,从而增加了表面积,加快了传热和传质的速度。
同时,气体中的水分也通过物料表面蒸发,达到干燥的效果。
蒸发的水蒸气与气体一起从顶部出口排出,而干燥后的物料则从床层底部排出。
设计要点1. 流化床尺寸的确定流化床干燥设备的尺寸与干燥物料的性质和处理量有关。
首先需要确定物料的湿度、粒度分布以及干燥后的要求湿度,从而确定干燥设备的工作温度和气体速度。
然后需要根据物料的处理量和设备的处理能力来确定流化床的尺寸。
通常情况下,流化床高度可以根据物料的干燥时间和气固两相传热的要求来确定,而床层宽度和底面积可以根据流化床内气体的流速和均匀性要求来确定。
2. 加热方式的选择流化床干燥设备的加热方式可以选择蒸汽加热、电加热、燃气加热等。
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需要考虑加热效率、加热均匀性以及操作成本等因素。
蒸汽加热是一种常用的加热方式,具有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的优点。
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蒸汽的稳定供应和回收利用方式。
电加热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加热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段加热,但操作成本相对较高。
燃气加热一般使用燃烧器进行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操作成本低的特点,但需要考虑燃气的稳定供应和燃烧产生的废气处理等问题。
3. 床层材料的选择流化床干燥设备的床层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性、抗酸碱性和导热性。
常用的床层材料包括不锈钢、耐磨陶瓷以及耐高温合金等。
流化床的设计

流化床设备设计任务书1.设计一台流化床干燥器,用于干燥某湿物料。
将其湿含量从6%干燥至0.5%,生产能力6000Kg/h(以干燥产品计)。
2.被干燥物料颗粒密度1600Kg/m3;堆积密度800;绝干物料比热1.256KJ/Kg℃;颗粒平均直径dm=150μm;临界湿含量为0.03;平衡含水量X=0。
物料静床层高度为0.15m,干燥器热损失为有效传热量的18%;干燥介质为空气,进入干燥器温度为120℃,物料进入干燥器温度为30℃。
热源为400KPa的饱和蒸汽压。
解:我们选定单层圆筒形流化床干燥器单层圆筒形流化床干燥器连续操作的单层流化床干燥器可用于初步干燥大量的物料,特别适用于表面水分的干燥。
然而,为了获得均匀的干燥产品,则需延长物料在床层内的停留时间,与此相应的是提高床层高度从而造成较大的压强降。
在内部迁移控制干燥阶段,从流化床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干燥产品带出的显热也较大,故干燥器的热效率很低。
根据我们此次设计的主要任务:药物颗粒的湿含量从0.06降至0.005,可以看出药物颗粒的初始湿含量较低,其中存在的水应该是结合水,流化床干燥器最大优点是干燥结合水,故选择流化床干燥器。
在流化床干燥器中我们选择设备结构简单,耗材量少的单层圆筒流化床干燥器。
设计方案:一.操作条件的确定由资料查得,宁波地区的空气平均湿度ψ=80.3%,平均温度t 0=16.9℃其他已知参数为:X 1=0638.006.0106.0=- X 2=005025.0005.01005.0=- X C =0.05 X *≈0G 2=6000kg/h C s =1.256kJ/kg ℃ t 1=120℃ θ1=30℃(一)物料衡算对连续操作的干燥装置,其物料衡算式为:W =G c (X 1-X 2)=L(H 2-H 1) 每蒸发1kg 水分所消耗的绝干空气量可表示为:l==W L121H H - 绝干物料量Gc =G 2(1-W 2)==6000(1-0.005)=5970kg/h水分蒸发量:W=G C (X 1-X 2)=5970*(0.0638-0.005)=351.036kg/h 16.9℃空气的饱和蒸汽压kpa t p w S 934.1)84.2339.1611.39915916.18ex p(152)84.23311.39915916.18ex p(152=+-=+-=空气进口湿含量:009681747.0349.1803.0325.101349.1803.0622.0622.001=-⨯⨯⨯=-==ssp P p H H ϕϕ(二)空气和物料出口温度的确定空气出口温度应比出口湿球温度高20—50℃在这里取26℃ 由t 1=120℃及H 1=0.009681747,可查图(《化工原理》下册图5-3)得:t as =39℃对空气—水系统t w1≈t as ,近似取出口湿球温度约等于进口湿球温度为39℃.所以空气出口温度t 2=65℃因C X X <2,而03.0=Xc 故式)()(22222222222222)()()))(()(w S C w t t C X X r w S C w C w S w w t t C X X r X X X X t t C X X r t t t --*****--------=--θ又因2230285.227.2491w w t r -==2491.27-2.30285*39=2401.46kJ/kg 故)())(()(93-651.256-0.032401.460.030.00539-651.256-0.0052401.4639-65-65-3965256.10.032401.462⨯⨯=⨯⨯θ得到=2θ57.49℃(三)热量衡算如图所示,干燥器中不补充能量,故=d Q 0干燥器中的热量衡算可表达为:l l m w p Q Q Q Q Q Q '+++==其中)(120θw v W c t c r W Q -+==351.036(2491.27+1.884×65-4.187×30)/3600=242.62kW,))(187.4()(122122θθθθ-+=-=X c G c G Q s c m C m=5970(1.256+4.187×0.005025)(57.49-30)/3600=58.22kW)(020t t Lc Q H l -='=L(1.005+1.884*0.009681747)(65-30)/3600=0.009948LkW)(010t t Lc Q H P -==L(1.005+1.884*0.009681747)(120-30)/3600=0.02558LkW 因为干燥器的热损失为有消耗热量的18%, 有)%(18m w l Q Q Q +==54.15Kw 将上面格式带入物料守恒式为0.02558L =242.62+58.22+0.009948L +54.15 解得 L=22709.2kg 绝干气体/h 由W=L(H 2-H 1)得空气出口湿含量H 2=W/L+H 1=351.036/22709.2+0.009681747=0.02514 Q P =0.02558L =580.9Kw干燥器的效率 d p wh Q Q Q +=η=242.62/580.9=41.766%由于饱和蒸汽的压力为400kPa,由水蒸汽表查得该气压下冷凝潜热r=2133kJ/kg 则蒸汽耗量:D=580.9/r*3600=580.9/2133*3600=980.42kg/h(四)操作速度的确定1.临界流化速度u mf120℃下空气的有关参数为密度ρ=0.8983/kg m ,粘度s Pa ⋅⨯=-51029.2μ,导热系数223.210/W m λ-=⨯⋅℃由《化工原理》经验公式g dev p mf mf A mf)()1(*150)(u 32ρρεεμφ--=物料的临界流化空隙率按4.0=mf ε且有经验式11113A 2≈-mfmfεεφ 代入得u mf =0.00032×(2000-0.898)×9.81/(150×2.29×10-5×11) =0.0467m/s 2沉降速度u t3.03.056.0t )1029.2898.0*0003.0(0.8989.81*0.898)-00.0003(2000.27Re )(0.27u tpp p u gd -⨯=-⨯=ρρρ解此方程得u t =1.697m/s 验证:Re p =96.191029.2898.0697.10003.05=⨯⨯⨯=-μρt p u d 满足 2<Re<500 3.操作流化速度u 由u=(0.4-0.8)u t取u=0.6u t =0.6*1.697=1.018m二.干燥器主体设计1.流化床截面积的计算气体温度为65℃及湿含量为H 2状态下的比容 V H2=(0.002835+0.004557H 2)(t 2+273) =(0.002835+0.004557*0.02721)*(65+273) =1.0001m 3/kg由公式20H220.6018.136002.227090001.13600L V A m v =⨯⨯==2.物料在流化床中的平均停留时间min 124.0600020.60080.15G A 20=⨯⨯==b z ρτ 3.设备高度(1)浓相段高度Z 1253323)1029.2(81.9898.0)898.06001()103.0()(--⨯⨯⨯-⨯⨯=-=μρρρgd Ar s=725.2998.111029.2898.0018.10003.0R 5=⨯⨯⨯==-μρdu e由公式得沸腾床空隙率ε由 得m z z 476.0811.014.0115.011001=--⨯=--⨯=εε (2)分离段高度Z 2m 81.2/46.2/4A D ===ππ 取实际床层直径为φ2180mm 由《干燥设备》书中图4-14得 Z 2/D=1.18 得Z 2=3.31m0.811725.2911.980.3611.9818Re 36Re 180.21221.02=⎪⎪⎭⎫ ⎝⎛⨯+⨯=⎥⎦⎤⎢⎣⎡+=『Ar εεε--==11001z z R(3)扩大段高度Z 3要进一步减少粉尘带出,可在分离高度以上增加扩大段,降低气流速度,以利颗粒沉降.根据经验取Z 3=1m4.干燥器的结构计算(1)分布板分布板上的压力损失=0.15×(1-0.4)(1600-0.898)9.81=1411.8Pa 取床层压降为分布板压降的15%由公式取分布板阻力系数为2 筛孔气速u or :s m P u dor /36.15898.0277.21122=⨯⨯=∆=ζρ分布板的开孔率ψ则空气进入干燥器的体积流量为V 为: V=L(0.002835+0.004557H 0)(t+273)=22709.2(0.002835+0.004557*0.009681747)(120+273)/3600 =7.1376m 3/h选取筛孔直径d 0=200um(因为颗粒平均直径150um),则总筛孔数为:()()gz P s b ρρε--=∆001aP P b d 211.77P 0.15=∆=∆22or duP ςρ=∆%63.6%10036.15/018.1=⨯==or u ϕ1479896536.510.000241376.7422=⋅⋅⨯==ππoror u d Vn分布板上筛孔按等边三角形分布则 孔心距为(2)溢流堰为了保证流化床层内物料厚度的均匀性,物料出口通常采用溢流方式。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内部结构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内部结构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是一种常用的干燥设备,其内部结构通常包
括以下部分:
1. 主机部分,主机部分通常由振动机构、床体和气体分布板组成。
振动机构通过激振器产生振动力,使干燥床体产生流化状态,
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
2. 干燥床体,干燥床体是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核心部分,通常
由钢制成。
床体内部有大量的小孔,用于通入干燥介质和排出湿气,同时也是物料的干燥和传热的场所。
3. 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位于床体底部,用于均匀分布干燥
介质气体,使其能够充分与物料接触,提高干燥效果。
4. 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通常位于干燥机的上部,用于投入
待干燥物料,出料口则位于底部,用于排出干燥后的物料。
5. 热风循环系统,振动流化床干燥机通常配备有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热风发生器、风机和管道等设备,用于提供干燥介质的热风,
促进物料的干燥。
总的来说,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内部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通过
振动和气流的作用,实现物料的快速、均匀干燥,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流化床干燥设备中风量与风速的优化设计

流化床干燥设备中风量与风速的优化设计流化床干燥设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干燥设备。
在流化床干燥过程中,风量与风速是影响干燥效果的重要参数。
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干燥效率,减少能耗,并确保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流化床干燥设备的工作原理。
流化床干燥设备主要由热风炉、干燥器和除尘器组成。
在干燥器内部,通过热风炉产生的高温空气流经干燥床,使湿物料在流化床中不断翻转、碰撞和干燥,达到快速而均匀的干燥效果。
在优化设计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风量和风速对干燥效果的影响。
首先,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干燥床的空气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表示。
适当增加风量可以加强湿物料与热空气的接触,提高干燥速度。
然而,风量过大会带走过多的湿气,造成能耗的浪费,并且风量过大还可能导致干燥床内部颗粒的剧烈运动,产生颗粒磨损和粉尘扬尘的问题。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干燥要求,合理确定适当的风量。
其次,风速是指空气在干燥床内的流动速度,通常以米/秒表示。
风速的选择直接影响热空气与湿物料之间的传热和质量传递。
过低的风速会导致热空气无法充分与物料接触,影响干燥效果;而过高的风速则容易带走物料内部的挥发性成分,降低产品质量。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适当的风速,以保证干燥效果和产品质量的平衡。
为了优化设计流化床干燥设备中的风量和风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1. 物料特性分析:首先,需要对待干燥物料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湿度、颗粒大小、形状和密度等因素。
不同的物料特性会对干燥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干燥工艺和设备参数,进而确定合适的风量和风速。
2. 实验验证:在设计前,可以进行小规模试验或者实验室模拟,通过改变风量和风速的参数,观察干燥效果和能耗情况。
从试验结果中可以发现最佳的风量和风速的范围。
3.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干燥床内空气流动的情况。
流化床干燥设计任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流化床干燥器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从气流干燥器来的细颗粒物料,其含水量为0.07(湿基,下同),要求在卧式多室流化床中干燥至0.005,生产能力(以湿物料计)3000kg/h,已知参数:⑴.被干燥颗粒:颗粒密度ρs 1700kg/m3 堆积密度ρ b 780 kg/m3干物料比热容C s 1.45KJ/(㎏.℃)颗粒平均直径d m 0.14mm临界含水量X0 0.013(Kg水/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 0物料进口温度θ1 30℃干燥介质湿空气其初始湿度为H0 0.013 Kg/Kg绝干气,进预热器时的温度t1为30℃,离开预热器时的温度t1为80℃,热源为392.4kpa的饱和水蒸气。
试设计合适的干燥器主体并选择合适的风机及气固分离设备。
2.从气流干燥器来的细颗粒物料,其含水量为0.06(湿基,下同),要求在卧式多室流化床中干燥至0.004,生产能力(以湿物料计)3000kg/h,已知参数:⑴.被干燥颗粒:颗粒密度ρs 1400kg/m3 堆积密度ρ b 650 kg/m3干物料比热容C s 1.256KJ/(㎏.℃)颗粒平均直径d m 0.15mm临界含水量X0 0.013(Kg水/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 0物料进口温度θ1 30℃干燥介质湿空气其初始湿度为H0 0.013 Kg/Kg绝干气,进预热器时的温度t1为30℃,离开预热器时的温度t1为100℃,热源为392.4kpa的饱和水蒸气。
试设计合适的干燥器主体并选择合适的风机及气固分离设备。
3.从气流干燥器来的细颗粒物料,其含水量为0.045(湿基,下同),要求在卧式多室流化床中干燥至0.003,生产能力(以湿物料计)3000kg/h,已知参数:⑴.被干燥颗粒:颗粒密度ρs 1800kg/m3 堆积密度ρ b 750 kg/m3干物料比热容C s 1.256KJ/(㎏.℃)颗粒平均直径d m 0.13mm临界含水量X0 0.013(Kg水/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 0物料进口温度θ1 30℃干燥介质湿空气其初始湿度为H0 0.013 Kg/Kg绝干气,进预热器时的温度t1为30℃,离开预热器时的温度t1为90℃,热源为392.4kpa的饱和水蒸气。
干燥器图纸

为了克服多层流化床干燥器的结构复杂、床层阻力大、操作不易控制等缺点,以及保证干燥后产品的质量,后来又开发出一种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
这种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干燥各种难于干燥的粒状物料和热敏性物料,并逐渐推广到粉状、片状等物料的干燥领域。
图7-16所示为用于干燥多种药物的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
干燥器为一矩形箱式流化床,底部为多孔筛板,其开孔率一般为4%-13%,孔径一般为1.5-2.0mm。
筛板上方有竖向档板,将流化床分隔成8个小室。
每块挡板均可上下移动,以调节其与筛板之间的距离。
每一小室下部有一进气支管,支管上有调节气体流量的阀门。
湿料由摇摆颗粒机连续加入干燥器的第一室,由于物料处于流化状态,所以可自由地由第一室移向第八室。
干燥后的物料则由第八室之卸料口卸出。
空气经过滤器5,经加热器6加热后,由8个支管分别送入8个室的底部,通过多孔筛板进入干燥室,使多孔板上的物料进行流化干燥,废气由干燥室顶部出来,经旋风分离器9,袋式过滤器10后,由抽风机11排出。
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所干燥的物料,大部分是经造粒机预制成4-14目的散粒状物料,其初始湿含量一般为10%-30%,终了湿含量约为0.02%-0.3%,由于物料在流化床中摩擦碰撞的结果,干燥后物料粒度变小(12目的为20%-30%;40-60目的为20%-40%;60-80目的为20%-30%)。
当物料的粒度分布在80-100目或更细小时,干燥器上部需设置扩大段,以减少细粉的夹带损失。
同时,分布板的孔径及开孔率也应缩小,以改善其流化质量。
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的优缺点如下:优点:(a)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没有任何运动部件;(b)占地面积小,卸料方便,容易操作;(c)干燥速度快,处理量幅度宽;(d)对热敏性物料,可使用较低温度进行干燥,颗粒不会被破坏。
缺点:(a)热效率与其他类型流化床干燥器相比,较低;(b)对于多品种小产量物料的适应性较差。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常用的措施有:(a)采用栅式加料器,可使物料尽量均匀地散布于床层之上;(b)消除各室筛板的死角;(c)操作力求平稳,有些工厂采用“电震动加料器”,可使床层沸腾良好,操作稳定。
流化床干燥设备设计与选型

缺点:(1)床层内物料返混严重,对单级式连续干燥器,物料在设备内停留时间不均匀,有可能使部分未干燥的物料随着产品一起排出床层外。(2)一般不适用于易粘结或结块、含湿量过高物料的干燥,因为容易发生物料粘结到设备壁面上或堵床现象。(3)对被干燥物料的粒度有一定限制,一般要求不小于30m、不大于6mm。(4)对产品外观要求严格的物料不宜采用。干燥贵重和有毒的物料时,对回收装量要求苛刻。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三、干燥过程的物科衡算和热量衡算
(一)物料衡算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三、干燥过程的物科衡算和热量衡算
(二)热量衡算
上式与物料恒算方程联解可得:H2,L,l,Qp,加热蒸汽消耗量。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三、干燥过程的物科衡算和热量衡算
(三)干燥器的热效率
干燥过程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热量的有效利用程度。通常用热效率来表示干燥过程热量利用的经济性。 目前,对于干燥器热效率的定义很不一致,许多资料和教科书是以直接用于干燥目的的Qw来计算热效率
二、流化床干燥器的特性
第一节 概述
流程
三、流化床干燥器的形式及流程
第一节 概述
1、单层圆筒形流化床干燥器
三、流化床干燥器的形式及流程
连续操作的单层流化床干燥器可用于初步干燥大量的物料,特别适用于表面水分的干燥。然而,为了获得均匀的干燥产品,则需延长物料在床层内的停留时间,与此相应的是提高床层高度从而造成较大的压强降。在内部迁移控制干燥阶段,从流化床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干燥产品带出的显热也较大,故干燥器的热效率很低。
第一节 概述
2、多层圆筒形流化床干燥器
三、流化床干燥器的形式及流程
热空气与物料逆向流动,因而物料在器内停留时间及干燥产品的含湿量比较均匀,最终产品的质量易于控制。由于物料与热空气多次接触,废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度较高,热利用率得到提高。此种干燥器适用于内部水分迁移控制的物料或产品要求含湿量很低的场合。 多层圆筒型流化床干燥器结构较复杂,操作不易控制,难以保证各层板上均形成稳定的流比状态以及使物料定量地依次送入下一定。另外,气体通过整个设备的压强降较大,需用较高风压的风机。
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1.前言干燥是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基本作,干燥的目的是除去一些原料、半成品中的水分或溶剂,就化学工业而言目的在于,使物料便于包装、运输、贮藏、加工和使用。
现有的干燥器类型主要有箱式干燥器、带式干燥器、喷雾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气流干燥器等,还有利用微波干燥和太阳能干燥等干燥技术。
新兴的干燥器还有冷冻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等,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干燥器,在当今被广泛实用。
干燥器的特性包括:(1)干燥器对被干燥的物料的适应能力。
能否达到物料要求的干燥程度,干燥产品的均匀程度。
(2)这种干燥器对产品的质量有无损害。
因为有的产品要求保持晶体形状色泽,有的产品要求在干燥中不能变形或龟裂等。
(3)干燥装置的热效率高低,这是干燥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此外,还应了解干燥器的经济处理能力,干燥设备的生产强度或干燥速率。
干燥强度大,所用设备小,其固定投资较少,否则相反;干燥系统的阻力小,机械能耗少,操作费用低。
干燥器附属设备的多少,有时可能影响这种干燥器的应用,例如,悬浮态干燥装置(如流化床干燥器气流干燥器等),离不开有效的粉尘分离设备,可靠的通风设备和湿物料的供给装置等,虽然干燥器本身尺寸不大,但由于辅助设备很笨重,应用受到限制。
同时,还要求干燥设备操作控制方便,劳动条件良好。
流化床干燥器又名沸腾床干燥器,它适用于无凝聚作用的散粒状物料的干燥,颗粒直径可从nmμ;设备结构简单,生产能力大,30~m6从每小时几十千克至kg54⨯;热效率高,对于出去物料中的非结合10水分,热效率可达到70%左右,对于出去物料中的结合水分时,热效率约为30%~50%;但其鼓风机的能量消耗大。
对单层流化床干燥器,物料在流化床中,处于完全混合状态,部分物料从加料口到出料口,可能走短路而直接飞向出口,造成物料干燥不均匀,一般采用不同结构的流化床。
如具有控制物料短路的挡板结构的单层流化床、卧式多室流化床、多层流化床等,如图1.1:(a)圆筒形单层流化床(b)长方形单室流化床(c)空气使用一次的两层流化床(d)卧式多室流化床(e)空气使用两次的圆筒形两层流化床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由于分隔成多室,可以调节各室的空气量,同时,流化床内增加了挡板,可以避免物料短路排出,干燥产品的含水量比较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流态化现象
Pressure drop
B Fixed D Fluidized C
A
E Umf
Velocity
C
Height of bed
E Fixed A B
Fluidized D Umf
流化床的操作范围:umf ~ut
Velocity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三、流化床干燥器的形式及流程
流程
第一节 概述
三、流化床干燥器的形式及流程
1、单层圆筒形流化床干燥器
连续操作的单层流化床干燥器 可用于初步干燥大量的物料,特 别适用于表面水分的干燥。然而, 为了获得均匀的干燥产品,则需 延长物料在床层内的停留时间, 与此相应的是提高床层高度从而 造成较大的压强降。在内部迁移 控制干燥阶段,从流化床排出的 气体温度较高,干燥产品带出的 显热也较大,故干燥器的热效率 很低。
第二节 附属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一、风机 二、空气预热器 三、加料器 四、气固分离器
二、流化床干燥器的特性
优点: (1)床层温度均匀,体积传热系数大(2300~7000W /m3·℃)。生产能力大,可在小装置中处理大量的物料。 (2)物料干燥速度大,在干燥器中停留时间短,所以适 用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干燥。 (3)物料在床内的停留时间可根据工艺要求任意调节, 故对难干燥或要求干燥产品含湿量低的过程非常适用。 (4)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动部件少,便于制造、 操作和维修。 (5)在同一设备内,既可进行连续操作,又可进行间歇 操作。
五、干燥器的结构设计
2∆Pd 或,uor = Cd ρ
12
分布板的开孔率为
ϕ = u uor
分布板的开孔数为
n=
π
4
V d or uor
2
若分布板上筛孔按等边三 角形布置,则孔心距为,
πd or t = 2 3ϕ
2
12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一、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步骤
(一)确定设计方案 包括干燥方法及干操器结构型式的选择、干燥装置 流程及操作条件的确定。 (二)干燥器主体设计 包括工艺计算,设备尺寸和结构设计计算。 (三)辅助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二、干燥条件的确定
(1)空气进入预热器的状态 由当地年平均气象条件或 根据当地最不利条件确定。 (2)干燥介质进入干燥器的温度 t1 为了提高经济性、 强化干燥过程以及设备小型化, t1 应保持在物料允许的 最高温度范围内。对于非热敏性物料且除去非结合水时, t1 可高达700℃以上;对于热敏性物料,应选择较低的 t1, 必要时可在床层内装置内热构件。 (3)干燥介质离开干燥器的温度t1 和相对湿度ϕ2 提高 干燥介质出口相对湿度ϕ2,可以减少空气消耗量,降低操 作费,但 ϕ2 提高,降低了干燥过程的平均推动力,使干 操器尺寸增大,即加大了设备费用。因此,适宜的ϕ2 值 应通过经济权衡和具体的干燥器对气速的要求来决定。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五、干燥器的结构,物料出口通 常采用溢流方式。溢流堰的高度可取50~200mm,其值可 用下式计算,即
h 2.14 z0 − Ev = 18 − 1.52 Re t 13 5h 1 Gc E ρ b v b
Qw η= Q p + Qd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四、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计算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包括床层截面积、设备高度等 主体尺寸的计算。 (一)操作速度的确定 (1)临界流化速度与沉降速度 ①应用经验公式计算 (参见《化工原理》第四章) ②图解法(李森科关系图) (参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操作速度
第一节 概述
四、干燥器选形时应考虑的因素
(4)操作方便.劳动条件好。 (5)适应建厂地区的外部条件(如气象、热源、场地),做到 因地制宜。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干燥器的设计是在设备选型和确定工艺条件基础上, 进行设备工艺尺寸计算及其结构设计。设计的基本依据 是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干燥速率方程。设计的基本原 则是物料在干燥器中的停留时间等于或略大于所需的干 燥时间。
五、干燥器的结构设计
(2)预分布器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五、干燥器的结构设计
(二) 隔板(分隔板) 为了改善气固接触情况和使物料在床层内停留时间分 布均匀,常常采用分隔板沿长度方向将整个干燥室分用 成4~8室(隔板数为3~7块)。隔板与分布板之间的距离为 30~60mm。隔板做成上下移动式,以调节其与分布板之 间酌距离。
第一节 概述
二、流化床干燥器的特性
缺点: (1)床层内物料返混严重,对单级式连续干燥器,物 料在设备内停留时间不均匀,有可能使部分未干燥的物 料随着产品一起排出床层外。 (2)一般不适用于易粘结或结块、含湿量过高物料的 干燥,因为容易发生物料粘结到设备壁面上或堵床现象。 (3)对被干燥物料的粒度有一定限制,一般要求不小 于30µm、不大于6mm。 (4)对产品外观要求严格的物料不宜采用。干燥贵重 和有毒的物料时,对回收装量要求苛刻。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二、干燥条件的确定 (4)物料的出口温度θ2 物料的出口温度θ2 与许多因素
有关,但主要取决于物料的最终湿含量X2、临界湿含量Xc 和内部迁移控制段的传质系数。 如果X2≥Xc ,则θ2=tw(空气的湿球温度)。 如果X2< Xc ,若物料的临界湿含量Xc低于0.05,则对 于悬浮或薄层物料可用下式计算:
第一节 概述
四、干燥器选形时应考虑的因素
(1)物料性能及干燥持性 其中包括物料形态(片状、纤维 状、粒状、液态、膏状等)、物理性质(密度、粒度分布、粘 附性)、干燥特性(热敏性、变形、开裂等)、物料与水分的 结合方式等因素。 (2)对干燥产品质量的要求及生产能力 其中包括对干燥 产品特殊的要求(如保持产品特有的香味及卫生要求);生产 能力不同,干燥设备也不尽相同。 (3)湿物料含湿量的波动情况及干燥前的脱水 应尽量避免 供给干燥器湿物料的含湿量有较大的波动,因为湿含量的波 动不仅使操作难以控制面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还会影响热效 率,对含湿量高的物料,应尽可能在干燥前用机械方法进行 脱水,以减小干燥器除湿的热负荷。机械脱水的操作费用要 比干燥去水低廉的多,经济上力求成少投资及操作费用。
上式与物料恒算方程联解可得:H2,L,l,Qp, 加热蒸汽消耗量。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三、干燥过程的物科衡算和热量衡算 (三)干燥器的热效率η
干燥过程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热量的有效利用程度。 通常用热效率来表示干燥过程热量利用的经济性。 目前,对于干燥器热效率的定义很不一致,许多资 料和教科书是以直接用于干燥目的的Qw来计算热效率
三、干燥过程的物科衡算和热量衡算
(一)物料衡算
W = G1 − G2 = Gc ( X 1 − X 2 ) = L( H 2 − H1 )
W L= H 2 − H1 l= L 1 = W H 2 − H1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三、干燥过程的物科衡算和热量衡算
(二)热量衡算
Qw = W (r0 + cv t 2 − c wθ 1 ) Ql ′ = Lc H 0 (t 2 − t 0 ) Q p = LcH 0 (t1 − t0 ) Q = Q p + Qd = QW + Qm + Ql + Ql ′ LcH 0 (t1 − t 2 ) + Qd = W (r0 + cv t 2 − cwθ1 ) + Gc cm 2 (θ 2 − θ1 ) + Ql Qm = Gc c m 2 (θ 2 − θ 1 ) Ql = (10% ~ 15% )(QW + Qm )
X − X∗ rw ( X − X ∗ ) − cs (t − t w ) X − X∗ t −θ c = t − tw rw ( X c − X ∗ ) − cs (t − t w )
rw ( X c − X ∗ ) cs ( t −t w )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L CH 0 αaz0 = L C H 0 (t1 − t w )A1 −1 Gc ( X 1 − X c )rw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四、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计算
(二)流化床截面积的计算
Nu p = 0.03 Re p
Nu p =
1.3
0.1 < Re p < 100
αd p
k
ρud p Re p = µ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五、干燥器的结构设计
主要讨论布气板、隔板和溢流堰的设计。 (一)布气装置 (1)分布板
∆Pb = z0 (1 − ε 0 )(ρ s − ρ )g ∆Pd = (0.1 ~ 0.2)∆Pb ∆Pd u = ς or 2 ρ
2
ζ—分布板阻力系数,一般为1.5~2.5。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四、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计算
(四)设备高度 (1)浓相段高度 z1
z1 1 − ε 0 R= = z0 1 − ε
ε =
18 Re+ 36 Re Ar
2
0.12
(2)分离段高度 z2
第二节 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
四、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计算
(四)设备高度 为了进一步减小流化床粉尘带出量,可在分离段高度 之上再加一扩大段,降低气流速度使固体颗粒得以较彻 底的沉降。扩大段的高度一般可根据经验视具体情况选 取。 设备的总高度通常为1一l.5m。
a = 6 (1 − ε 0 ) d p , 静止床层的比表面积(球形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