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技巧: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
作文指导之详略得当

3
实践演练
通过详细的练习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练,然后略去重复部分,加强学生理解。
具体运用详略得当的例子
作文学习
首先详细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和 写作技巧,然后略去例子中的冗 长细节,侧重指导学生写作结构 和逻辑。
教师批改
小组讨论
通过详细示范批改一个学生作文, 然后略去其他类似错误,指导学 生注意重要问题。
3 加深对话题的理解
通过作文指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习的话题,提高学习效果。
常见的作文指导方法
提供模板和范文
通过提供优秀的作文模板和 范文,引导学生掌握优秀的 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
分析优秀作品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讨 论,帮助学生理解成功的作 文特点和技巧。
练习和反馈
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和针对 性的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 升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之详略得当
作文指导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本演示将介绍常见的作文指导方法,详和 略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如何运用详略得当的作文指导法。
作文指导的重要性
1 提升写作技能
通过作文指导,学生可以提升写作技能,表达思想更加准确和清晰。
2 增强思维能力
作文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拓展思维边界。
详略得当的指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在写作中展现更多独特和有趣的观点。
结论和总结
通过适当结合详和略的指导方法,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指导和灵活的写作技 巧,提高作文水平。
详和略的定义和区别
详
详细阐述问题,提供丰富的细节和例子,使读者获 得全面的信息。
略
简洁明了地表达,突出重点,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 主要观点。
详略得当的作文指导法
1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
[例文简评] 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学生的一天”。以中学 生活的紧张忙碌为中心,精心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一 中心的典型材料(如早晨那急骤的闹钟声,听成绩 时的紧张,一面听课,一面复习化学等),真实地 反映了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某些扭曲的心理。 本文语言生动,擅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 来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理。如“顺手 ‘拐’走了门旁的篮球”这个动作,表现了“我” 在不情愿中的一种反抗心理;对锋的动作、神态的 刻画表现了这个优等生的可笑而又可怜,让人们不 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例文引路:(片段)
• 女售票员漫不经心地嗑着瓜子,用鄙夷的眼光 望着满车乱哄哄的人群说:“挤什么挤,觉得 人多回你家坐小轿车去,吵吵嚷嚷,也不嫌 烦!”途中,看到一个老农搬着个大箱子要上 车,他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喂,喂,这东 西能上来吗?”老农立刻送上两串葡萄,才得 以上车。紧接着,她便摆弄着葡萄,说:“这 葡萄不错嘛!挺水灵的,什么价?”老农明白 他的意思,说:“什么价不价的,自家产的, 尝尝鲜吧。”即刻又送上几串,这时她便完全 “阴转晴”了。
• 经典品味:
• 《中学生的一天 》 “叮铃,叮铃、、、、、、” “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 这样,还想考大学!” 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 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张开 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也许 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之后, 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窜出房门, 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
• (四)、详略处理的常见毛病 • 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 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 就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 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 这些都应在写作中加以克服。 • 总而言之,在一篇文章中要能够做到有详有略,在 了解了取材范围的基础上,心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 的中心和要表达的主题,并以此为标准,去寻找、 挖掘、审视每一个材料,并要对主要事件及其相关 事件的每一个场面、片断、环节进行斟酌、酝酿、 筛选,确定所用的材料,明确主次、详略及层次, 然后构思情节,拟定写作提纲。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技巧教案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技巧教案1. 引言在写作过程中,如何使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同时又不显得过于啰嗦冗长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写出精彩生动又不失简洁的文章,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详略得当的技巧。
2. 详略得当的含义详略得当就是要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细节,增强文章的信息量和艺术感,同时又不会让文章过于累赘。
这一技巧不仅能提高文章的质量,还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产生共鸣。
3. 详略得当的教学方法3.1 详略得当的定义首先要对详略得当进行明确的定义。
详:指在描写事件或情景时要注意细节,尽可能地详细描述。
略:指在没有太大意义的情况下减少叙述,不要过于琐碎。
3.2 详略得当的演示在讲解详略得当的原则之前,可以给学生进行一些练笔。
老师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几段文章,然后老师再给出修改的建议,让学生进行修改,比较两次修改过后的文章变化。
3.3 详略得当的练习让学生在写作时多思考如何在文章中运用详略得当的技巧。
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写作作业,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多加注重细节的描写,同时也要把握好略的程度,不要让文笔过于繁琐,这样会让文章显得太累赘。
4. 详略得当的注意事项4.1 避免太过注重细节虽然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的描绘,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细节过于繁琐,最终造成文章内容的沉重。
4.2 避免随意略去重要信息有时为了节省篇幅或简化叙述,会随便省略一些关键信息,导致文章产生歧义或者不易理解。
为了不让文章内容出现问题,应该学会把握好详略之间的平衡。
5. 总结写作是一门细致入微的艺术,而详略得当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本篇教案介绍了详略得当的含义、教学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到每一位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技巧,写出优秀的文章。
写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写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作文一: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大家好,我是一名身在学生时代的学生。
写作文是我们学生最为常见的任务,而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则是非常重要的。
在写作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主题,明确要表达的意思,然后结合文中的重点来详略得当地写作。
详细说出重点,有一定的意思,但也不能太长。
这时就需要留意用词的问题。
用清新的语言、简洁的句式,不仅能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及思想深度,也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有良好的收获。
在写作文时,要注重思路和表达的连贯性,不要半途而废。
一定要大力实践,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读多知多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在挑战中突破,同时在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作文二:如何选择适当的表述方式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学生中的一员,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写作文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不同于平时的随性评论,写作文需要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我们要考虑文章整体的框架,而在表述方式方面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利用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等部驶精确把控。
词语要选简单、明了易懂的词汇,可捋杂,使整个文章易于理解,增强阅读可读性;句式要通畅易懂,应当看到容易理解,能够给读者带来相应的声音、情景和想象空间;段落则表述意思分明、组织严密、目标鲜明,字数适中,思路连贯有序。
第二,简练、诚恳、易读的,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则。
写作时,可遵循"三衡"原则——风格、长度、内容的平衡:既要保证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也要注意文章的内容、精神的传达;既要保证长短合度,不过也不可以过于简洁;既要在表述上讲求素,也要尽可能让文章表达人的善意和诚信。
总之,我们要把握写作文的时间和机遇,注重用词和句式,从而写出一篇优秀的详略得当的文章。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范本模板】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指导学习目标:1.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围绕中心,恰当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学习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学习难点:作文中如何根据中心确定详略。
学法指导: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实践法、归纳法学习过程:1导入2写作指导: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呢?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1.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2。
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3。
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三、温故知新回忆《枣核》一课,想一想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四、例文赏读自读例文,思考:作者围绕夏夜来安排材料,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你觉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例文:夏夜夜幕徐徐降临了。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此时已摇着小扇,喝着浓茶在院中聊天乘凉。
屋里太热.我也端了板凳来到院里。
夜,是多么恬静幽雅啊!晴朗的天空像一匹优美光滑的兰色绸缎,一轮玉盘似的满月,把它那皎洁的光华洒向人间。
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中墙角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似红霞摇曳着修长的花枝,散发着醉人的浓香.清风阵阵,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教学)

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评比活动东海县城头中学胡林艳以周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话中秋(教学案例)东海县城头中学胡林艳【案例主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
【案例背景】“以周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是我今年的市级个人小课题。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
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
但学生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运用生活中的材料来恰当地表达。
写记叙文,除了确定好中心,就是选择好材料,然后有详有略地记叙事情的经过,可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才恰当。
今年我的个人小课题研究的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周记,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培养写周记的习惯和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观察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日渐提高,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轻松事儿。
【教学设想】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之前适逢中秋佳节的到来,我布置学生在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故事,风俗习惯的同时,记录自己跟家人其乐融融过中秋的经过,在批改学生周记的基础上,针对周记中出现的关于选材、详略的安排等方面,联系学过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白详略安排的意义。
学会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2、通过课文案例和对学生周记的分析,明确详略得当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
3、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材料,并能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教学难点】课堂写作实践的完成与修改指导。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故事、传说、诗词等资料。
/mu/jr928.htm2、留心中秋节与家人朋友赏月的经过,过中秋节时发生的故事,体会中秋节家人团聚,生活美满,社会的和谐。
一、导入(出示巴尔扎克雕像图片,让学生观察)同学们,你最先注意到什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二单元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二单元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题解1.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2.“喜欢”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无论是写景,写物,写夏季的生活情景,都一定要把夏季的特征写出来,但注意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范文我喜欢夏季覃柳榕一提到夏季,即使在冬天,人们也会觉得暖和了。
夏,多么热情的名字!她带来了缤纷绚丽的骄阳,带来了挺拔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希望的脚步,带给我们一首激情的歌曲。
热,是夏天气候的代表,每到这时,游泳也就成了人们最喜爱的运动。
沙滩上面是火辣的太阳,下面是凉爽的河水,在水里泡一泡,多么舒服。
冷了,爬上岸再晒一晒太阳,又是多么暖和。
啃着面包,寻找漂亮的石头,身后拖着一大串脚印。
热了,又下水泡,如果不怕晚上身上会脱落一大块皮痛得“哇哇”大叫的话,你可以尽管试一试……水果,也是夏的代表。
一到夏天,西瓜、荔枝、芒果、菠萝、哈密瓜、葡萄……多种水果,让人看了垂涎三尺。
买回来,每种取出一些,洗干净,做一盘水果沙拉。
放入冰箱里冰一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又好吃又好看。
夏季,我可以穿到冬天穿不到的裙子;可以吃到春天吃不到的葡萄,还可以捧着一块冰,尽管手被冻得发硬,嘴里却说着:“凉快、凉快!”我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对夏季的喜爱——夏季,对你爱不完。
我喜欢夏季梁福欢南国的情调总是很美的。
诗人爱赞美那柔嫩的仲春,暖人的金秋,也赞美那冰肌玉骨般的隆冬,而我,却偏爱那火红的夏日。
夏日的风没有秋风的凄美,也没有春风的温柔,而是用夏天亮丽而生动的色彩造就了夏风的热烈。
热情的夏风带来了舒卷的云朵,带来了骤雨晴后的彩虹,使人想去辽阔的海边踏浪,想去险峻的高峰唱歌,想在荷塘月色下独享蝉叫蛙鸣。
热情的夏风让所有的蓓蕾一同绽放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赋予了萌发待长的小果子一首夏的恋曲,吹散了人们心头的燥热,带来了酷暑中一道浸透心扉的凉爽。
小学生作文辅导之详略得当

作文应注意详略得当
下午放学的路上,天空突然 如何修改呢
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跑向一家 下午放学的路上,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我
杂货店去避雨.老板见了我们, 们只好跑向一家杂货店去避雨.可男老板说我
凶巴巴地说:别进来,别进来我 们会影响他的生意,不让我们在他的店内避雨.
这挤得很,不要影响我的生意当 我们只好跑向左边的杂货店,躲躲闪闪地站在
作文应注意详略得当
下午放学的路上,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跑 向一家杂货店去避雨.老板见了我们,凶巴巴地说:别进 来,别进来我这挤得很,不要影响我的生意当我们还来不 及走出店时,他又挥挥手,瞪着大眼睛说:快点出去,快 点出去到别的地方去我们只好跑到左边的杂货店里去, 没想到女老板热情地叫我们进去,让我们坐着避了半个 多小时的雨,还借伞给我们回家.
作文应注意详略得当
我家东邻有个怪老 头,姓王.老人已经72 岁了,面貌清瘦,两只 眼睛炯炯有神. 怪老头爱养花,有满 院子的花.怪老头已 过古稀之年,快进敬 老院了.他的花怎么 办 过了几天,有个叫斜 眼的向他买花,可怪 老头说:过几天再说. 过了几天,怪老头又 瞧见了斜眼.他就开 口了:老弟,这些花 有主了. 有一天上午,怪老头 来到学校,把花送给 了我们.说明了原委 以后,我们全体同学 向他敬了礼.
作文应注意详略得当
下午放学的路上,天空突然 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跑向一家 杂货店去避雨.老板见了我们, 凶巴巴地说:别进来,别进来我 这挤得很,不要影响我的生意当 我们还来不及走出店时,他又挥 挥手,瞪着大眼睛说:快点出去, 快点出去到别的地方去我们只 好跑到左边的杂货店里去,没想 到女老板热情地叫我们进去,让 我们坐着避了半个多小时的雨, 还借伞给我们回家.
作文应注意详略得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 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 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 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应详 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简括地说:最能直接 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 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 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 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学 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 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 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 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表现。
记叙文怎样详略得当 • 写记叙文,不管记叙何人、何事, 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确定,要根据表现中心 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 地记叙。
【写作指导】
• 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呢?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 工夫。 • 一、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 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 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 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 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 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要有民族气节》 梅兰芳靠从小勤学苦练练就了一幅好嗓子,他的 京剧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演的《霸 王别姬》等剧倾倒了无数观众。梅兰芳热爱祖国, 坚决不给敌人演戏。新中国成立前,他不是共产党 员,但他敢于对抗敌人叫他演戏的命令。抗战爆发 后,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请他演戏,梅兰芳愤然拒 绝。他从舞台上消失了,但一颗爱国之心并未消失, 从哪儿能看出来呢?就是他留起胡子以示抗议。
• 【例文欣赏】
中学生的一天 • “叮铃,叮铃……” • “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 这样,还想考大学!” • 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 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张 开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 也许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 之后,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窜 出房门,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 篮球。
评析
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中心是竞赛的紧张、精 彩。作者在记叙预赛、决赛时,是否平均用墨;写决赛 是不是一一铺陈,局局铺叙。 讨论后明确 (1)本文记 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 但由于作者善于剪裁、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 粗线勾勒,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精彩纷呈, 扣人心弦。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 一一铺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细密描 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前20个球是概写,最 后一个球是细描。如果本文不是如此处理疏密详略,而 是平均使用笔墨,预赛、决赛、每一局、每一球都写到, 那就势必长而单调,多而无味,不成其文,更不用说高 潮迭起,扣人心弦了。
示例范文2
该略却详
怎样才能做到“该略即详”?减缩这段文字的方法是:明确论 点,提炼定向信息;理出主干,删除枝叶;简化语言,优化 句式;引用材料的目的是什么?证明梅兰芳有民族气节即可。
“该略却详” 常出现在议论文用例证时。
《要有民族气节》缩减如下: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爆 发后愤然拒绝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要 他演戏的命令,并蓄须明志,昭示天 下,表现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二、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 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 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 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 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 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 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 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一般地说, 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 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 映事物的广度。
“嚓——”热油与白菜接触爆发的声音几乎 把我吓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起一 把盐一撒,然后就翻炒起来。咦,怎么越 炒越别扭?我定睛一瞧,原来手中抓的是 把勺子。我用勺炳敲敲自己的脑袋,心里 就觉得好笑。我赶紧换了一把菜铲,翻炒 了几下,奇怪,怎么没有动静了?我走到 灶前一看,灶里一点儿火力也没有了。待 柴火被重新点燃后,我疲惫地往木柴堆上 一坐,用旺火拼命地“加热”,直到锅里 ‘叫唤’起来,锅盖周围‘楚歌四起’, 我才走上前去揭开盖子。我的天,菜全被 煮过了头。
拓展后:
我先从自家菜地里挖来一棵大白菜,去跟去黄叶, 冲洗干净,然后准备点火,可连续下了几天雨,仅有 的一盒火柴全潮了,怎么办?到商店买?不行,时间 来不及。我灵机一动,拿出我的心爱之物——凸透镜, 利用刚从云堆里钻出来的太阳稍稍“加温”,火柴变 干了,我连忙拿出磷纸一划,‘哧’的一下点着了。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赶忙找了木柴。锅里的水渐渐 蒸发了,我找出油碗,模仿着妈妈的样子,舀了两匙 油倒进锅里,又赶忙跑到灶前塞上几根木柴,再回头 抓起菜刀准备切菜。还没开始切,锅里的油就溅开了, 油烟滚滚。我连忙三刀并作两刀,三下五除二把菜切 好,一古脑儿全倒进了锅里。
罗丹的雕像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 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 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 呢? 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 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 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 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 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 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 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 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 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 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例文欣赏
夏 夜
• 夜幕徐徐降临了。 •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此时已摇着小扇,喝 着浓茶在院中聊天乘凉。 • 屋里太热。我也端了板凳来到院里。 • 夜,是多么恬静幽雅啊! • 晴朗的天空像一匹优美光滑的兰色绸缎, 一轮玉盘似的满月,把它那皎洁的光华洒 向人间。
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洒下来,在地面上铺 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叶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中,墙角 的花披着如水的轻纱,似红霞摇曳着修长的花枝,散发 着醉人的浓香。清风阵阵,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每当 这时,树叶就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在窃窃私语, 又像在编织着夏夜的梦。草丛里各种不知名的虫儿“蛐 蛐”、“唧唧”、“铃铃”地唱着歌儿,此起彼伏,组 成一支和谐的乐曲。我想:这是它们在开音乐会吧? 我被这美妙的夜景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诗: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时,隔壁的芸芸带着弟弟小凌子也来了。看到我这 摇头晃脑的样子,忍不住笑开了。芸芸笑着问:“书呆 子,在用什么功啊?”调皮的小凌子做个鬼脸接上话头: “在念和尚经吧?”待我要打他,他早已“逃之夭夭” 了。
• 午后的阳光,火一样炽热,烧烤着夏日的大地。 蒸笼般的教室,刚才还吵吵嚷嚷,现在趋于安静, 因为历史老师又利用体育活动课来“加班加点”。 讲台上,她不厌其烦地讲着,喊着,试图感化那 些矢志“学理”的学生。我同情地看了看历史老 师那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悄悄打开了手中的 《化学指南》…… • 自习课,有的同学孜孜不倦,有人甚至“挥汗如 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酷爱“自由”的人来 说,后面有人在唠嗑,只有当“班主任来了”这 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响起的时候,这些“自由爱好 者”才正襟危坐,装模作样地学起来。 •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在灯光下,你会 找到一个苦读的身影。其中,有我,有你,有 他……
示例范文1 《我尝到了劳动的甜头》 我先是取菜,又是找火柴,火又烧不着,顾 了这头顾不到那头,出了不少洋相,但最后 还是把饭菜煮熟 该详却略
怎样才能做到“该详即详”? 把省略的补完整,不具体”的火是怎样的? “这头”、“那头”具体指什么?出“洋相”的 细节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得详写。 具体方法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尽量使过程 具体化、细致化;运用修辞格,增强生动性。
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 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个反手 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 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 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 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 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 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 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 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 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 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 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 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范文评析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 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 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 胜了对方。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 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 窗户外边也挤满了黑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 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 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 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 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 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 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