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市域、有轨电车建设审批流程

合集下载

地铁建设审批流程

地铁建设审批流程

地铁建设审批流程一、申请材料的准备地铁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首先需要准备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基础设施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多个方面的资料。

这些材料将作为审批的基础,用于评估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1. 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规模、投资规模、运营模式、盈利预期、社会效益等内容。

申请单位需要详细描述项目的背景、目的、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以便审批机构能够全面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2.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地铁建设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市场分析、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财务测算、风险评估等内容。

该报告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投资回报率、风险控制等方面。

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铁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审批的关键问题之一,申请单位需要提供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包括项目规划范围内的环境状况、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该报告需要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4. 基础设施规划地铁建设项目需要与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相协调,申请单位需要提供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等方面的规划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5. 土地使用规划地铁建设项目需要依托一定的土地资源,申请单位需要提供项目用地的规划方案,包括用地范围、用地性质、用地用途等内容,以满足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要求。

通过准备完整的申请材料,申请单位可以更好地展现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合理性,为后续的审批工作奠定基础。

二、审批机构的选择地铁建设项目的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包括规划、环保、交通、地产、建设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审批机构。

一般情况下,地铁建设项目的审批机构包括城市规划和城建部门、环保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多个单位。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一、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一)、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特征及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情况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电能驱动、快捷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巨大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0-2026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榜来看,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最高的城市为上海,运营里程达705公里,拥有车站415座,线路共有17条。

其次,北京以里程626公里位列第二,拥有车站389座,线路共有21条。

(二)、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预计保持高强度全国铁路投资存周期性波动特征,十三五期间整体表现平稳。

2008年底,由于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年全国铁路投资上调至416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1%。

2008-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1年动车组事故等原因导致铁路建设投资缩水近30%,行业投资规模大幅下滑。

2012-2015年,虽然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铁路投资恢复较快增长。

2016年以后,由于铁路行业发展已达到阶段高位,铁路投资基本保持稳定。

复盘历史,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因素。

2008年到2011年,由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为扩大内需,铁路投资大幅提升。

铁路投资额作为铁路设备行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带动了板块整体上行。

2010年底,高铁投资加速,京沪高铁、郑西高铁等先后竣工,仅12月单月通车高铁达872公里,高铁投资加速和高铁运营里程快速增长持续强化市场预期。

2011年连续的黑天鹅事件导致板块出现大幅下跌。

2011年2月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违纪被双规,板块风险偏好下移,铁路设备股价出现较大幅回调,其中,南车、北车跌幅分别达到30%、35%。

轨道交通审批程序

轨道交通审批程序
城市轨道交通在我们国家的审批程序那可谓相当的复杂。这不光是因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需要经过建设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文件分别进行审核,而且规划是否能够及时获得批准也要视当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投资导向而定。更加要命的是,对于轨道交通的审批,从来就没有一个规范的法律文件,这也导致了不同城市的审批程序很可能大相径庭,其时间周期更无规律可循。
为了规范轨道交通规划的报批程序,国务院在2003年发布的第81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中对轨道交通的前期准备和审批工作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文件明确指出:现阶段,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3、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但是,除了设定的这些门槛之外,对于地铁审批的程序,81号文依然是语焉不详。
审批部门: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审查后上报国务院批准开工。
审批部门:技术层面上,该规划需要经过两次审查,一次是由国家发改委委托其认可的三家咨询公司中的一家(例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即意味着在技术层面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认可;另外一次是由建设部委托所在省的建设厅组织的初审,初审通过即意味着在技术层面上获得建设部的认可。行政层面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需在预审和初审通过后,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共同拟出意见报国务院及国务院主要领导批准。
第三步: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线路建设顺序,对拟建线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规模进行论证,编制完成《**市轨道交通*号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部门: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审查后上报国务院批准立项。

第一讲城市轨道交通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

第一讲城市轨道交通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

一、线网规划
3、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4)用地性质 规划建设用地。线路区间可穿过非建设用地,但是不宜在此范围内设置车站或
场段。 设站,非建设用地缺少客流支撑;设车辆段(停车场),根据征地条例,难以
办理土地使用许可证。 5)人口要求
3.0.5 在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500万人及以上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应在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规划人口规模150万人至500万人的城市,城市 轨道交通宜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3.0.6 对规划人口规模不满150万人、确有必要发展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 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先安排轨道交通线路,规划预留相关设施建设用地。
一、线网规划
3、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一、线网规划
4、线网规划成果及审批
线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远期(2020年)和远景(2030或2050)的线 网规模及形态。
地铁
轻轨
≥300万人 ≥150万人
≥1000亿元 ≥600亿元
≥100亿元 3万人以上
——
≥60亿元 1万人以上
——
40%
70% 不超过5%
[2018]52号
对比
地铁 ≥300万人
≥3000亿元
轻轨 ≥150万人
≥1500亿元
≥300亿元
≥150亿元
3万人以上
1万人以上
0.7万人/日•公 里
0.4万人/日•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 3.0.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规划范围应与 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 的重点范围。 2 、在市域范围,应结合市域城镇发展和交通需求特征,研究规划建 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需要规划建设的城市,规划范围应增加市域空间层 次。市域城镇连绵地区超出城市行政辖区范围的城市,可将城市行政辖区范围以外 的城镇连绵地区作为规划编制的协调范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2008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8年7月1日2008北京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57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建设部《二○ ○三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函〔2004〕43号)的要求,由建设部负责编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 ○八年三月四日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任务,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部分设计、研究、建设、运营方面的单位共同编制的。

原《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是由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自1999年5月1日开始施行,至今已经过去八年。

实践证明,在国内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得到良好的贯彻和运用。

近几年来,在轨道交通制式方面,直线电机、低地板(70%)车、跨座式单轨等轮轨系统已建成运营。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需要及时吸收到标准中来,对标准中的一些参数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 (33)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36)第三章总体布局与线路工程………………………………………………………………………………………………… (41)第四章车辆与限界………………………………………………………………………………………………………………… (47)第五章运营组织与管理………………………………………………………………………………………………………… (50)第六章车站建筑与结构工程………………………………………………………………………………………………… (55)第七章机电系统及设备………………………………………………………………………………………………………… (61)第八章车辆基地及配套工程………………………………………………………………………………………………… (65)第九章安全防护、环保和节能………………………………………………………………………………………………… (69)第十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2)3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阐明本建设标准的修订目的。

一、原《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是由建设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自1999年5月1日开始施行,至今已经过去八年。

实践证明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良好的贯彻和运用。

近几年来,在轨道交通制式方面,直线电机、低地板(70%)车、跨座式单轨等轮轨系统已建成运营。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需要及时吸收到标准中来,对标准中的一些参数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

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四网合一”规划模式

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四网合一”规划模式

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四网合一”规划模式摘要为有效地将“国铁、城际、城市轨道、有轨电车”四个层面的轨道交通统一起来,实现功能衔接、空间叠合、枢纽锚固、运营统筹、建设协调的格局,佛山市尝试编制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对佛山市轨道交通事业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四网合一;佛山;规划模式1 佛山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开展的背景1.1 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佛山城市轨道交通规划(1)佛山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2010年,佛山第一条城市轨道广佛地铁开通运营,是国内第一条跨越两个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

2012年9月,国务院审批通过《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8年)》。

(2)2012年佛山市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1+2+5+x”的强中心、多组团城市空间格局策略,有必要对既有轨网进行修编,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同时利用轨网进一步稳定优化城市形态。

(3)佛山西站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明确,作为广佛“四主一辅”铁路枢纽中的主枢纽之一,按照既有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仅3号线和8号线两条线路接入佛山西站,其中8号线为远期的外围联络线,难以充分发挥佛山西站服务功能。

(4)随着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城区交通拥堵日益加剧,轨道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亟须结合近期城市及交通发展需求,启动新一轮城市轨道建设规划修编。

作为轨道建设规划编制依据的城市轨道网规划,应尽快启动修编工作,为建设规划修编提供充分理论支撑。

1.2 多层次轨道交通同步推进,亟须进行系统统筹和整合工作除城市轨道之外,佛山市还积极开展了国家铁路、城际铁路以及有轨电车等多种方式轨道交通的相关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新型交通系统层面,伴随着近年来国内BRT(快速公交系统)、有轨电车等的兴起,2010年佛山市编制了《佛山市新型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同时,南海、顺德、三水、高明等区也编制了各区的新交通规划,但各区规划对所采用的新交通模式均有不同思路和做法。

详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流程

详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流程

详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流程一、线网规划线网规划是一个城市在有意向做轨道交通时,首要要做的事情,有了线网规划方案,得到市政府的同意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

线网规划的上位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这是线网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者要了解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包括:城市布局、人口、用地、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

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每一条线都要确定其功能定位,一般有骨干线和次干线之分。

其中骨干线要串联起城市中重要的客流集散点,是城市中客流最集中的廊道,是支撑城市发展的。

另外还有次要线路和加密线、如有必要,还可以有其他系统制式的线路。

此外,还有引导城市重要功能区发展的线路,具有TOD效应。

线网规划一般由规划院或专业咨询公司来做,时间在半年到1年左右,确定城市线网的规模、线网的形态、系统的制式、线路大的走行方向、车站布设、车辆、车辆段选址、联络线及工程总体投资。

确定后上报市政府审批,但无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发改委目前对修建地铁的标准是拟建地铁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拟建轻轨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4万人次。

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40%,政府资本金占当年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

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发展比较快,做过一轮建设后,都会再做线网修编等工作。

二、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轮的建设过程中,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控制好轨道交通建设的节奏,依据城市的发展和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发展。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建设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线路修建的必要性、建设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站布设、车辆段选址、工程筹划、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等方面。

编制好的建设规划及4个规划附件(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由业主单位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审,同时还要对线网规划中的客流预测结果进行评审,并征求国家建设部意见,然后责成所在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意见汇总汇签后上报发改委后由国务院审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正在编制的《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规定,城际铁路定义为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之后,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实行“政府主导、独立成网、统一管理”的原则。

一、规划审批流程
1、根据城市群相关规划编制区域城际铁路线网规划。

2、由地方政府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评审。

3、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后,报国务院批准。

二、项目审批流程
1、根据线网规划选定项目,进行项目分阶段设计(一般包括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实施图设计)。

2、由地方政府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评审。

3、省发改委对项目分阶段批复。

4、省发改委审批后项目开工,报国家发改委备案。

市域铁路是市域范围内中心城区与外围城镇中心(新城)间快速、大容量、公交化服务的有轨交通系统。

市域铁路系统标准有城市轨道交通和国铁两种制式。

一、规划审批流程
市域铁路规划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市域铁路网规划和区域城际铁路线网规划成果中体现,城际线网审批见《城际铁路建设审批流程》。

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线网规划。

2、由地方政府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评审。

3、由地方政府批复线网规划。

地方政府批复线网规划后,根据线网规划编制建设规划,审批流程如下:
1、如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流程,建设规划需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共同拟出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2、如经市域铁路网规划流程,建设规划需由国家发改委审批。

二、项目审批流程
1、根据线网规划选定项目,进行项目分阶段设计(一般包括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实施图设计)。

2、由地方政府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评审。

3、由省发改委对项目分阶段批复。

4、省发改委审批后项目开工,报国家发改委备案。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