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流程与总体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方案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都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高效、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
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方案十分关键。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重要原则和应遵循的步骤。
2.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2.1 通达性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城市各个主要区域之间的联系,尽可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通过合理的站点布局和线路连接,便于人们在不同区域之间快速、便捷地换乘。
2.2 服务性线路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尽量覆盖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商业中心和重要的社会公共设施。
同时,线路的规划还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2.3 简洁性设计方案应该尽量简化线路,减少不必要的转乘和过渡,以提高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同时,线路的长度也应该尽可能缩短,以减少运营成本。
2.4 稳定性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线路的运行稳定性,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和可靠。
线路应该尽量避开地下水、软弱地层和其他地质难点区域,以减少施工风险和后期维护成本。
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步骤3.1 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对城市的交通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城市人口分布、主要区域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等信息,确定线路的总体规划方向。
3.2 排线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排线设计。
排线设计需要考虑到决定线路的一些关键因素,例如道路条件、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与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3.3 站点布局设计针对每个区域的功能和人口密度情况,进行站点的布局设计。
站点的布局应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同时考虑到线路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3.4 技术规范设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规范,进行相关技术参数的设计。
这包括车辆种类、列车速度、站点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工艺的研究和设计,确保线路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流程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流程总结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其中包括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开通一条地铁线路,是一个复杂缜密的大工程。
在开通的过程中,要经历多个繁琐的程序,涉及40多个技术专业。
一般来说,线路从规划到运营的程序是: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工可(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
从全国情况来看,地铁实际工期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受到征地拆迁、管迁调流等因素制约,目前全国地铁建设周期普遍为5~6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政策背景分析;建设流程;引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将达到200个。
随着城市化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轨道交通建设行列。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的加快,轨道交通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作为从业者有必要系统地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流程。
下面将从项目政策背景、流程、政府部门职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城市轨道交通现状政策背景分析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以下简称“81号文”)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以下简称“52号文”),作为新的政策文件,指导未来行业发展。
52号文继续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方针,并在总结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有需求、政府有能力、线路有客流、数据易统计”的思路调整了城市轨道交通准入条件。
2021年9月,在52号文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基础〔2021〕1302号,以下简称“1302号文”)。
地铁设计流程

地铁设计流程地铁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它需要设计师们在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地铁系统的安全、高效和舒适。
下面将介绍地铁设计的整体流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地铁设计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和规划。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与客户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设计团队还需要对地铁线路的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站点位置、线路走向、乘客流量等方面的考量。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确保设计团队对整个项目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后续的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概念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将根据需求分析和规划阶段的成果,开始进行概念设计。
他们会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以找到最合适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考虑到地铁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车辆设计、站点设计、乘客通行流线等。
同时,设计团队还需要考虑到地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随后,是详细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将对概念设计阶段确定的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
他们会进行更加具体的设计,包括车辆内部布局、站点结构设计、安全系统设计等方面。
同时,设计团队还需要考虑到地铁系统的施工和维护问题,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最后,是施工和验收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需要与施工团队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
同时,设计团队还需要对地铁系统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符合要求。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综上所述,地铁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它需要设计团队在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地铁系统的安全、高效和舒适。
通过对地铁设计流程的全面了解,设计团队可以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地铁设计项目,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系统的高质量。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总体工作的思考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总体工作的思考
一、准备工作
1、确定项目类型,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如地铁、轻轨、有轨
电车等,并了解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功能和要求;
2、结合城市规划及发展规划,从投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轨道交通
项目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
安全、舒适和经济性的要求;
4、认真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有利成见的尽快作
出综合评价;
5、详细的分析和综合运用当地调查结果,了解有关轨道交通设施、
服务需求和营运可行性;
6、充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技术指标,初步完成设计策划。
二、设计思路
1、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技术,从轨道交通设施及其它设施的规划、布局、设计、技术要求出发,明确各设施技术要求。
2、结合当地实际,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特性和轨道交通的路线
规划,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运营。
3、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及要求,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技术
标准,把握技术要求,提高轨道交通质量。
4、通过配套设施设计,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及。
第一讲城市轨道交通工作流程及主要内容

一、线网规划
3、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4)用地性质 规划建设用地。线路区间可穿过非建设用地,但是不宜在此范围内设置车站或
场段。 设站,非建设用地缺少客流支撑;设车辆段(停车场),根据征地条例,难以
办理土地使用许可证。 5)人口要求
3.0.5 在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500万人及以上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应在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规划人口规模150万人至500万人的城市,城市 轨道交通宜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3.0.6 对规划人口规模不满150万人、确有必要发展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 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先安排轨道交通线路,规划预留相关设施建设用地。
一、线网规划
3、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一、线网规划
4、线网规划成果及审批
线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远期(2020年)和远景(2030或2050)的线 网规模及形态。
地铁
轻轨
≥300万人 ≥150万人
≥1000亿元 ≥600亿元
≥100亿元 3万人以上
——
≥60亿元 1万人以上
——
40%
70% 不超过5%
[2018]52号
对比
地铁 ≥300万人
≥3000亿元
轻轨 ≥150万人
≥1500亿元
≥300亿元
≥150亿元
3万人以上
1万人以上
0.7万人/日•公 里
0.4万人/日•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 3.0.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规划范围应与 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规划区应为规划编制 的重点范围。 2 、在市域范围,应结合市域城镇发展和交通需求特征,研究规划建 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需要规划建设的城市,规划范围应增加市域空间层 次。市域城镇连绵地区超出城市行政辖区范围的城市,可将城市行政辖区范围以外 的城镇连绵地区作为规划编制的协调范围。
轨道交通设计流程详述

轨道交通设计流程摘要:一般来说,线路从规划到运营的阶段是:线网规划—建设规划—预可(规划方案)—工可—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
这期间大概需要8-10年的时间,视线路本身情况和ZF意向来定。
一、线网规划线网规划是一个城市在有意向做轨道交通时,首要要做的事情,有了线网规划方案,得到ZF的同意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
线网规划的上位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这是线网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者要了解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包括:城市布局、人口、用地、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
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每一条线都要确定其功能定位,一般有骨干线和次干线之分。
其中骨干线要串联起城市中重要的客流集散点,是城市中客流最集中的廊道,是支撑城市发展的。
另外还有次要线路和加密线、如有必要,还可以有其他系统制式的线路。
此外,还有引导城市重要功能区发展的线路,具有TOD 效应。
线网规划一般由规划院或专业咨询公司来做,时间在半年到1年左右,确定城市线网的规模、线网的形态、系统的制式、线路大的走行方向、车站布设、车辆、车辆段选址、联络线及工程总体投资。
确定后上报ZF审批,但无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国家目前对修建地铁(大运量轨道交通)标准是人口大于300万,国内生产总值大于1000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于100亿,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大于3万人。
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发展比较快,做过一轮建设后,都会再做线网修编等工作。
二、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轮的建设过程中,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控制好轨道交通建设的节奏,依据城市的发展和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发展。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建设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线路修建的必要性、建设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站布设、车辆段选址、工程筹划、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等方面。
编制好的建设规划及4个规划附件(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由业主单位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审,同时还要对线网规划中的客流预测结果进行评审,同时征求国家建设部意见,然后责成所在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意见汇总汇签后上报发改委后由国务院审批。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方案嘿,咱们来聊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方案这事儿。
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早上为了上班或者上学,在拥挤的公交里被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心里盼着要是有条便捷的轨道交通线路该多好。
我就有过!有一回,我着急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结果公交堵在路上,那叫一个心急如焚啊!从那以后,我就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特别上心。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设计,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这就好比是给城市这个大身体搭建一套高效的血管系统。
首先得考虑城市的整体布局,就像我们布置自己的房间一样,得清楚哪里放床,哪里放书桌。
比如说商业区,那肯定是人流量巨大的地方,轨道交通线路就得像触角一样伸过去,把人们快速地输送过来输送过去。
还有学校、医院、住宅区这些地方,都得照顾到。
线路的走向也很有讲究。
得尽量走直线,这样能节省时间和成本。
但有时候吧,又得绕个弯,避开一些重要的建筑或者地质复杂的区域。
这就好比我们走路,有时候为了避开一个大水坑,就得绕一下道。
站点的设置更是关键。
不能太密集,不然列车老是停,速度上不去;也不能太稀疏,不然大家走老远才能坐到车,不方便。
站点还得考虑周边的人口密度和出行需求。
像那种大型的居民区,或者是就业集中的园区,都得多设几个站点。
另外,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也得设计得巧妙。
要让大家换乘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不用跑老远,还得标识清晰,不然在那迷宫一样的地铁站里迷路可就麻烦啦。
再来说说轨道的类型。
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等。
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地铁适合大运量、长距离的运输;轻轨则相对灵活一些;有轨电车呢,在一些特定区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规划设计的时候,还得考虑未来的发展。
城市是不断变化的,人口会增加,新的区域会崛起。
所以线路得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留一些扩展的空间。
比如说,我所在的城市,之前规划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当时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可没过几年,城市发展太快,周边新盖了好多小区和写字楼,原来的线路就显得不够用了。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总体布局毕业设计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3届)题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总体布局设计教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专业交通运输学生姓名何平华指导教师钱良辉(讲师)评阅人2013年6月1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总体布局设计何平华(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云南昆明,650224)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拥挤情况日益严重。
大容量、有单独运行空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城市受到了普遍关注,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交通道路网的逐渐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承担整个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一半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骨干作用,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挤的状况。
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过程中,站点的规划和布局尤为重要。
站点布设的合理程度,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的便利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对于出行居民的吸引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吸引量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整体的运营效益。
本文主要从站点组成和站点的布局两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对城市轨道车站组成的认识和客流吸引范围和车站内外布局设施布置的论述,分析了车站吸引能力和车站客流需求;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站的特征,指出了旅客在车站候车花费时间。
从而设计合理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最后应用假设的方法来设计满足相对客流量的城市轨道车站。
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有效合理利用,从优化的角度来分析和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的全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
关键词:轨道车站;轨道站间距;客流量;聚散客流Design of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ity rail transit stationHe Pinghua(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2009,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650224)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ety, city road traffic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Large capacity, a separate operation space of city rail transit in China city attracted attention, and obtained the fast developmen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ity road network, more than half of city rail transit can take the whole city public transportation passenger flow, fully reflects the key role in the city traffic system, ease the city's traffic congestion..In the planning process of the whole city track traffic system, planning and layout of the site is very important. Reasonable site layout, and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 connection convenience degree will influence the city rail transit station for the inhabitant trip attraction, thereby affecting the entire city track traffic system passenger flow attraction operation benefit and city rail transit network of the whole.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site and the layout of the site, the city rail transit station planning were studied. First of all, the attraction scope and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tation layout layout through understanding and flow of city rail station on the station, analysis ability to attract and station passenger dem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ity rail transit train in the station features, pointed out the passengers spent on waiting time. In order to design the city rail transit station reasonably safe, finally application of hypothesis to design to meet the station of city track traffic.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timiz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 of city rail transit statio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ity rail transit station planning, enhance the city rail transit system planning in a certain extent.Keywords: Rail station railway station spacing passenger flow and passenger flow;目录第1章绪论 (8)1.1研究背景 (8)1.2研究目的和意义 (9)1.3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1国外研究现状 (9)1.3.2国内研究现状 (10)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4.1论文研究内容 (12)1.4.2论文的研究方法 (12)第2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总体设计方案 (14)2.1站点的总体设计方案 (14)2.1.1轨道车站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14)2.1.2 轨道车站的分类与组成 (15)2.1.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组成 (19)2.1.4城市轨道地下车站总平面布局 (20)2.2换乘车站方案设计 (27)2.2.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公交线网的衔接与换乘 (27)2.2.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其他路线路换乘 (27)第3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选址的合理设计 (28)3.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置因素 (28)3.1.1城市轨道交通需求 (29)3.1.2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 (30)3.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选址 (31)3.2.1站点选址考虑的影响因素 (31)3.2.2站点选址采用的方法 (32)3.2.3城市轨道交通选址布局 (33)第4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虚拟布局 (35)4.1虚设的条件 (35)4.2.城市轨道车站的选址 (35)4.3城市轨道车站总体布局 (35)4.3.1站台形式 (35)4.3.2.车站主体 (36)4.3.3.车站出入口的布置 (36)4.3.4.站厅 (37)4.3.5站台 (37)4.3.6检售票设置 (38)4.3.7楼梯及通道尺寸设置 (39)结论 (42)参考文献 (43)指导教师简介 (45)致谢 (46)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的城市交通系统,与其他城市交通工具相比,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国内城市越来越受到青睐,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9 1102.5 505.53 355.8 297.2 338.9
189 210 237 197.18 165 163 132.58 171.8 38.98 5543.47
1604 1380 664 648 530 328 368 304 267 129 112 120 120 172
84 6830
– 线路总图――线路走向符合线网规划,稳定线路 平、纵、横空间位置。根据地形、交通、地质和 水文条件,明确线路敷设方式和车站分布;
– 客流预测――分析客流特征,确定运能需求和运 能规模;
– 车辆和限界――选定交通制式、车型和限界;
– 运营组织――确定运营管理模式和车站管理用 房,车站配线形式和分布,
2)公众性--为公众服务,与城市公交融为一体 必须为大众运营服务,体现以人为本宗旨,提高 运营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必须与城市公交融为一体,重点在交通接驳与换乘。
3)综合性--要各项专业融为一体 构成为独立的、整体的、特大型的、综合性强
的系统工程。具体体现在理顺纵向系统和横向接 口,组成为立体式网络型的总体性设计,建立联想 式总体概念,充分体现工程的总体性。
– 施工筹划――落实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选定车 站和区间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案。尤其是区间隧 道与车站的结构接口,盾构过站的方案。
2、系统功能配置――以设备专业为系统,落实各工点 的设备用房和管线布置要求,充分体
现项目的系统性和网络性。 (为车站、车辆基地、控制中心设计提供资料)
功能――按运营管理模式表现功能,配置运营 设备系统。
共建筑;是城市建设基础设施。 影响:城市土地规划性质和开发强度的变化。
一、总体概念
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
1)城市性--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 线路建设选择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保持一致;保持 双赢效益。 轨道交通的车站和出入口、风亭是城市建筑;应做 好城市设计--车站周边土地的城市建筑、交通、环 境交融为一体的城市规划。对落地式的高架车站应规 划站前广场。
大连市
南京市
沈阳市 苏州市
武汉市 广州市、深圳市
成都市 西安市
佛山、东莞
长春市
哈尔滨
郑州 青岛
杭州市
宁波
10
6
5
尚在筹备
常州、无锡
石家庄
济南 合肥 温州 福州、厦门 长沙 昆明 南宁 贵阳 乌鲁木齐
13
小计
4
2 3
1 1 1 4 1 1 1 1 2 1 3 2 1 1 1 1 1 34
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统计表 (至2010年前后)
二、总体设计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轨道工程项目建设标 准》中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建设系统工 程,应按设计程序做好总体设计、初步设 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对于工程复杂的项 目,应作试验段工程,但必须在总体设计 指导下进行。
总体设计是“项目成本最小,价值工程应 用效果最大”(见下图)
总体设计目标
系统功能配置 ――功能性――依靠系统设备支撑, 实现各种运营功能;
土建工程设计 ――工程性――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车站建筑和结构工程;
投资经济评价 ――经济性――确定投资的经济性、安 全性,评价风险与效益。
线路运营总图 系统功能配置
基础工程 线路走向、敷设方式、车站分布。 客流预测、车辆制式、运营方案。 车站配线、轨道限界、工程筹划。
序 城市名 规划年度(年) 线路条数 总长度(km)
号
数(条)
总投资 (亿元)
配属车辆(辆)
1
上海
2003-2010
10
2
北京
2003-2015
13
3
广州
2003-2014
6
4
深圳
2003-2010
5
5
天津
2003-2010
4
6
杭州
2004-2010
4
7
重庆
2003-2010
3
8
南京
2003-2010
城市轨道交通 总体思路与设计流程
沈景炎
2006.10
向为北京地铁建设 设计大会战 de 同仁们致敬!
毛主席对北京地铁建设批示
当前轨道交通建设 发展形势 (序)
当前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形势
已有轨道交通运行,并续建城市有10座; 至2006年底,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突
破100km,其中上海5条线145km,广州116km,北 京114km。 已立项建设的城市有5座; 正在申报中的城市有6座; 尚在进行规划和筹备的城市有13座。 覆盖全国 34座城市。
评价的重点,是社会效益与经济评价重要内容。
2、项目评价:
建设期: 工程评价--对城市环境和交通影响最小; 造价合理、投资控制; 工程安全、可以实施。
建成后: 建筑评价--对城市建设、景观、环境和形象改
观;节能、节地、保护文物、环境 协调好。 运营评价--运营系统完善、运营效益和服务水 平良好。
3、总体概念:城市规划、服务水平、综合协调、 安全节能、工程实施、经济合理。
构成――落实各种设备系统的功能和构成。主 要表现汇集在车站、车辆基地、控制 中心的系统和设备。
落实――在各车站、控制中心、车辆基地,安 装的设备,布置位置,用房面积,结 构负荷。
3、土建工程设计――车站建筑、桥隧结构、车库、 厂房
等地面建筑工程为单体工点,实现各专业的 会合,充分体现工点设计的整体性。
2
9
武汉
2003-2010
3
10 成都
2004-2013
2
11 苏州
2003-2010
2
12 哈尔滨 2003-2013
2
13 西安
2005-2010
2
14 沈阳
2003-2010
2
15 长春
2003-2010
3
合计
63
389 356.5 130.9 120 84.8 82.5
75 64 57 54.18 47.39 45.53 43.54 40.85 37.5 1628.69
系统工程 依靠系统设备支撑,实现各种 运营功能;提出车站设备和用房
土建工程设计
土建工程 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车 站建筑和结构工程;
投资经济评价
工程经济 确定投资的经济性、 安全性,评价风险与效益。
六、 总体内容
六、 总体内容
1、线路运营总图―― 总图策划
– 城市规划――落实沿线城市建筑、道路红线、河 流、铁路、高压走廊、地下管线分布;
4、 总体组合层次
线―总图性―以线路为龙头,稳定线位、站位, 敷设方式,确定限界、运营模式和总体规 模,当好线路总图。
点―整体性―以车站、车场为工点,以运营功能 为前提、整合车站总图、车场总图,落实内 部布局和用地范围。
面―网络性―以控制中心为纲,整合系统功能和 设备、理顺各信息传输网络系统。
四、 总体重点
(2)设计总体的阶段思路: 从设计的“项目--流程--结果”的全思维过程。 阶段思路: 起步:从项目找特点、找难点、找突破点、突出理念; 过程:从流程找规律、理顺工序、步步落实、抓住关 键; 总结:从结果作总结、找创新点,提升理念、放出亮 点。
3、谁当总体?
总体是组合式集体,但需要领头人,并有 协调较强能力。按总体技术组合层次选拔。 总体人不一定是对各专业全能的人,但必 须坚持“总体设计和初步设计”全过程。必须 在技术上有某些专业强项,难免有弱项; 设置副总体是为总体在专业上互补,形成 整体的强势。 副总体设置人不能太多,否则难成总体。
落实外部条件、稳定线路站位; 明确功能定位,确定运营规模; 理顺纵向系统,明确横向接口; 统一技术标准、分割工程单元; 筹划合理工期,控制投资总额, 形成总体设计文件,指导各单项工程的初 步设计,并为试验段工程提前实施提供依 据。
三、总体思路
三、总体思路
1、为什么要总体?
1)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关系密切,需要外部配 合。
4)车场总图―― 以工艺、站场、建筑为主,对车辆与机电设备 维修中心作总图设计。
5)设备网络总图―― 对机电设备集约化,实行网、站、线的三 资源网络化,综合利用。
6)信息网络总图 --控制中心为主,对弱电控制系统分级控 制,网络全部信息传输,明确运营管理系统智 能化和网络化构成。
7)接口管理――
明确以下要求: 接口对象:即某一个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
1)线路总图―― 线路专业为龙头,稳定线位站位,确定建设规 模,实现运营功能。
2)区间总图―― 限界、结构专业为主。结合隧道结构型式,实 现轨道、车辆、电缆、管线、逃生通道的空间 分配。
3)车站总图―― 车站建筑为主。实现列车停靠、乘客乘降和疏 解功能;将设备与系统节点汇集于车站。落实 结构形式、工法。
1、对工序的理解
设计是有规律、有工序流程,是需分时段、分前 后时序开展工作。 每一道工序需要上一道工序提供产品,又要为下 一到工序提供产品,经过各工序间磨合,直到最 终形成成品。 任何产品需要各种专业(部件)组成,设计应分 项组合总图,总体--抓好各项总图和系统组 合,做好接口管理。
2、按总图分组的7个设想
北京地铁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北京是中国地铁首创的城市,从1965年建设北京 第一条地铁开始,已经历了40多年,至今已建成 三条线、114.1km运营线路,目前正在兴建5、4、 10号线,同时对原一期工程进行改造。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
至2008年迎奥运,将建成运营线路7条,200km; 在建线路9条,234km;
可见,我国轨道交通的市场之大、 任宁省
2
江苏省
3
湖北省
4
四川省
5
陕西省
6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