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室外供热管网设计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资料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郑州市武警培训学校供热工程设计院(部):热能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热动112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设计现状 (4)1.1 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 (4)1.2原始资料 (4)二、设计方法及步骤 (5)2.1集中供热系统 (5)2.2 热负荷的类型 (5)2.3 热负荷的计算 (5)2.3.1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5)2.3.2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6)2.3.3热源位置 (7)2.3.4 管网的走向 (7)2.3.5 敷设方式 (7)2.3.6热水管网系统的定压方式 (11)2.4 管道水力计算 (12)2.4.1 确定各用户的设计流量 (13)2.4.2水力简图如下 (14)2.4.3 供热网路主干、支线计算 (16)2.5 水压图的绘制 (19)2.5.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19)2.5.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19)2.5.2.1 水压图绘制原理 (19)2.5.2.2 水压图绘制的作用 (19)2.5.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19)2.6设备的选择 (22)2.6.1 换热器的选择和计算 (22)2.6.2 热网循环泵的选择计算 (22)2.6.3 补给水泵的选择计算 (24)2.6.4除污器的选择 (25)2.6.5钠离子交换器的选择 (26)2.7热源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26)2.7.1 软化装置的选择 (26)2.7.2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27)三.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27)3.1 初调节原理 (28)3.2 集中调节 (28)3.3 管网布置的合理性 (29)3.3.1分析热用户连接方式的经济技术分析 (29)3.3.2 热网的定压方式的经济型分析 (29)3.3.3 供热管道平面布置的经济性分析 (29)3.4 管道水力计算的经济性分析 (30)3.4.1 管道水力计算的经济原则 (30)3.4.2 管径的选择 (30)3.4.3 管道补偿器的选择 (30)3.4.4 管道保温材料的选择 (30)第四章参考文献 (31)第五章课程设计心得 (32)摘要本次设计地点范围为郑州市武警培训学校供暖外网设计。
室外热力管网安装

室外热力管网安装1.1 室外热力管道的安装热电站集中供热和区域供热,具有高效能、低热耗、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由热电站或中心锅炉房到用户的热媒,往往要经过几千米或几万米的长距离运送,而且其管道的管径一般较大,热媒的压力较大,温度也较高,因此对于室外热力管道的施工安装、质量要求等都较为严格。
室外热力管道的敷设,常采用地下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方式。
地下敷设一般有可通行地沟敷设、半通行地沟敷设、不可通行地沟敷设和无地沟敷设等几种。
1.1.1 室外供热管道和支吊架安装室外供热管道管径大、分支较少、管线较长,因此在施工时,应当注意管道各种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热力管道支吊架的作用是支撑热力管道,并限制管道的侧向变形和位移。
它要承受由热力管道传来的管内压力、外载负荷作用力(包括重力、摩擦力、风力等)以及温度变化时引起管道变形的弹性力,并将这些力传到支吊结构上去。
1.安装内容室外供热管道和支吊架安装的内容:定位放线—支架的形式—支架的安装—热力管道安装—防腐保温。
2.安装要求(1)定位放线。
按照图纸要求,放出管道中心线,在管道水流方向改变的节点、阀门安装处、管道分支点等位置进行放线,并在变坡点放出标高线。
(2)支架的形式。
管道支架的形式很多,按照对管道的制约情况,可分为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两类。
①活动支架。
热力管道活动支架的作用是直接承受热力管道及其保温结构的质量,并使管道在温度的作用下能沿管轴向自由伸缩。
活动支架的结构形式有滑动支架、滚动支架、悬吊支架及导向支架四种。
a.滑动支架。
滑动支架分为低位滑动支架和高位滑动支架两种。
低位滑动支架如图1-1所示。
它是用一定规格的槽钢段焊在管道下面作为支座,并利用此支座在混凝土底座上往复滑动。
图1-2所示是另一种低位滑动支架,它是用一段弧形板代替上面的槽钢段焊在管道下面作为支座,故又称“弧形板滑动支架”。
高位滑动支架的结构形式类似图1-1所示的低位滑动支架,只不过其托架高度高于保温层厚度,克服了低位滑动支架在支座周围不能保温的缺陷,因而管道热损失较小。
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

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1. 引言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是指在房屋周围建设供热管道网络的工程项目。
室外供热管网的施工需要考虑管道敷设、连接方式、材料选择等一系列技术要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旨在为相关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 施工步骤2.1. 前期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设计计划:根据用户需求和现场条件制定供热管网的设计计划,并获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计划确定所需的管道材料和配件,并进行采购。
•施工队伍组建:组建一支合适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和施工人员等。
2.2. 地面准备在地面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地面清理:清理施工区域的杂草、垃圾和其他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地面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施工区域的地面进行测量,确定管道敷设的具体位置和路径。
2.3. 管道敷设在管道敷设阶段,需要按照设计计划的要求进行管道敷设。
具体步骤如下:•沟槽开挖:根据设计计划在施工区域挖掘沟槽,确保沟槽宽度和深度满足管道的敷设要求。
•管道敷设:将预先购买好的供热管道按照设计计划的要求敷设在沟槽中,并保证管道的平整和对齐。
•管道连接:使用专用的管道连接件将各个管段连接在一起,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2.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清洁。
•水土保持: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水土保持设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污染。
•噪音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3. 施工注意事项在室外供热管网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安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材料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妥善保护好管道材料,防止损坏和污染。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

15:51:53
20
1.设计方案比较
以图5-5所示的两个小区供热方案为例,讨论A、B小区 供热方案,即热网加热器和热网循环水泵的组合配套问 题。
图5-5供热区域A、B示意图
15:51:53
30
(一)系统形式
按管道数可分为: 单管制 双管制 多管制
15:51:53
31
1.单管制蒸汽供热系统
如图5-11(a)所示。只有一根供汽管,凝结水不 回收,用于热水供应及工艺用途或排入疏水系统。 使用条件:一般用于用汽量不大的系统。
15:51:53
(a)不回收凝结水的单管式系统
32
适用条件:A区的流量小于B
区,两区所需水泵扬程相差不
大,经经济分析证明合理。
15:51:53
图5-7 供热方案二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水泵
23
⑶方案三:采用一套热网设中继站
如图5-8所示。 优点:合理、节能。 适用条件:特别适合于A区
的流量明显大于B区流量, 和A、B两区之间距离L2较 大的情况。
15:51:53
L1
L2
图5-8供热方案三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泵;3—中继泵
24
上述三个方案是工程中常见的并有可能采用的 实际方案,具体评价哪个方案优哪个方案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较。
可比较的因素有:
技术因素:A区和B区的流量;两区到热源的距 离,地形高差等。
经济因素:初投资、运行费用。
在A、B小区域各有二级热网向热用户供热,有三个供热 方案。
室外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综合说明,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根据供热管道安装有关规定、技术规范、图纸等其他资料,以及现场考察了解的情况,并结合本单位的技术、设备、经验等优势,在保证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的原则下,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综合说明1.编制依据1、《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JJ/T81-89);3、《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5、《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林州市城乡供热有限公司市区供热管网红旗渠大道西支西延供热管网工程,工程地点为卫生局东侧至琛凯花园处。
本工程供热介质为水。
设计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2.质量与工期目标质量目标:确保优良。
工期目标:按业主要求日期开工,自接到业主通知一小时内人员、设备均能到达指定现场。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安全施工目标:实现“双零”目标。
即零安全事故,零伤亡率。
文明施工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规范作业,文明言行;保证并维护施工区域的安全与交通秩序;确保达到省级文明示范工地、济南市标准化工地的要求。
二、施工组织机构根据工程情况设一个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部、质量检查部、 计划统计部、综合办公室、物质设备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试验室等部门,项目部是全面完成合同任务的领导机构,对业主负全面责任,通过各部门实施完成各项业务工作。
施工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计划统计部 施工技术部 财 务 部质量检查部 综合办 公 室 物 资 设备部 安全监察部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综 合 施 工 队安装施工队三、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准备项目部主要工程技术人员于中标后在项目总工的组织下立即开始熟悉设计文件、图纸资料,通过实地勘察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形象管理、数据管理及各项职责、规章制度、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工艺流程的编制,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计划。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计算书案例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第二节原始资料 (2)第三节热源状况介绍 (2)第二章热负荷计算第一节热指标的选择 (2)第二节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节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第四节供暖年耗热量以及耗煤量的计算 (7)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第一节热媒的选择 (8)第二节热媒参数的确定 (11)第三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13)第四节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17)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第一节管道水力计算图绘制 (21)第二节确定计算管路 (22)第三节比摩阻的选择 (22)第四节阻力平衡的原则及措施 (23)第五节水力计算 (24)第五章系统水压图、调节方式和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 (52)第二节供热系统原理图 (56)第三节水压图的绘制 (57)第四节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58)第五节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 (59)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第一节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64)第二节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68)第三节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69)参考文献 (7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北京的北大门,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
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 万人。
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
大境门、清远楼、堡子里建筑群、鸡鸣驿、五郭台长城、张家口市区段长城、冰山梁长城(长城最高点2211米)、蔚县古城、怀来古城、黄帝祠(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小五台山、蔚县空中草原、镇朔楼、崇礼长城岭滑雪场、翠云山滑雪场、云泉寺、赐儿山、安家沟生态旅游、水母宫、赤城朝阳观、野狐岭古战场、元中都遗址、素葬楼、坝上草原、爱吾庐-冯玉祥将军故居(桥东区德胜街45号)、赤城温泉、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蔚州暖泉书院、桥西抡才书院、蔚县南安寺塔、金阁山(丘处机修炼地)、蔚县代王城遗址、天漠、官厅湖(新中国第一座水库)、蔚州灵岩寺、水母宫地下长城。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室外供热管网是现代城市供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良好的设计规范可以保证供热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用户的供热需求得到满足。
下面,我将探讨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规范的相关问题。
一、管网布局和规划
室外供热管网的布局应该根据用户的供热需求和地区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应该尽可能缩短输热管道的长度,减少输热损失,提高热效率。
同时,应该考虑到管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城市繁华地段和交通要道等关键区域。
管网的规划应该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使热源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热损失。
二、管网材料和建设标准
管网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耐压和抗腐蚀性能,并且应该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管道应该经过压力试验,以确保其负载能力和安全性,避免漏水和爆管的情况发生。
三、管网建设和运行管理
室外供热管网的建设需要专业的工程团队和技术人员,以确保
其质量和可靠性。
在管网的运行管理中,应该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定期维护和检修,及时解决管道故障和泄漏等问题,并与用户保
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解决用户的投诉和问题。
总之,室外供热管网的设计规范是确保供热能够高效、稳定地
运行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注
重质量和效益,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为城市供热事
业做出贡献。
第五章 给排水、采暖工程计量与计价2

• (4)管道支架制作安装 • 管道支架制作和安装定额按一般管架编制。型
钢支架套用一般支架定额。
• 支架定额中已包括制作和安装用的螺栓,螺母 和垫片部应另行计算。
• 管道支架制作安装,室内管道DN32以内的定 额已包括在内,不再计算,DN32以上的按图示尺 寸以“100kg”扩为单位计量。
• 水平管道支架间距同给水设置方法, • 垂直管道支架可按楼层每层设置1个。 • 计算公式如下:
• 5. 4. 3 供暖设备与器具及附件安装
• 1、工程量计算
• (1)散热器
• ①铸铁散热器。长翼、圆翼、柱型铸铁散热器 组成安装均以“片”为单位计算。
• ②光排管散热器制作安装按光排管的长度以 “单管延长米”为单位计算,联管作为计价材料 已列人定额,其长度不得计人工程量内。
柱型铸铁散热器
• ③钢制散热器安装。
• a.单管顺流。 • 图5一8是单管顺流式立、支管安装示意图。 • 计算示例如表5一5所示(立管与干管有一段距离)。
• b.双管式。 • 图5一9所示是双管式立、支管安装示意图。 • 计算示例如表5一6所示。
给水管 回水管
• ②支管工程量计算。
• 连接立管与散热器进、出口的水平管段称为采暖 管道系统中的水平支管。
• 水平支管的计算是比较复杂的,在采暖系统中, 由于各房间散热器的大小不同、立管和散热器的安 装位置不同,水平支管的计算也不同。为了使计算 长度尽可能接近实际安装长度,水平支管的计算一 般应按建筑平面图上各房间的细部尺寸,结合立管 及散热器的安装位置分别进行。下面就双立管式中 几种常见的布置形式计算支管工程量。
• 按水在系统内循环的动力不同,可分为自然循环 系统(靠水的重度差进行循环)和机械循环系统(靠水 泵力进行循环)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6 供热方案一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水泵
08:20:25 23
⑵方案二:采用一套热网
如图5-7所示,循环泵扬程按最远的B区选择,对距热源较 近的A区进行节流。 优点:系统最为简单。
图5-9
08:20:25
方案一及水压图
图5-10 方案二及水压图
30
二、蒸汽供热室外管网系统
蒸汽供热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建筑, 承担:生产工艺、热水供应、通风空调和 供暖热负荷。 根据热用户的要求,蒸汽供热系统可以分 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等。
08:20:25
31
(一)系统形式
按管道数可分为: 单管制 双管制 多管制
08:20:25
37
2.与蒸汽供暖用户的连接方式
如图5-12(b) 所示为直接连接。外网蒸汽经减压 阀降压,进入散热设备,凝结水通过疏水器进入用 户凝结水箱,由凝结水泵送回外网凝水管。
08:20:25
38
3.与热水供暖用户的连接方式
图5-12(c) 所示为间接连接。外网蒸汽减压后进入汽-水换 热器,散热后的凝结水经疏水器靠余压流回外网凝水管。 热水供暖用户成独立的封闭系统,循环水泵将采暖回水送入 汽-水换热器,吸热后进入散热器散热。
⑴方案一:四管制
在热源处设分水器、集水器, 分别向A区和B区供热,热 源出口处共有四根管道,如 图5-9所示。 优点:可在热源处集中控制 A、B区的供热时间和调节 流量。 缺点:管道多。
图5-9 方案一及水压图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水泵 3—分水器;4—集水器
08:20:25 28
⑵方案二:两管制
在热源处不设置分水器、 集水器,热源出口仅有供 回水两根管,如图5-10 所示。 优点:管道材料少。 缺点:调节控制不灵活。
图5-10 方案二及水压图 1—热闷加热器;2—热网循环水泵
08:20:25 29
⑶两个方案的水压图也不同
在方案一,距离热源较近的A区可在热源内部 的分水器、集水器的阀门上节流; 在方案二,则在热网分支处(或在A区热力站入 口处)节流。
适用于工业企业和公用建筑的小型热水供应 系统。
08:20:25 10
3.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
如图5-2(c)。 ⑴特点 连接方式简单,造价低。 ⑵设计要求 ①网路设计供水温度≯《暖通规范》规定 的散热器供暖系统最高热媒温度。 ②用户入口处的热网供、回水管的资用压 力>供暖系统用户要求的压力损失,即
08:20:25
8
1.间接连接
如图5-2(a)。 特点: ①热网系统与供暖系统由换热器隔离。 ②造价高,消耗电能,运行管理费用增加。
08:20:25
9
2.装设容积式换热器的连接方式
如图5-2(b)。 特点: ①换热器具有换热和储存热水两种功能。 ②传热系数低,换热面积大。 ③清洗水垢方便。
08:20:25 12
5.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如图5-2(e)。 ⑴特点 ①可适当集中管理,但造价和运行费用 高。 ②调节混合水泵和热网供、回水管进出 口处的阀门开度,可调节进入用户的供水温 度和流量。
08:20:25 13
⑵设计要求 ①当供回水管之间的资用压力,不能满 足水喷射器正常工作时采用。 ②在热网供水管入口处应装设止回阀 (以防止混合水泵扬程高于热网供、回水压 差时,将热网回水送入热网供水管内)。 ③在混合水泵出口装设止回装置(防止 水泵扬程低时,供水进入回水管)。
08:20:25
32
1.单管制蒸汽供热系统
如图5-11(a)所示。只有一根供汽管,凝结水不 回收,用于热水供应及工艺用途或排入疏水系统。 使用条件:一般用于用汽量不大的系统。
(a)不回收凝结水的单管式系统
08:20:25 33
2.双管制蒸汽供热系统
如图5-11(b)所示。一根供汽管,一根回(凝)水 管。 使用条件:应用最广的系统。
缺点:A区节流损失大,运行 不经济。特别是当A区的流量 明显大于B区时。 适用条件:A区的流量小于B 区,两区所需水泵扬程相差不 大,经经济分析证明合理。
图5-7 供热方案二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水泵
08:20:25 24
⑶方案三:采用一套热网设中继站
如图5-8所示。 优点:合理、节能。 适用条件:特别适合于A区 的流量明显大于B区流量, 和A、B两区之间距离L2较 大的情况。
L1 L2
图5-8供热方案三 1—热网加热器;2—热网循环泵;3—中继泵
08:20:25 25
上述三个方案是工程中常见的并有可能采用的 实际方案,具体评价哪个方案优哪个方案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较。 可比较的因素有: 技术因素:A区和B区的流量;两区到热源的距 离,地形高差等。 经济因素:初投资、运行费用。 最佳方案:首先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 济上是合理的”,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室外供热管网系统 室外供热管网的布置 室外供热管网的敷设与构造 室外供热管网的应力计算
08:20:25
1
第一节 室外供热管网系统
按热媒分为:热水供热系统、蒸汽供热系统 按热源分为:热电厂供热系统、区域锅炉房 供热系统 按供热管道分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 供热系统
08:20:25 17
(五)开式热水供热系统
用户的热水供应用水直接取自热水网路系统。
1.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 图5-4(a)。 特点:连接方式简单。 设计要求: 回水进水管上设止回阀。供水管上设水温调 节阀。 适用于小型住宅和公用建筑中。
08:20:25 18
2.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 如图5-4(b)。 特点:热水水温稳定。 设计要求: 回水进水管上加止回阀。 供水管上设水温调节阀。 适用于浴室、洗衣房和用水量很大的工业厂房 中。
08:20:25 4
⑵双管制闭式系统 如图5-1(b),一条供水管和一条回水管。 供水量=回水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 统。
08:20:25
5
⑶双管制半闭式系统 如图5-1(c)。 一条供水管和一条回水管。 大部分回水返回热源,一小部分回水与高 温水混合后至热水供应用户。
(b)回收凝结水的双管式系统
08:20:25 34
3.多管制蒸汽供热系统
如图5-11(c)所示。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供汽管, 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回(凝)水管。 使用条件:常用于生产工艺要求有几种不同压力的 蒸汽的场合。
(c)回收凝结水的三管式系统
08:20:25 35
(二)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
图5-12 蒸汽供热系统示意图 (a)生产工艺热用户与蒸汽网连接图;(b)蒸汽供暖用户系统与蒸汽网直 接连接图;(c)采用汽-水换热器的连接图;(d)采用蒸汽喷射器的连接图 ;(e)通风系统与蒸汽网路的连接图;(f)无储水箱的热水供应图
08:20:25 36
1.与生产工艺热用户的连接方式
如图5-12(a)所示为直接连接。外网蒸汽,经用户 减压阀减压后,供给工艺用热设备,凝结水经疏水 器、用户凝结水箱,由凝水泵送回外网凝水管。
19
08:20:25
3.与上水混合的连接方式 图5-4(c)。 特点:可减少热网补水量;连接方式简单。 设计要求: 要求供水管压力>上水管压力,需在上水管上设止 回阀。 适用于热水供应用水量很大的场合。
08:20:25
20
(六)设计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在供热工程设计中,设计方案的确定是一项 重要的、且影响全局的工作,供热系统设计 方案涉及到:能源合理利用和运行管理;能 源、外网和热用户三个方面。 供热系统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现行国家 能源政策、有关规程规范,全面考虑热源、 热网和热用户三个方面,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分析后加以确定。
08:20:25
39
4.与蒸汽喷射装置的连接方式
图5-12(d) 所示为直接连接。外网蒸汽进入蒸汽喷 射装置,抽吸供暖系统回水,混合加热后进入散热器 散热。系统中多余水量从水箱溢流回外网凝结水管。
08:20:25
40
5.与通风空调系统的连接方式
图5-12(e) 所示为直接连接。外网蒸汽经减压阀 降压后,进入散热设备,散热后的凝结水经疏水器 流回外网凝水管。
08:20:25
16
2.混联连接的方式
图5-3(b)。 调节进入各热交换器的热网供水阀的开度,控 制进入各热交换器的网路水流量。 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 用热网回水预热上水,可减少网路循环水量。 用户系统与热水网路的水力工况隔离,便于管 理。 适用于城市大型热水供热系统。
08:20:25
41
6.与热水供应系统的连接方式
图5-12(f) 所示为间接连接。外网蒸汽经减压阀降 压,进入汽-水换热器,散热后的凝结水经疏水器流 回外网凝水管。热水供应系统:为开式系统,上水 经汽-水换热器加热后,送到各配水点。
08:20:25 21
1.设计方案比较
以图5-5所示的两个小区供热方案为例,讨论A、B小区 供热方案,即热网加热器和热网循环水泵的组合配套问 题。
图5-5供热区域A、B示意图 在A、B小区域各有二级热网向热用户供热,有三个供热 方案。
08:20:25 22
⑴方案一:采用两套热网
如图5-6所示,对A、B两个区域采用两套热网加热系统分 别供热。 优点:供热系统互不干扰,可采用不同的定压方式,不同 的定压点压力,不同的供、回水温度。
08:20:25
2
一、热水供热室外管网系统
(一)热水供热系统的型式 1.按热媒流动形式 闭式系统—热网循环水仅作为热媒,不 取出使用。 开式系统—热网循环水全部取出使用。 半开式系统—热网循环水部分取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