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校训、校标及解读
培正中学PuiChing校徽、校歌

《校歌》释意 校歌》
• “培正培正何光荣,教育生涯惨淡营,”是 培正培正何光荣,教育生涯惨淡营, 培正培正何光荣 让后辈不忘前辈创业艰辛。校歌创作于20 让后辈不忘前辈创业艰辛。校歌创作于 年代。培正从67个银元开办 历经1905年 个银元开办, 年代。培正从 个银元开办,历经 年 停办和1915年陷入经济困境。经过培正先 年陷入经济困境。 停办和 年陷入经济困境 贤不懈努力,集腋成裘,得以度过难关。 贤不懈努力,集腋成裘,得以度过难关。 • “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 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 说出培正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 说出培正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素”指 坚定。 坚定。
《校歌》释意 校歌》
• “万千气象方蓬勃,鼓铸群才备请缨”,以喻培正 万千气象方蓬勃,鼓铸群才备请缨” 万千气象方蓬勃 教育事业渐入佳境,校誉日隆。 鼓铸” 教育事业渐入佳境,校誉日隆。“鼓铸”原指提 炼铁矿需倒入熔炉,加炭鼓风,产生高温, 炼铁矿需倒入熔炉,加炭鼓风,产生高温,将矿 砂还原成液体,除去杂质,才能铸成钢铁。 砂还原成液体,除去杂质,才能铸成钢铁。以喻 学子成材。 请缨”的意思是指学子学成后, 学子成材。“请缨”的意思是指学子学成后,主 动请求任务以报效国家、社会。 动请求任务以报效国家、社会。 • “爱我培正谟谋远,永为真理之干城,永为真理 爱我培正谟谋远,永为真理之干城, 之干城。”激励培正人爱国爱校,有远大的计划 之干城。 激励培正人爱国爱校, 和远大的眼光。培正学子要作真理之盾牌, 和远大的眼光。培正学子要作真理之盾牌,永远 保卫真理。 干城”为盾牌的别名。 保卫真理。“干城”为盾牌的别名。
• 《校旗歌》歌词 校旗歌》 • 红蓝色旗常高飞起 因培正学校永不死, Ray Ray我培正培正,Ray Ray我培正 培正,Ray Ray我培正,Ray Ray Ray! • 《校旗歌》在培正同学聚会和外出比 赛时作激励士气之用,相当于现在的 啦啦队歌。
校徽、校歌、校训的内涵

校 训: 诚信尚礼 厚德博学
解读:它浓缩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具体说,厚德,“德”为人之“魂”。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崇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诚信,“诚”乃为人立世之“根”。倡导和激励学生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博学,“博”为安身之“道”。专心治学,潜心求知,做到知书达理,博学广识,掌握先进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汲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尚礼:“礼”为行之“本”。“不学礼,无以立”,礼乃待人、接物、处事之基本准则。
歌词反映了我校学子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小壕兔中心小学校歌是一首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歌曲,起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这种作用甚至可以让我们一生都铭记在心。它不仅具有时代精神,而且能唤起同学们的自尊心,从而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为完成肩负的使命而自强不息、发奋努力。
校歌作为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文化标识,她在激励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增强学校独有的群体观念、培养同学们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常常是一个学校教育思想的号召与激励,精神风貌的展示与宣扬,她反映了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和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与成长心声。
3、上方为一轮红日,代表着每位教师都像太阳一样永远那么炽热、兴旺发达,照射他人造福人类,永远长盛不衰。同时也希望学校每位朝气蓬勃的红领巾像朝阳一样,前途一片光明,成功的路上阳光普照。
整标简单大方,欢乐向上,稳重中流露着几分活泼,主题明确。
二、校歌解读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
二校歌解读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乂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用传统的圆形作主体,显得稳重大方。
扬州大学校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校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表述及内涵释义校训:坚苦自立校风:求是求实求新求精教风:厚德抱朴弘道树人学风:学之以恒行之以德校标图示1、从整体看,标记是一棵生气勃勃的参天大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标志第一从外形上突出了扬州大学的学校性质,也表达了百年扬大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从内部构造看,标记内部由一个地球、一只展翅的仙鹤构成。
仙鹤是扬州的典型祥瑞物,此时,四周的树冠可视为祥云,与仙鹤构成了“鹤舞九天”的生动画面,表达了扬州大学面向世界、面向将来、面向现代化的豪放气派。
3、标记的外轮廓,既是树冠又是片片祥云,同时象征一座知识顶峰,通向顶峰的路曲折波折,需要扬大人不畏困难险阻,战胜行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向上登攀。
4、从标记的构成元素看,仙鹤隐含英文字母Y,大树的骨干是英文字母U 的表现, Y U 分别是 Yangzhou University的字首,构成扬州大学的英文缩写。
5、标记水乳交融,和睦生动,以自然绿( 释义另附 ) 表现,易于辨别、易于记忆、易于传达。
该标记自扬州大学归并办校以来,向来沿用,拥有认知方面的民众基础。
6、标记的基本色是自然绿(自然绿02 号),协助色为中国红(中国红02号)。
绿色象征着“生命、青春、和平、安宁、新鲜、希望、成长、发展”,自然绿则在其基础上增加了“深远、庄重、沉稳、睿智”。
将自然绿定为基本色,既与学校的百年历史文化天然切合,又与学校所在地扬州——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最正确人居城市完满交融,拥有必定的独到性和地区性。
在着力建立和睦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今日,绿色更象征着百年名校青春焕发,以蓬勃的生机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奋力推动“两个转变” ,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
中国红则拥有“安全、喜庆、尊贵、和睦、团聚、成功、兴盛、浪漫、热情”的象征意味,寓示着学校深沉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创新理念交相辉映。
学校视觉辨别系一致般应用基本色自然绿02,特别状况下能够使用协助色中国红 02。
六户地学校三风一训、校歌、徽

六户地学校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校徽
1、校风:勤奋、求实、团结、进取
2、教风:敬业、严谨、创新、育人
3、学风:勤学、善思、活泼、向上
4、校训:厚德、明礼、博学、健体
校训的寓意为:
厚德:就是有深厚的恩德和大德,对祖国充满深深地感激
明礼:就是懂得礼仪,文明礼貌。
博学:就是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健体:就是师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5、校歌:《沙漠之星》
天山的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
沙漠明星镇,美丽的校园,葱郁的树荫,六户地学校,这是我们学习生活的美好地方。
敬爱的老师,充满关爱和慈祥。
循序的教诲,细心的培养,善意的引导,殷切的期望,您为了我们付出了勤劳和智慧。
我们的同学,满怀新奇与向往。
世纪的栋梁,待飞的雄鹰,共同的进步,明天的理想,幸福欢乐伴着我们都茁壮成长。
6、六户地学校校徽:
六户地学校校徽设计包含有二层寓意:
1、环形内的图案:上边是由红太阳与绿色禾苗组成,中间是两只手,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植物的叶子,下面是六户地三个字的首个汉语拼音字母,寓六户地这片沃土。
整个的寓意为:我们的孩子在六户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在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在辛勤园丁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2.环形内的图案:上边是由红太阳与绿色禾苗组成的植物果实,中间是两只手,下面是六户地三个字的首个汉语拼音字母,寓教师的汗水。
整个的寓意为:我们的教师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培育出一个个丰硕的果实,用自己智慧的双手托起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学校校风校训

学校校风校训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东港六中校风、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以及意义说明办学理念:视生为亲,育人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办学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办学思想: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发展强校。
办学目标:把学校建成教育观念科学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环境优美化、教育队伍专家化、教育质量优质化的省级标准化初中,铸就一流英才,争做东港名校。
校训:厚德、博学、强体、砺志校风:团结、求实、勤奋、创新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善教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善思一、校训说明:1、厚德:厚是推崇、重视、提倡,德就是道德。
厚德就是要注重品德修养,这是做人的根本,把它列于校训首位,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要求学生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自尊自爱自强,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善从而有益于社会的人。
2、博学:“博”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博学方能多才,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要广泛汲取“营养”,利用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储备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为今后、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铺下奠基石,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强体:强健体魄。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则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标。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课活和大课间活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4、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
西南联大的校歌、校训、校徽、校旗

西南联大的校歌、校训、校徽、校旗一、校歌产生的历史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被迫流亡。
南迁长沙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由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芩组成校常委会,主持学校工作。
12月13日南京陷落,震动武汉,学校被迫于1938年初再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正式开课。
1938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命令,要求全国各高校制订校歌和校训呈报教育部。
7月20日,西南联大以“因学校创业未久,俟编成后再呈报”回电教育部。
而教育部再次以“训令”催促,并限一个月内呈报。
于是,学校常委会于10月6日开会决定:聘请冯友兰、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等教授组成了校歌校训制作委员会,指定冯友兰为召集人。
制作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讨论和广泛征集,征得了冯友兰、罗庸先生各写的校歌歌词一份,马约翰、沈友鼎、张清常先生的曲谱三份。
校训拟为“刚健笃实”一并呈报学校常委会。
经常委会讨论研究,校歌采用了罗庸教授《满江红》词,张清常先生谱写的曲。
校训改订为“刚毅坚卓”,向教育部呈报。
1938年12月12日,学校常委会将“刚毅坚卓”的校训在学校正式公布。
校歌也开始在学生中演唱,全校各院系组成“联大校歌队”,由张清常先生指导,在全校性集会上做示范性演唱。
《满江红》词: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称:“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
”新生入校,首先要学唱的就是这首《满江红》校歌。
1945年5月4日,西南联大的全体师生在学校图书馆前广场上唱起最后一次校歌。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现在仇寇已经驱除,马上就要复神京,还燕碣了!师生们唱得特别带劲,唱得荡气回肠,余音袅袅,曲终时,几乎所有的人眼里都充满了泪水。
山东财政学院校标、校歌及校训说明

一、校标整体由太阳、橄榄叶、黑板、阶梯和汉字“山”的变形体组成,图案色彩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调,立意新颖,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动感强劲,寓意深远。
二、橄榄叶形状的黑板、黑板中隐含的英文字母“f”(英文单词财政finance的第一个字母)、“f”组成的阶梯,寓意山东财政学院遵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不断提升、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的办学历程及财经类为主体的办学方向,也寓意山东财政学院莘莘学子勇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
三、英文字母“f”(英文单词财政的第一个字母)与变形汉字“山”组成的主图案,代表学校“省部联合办学,立足山东、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
图案左下角、右上角突破边线,寓意山东财政学院开放办学、面向世界的办学特色。
四、映衬在太阳中的整体图案组成“船”及“帆”的形象,寓意山东财政学院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设计者:徐思生赖斯喜)像清泉从山中流过来,像春风从林间吹过来,像长卷在黄河岸边展开,像新星从金鸡岭上升起来!山东财院,我的家园!我的期待,我的珍爱,把今天的旗帜举起来,把明天的希望托起来!把今天的旗帜举起来,把明天的希望托起来!高标准让清泉更甘甜,严要求让春风更温暖,好校风让长卷更加绚烂,有特色让新星更加辉煌灿烂。
“求是”是指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传承已知,批判谬误,认知世界,探索未知,求解新知;“崇真”是指崇尚并追求真理。
用于校训正是切合了大学的本质、精神和功能,指为学者应树立真正的科学精神,坚持探索和批判,崇尚真理,坚持科学道德和科学研究的规范,以实现大学培养人才、发展学术、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
“博学”、“笃行”均出自《中庸》。
“博学”指为学者应当具备博大和宽容之心,广泛地涉猎知识,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才能兼容并蓄,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笃行”意谓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是“求是”、“崇真”、“博学”的落脚点,强调了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
魏家楼中学校徽 校训 校歌的解读与图样

魏家楼中学校徽、校训、校歌解读校徽解读:校徽以绿色为主色,蓝色和红色为辅色,意蕴魏家楼中学正处于蓬勃发展之际,尽显生机与活力。
校徽中心的图案是一棵生机盎然的大树,树的上方写着“1970”四个数字,表明魏家楼中学是在1970年建校的,距今已有近50年的办学历程。
树的中间有一双大手托起一株幼小的胚芽,意蕴魏家楼中学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我们的培育和呵护下,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校训:自律至诚谨严尚实详解:自律是指全体师生能够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和规章。
至诚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至诚无息,至诚无妄。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谨严指人的行为慎重严肃,一丝不苟。
尚实指我们的师生都崇尚实际,脚踏实地。
校风:知书达理创新进取详解:知书达理指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力求做到有文化,懂礼貌。
我们的师生都具有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学风:勤学好问多思乐取详解:勤学好问多思乐取是指我们的学生都能做到勤奋学习,不懂就问。
他们同样热爱思考,善于思考,并且乐于在思考中获取新的知识。
教风:务实求真精业创新详解: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我们的老师要敬业,更要精业,这不仅是当今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普遍要求,也是员工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把精业变成一种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精益求精,从优秀到卓越;做个终身学习型的员工,并在学习中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与个性,不断去探索更加新的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校歌《奋斗吧》1=F 4/4作词:朱旭明梅愿作曲:梅愿风吹来阵阵芳香校园里书声琅琅雨淋过大地脸庞我们在这快乐成长高山梁,绿荫莽莽操场边,白鸟歌唱大理河,日夜流淌你把我的梦带向了远方奋斗吧奋斗吧我们有无穷的力量奋斗吧我们有无限的希望奋斗吧我们要奋发图强奋斗吧我们要为国家争光解读:这是一首非常励志的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原县陵前镇初级中学
校徽、校训、校歌及解读
陵前中学校徽
陵前中学校训:和谐安全质量创新
校训释义
校训是一所学校用简约的文字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指导意义和激励作用的准则,是学校精神的浓缩。
校训不仅反映一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砥砺着一代代莘莘学子的人格品行。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和谐安全质量创新
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学校这一团体中,只有“和”,才能将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教学任务和培
养目标。
创建“和谐校园”。
安全:安全是大前提,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是学校的生命线。
亦是“以人为本”的具体阐释。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质量: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创新:指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勇于超越的创新理念,崇尚科学的创新态度。
我校的校训语言平实、辞约义丰,既反映了全校师生为人做事、从教求学的态度、作风,也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品行追求。
“和谐安全质量创新”时刻激励我们要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以昂扬饱满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
陵前中学校歌:《梦想飞扬》
《梦想飞扬》的诠释
梦想飞扬这首歌以欢快、自信、积极向上的旋律展现了陵中师生的精神风貌,歌曲是两段体结构,前面主要描写校园生活的美好,给人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置身这样的环境师生团结友爱、奋发学习。
第二乐段主要抒发陵中师生的理想及为实现理想而发奋努力,充满了自信和活力。
结束句点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