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四首》课件
合集下载
白居易诗四首ppt9

技法探究:博喻
博喻: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
个主体。
本诗把此物比作花、非花、雾、非雾、 春梦、朝云,这就是使用博喻。
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雨,梅子黄时雨。 ———— 贺铸《青玉案》
用烟草、风、梅雨等景象作比,
喻“闲愁”
杜陵叟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农
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
《白居易诗四首》
感知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
士,是继杜甫以后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
他作为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 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
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生,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其诗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 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 《秦中吟》为代表,而感伤诗以《长恨 歌》、《琵琶行》为代表。
如春梦 似朝云
比 喻
“来”和“去” 引出新比喻
春梦虽美却短暂,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思考2. 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1.悼亡之作。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 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2.诗人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遭遇变 故,对其打击颇大,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3.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作”。
问刘十九——写平白真情诗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时任江 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刘十九,名不详。作 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 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有人以为
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兄弟间的排行。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诗四首》课件2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 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 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 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 惠及人”。
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 人心的把戏而已)。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 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 处,故称杜陵。
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 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 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诗中先景后情,情与景相得益彰。室外虽 然天寒地冻,室内却温暖宜人,生活在一 刹那时泛出令人沉醉的温馨,引人浮想联 翩。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迟, 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 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 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 不解多情先寄诗。
画面一:千里灾情。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 苗不秀多黄死:九月 降霜秋早寒,禾穗未 熟皆青干。
从三月写到九月全年适合长庄 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 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 年衣食将何如?
百姓被逼卖田卖地,生 活无着落。
写出灾情之严重,农民之痛苦。
画面二:官吏之恶
毫无同 情之心 不顾百 姓死活
杜陵叟,杜陵居, 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 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 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 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 手持尺牒牓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 虚受吾君蠲免恩。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高中语文】平白录世讲居易——白居易诗四首ppt精品课件

诗歌分析: 内臣:(赴宴) 骄 (军中宴) 奢华 百姓:(江南旱)人食人
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
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拓展练习
延展练习一:
阅读《杜陵叟》,然后以下回答问题。 1、请描述诗歌中“杜陵叟”遭遇了什么事情? 2、你认为诗人借“杜陵叟”的口要抒发怎样的情感? 江南大旱 灾情严重 长吏 急征暴敛 皇帝 赦税 里胥 虚受皇恩 情感:哀 民生悲苦 怒 统治者的残酷剥削 愤 虚假的恩典
平白录世讲居易
——《白居易诗四首》
诗歌鉴赏知识:诗歌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 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 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 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 平生的喜悦。
分析诗歌
感知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代著名 诗人。 他作为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的主要倡导者,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新乐府, 指斥时弊,反映民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其诗 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 《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而感伤诗以《长恨 歌》《琵琶行》为代表。 白居易的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白居易诗四首》之《杜陵叟》《问刘十九》PPT课件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 年衣食将何如?
从三月写到九月全年适合长庄 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 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百姓被逼卖田卖地,生 活无着落。
写出灾情之严重,农民之痛苦。
8
画面二:官吏之恶
毫无同 情之心
不顾百 姓死活
官吏们为了“考课”,
长吏明知不申破, 不仅不奏报朝廷,
急敛暴征求考课。 反而变本加厉地
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极为
精练地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体
现在他们身上的不屈反抗精神。
10
在封建社会中加紧勒索,这一直都是统治阶 级惯用的诡计,说说你对本诗“双簧戏”的认识?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白麻书上书德音 昨日里胥方到门
青干。 人祸之困: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 请问人祸与天灾相比哪一个更残酷无情?
用文中的话回答。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
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14
如何理解“剥我身上帛……何必钩爪锯 牙食人肉”?
这种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换, 实际上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忘记 自己朝中大夫的身份,自觉站到杜陵 叟一边,对那些只管个人升官而不顾 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的严厉痛斥;用 豺狼作比,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 凶残野蛮的社会本质。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不申破:不报告事实真相。 考课:按一定标准考察官吏
的政绩,分等级加以升降或 赏罚。 典桑:典当桑园。 何如:怎么办?
•记叙长吏隐瞒灾情,不顾人民死活,急敛暴 征,可见人祸之烈。
5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 狼,何必钩爪 锯牙食人肉!
虐人害物:侵害百姓,残害 人。物,人:指公众。
从三月写到九月全年适合长庄 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 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百姓被逼卖田卖地,生 活无着落。
写出灾情之严重,农民之痛苦。
8
画面二:官吏之恶
毫无同 情之心
不顾百 姓死活
官吏们为了“考课”,
长吏明知不申破, 不仅不奏报朝廷,
急敛暴征求考课。 反而变本加厉地
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极为
精练地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体
现在他们身上的不屈反抗精神。
10
在封建社会中加紧勒索,这一直都是统治阶 级惯用的诡计,说说你对本诗“双簧戏”的认识?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白麻书上书德音 昨日里胥方到门
青干。 人祸之困: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 请问人祸与天灾相比哪一个更残酷无情?
用文中的话回答。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
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14
如何理解“剥我身上帛……何必钩爪锯 牙食人肉”?
这种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换, 实际上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忘记 自己朝中大夫的身份,自觉站到杜陵 叟一边,对那些只管个人升官而不顾 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的严厉痛斥;用 豺狼作比,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 凶残野蛮的社会本质。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不申破:不报告事实真相。 考课:按一定标准考察官吏
的政绩,分等级加以升降或 赏罚。 典桑:典当桑园。 何如:怎么办?
•记叙长吏隐瞒灾情,不顾人民死活,急敛暴 征,可见人祸之烈。
5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 狼,何必钩爪 锯牙食人肉!
虐人害物:侵害百姓,残害 人。物,人:指公众。
《白居易诗四首》优秀课件

暮雪就要飘洒下来 森森 的寒意阵阵袭来 自然引 起酒的渴望
温馨舒适的环境和诚挚亲 切的问候大概比美酒更让 老朋友陶醉欣喜 充满人 情味 使人如沐春风
讨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和感情是 如何完美结合的
酒是新酿的酒 还未滤清 上面浮着酒渣 微绿色 细小如蚁 炉火正旺 炉是红泥 铸就的 小巧而又简朴雅致 红红的炉火 泡沫浮动的绿酒 香气自然十分诱人 一 场暮雪眼看就要飘洒下来 室外寒气袭人 而时值黄昏 还有什么比朋友间饮酒叙情 更能令人快慰的事呢 作者采用情景交融 的艺术手法 将景与情完美结合
二、有人认为 这首诗是感伤身世 之作 白居易晚年家庭迭 遭变故 对其打击 颇大 再加上其病 眼几至失明 故此 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解题
❖ 秦中吟·轻肥 出自论语一书的雍也章中的
“乘肥马 衣轻裘 ”意思是说坐 的是高头大马拉着的车辆 穿的是 又轻又暖的皮袍
❖
喻指豪华生活
背景: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 ” 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 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 它们结成一团 操纵朝政 甚至敢于 废立皇帝
作者如何从正面描写宦 官的
先写:
骄
写出了宦官们
照
骄横跋扈之状
后点: 令人惊异 也 内臣 令人愤愤不平
朱绂 紫绶 夸 如云
讽刺
骄的原因:大权在握 怎 能不骄
写出了盛气凌人 耀武扬 威之态
一大帮人 旁若无人的 骄横 令人触目惊心
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 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 的畸形的社会现实
二 宴中
自读课文
❖ 要求: 1 掌握字音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细读诗歌 思考:
❖诗歌写了哪些人物 这些人物 分别有何遭遇或举动
写作背景
《白居易诗四首》优秀课件

1
2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
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
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
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
三千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5
6
讨论:
《花非花》诗意朦胧。你认为这首 诗的诗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 这种诗意的?有何奇特之处?
——表现一种对生活中存在过而 又消逝了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 之情。
7
博喻 ——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
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 体。 作用: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 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 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18
作者如何从正面描写宦 官的?
先写:
骄
写出了宦官们
照
骄横跋扈之状。
后点: 令人惊异,也 内臣 令人愤愤不平。
20
朱绂 紫绶 夸 如云
讽刺
骄的原因:大权在握,怎 能不骄。
写出了盛气凌人,耀武扬 威之态。
一大帮人,旁若无人的 骄横,令人触目惊心。
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 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 的畸形的社会现实。 21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
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
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7
28
未滤清时,酒面浮起 酒渣,色微绿,细如
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 首诗与此诗情调极为接近:即《真 娘墓》 《简简吟》
2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
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
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
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
三千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5
6
讨论:
《花非花》诗意朦胧。你认为这首 诗的诗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 这种诗意的?有何奇特之处?
——表现一种对生活中存在过而 又消逝了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 之情。
7
博喻 ——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
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 体。 作用: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 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 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18
作者如何从正面描写宦 官的?
先写:
骄
写出了宦官们
照
骄横跋扈之状。
后点: 令人惊异,也 内臣 令人愤愤不平。
20
朱绂 紫绶 夸 如云
讽刺
骄的原因:大权在握,怎 能不骄。
写出了盛气凌人,耀武扬 威之态。
一大帮人,旁若无人的 骄横,令人触目惊心。
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 官、藩镇、官员相互勾结 的畸形的社会现实。 21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
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
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7
28
未滤清时,酒面浮起 酒渣,色微绿,细如
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 首诗与此诗情调极为接近:即《真 娘墓》 《简简吟》
白居易诗四首课件

语言方面:相同的是二诗均是充满了感情,作者 以赋体直陈事实;不同的是《轻肥》诗中律句多, 对偶句多,而《卖炭翁》间有散句和口语词句。
手法方面: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
描绘逼真;不同的是《轻肥》全诗采用了对比
方法,主题明显但不明说,而且对人物神态描
写相当传神。
《卖炭翁》开始小序中即提示主题,诗中对卖
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 江南雪。” 《简简吟》,其中有句:“二月 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 璃碎”。
白居易诗四首
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 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花 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都表 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 惜之情。《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 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
写诗人难抑愤怒之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
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 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白居长易诗吏四首”。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 面上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 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白居易诗四首
诗歌赏析: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写出灾情之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严重。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写官吏们在此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天灾面前的可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恶表现和百姓 们的困难处境。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 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 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 《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平白录世讲居易——白居易诗四首ppt实用课件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这首诗描写诗人隐归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作生活的热爱。
小结
诗歌鉴赏:诗歌的风格(一)
风格是文学创作中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 而鲜明的审美特征。它受到作家主观因素及作品的题 材、体裁、艺术手段、语言表达方式及创作的时代、 民族、地域、阶级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并 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为一个基本特征得以体现。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这首诗描写诗人隐归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作生活的热爱。
小结
诗歌鉴赏:诗歌的风格(一)
风格是文学创作中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 而鲜明的审美特征。它受到作家主观因素及作品的题 材、体裁、艺术手段、语言表达方式及创作的时代、 民族、地域、阶级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并 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为一个基本特征得以体现。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10
•唐代规定:三品以上为紫 色官服,四品、五品穿绯 (红)色官服,六、七品 为绿色官服,八、九品着 青色官服。
学习交流PPT
11
•作品描写了一副怎样的轻裘 肥马的图画,请抓住诗中的 一些有丰富意蕴的字词来揣 摩,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
情。
学习交流PPT
12
•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
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轻肥,
用《论语·雍也》句:“乘肥马,衣轻裘”之意,
喻指宦官的奢侈生活。
学习交流PPT
7
• 他们神态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 可照尘。请问他们是什么人?人们说是宦 官。穿着朱绂的都是文官,穿着紫绶的全 是武官。这些人耀武扬威地赶赴军中的宴 会,坐骑跑得飞快,弄得尘土飞扬,旁若 无人的骄横之相十足。军中宴会的场面是 多么豪华:杯子里斟满了醇美的名酒,桌 子上摆满了各种精美罕见的食品;手中掰 着的水果是名贵的柑橘--洞庭橘,口里吃 着的细肉是天下的美味--天池鳞。酒足饭 饱之后,心中安然自得,神气更是十足。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年江南正闹旱灾, 衢州一带上演着人吃人的悲剧!
•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 (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 作用。
•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描记议说抒)
•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等。
•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学习交流PPT
6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
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唐代中叶以后
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
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
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
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
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
13
《花非花》
本诗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即博喻手法,具 有朦胧诗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 中曾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人与物 的追念、惋惜之情。
《花非花》采取三字句与七字句相结合 的方式,后被引为词调。
语言浅显,意境深远,余味无穷。学习交流PPT Nhomakorabea14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的前面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后面写 江南天灾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揭示了 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前后作比,表达 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 同情。
在诗中诗人不作一句评说,不发一句 议论,只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 让读者去悟出应有的结论,这显然比主观议 论更有说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学习交流PPT
15
《花非花 》:博喻手法
此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环环相扣,如行云流 水,自然成文。使用的是博喻手法。 这主要表现在以 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个并未说明的主体。
诗的首二句“花非花,雾非雾”,给人一种难以 说清、捉摸不定之感,虽系否定,却有着一个肯定的 比喻:如花似雾。
“夜半来,天明去”,乍一看以为是记梦,但下句 “来如春梦几多时”,可见又不是记梦了,“梦”在这里 也是一比。“去似朝云无觅处”,以“来”、“去”关联,生 发出两个新的比喻。“夜半来”者是春梦,春梦虽美却 十分短暂;“天明去”如朝霞,朝霞虽美却易幻灭。这 样使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学习交流PPT
8
•
《轻肥》
• 前面八句写出权贵赴宴的气概。
• 中间四句写出了酒食的丰盛。
• “食饱心自若…”由奢转写骄。
• 最后两句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乐一悲。
• 内臣集体行乐图,揭露社会的黑暗 现实,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现实主义 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学习交流PPT
9
《轻肥 》:对比手法
本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对宦官 的骄横之态作了深刻的讽刺和揭露。它运用 了对比手法。
• “志在兼济,行在独身。”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学习交流PPT
2
• 白居易诗的分类:讽谕诗、闲适诗、感 伤诗、杂律诗。
•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①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②常用对比手法。
③注重人物描写。
“白诗四最”:
•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
学习交流PPT
3
•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学习交流PPT
•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 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
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学习交流PPT
4
学习交流PPT
5
轻 肥 白居易
•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白居易诗四首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 集》。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诗歌成就以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呤》十首及感 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而言的 “即事名篇”的诗歌。是在元和年间由白居易、元 稹(“元白”)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 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又名“元和体”、“长庆体”。
学习交流PPT
16
杜陵叟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