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四首

合集下载

白居易诗四首ppt9

白居易诗四首ppt9

技法探究:博喻
博喻: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
个主体。
本诗把此物比作花、非花、雾、非雾、 春梦、朝云,这就是使用博喻。
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雨,梅子黄时雨。 ———— 贺铸《青玉案》
用烟草、风、梅雨等景象作比,
喻“闲愁”
杜陵叟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农
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
《白居易诗四首》
感知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
士,是继杜甫以后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

他作为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 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
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生,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其诗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 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 《秦中吟》为代表,而感伤诗以《长恨 歌》、《琵琶行》为代表。
如春梦 似朝云
比 喻
“来”和“去” 引出新比喻
春梦虽美却短暂,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思考2. 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1.悼亡之作。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 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2.诗人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遭遇变 故,对其打击颇大,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3.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作”。
问刘十九——写平白真情诗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时任江 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刘十九,名不详。作 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 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有人以为
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兄弟间的排行。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 _0

白居易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 _0

白居易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白居易诗四首(一)教学内容:<轻肥><花非花>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及其诗作。

2、学习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的现实写法,及其讽喻诗的社会批判性。

3、理解白居易的感伤诗中借朦胧的意象来传达情感的方法。

4、学习白居易诗歌<轻肥>的讽刺的手法及,<花非花>博喻的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白居易讽喻诗的讽刺的手法,及其正面描写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白居易<花非花>所描绘的内容及诗的朦胧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一、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

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

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

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

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二、什么是新乐府诗,及其特点。

乐府:汉代专管音乐的官署名,乐府诗指两汉至南北朝时为当时乐府机关采集编乐的歌诗,后指魏晋至唐代按乐府旧谱彼重填新辞以入乐以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而作的诗歌。

新乐府:由中唐白居易提出并创立,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用新题写时事,不依谱,不入乐,体制与古乐府不同。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一)<轻肥>1.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白居易的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8、《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9、《长相思·汴水流》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0、《宫词》唐·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白居易诗四首轻肥、杜陵叟、花非花、问刘十九教案教学设计

白居易诗四首轻肥、杜陵叟、花非花、问刘十九教案教学设计

白居易诗四首:轻肥、杜陵叟、花非花、问刘十九教案教学设计白居易诗四首:轻肥、杜陵叟、花非花、问刘十九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作品2、了解白居易诗“明白如话”的特点3、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主旨,了解白诗“写意”的特点二、教学重点1、把握白居易诗“明白如话”的特点2、了解白诗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准确把握每一首诗所蕴含的讽刺意味3、通过抓重点字词、对比等赏析诗歌三、教学难点结合诗歌背景,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态度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读法,讨论法,多媒体五、教时安排及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诗人简介,赏析《轻肥》一、导入同学们,唐朝有三大诗人,我们已经学习了其中的两位--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剩下一个是谁呢?(白居易)同为唐朝诗人,李白任性使气,杜甫忧国忧民,以至他们的诗歌风格走了不同的路子。

那么白居易又是怎样的呢?二、诗人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

贞元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三、赏析《轻肥》1、齐读,整体感知《轻肥》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对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艰苦的同情。

2、自由读,分析字词3、艺术手法(1)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2)对比手法的运用(3)只作描写,不发一字的议论,但比议论更具有震撼力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赏析《杜陵叟》1、齐读,整体感知《杜陵叟》写农夫之苦,并对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人民表示强烈的愤慨之情。

2、自由读,分析字词3、艺术手法(1)对封建统治者用“双簧戏”方式剥削农民暴行的深刻揭露(2)人称的变化写出诗人愤激的情感第三课时教学要点:赏析《花非花》和《问刘十九》一、赏析《花非花》1、齐读,整体感知《花非花》诗意朦胧,近乎“无题”诗。

《白居易诗四首》之《杜陵叟》《问刘十九》

《白居易诗四首》之《杜陵叟》《问刘十九》

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 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通常由帝王下 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 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这一直都是统治 阶级惯用的诡计,说说你对本诗“双簧戏”的认识? 阶级惯用的诡计,说说你对本诗“双簧戏”的认识?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白麻书上书德音 昨日里胥方到门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 ,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 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 司马。 今江西九江)司马 诗人时任江州 今江西九江 司马。 刘十九,名不详。作者另有《 刘十九,名不详。作者另有《刘十 九同宿》 有句“ 九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刘处 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 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有人 以为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 以为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兄 弟间的排行。 弟间的排行。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评《杜陵叟》 清高宗爱新觉罗 弘历评《杜陵叟》: 弘历评 从古及今,善政之不能及民者多矣。 “从古及今,善政之不能及民者多矣。”你 认为是这样吗? 认为是这样吗?请收集有关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能饮一杯无。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 自序说是“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 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 农夫之困” 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 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 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 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 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 惠及人” 惠及人”。 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 实际上不过是笼络 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 人心的把戏而已)。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 人心的把戏而已 。杜陵, 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 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 故称杜陵。 处,故称杜陵。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 -回复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 -回复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回复摘要:一、前言二、白居易简介三、十首最有名诗歌概述1.《赋得古原草送别》2.《长恨歌》3.《琵琶行》4.《卖炭翁》5.《钱塘湖春行》6.《暮江吟》7.《大林寺桃花》8.《问刘十九》9.《夜泊牛渚怀古》10.《杂诗》四、结语正文:【前言】白居易,字乐天,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直接反映社会现象和批判时弊而著称,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为您介绍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带您领略其诗歌【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郑州人。

他生活在唐德宗到唐宣宗时期,经历了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的动荡时期。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关注民生,批判时弊,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十首最有名诗歌概述】1.《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古原草地上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友情的珍惜。

2.《长恨歌》:这是白居易最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反映了盛唐时期的辉煌与衰落。

3.《琵琶行》:这首诗通过琵琶女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沧桑、命运无常的感慨。

4.《卖炭翁》:这首诗以卖炭翁的艰辛生活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与剥削。

5.《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描绘了杭州钱塘湖春日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6.《暮江吟》: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暮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7.《大林寺桃花》:这首诗以大林寺的桃花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生活的热爱。

8.《问刘十九》:这首诗以作者向友人刘十九问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友9.《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以牛渚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10.《杂诗》: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一组短篇诗歌,内容丰富,涉及人生哲理、生活琐事等各个方面。

【结语】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白居易的诗大全

白居易的诗大全

白居易的诗大全白居易的诗大全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诗大全,欢迎阅读。

白居易的`诗11、《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2、《别州民》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3、《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5、《远师》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7、《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8、《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9、《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0、《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11、《中秋月》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

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

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篇1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望月有感》2、天涯海角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3、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春生》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6、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赠梦得》7、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断肠,好去莫回头。

——《南浦别》8、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南怀瑾选集》9、绿纹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10、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

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

空房独守时。

——《长相思》11、慎而思之,勤而行之——白居易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13、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14、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朋满故乡。

——《井底引银瓶》15、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别柳枝》16、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白居易17、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白居易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19、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对比阅读:白居易的《轻肥》与《卖碳翁》一样, 都是对上层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请分析两诗在 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17
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8
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 魄,这与杜甫名句“朱门酒肉 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10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诗人不作一句 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 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 应有的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 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1
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 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 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 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具 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5
背景: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 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贞 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问,有足悲者。 因直歌其事,命为《秦妇吟》。” 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 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 甚至敢于废立皇帝;
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 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
1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 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 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 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 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 居士”,世称白香山。
14
作者如何揭示主题?
❖ 通过鲜明的对比,也就是不同的人物,即众 多的京城贵游和一位"田舍翁"之间,对同一事 件—高价买花的不同态度,来自然而然地传 达给读者的,这比作者板起脸来一本正经的 宣传,具有更大的说服力。运用对比手法, 来揭露社会的不平等,可以说是本诗获得成 功的最重要因素了。
15
❖ 最具现实性的讽喻诗今存一百七十首,最有 代表性的是《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 十首。这些诗涉及到唐代历史与社会的各个 方面,提出了各种社会问题,就内容的丰富 性而言,可说是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白居易写这些诗,就是以一个政治家的犀利 眼光与一个诗人的敏锐感受,把当时的许多 弊端都揭露出来,表现于诗歌。
13
从开头到“人人迷不悟”为第一部分,分析所 用的手法。
❖ 铺陈:将买花的时间、地点、事由、价格和精心呵护一一交 待完毕。
❖ 渲染:眼下正是牡丹盛开的大好季节,让我们一起跟随着赶 紧去买花吧。车中马上到处传出各色男女的欢歌笑语,前后 左右全都是万众空巷的人流车队,前四句开场白气氛热烈, 场面火爆,颇有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作者似 乎有意在渲染这种表面上的祥和气象,给人留下了非太平盛 世不能如此的感叹。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别有用心 地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为后文的转折预先埋下了伏笔。
❖ 这些诗从内容上看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统治 者进行讽喻和规谏,其二是对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怨 刺和批判.
4
Hale Waihona Puke 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 朱绂(fú)皆大夫, 紫绶(shòu) 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 樽罍(léi)溢九酝(yùn), 水陆 罗八珍。 果擘(bài)洞庭橘, 脍切天 池鳞。 食饱心自若, 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 衢(qú)州人食 人!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3
讽喻怨刺诗
❖ 讽喻怨刺诗产生在"王道衰","周室大坏"的西周中叶 以后,特别是西周末年到平王东迁的时期.讽喻怨刺 诗也像政治颂美诗一样,其作者属于贵族阶层中的" 公卿烈士".作为本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家"和"代言 人",他们很不幸地生活于末世与乱世之时,这使他们 不但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还不得不同社 会上一切腐朽现象做斗争,同时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各 种挫折和不幸,于是,他们作诗的目的也不得不因时 代条件的变化由颂美而转向讽喻和怨刺.
12
扩展阅读(为了更好地了解《秦中吟》中的讽喻
诗和现实批判性)
❖ 秦中吟·买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2
❖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 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新 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 性。 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 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 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讽刺
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
镇、官员相互勾结的畸形的社会
现实。
8
作者描绘的“军中宴”有何特点?
❖ 作者描绘了“军中宴” 的豪华场面。 ❖ 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
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 而“溢”、 “罗”、“擘”、 “脍切”等词,表现了宴会之奢靡。 “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 已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 更是不可一世了。
9
全诗用了什么手法来揭示主题?
据《旧唐书·宪宗 纪上》记载,元 和三年,“是岁, 淮南、江南、江 西、湖南、山南 东道旱”。四年, “浙西苏、润、 常州旱俭。”
前文极力揭露宦官、权贵 之间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生 活,最后二句“是岁江南旱, 衢州人食人” 用重笔转折,直 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 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 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
轻肥:用《论语·雍也》句:“乘肥马,衣轻裘” 之意,喻指豪华生活。
6
作者如何从正面描写宦官的?
先写: 骄 照 后点: 内臣
写出了宦官们骄 横跋扈之状。
令人惊异,也令 人愤愤不平。
7
皆 或 夸赴 如云
骄的原因:大权在握,怎能不骄。
写出了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之态。 一大帮人,旁若无人的骄横, 令人触目惊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