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四首

合集下载

白居易诗四首ppt9

白居易诗四首ppt9

技法探究:博喻
博喻: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
个主体。
本诗把此物比作花、非花、雾、非雾、 春梦、朝云,这就是使用博喻。
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雨,梅子黄时雨。 ———— 贺铸《青玉案》
用烟草、风、梅雨等景象作比,
喻“闲愁”
杜陵叟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农
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
《白居易诗四首》
感知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
士,是继杜甫以后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

他作为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 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
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生,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其诗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 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 《秦中吟》为代表,而感伤诗以《长恨 歌》、《琵琶行》为代表。
如春梦 似朝云
比 喻
“来”和“去” 引出新比喻
春梦虽美却短暂,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思考2. 你认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1.悼亡之作。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 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2.诗人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遭遇变 故,对其打击颇大,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3.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作”。
问刘十九——写平白真情诗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时任江 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刘十九,名不详。作 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 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有人以为
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兄弟间的排行。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名诗20首五言绝句

白居易名诗20首五言绝句

白居易名诗20首五言绝句1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庚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 旅次(一作泊)景空寺宿幽上人院(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删韵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3 江楼望归(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真韵题注:时避难在越中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4 除夜寄弟妹(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庚韵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5 秋暮郊居书怀(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寒韵郊居人事少,昼卧对林峦。

穷巷厌多雨,贫家愁早寒。

葛衣秋未换,书卷病仍看。

若问生涯计,前溪一钓竿。

6 客中守岁(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真韵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7 题施山人野居(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阳韵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8 新磨镜(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歌韵衰容常晚栉,秋镜偶新磨。

一与清光对,方知白发多。

鬓毛从幻化,心地付头陀。

任意浑成雪,其如似梦何。

9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歌韵赐欢仍许醉,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艳妓,莺散让清歌。

共道升平乐,元和胜永和。

10 荅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支韵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

避地鸟择木,升(一作入)朝鱼在池。

城中与山下,喧静闇相思。

11 秋思(唐·白居易) 五言律诗押寘韵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白居易的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8、《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9、《长相思·汴水流》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0、《宫词》唐·白居易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白居易的诗大全

白居易的诗大全

白居易的诗大全白居易的诗大全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诗大全,欢迎阅读。

白居易的`诗11、《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2、《别州民》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3、《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5、《远师》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7、《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8、《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9、《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0、《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11、《中秋月》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白居易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全

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白居易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全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3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 长调(90 字以上)、中调(59~90 字)、小令(58 字以内)。词 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 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 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 阕、下片。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5
仅供学习交流!!!
四、识记字音
朱绂.( ) 醅.酒( ) 樽罍.( ) 果擘.( ) 脍.切( ) 敕.牒( ) 嬗.变( ) 衢.州( ) 蠲.免( ) 京畿.( ) 答案:fú péi léi bāi kuài chì shàn qú juān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7
榜: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虚受吾君蠲.免.恩 蠲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绿蚁新醅.酒
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晚来天欲雪.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9
答案:1.神态 骄横 2.摆 3.用手掰开 4.切细的肉 鱼
五、词语释义
1.意.气.骄.满路
2.水陆罗.八珍 3.果擘.洞庭橘 4.脍.切天池鳞.
5.食饱心自.若.
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最著名的十首七言诗

白居易最著名的十首七言诗

白居易最著名的十首七言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七言古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以下是白居易最著名的十首七言诗。

1.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描述了一片茂盛的古原草场,在岁月的沉淀中,经历着枯萎和复苏。

草原上的野火被春风吹散,生命力却依然旺盛。

在这美丽的原野上,白居易又最后送别了一个长途出行的王孙,深情而又哀切。

2.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首诗以琵琶为主题,通过对琵琶演奏时的音响效果的描绘,体现了音乐所具有的情感表达能力。

琵琶音乐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美妙的旋律,还有深沉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浓郁的文学魅力。

3.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叙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童成长为成熟的妻子,展示了一段宫廷的情感和欲望之间的冲突,赋予了爱情以很高的神圣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时正是沈园,醉里吐真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这是白居易的名篇之一,这两首诗都描述的是草原上的生态景象,是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第一首诗是送别的时候,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循环和延续;第二首诗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留恋,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7 白居易诗四首_课件(整理)

7 白居易诗四首_课件(整理)

这首诗一个可以分为几层, 每层写了什么?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写宦官们赴宴时,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骄横跋扈之状 。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写军中宴会的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豪华场面。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写人民的悲惨处境。
10
小结: 以上是全文的第一层,写宦官赴宴时的骄 横跋扈之状。

2、试分析作者如何描绘“军中宴”?

明确:作者用了铺张和渲染来描绘“军中宴” 的豪华场面。
(1)菜单奢侈:九酝、八珍、洞庭橘、 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 (2)“溢”、“罗”、“擘”、“脍” 等词更体现菜之丰富,极度奢靡。 (3)“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 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 可一世了。
(步骤一)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赋的表现 手法 (步骤二)诗中把宦官、权贵们相互勾结、 极度奢靡的生活与百姓惨不忍睹的悲惨 处境作对比。 (步骤三)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表现 对宦官的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 的同情。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诗人不作一句评 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不同 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应有的 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服力,有 “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前半部分作者内心沉痛,而后半部分写到皇帝 的恩诏,本来可以为杜陵叟松一口气,结果又 一转“十家租税九家毕”。这说明什么? 即使皇帝下诏免税,官吏却阴奉阳违,不会照 章办事,怕官位不保。朝廷上下沆瀣一气,朋 比为奸。 讽刺“帝心恻隐”是虚伪的,是统治者惯用的 双簧伎俩。百姓的疾苦无法摆脱。
22
此诗用赋(铺陈)的手法 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 南天灾作对比,表达诗人 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 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具有 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白居易的诗句

白居易的诗句

白居易的诗句1.《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观刈麦》: 辛苦种田人,粒粒皆辛苦。

6.《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过河城。

7.《卖炭翁》: 身上衣裳破,家中孩子饥。

8.《暮江吟》: 暮江平不动,春水绿如蓝。

9.《暮江吟》: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0.《秦中吟》: 秦中岁寒天,客子思归山。

11.《秦中吟》: 遥望秦川雪满山,白帝城高急暮寒。

12.《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3.《问刘十九》: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4.《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5.《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6.《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17.《登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8.《春游》: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9.《春游》: 宜人天气新,不觉已三旬。

20.《春风》: 春风花草香,二月天如画。

21.《春风》: 迟日江山丽,春风拂柳条。

22.《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3.《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4.《赋得古原草送别》: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5.《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6.《秋雨》: 秋雨梧桐叶,萧萧下寒枝。

27.《秋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8.《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9.《别李公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0.《寄远》: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乐府:由中唐白居易提出并创立,继承汉 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用新 题写时事,不依谱,不入乐,体制与古乐府 不同。
轻肥:用《论语· 雍也》句:“乘 肥马,衣轻裘”之意,喻指宦官 的奢侈生活。 讽喻:指在下者用文学作品寄寓 高刺或箴规来戒劝执政者.
轻 肥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fú皆大夫,紫绶shòu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léi溢九酝yùn,水陆罗八珍。 果擘bài洞庭橘,脍kuài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qú州人食人!
作品描写了一副怎样的轻裘 肥马的图画,请抓住诗中的 一些有丰富意蕴的字词来揣 摩,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 情。
作者如何从正面描写宦 官的?
先写:


写出了宦官们骄 横跋扈之状。

后点: 令人惊异,也令 内臣 人愤愤不平。

骄的原因:大权在握,怎能不 或 骄。 写出了盛气凌人,耀武 夸 扬威之态。 如云 一大帮人,旁若无人的骄 横,令人触目惊心。
讽刺
暴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 藩镇、官员相互勾结的畸形的 社会现实。
试分析作者如何描绘“军中宴”?
作者用了铺张和渲染来描绘“军中宴” 的豪华场面。 菜单是相当奢侈的: 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 天下美味,而“溢”、 “罗”、 “擘”、“脍切”等词,表现了宴会 之奢靡。 “食饱”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 是“骄满路”,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
博喻: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环环相 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主要 表现为以多个鲜明的喻体表现一个 并未说明的主体。
此诗诗意朦胧, 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杜 陵 叟
白 居 易
杜陵叟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xū方到门,手持敕chì 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 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 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诗中先景后情,情与景相得益彰。室外虽然 天寒地冻,室内却温暖宜人,生活在一刹那 时泛出令人沉醉的温馨,引人浮想联翩。
鉴赏要点
《轻肥 》:对比手法 《花非花 》:博喻手法 《杜陵叟 》:讽刺手法 《问刘十九 》:情景交融
疑是春梦
比 喻
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 如春梦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如朝云 白居易诗原本以通俗著称,这首诗却相当 朦胧,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诗。 不知的喻体,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迷,使 诗的意境也蒙上的一层“朦胧”的色彩。 它被自居易自编于集中“感伤”部分。
本诗把此物比作花、非花、雾、非雾、 春梦、朝云。反复以鲜明的意象突出一 个未曾说明的喻体,使形象更加生动。
前文极力揭露宦官、权贵之间相互勾结、极度奢 靡的生活,最后二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 人” 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 血淋淋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 的悲惨处境。 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这与杜甫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诗人不作一句 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 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 应有的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 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中作者描绘了一种怎样的事物?
花——非花 雾——非雾
似花似雾,给人捉 摸不定的感觉。 取喻于花和雾,比 方所咏之物的短暂 易逝,难持长久。
苏轼《水龙吟》咏杨花柳絮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教从坠。”
夜半来, 天明去,
现状:千里灾情。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 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写出灾情之严重,农民之痛苦。
官吏之恶
不顾百姓死活 毫无同情 之心 官吏们为了“考 长吏明知不申破, 课”,不仅不奏 报朝廷,反而变 急敛暴征求考课。 本加厉地加紧搜 刮,农民在死亡 贪婪 目的:升官,博 线上挣扎。 凶残

《轻肥》
前面八句写出权贵赴宴的气概。 中间四句写出了酒食的丰盛。 “食饱心自若…”由奢转写骄。 最后两句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乐一悲。 内臣集体行乐图,揭露社会的黑 暗现实,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现实 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据《旧唐书· 宪宗纪上》记载,元和三年,“是 岁,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山南东道旱”。 四年,“浙西苏、润、常州旱俭。”
根据诗歌的内容把这首诗划分为四层:
第一层(1-7句):写出灾情的严重。 第二层8-11句):写出官吏们的可恶表 现和百姓们的困难处境。 第三层:(12-15句):写诗人难以抑制 愤怒之情,改用第一人称,痛斥。 第四层:(16-23句):写皇帝得知灾情 而下令免税。

《杜陵叟》
1、找出文中交代老翁现状及官吏的 的句子,体会感情。 2、分析文中人称的变化从而体会作 者感情的转变。 3、体会老百姓、长吏、皇帝三者在 文中的关系,反映了什么样的现实情 景。 4、说说你对长吏的认识。
语言方面:相同的是二诗均是充满了感情,作者 以赋体直陈事实;不同的是《轻肥》诗中律句多, 对偶句多,而《卖炭翁》间有散句和口语词句。
手法方面: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 描绘逼真;不同的是《轻肥》全诗采用了对比方 法,主题明显但不明说,而且对人物神态描写相 当传神。 《卖炭翁》开始小序中即提示主题,诗中对卖炭 翁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对比手法,通过 炭和绫,这些价值不等的对比,表现了宫市的残 酷掠夺。
取皇帝开心。
官吏们横行霸道
剥我身上帛, 语气 夺我口中粟: 强烈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愤怒指责, 揭露控诉。
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 气,语气更加强烈,写出了诗人难抑愤怒之情。 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 “长吏”.极为精练地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 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不屈反抗精神。
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 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 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 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具 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对比阅读:白居易的《轻肥》与《卖碳翁》 一样,都是对上层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请 分析两诗在语言及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背景: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 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 “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问,有足 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妇吟》。” 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 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 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 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 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
白居易诗四首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白氏 长庆集》。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歌成就以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呤》十 首及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 而言的“即事名篇”的诗歌。她是在元和 年间由白居易、元稹(“元白”)倡导的, 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 新运动。又名“元和体”、“长庆体”。 “志在兼济,行在独身。”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诗的分类:讽谕诗、闲适诗、感 伤诗、杂律诗。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①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②常用对比手法。 ③注重人物描写。 “白诗四最”: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
乐府:汉代专管音乐的官署名,乐府诗指两 汉至南北朝时为当时乐府机关采集编乐的歌 诗,后指魏晋至唐代按乐府旧谱彼重填新辞 以入乐以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而作的诗歌。
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稼租。
朱继芳《家桑》
白居易是最早,最有力揭穿这种 双簧戏的现实主义诗人。
清高宗爱新觉罗· 弘历评《杜陵叟》: “从古及今,善政之不能及民者多矣。” 你认为是这样吗?请收集有关材料谈谈 你的看法。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 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刘十 九,名不详。作者另有《刘十九 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刘处 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有 人以为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 兄弟间的排行。
长吏明知不申破,
白麻书上书德音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十家租税九家毕。
昨日里胥方到门
君恩虚伪
1、对封建统治者用“双簧戏” 的方式剥削农民的暴行进行深刻 的揭露。 2、人称的变化表现了诗人激愤 的感情。
当灾荒严重的时候,由皇帝下诏免除租税, 由地方官加紧勒索,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 乃是历代统治阶级上演的双簧戏。 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 范成大《后催租行》
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冬天到第二年春 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 旱灾。这时白居易新任左拾遗,上疏陈述 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 及人”。 唐宪宗总算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 了罪己诏;但实际上不过是搞了个笼络人 心的骗局。为此,白居易写了《轻肥》和 这首《杜陵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