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吸水的杯子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吸水的杯子》小实验活动会主动喝水的杯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吸水的杯子》小实验活动会主动喝水的杯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吸水的杯子》小实验活动会主动喝水的杯子1. 活动目标通过小实验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杯子会通过吸水的方式主动喝水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活动准备•杯子:准备几个不同类型的杯子,如塑料杯、纸杯、玻璃杯等。

•水:准备足够的水,用于实验。

•纸巾:备用于擦拭桌面和杯子。

3. 活动过程第一步:引入活动(5分钟)教师将几个不同类型的杯子放在桌面上,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会吸水的杯子》小实验活动。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你们知道杯子是怎样喝水的吗?”“有哪些杯子会主动喝水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探索欲望。

第二步:示范实验(10分钟)教师取出一个玻璃杯和一个塑料杯,并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这两种杯子喝水。

教师将玻璃杯放在桌面上,然后将塑料杯倒扣放在玻璃杯上,并把水倒入塑料杯中。

观察塑料杯内水的变化。

第三步:讨论和提问(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讨论:“你们注意到塑料杯里的水怎么了吗?”“塑料杯里的水去哪里了?”“为什么塑料杯会主动喝水呢?”鼓励幼儿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发言。

第四步:探索实验(20分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每个小组分别拿到一种类型的杯子,进行小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 1. 幼儿将杯子倒扣放在桌面上。

2. 幼儿小心地往杯子里倒水。

3. 观察杯子里水的变化,注意是否发生了主动喝水的现象。

4.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汇总各组的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归纳。

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哪些杯子会主动喝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吸水的原理。

第六步:巩固扩展(15分钟)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引导幼儿思考和了解杯子会主动喝水的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为什么塑料杯在玻璃杯上会主动喝水吗?”“为什么其他杯子没有这个现象呢?”并给出简单易懂的解释。

在家就可以做的10个日常物理小实验

在家就可以做的10个日常物理小实验

在家就可以做的10个⽇常物理⼩实验 你想要在家⾥尝试着去做⼀些物理的⼩实验吗?下⾯是店铺⽹络整理的在家就可以做的10个⽇常物理⼩实验,希望对你有⽤。

⼀、瓶内吹⽓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球,为什么松开⽓球⼝,⽓球不会变⼩? 材料:⼤⼝玻璃瓶,吸管两根:红⾊和绿⾊、⽓球⼀个、⽓筒 操作: 1、⽤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和绿⾊ 2、在红⾊的吸管上扎上⼀个⽓球 3、将瓶盖盖在瓶⼝上 4、⽤⽓筒打红吸管处将⽓球打⼤ 5、将红⾊吸管放开⽓球⽴刻变⼩ 6、⽤⽓筒再打红吸管处将⽓球打⼤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 8、放开红⾊吸管⼝,⽓球没有变⼩ 讲解:当红⾊吸管松开时,由于⽓球的橡⽪膜收缩,⽓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球体积缩⼩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体积就扩⼤了,⽽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压⼒要降低--甚⾄低于⽓球内的压⼒,这时⽓球不会再继续缩⼩了。

⼆、能抓住⽓球的杯⼦ 思考:你会⽤⼀个⼩杯⼦轻轻倒扣在⽓球球⾯上,然后把⽓球吸起来吗? 材料:⽓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瓶1个、热⽔少许 流程: 1、对⽓球吹⽓并且绑好 2、将热⽔(约70℃)倒⼊杯中约多半杯 3、热⽔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倒出来 4、⽴即将杯⼝紧密地倒扣在⽓球上 5 、轻轻把杯⼦连同⽓球⼀块提起 说明: 1、杯⼦直接倒扣在⽓球上,是⽆法把⽓球吸起来的。

2、⽤热⽔处理过的杯⼦,因为杯⼦内的空⽓渐渐冷却,压⼒变⼩,因此可以把⽓球吸起来。

延伸: ⼩朋友,请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球吸起来? 三、会吸⽔的杯⼦ 思考:⽤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熄灭后,杯⼦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蜡烛⾼)1个、蜡烛1⽀、平底盘⼦1个、打⽕机1个、⽔若⼲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中央滴⼏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中注⼊约1厘⽶⾼的⽔。

3. ⽤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的空⽓(氧⽓)被消耗光后,烛⽕就熄灭了。

有趣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有趣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有趣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杯子吸水实验原理

杯子吸水实验原理

杯子吸水实验原理杯子吸水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理解杯子吸水的原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索杯子吸水的原理,并进一步了解液体的性质和作用力。

我们需要准备一只干净的杯子和一碗水。

将杯子放在水碗里,使杯子的口部完全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抬起杯子,我们会发现杯子里会自动充满水。

那么,杯子是如何吸水的呢?原理很简单,液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在液体表面上存在着一个叫做“表面张力”的力。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呈现出一种薄膜的形态,这个薄膜能够抵抗外部的压力。

当我们抬起杯子时,杯子口部与液体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液体分子在杯子内部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会自动沿着杯壁向上移动,进而进入杯子内部。

除了表面张力,杯子吸水还与大气压力有关。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大气压力是存在的,大气压力会对液体表面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当我们抬起杯子时,液体分子在杯子内部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同时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使液体分子被迫进入杯子内部,从而实现了吸水的过程。

杯子的形状也对吸水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杯子的口部越小,吸水的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小口杯子的表面积相对较小,液体分子在小口杯子内部受到地球引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力更大,进而更容易进入杯子内部。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杯子吸水的原理。

这种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喝水时,我们就是利用杯子吸水的原理将水送入口中。

总结起来,杯子吸水是利用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以及地球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共同作用实现的。

表面张力使液体分子形成了一个薄膜,而地球引力和大气压力使液体分子被迫进入杯子内部。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杯子吸水的原理,也增加了我们对液体性质和作用力的认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原理,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实验,对杯子吸水的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将这种科学精神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家庭趣味物理小实验

家庭趣味物理小实验

家庭趣味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有着它独有的魅⼒,在家⾥,我们能做的物理⼩实验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家庭趣味物理⼩实验,⼀起来看看吧。

家庭趣味物理⼩实验(1) ⼀、瓶内吹⽓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球,为什么松开⽓球⼝,⽓球不会变⼩? 材料:⼤⼝玻璃瓶,吸管两根:红⾊和绿⾊、⽓球⼀个、⽓筒 操作: 1.⽤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和绿⾊ 2.在红⾊的吸管上扎上⼀个⽓球 3.将瓶盖盖在瓶⼝上 4.⽤⽓筒打红吸管处将⽓球打⼤ 5.将红⾊吸管放开⽓球⽴刻变⼩ 6.⽤⽓筒再打红吸管处将⽓球打⼤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 8.放开红⾊吸管⼝,⽓球没有变⼩ 讲解:当红⾊吸管松开时,由于⽓球的橡⽪膜收缩,⽓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球体积缩⼩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体积就扩⼤了,⽽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压⼒要降低--甚⾄低于⽓球内的压⼒,这时⽓球不会再继续缩⼩了。

⼆、能抓住⽓球的杯⼦ 思考:你会⽤⼀个⼩杯⼦轻轻倒扣在⽓球球⾯上,然后把⽓球吸起来吗? 材料:⽓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瓶1个、热⽔少许 流程: 1.对⽓球吹⽓并且绑好 2.将热⽔(约 70℃)倒⼊杯中约多半杯 3.热⽔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倒出来 4.⽴即将杯⼝紧密地倒扣在⽓球上 5.轻轻把杯⼦连同⽓球⼀块提起 说明: 1.杯⼦直接倒扣在⽓球上,是⽆法把⽓球吸起来的。

2.⽤热⽔处理过的杯⼦,因为杯⼦内的空⽓渐渐冷却,压⼒变⼩,因此可以把⽓球吸起来。

延伸:请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球吸起来? 三、会吸⽔的杯⼦ 思考:⽤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熄灭后,杯⼦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蜡烛⾼)1个、蜡烛1⽀、平底盘⼦1个、打⽕机1个、⽔若⼲ 操作: 1.点燃蜡烛,在盘⼦中央滴⼏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中注⼊约1厘⽶⾼的⽔。

3.⽤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位的变化 讲解: 1.玻璃杯⾥的空⽓(氧⽓)被消耗光后,烛⽕就熄灭了。

大气压强实验杯子吸水

大气压强实验杯子吸水

小魔术──杯子吸水(大气压强)相关背景地球周围包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它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氦、氖、氩等气体混合组成的,通常把这层空气的整体称之为大气层。

它上疏下密地分布在地球的周围,总厚度达1000千米,所有浸在大气里的物体都要受到大气作用于它的压强,就像浸在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压强一样。

而一般人很难感受到大气的存在。

通过这个魔术性质的实验,可以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并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热情。

实验器材玻璃杯倒扣入水中图一水“吸入”杯中实验器材:水盆(透明或不透明),蜡烛(烛光晚餐用的那种宜家有卖,或一般的蜡烛下面加个图钉也行),火柴或打火机,透明玻璃杯,水(可以加入红墨水方便观察)。

实验步骤:1.如图一所示,把蜡烛放入水盆中,点燃蜡烛2.将玻璃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实验现象:杯中水不断上升,直到蜡烛熄灭。

实验结论:大气中存在压强,将水压入倒扣的杯中。

陈蔚上海市第四中学大气压强经典试题1、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①在玻璃生产车间里,利用有真空吸盘的吊车吊运平板玻璃②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若干个钩码而不分开③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④在高山上需要使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以上四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_____;能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有_____。

(08江苏连云港)2、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08安徽)3、在研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某小组将一根1米长的透明硬质细管装满水,管子上端封闭,下端浸在水槽中,发现管中的水不会流出,如图7(a)所示;换用较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中的水仍不会流出,如图7(b)所示;换用更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内水面静止后的位置分别如图7(c)、(d)所示。

水杯吸水科学实验原理作文

水杯吸水科学实验原理作文

水杯吸水科学实验原理作文嗨,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我做的一个超级有趣的科学实验——水杯吸水。

这个实验就像魔法一样,特别好玩,而且背后的原理也很神奇呢。

我那天呀,就像个小魔法师准备施魔法一样,准备好了实验的材料。

一个透明的水杯,这水杯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容器;还有一盆水,那水在盆里晃悠着,好像在说:“快来和我玩呀。

”当然啦,还有一根吸管,这吸管就像是我和水之间的秘密通道。

我先把水杯装满水,那水在杯子里亮晶晶的,就像装满了一整杯的小水晶。

然后我把吸管插进杯子里,这时候,一切还很平静,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样。

接下来,我用手指紧紧地堵住吸管的上口。

神奇的事情就要发生啦!我小心翼翼地把吸管从水杯里提起来,你们猜怎么着?水竟然跟着吸管一起被提起来了,就像被吸管施了魔法一样,紧紧地黏在吸管里,没有流下去。

这时候我就特别兴奋,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呀,这里面有个很有趣的科学原理。

这就和大气压力有关啦。

咱们周围的空气可是有压力的,就像一群看不见的小力士在到处推着东西。

当我用手指堵住吸管上口的时候,吸管里面的水上面就没有了空气,就像被隔离起来了一样。

而吸管外面呢,有大气压力在压着。

这个大气压力就像一个大力士,使劲地把水往吸管里面推,所以水就不会流下来啦。

我当时就想啊,这大气压力可真厉害。

我就像在和大气压力做游戏一样,它帮我把水稳稳地留在了吸管里。

我又做了几次这个实验,每一次都觉得特别新奇。

我还把这个实验给我的小弟弟看,小弟弟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像两颗小葡萄,他兴奋地说:“哥哥(姐姐),这太酷了,像变魔术。

”我就特别得意地给他解释这个原理,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在给小徒弟讲课呢。

这个水杯吸水的实验让我对科学更加着迷了。

科学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小角落里,就像这个小小的水杯和吸管的组合,就能展现出这么神奇的现象。

我后来还想啊,如果大气压力突然消失了,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水是不是就到处乱流,再也不会有这种有趣的现象了呢?不过呀,大气压力可不会轻易消失,它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我们身边的很多奇妙的现象。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实验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实验

小班科学小实验一、《便携式水龙头》材料:大塑料瓶一个操作步骤:1.在大塑料瓶平身接近底部六分之一处穿一个孔;2.用手捂住孔,在瓶中接满水,盖上瓶盖;3.讲瓶子提到室外,需要用水水时打开瓶盖水将流出来,不需要时盖上瓶盖即可。

瓶内气压逐渐降低,没有了气压的作用水就无法从小孔中流出。

科学原理:打开瓶盖瓶内气压与大气压相通,在气压的作用下水能从小孔中流出。

二、《会亮的小灯泡》材料:小灯泡一个,电线两根,干电池一节操作步骤:1.讲两根电线的一头分别于小灯泡的连接点相接并固定;2.用两根线的另一头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想接触,接触良好时,灯泡将亮起来。

科学原理:干电池中的电流通过正极到电线到小灯泡到电线再回到负极形成了一条电路,电池中的电能使灯泡发亮。

三、《会吸水的杯子》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步骤: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科学原理:蜡烛燃烧消耗杯子内的氧气,使杯子内的压强小于杯外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盘子内的水会被压入杯子内,杯子内的水会升高。

四、《吹不灭的蜡烛》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步骤: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科学原理:1.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

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

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五、《漂浮的鸡蛋》材料:一个生鸡蛋、一个玻璃杯、一个汤勺和适量盐;操作步骤:1、准备一个生鸡蛋、一个玻璃杯、一个汤勺和适量盐;2、往玻璃杯中加入适量清水;3、放入一个鸡蛋,此时,鸡蛋一下就会沉入水底;4、往水中加适量盐。

5、然后用小勺不断搅拌。

最终,鸡蛋竟然慢慢漂浮起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吸水的杯子
星期六,我去快乐教育学作文,游老师说要给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听说要做小实验,大家都来劲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师。

实验开始了,游老师先拿出盘子、蜡烛、火机、杯子和一杯水。

再把盘子放在桌子上,点燃蜡烛,然后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把蜡烛固定起来,接着倒一些水在盘子上。

“同学们,看看等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游老师一说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游老师的一举一动,只见最后,她用透明的杯子盖住蜡烛,慢慢的烛火就熄灭了。

我们还看到杯子里在冒烟,杯子的上面变得黑黑的。

“咦”、“啊”大家突然惊呼起来,为什么盘子里的水像会变魔术似的被吸到杯子里,而且水被吸进去后就不会再流出来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觉得莫名其妙。

游老师似乎不忙着告诉我们答案,她让我把杯子打开。

我随手一动,那杯子居然粘住了,要用力才能打开呢。

这时,大家都按捺不住了,连忙让游老师告诉我们答案。

她微笑着说:“蜡烛燃烧是需要氧气的,用杯子把蜡烛盖住之后,杯子里的氧气很快就被消耗完了,所以烛火会熄灭;在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氧气被消耗完了,里面的压力小,外面的压力大,所以就把杯子外面的水吸到
了杯子里。


听了老师的解释,大家都满意的点点头,情绪更加高涨了,同学们都忍不住自己动手再做一次这个实验……评语:这是三年级学生写的一篇作文,小作者运用了动作、表情、氛围等特写,把实验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还能揭示实验所蕴含的道理,是一篇佳作。

玻璃杯能装水,这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可是玻璃杯吸水,我还是“盘古开天地——头一回”听说。

张老师在我们好奇的目光中取出实验器材——一个玻璃杯,一截短蜡烛,一个白色盘子,盘子里有约一厘米深的水。

实验开始了,张老师将那截约4厘米的蜡烛点燃,然后放在装水的盘子里,又拿过玻璃杯,小心地捏住杯底,杯口朝下,对准盘中的蜡烛,轻轻地盖下去。

火焰晃了一下又恢复了平静,桔色的火焰在玻璃杯中静静地燃烧,玻璃杯成了童话中的水晶杯。

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怎么回事?玻璃杯的四壁出现了一层薄薄的水雾,杯中的火焰也越来越暗,像气息奄奄的老人。

最后,蜡烛完全熄灭了,可是奇迹却出现了:在我们惊讶的目光中,玻璃杯展示了失传已久的“吸星大法”,水像被施了魔法似的从倒扣的玻璃杯口往上涨,盘中的水所剩无几。

太神奇了!我们惊叹不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师这时仿佛成了心理专家,发现了我们的疑问,并向我们揭开了玻璃杯吸水的奥秘。

原来,蜡烛消耗完玻璃杯中的氧气就熄灭了,玻璃杯中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力强度也降低了,盘子中的的水受到外界空气的压力,就涌进了玻璃杯。

玻璃杯真的能吸水,真神奇!看来神奇的科学离我们并不远,它就隐藏在生活中,等我们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