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合实验2讲义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主编吴春雷高晓忠绍兴文理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教研室 2009.08目录实验室基本知识 (3)实验一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6)实验二对乙酰胺基苯酚的合成 (9)实验三维生素K3的制备 (11)实验四香豆素-3-羧酸的Knoevenagel制备 (13)实验室基本知识一、实验室安全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一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前,希望参加实验者必须对实验课程的内容,要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要通晓实验室的一些基本规则,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须知,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一些危险情况。

(一)眼睛安全防护在实验室中,眼睛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

飞溅出的腐蚀性化学药品和化学试剂,进入眼睛会引起灼伤和烧伤;在操作过程中,溅出的碎玻璃片或某些固体颗粒,也会使眼睛受到伤害。

为了安全起见,在某些实验中,需戴防护目镜。

倘若有化学药品或酸、碱液溅入眼睛,应赶快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和脸部,并赶快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若有固体颗粒或碎玻璃粒进入眼睛内,请切记不要揉眼睛,并赶快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诊治。

(二)预防火灾有机药物合成实验室中,由于经常使用挥发性的,易燃性的各种有机试剂或溶剂,最容易发生的危险就是火灾。

因此在实验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实验室中使用明火时应考虑周围的环境,如周围有人使用易燃易爆溶剂时,应禁用明火。

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惊慌,须迅速切断电源、熄灭火源,并移开易燃物品,就近寻找灭火的器材,扑灭着火。

如容器中少量溶剂起火,可用石棉网、湿抹布或玻璃盖住容器口,扑灭着火;其他着火,采用灭火器进行扑灭,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或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在实验中,万一衣服着火了,切勿奔跑,否则火借风势会越烧越烈,可就近找到灭火喷淋器或自来水龙头,用水冲淋使火熄灭。

(三)割伤,烫伤和试剂灼伤处理1.割伤遇到割伤时,如无特定的要求,应用水充分清洗伤口,并取出伤口中碎玻璃或残留固体,用无菌的绷带或创口贴进行包扎、保护。

实验2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PPT课件

实验2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PPT课件

硬度测试
硬度测试
硬度适中的片剂有利于药物的崩 解和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
硬度计
使用硬度计对片剂进行硬度测试, 记录每个片剂的硬度值。
操作方法
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硬度测试, 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崩解时限
崩解时限
崩解时限是衡量片剂质量的重要 指标之一,合格的片剂应在规定
的时间内完成崩解。
崩解设备
通过测定药物片剂的重量差异、硬度、崩解度、溶出度等指标,可以评估药物片剂 的质量
本实验将采用仪器法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
实验步骤概览
01
02
03
04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制备不同批次的药物片剂样品
进行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记 录数据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02 药物片剂的质量标准
外观质量
01
02
03
外观质量
片剂表面应光滑、色泽均 匀,无裂片、黑点、粘连、 变形等缺陷。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判断药物 片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04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方 法,确保药物片剂的质量符合标准。
实验原理
基于药物片剂的质量标准,采用不同 的检测方法对片剂的外观、硬度、崩 解时限等指标进行检测。
实验步骤
详细记录了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样 品的选取、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记录 等。
实验2药物片剂的质量检查ppt课 件
目录
• 实验简介 • 药物片剂的质量标准 • 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与讨论 •的
掌握药物片剂的质量 检查方法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进 行药物片剂的质量检 查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编写教师:王曼张云凤目录实验1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的合成 (1)一、目的要求 (1)二、实验原理 (1)三、仪器与试剂 (1)四、实验步骤 (2)五、结构确证 (4)思考题: (5)实验2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6)一、实验目的 (6)二、方案提示 (6)三、要求 (6)实验3 唑尼沙胺的合成研究 (7)一、目的 (7)二、要求 (7)实验1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 )的合成(综合性实验12)一、目的要求1. 通过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学习酯化、还原等单元反应。

2. 掌握利用水和二甲苯共沸脱水的原理进行羧酸的酯化操作。

3. 掌握水溶性大的盐类用盐析法进行分离及精制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盐酸普鲁卡因为局部麻醉药,作用强,毒性低。

临床上主要用于浸润、脊椎及传导麻醉。

盐酸普鲁卡因化学名为对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化学结构式为: N H 2COOCH 2CH 2N(C 2H 5)2 . HCl盐酸普鲁卡因为白色细微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而麻。

熔点153~157℃。

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微溶于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

合成路线如下:O 2N COOHO 2N COOCH 2CH 2N(C 2H 5)2N H 2COOCH 2CH 2N(C 2H 5)2 . HCl N H 2COOCH 2CH 2N(C 2H 5)2N H 2COOCH 2CH 2N(C 2H 5)2 . HCl三、仪器与试剂1、主要仪器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分水器、电加热套、减压蒸馏烧瓶、水泵、电动搅拌器、布氏漏斗、抽滤瓶、小烧杯等。

2、试剂名称规格用量对硝基苯甲酸 C.P. 15gβ-二乙氨基乙醇 C.P. 11g二甲苯95ml盐酸3%105ml铁粉工业35g氢氧化钠20%适量盐酸稀溶液适量硫化钠饱和溶液适量活性炭适量食盐精制品适量至饱和保险粉 C.P. 适量盐酸 C.P. 适量乙醇 C.P. 适量四、实验步骤(一)对-硝基苯甲酸-β-二乙胺基乙醇(俗称硝基卡因)的制备在装有温度计、分水器及回流冷凝器的500 mL三颈瓶中,投入对-硝基苯甲酸20 g、β-二乙胺基乙醇14.7 g、二甲苯150 mL及止爆剂,油浴加热至回流(注意控制温度,油浴温度约为180℃,内温约为145℃),共沸带水6 h。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第二章烃化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第二章烃化反应-知识点总结

#2.10打卡# 李骅轩完成学习目标烃化反应定义:用烃基取代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功能基上的氢原子得到烃化产物的反应都称为烃化反应。

烃基:饱和、不饱和、脂肪、芳香分类1)按被烃化物不同C-OH(醇或酚羟基)变为-OR醚;C-N(NH3) 变为伯、仲、叔胺;C-C2)按烃化剂的种类分类卤代烷:RX 最常用;硫酸酯、磺酸酯;醇;烯烃;环氧烃:发生羟乙基化;CH2N2:很好的重氮化试剂3)按反应历程分类:SN1 SN2 亲电取代一醇的O-烃化1 卤代烷为烃化剂2 磺酸酯3 环氧乙烷类作烃化剂4 烯烃作为烃化剂5 醇作为烃化剂6 其它烃化剂二酚的O-烃化1 烃化剂2 多元酚的选择性烃化一醇的O-烃化1 卤代烷为烃化剂在碱的条件下与卤代烷生成醚:SN1伯卤代烷RCH2X按SN2历程;随着与X相连的C的取代基数目的增加越趋向SN1。

影响因素 a RX的影响ii)活性:RI>RBr>RCl>RFb 醇的影响苯海拉明合成可采用的两种方法。

可以看到,由于醇羟基氢原子的活性不同,进行烃化反应时所需的条件也不同。

前一反应醇的活性低,要先制成醇钠;而二苯甲醇中,由于苯基的吸电子效应,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性增大,在反应中加入氢氧化钠作除酸剂即可。

显然后一反应优于前一反应,因此苯海拉明的合成采用了后一种方式c催化剂的影响催化剂:醇钠、Na、NaH、NaOH、KOH有机碱:六甲基磷酰胺(HMPA)、N,N-二甲基苯胺(DMA)有些有旋光活性的醇,如果加金属钠制成醇钠,再与卤代烃反应,产物比较复杂,如用氢化钠,则可立体专一性地得到相应的甲醚。

d溶剂影响溶剂: 过量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非质子溶剂:苯、甲苯(Tol)、二甲苯(xylene)、DMF、DMSO无水条件下质子性溶剂:有助于R-CH2X 解离,但是与RO-易发生溶剂化,因此通常不用质子性溶剂。

副反应消除反应2 磺酸酯为烃化剂:主要指芳磺酸酯,引入较大的烃基3环氧乙烷类作烃化剂:反应机理:a 酸催化R为供电子基或苯,在a处断裂R'为吸电子基得b处断裂产物b 碱催化SN2 双分子亲核取代,开环单一,立体位阻原因为主,反应发生在取代较少的碳原子上。

药物分析讲义第二章 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

药物分析讲义第二章 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考试要求第一节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重点1.药品检验的基本流程2.对取样、检验报告的要求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一、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对取样的要求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全批、分部位取样,一次取得的样品至少可供3次检验用。

对报告记录的要求真实、完整、简明、具体。

错误修改的要求:划线、重写、签名盖章。

二、计量器具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符合经济合理、就地就近。

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校正1.分析天平性能指标:最大称量量、感量根据称量量选择合适的天平★取样量大于100mg时,选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取样量为100~10mg时,选用感量为0.01mg的分析天平;★取样量小于10mg时,选用感量为0.001mg的分析天平。

称量方法★减量法 W1-W2-W3——…… 连续称量★增量法W2- W1(容器+供试品)-(容器)称一定量供试品用标准砝码校正2.玻璃量器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玻璃量器★容量瓶——准确稀释至一定体积★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滴定管——用来加入滴定液并测量加入滴定液体积★量筒、量杯——粗略的量取液体根据允许误差选择合适体积的玻璃量器★容量瓶:100ml的允差为0.10ml,50ml的允差为0.05ml,25ml的允差为±0.03ml★移液管:100ml的允差为±0.10ml,50ml的允差为±0.08ml,25ml的允差为±0.05ml。

★滴定管:5ml的允差为±0.01ml,10ml的为±0.02ml,25ml的为±0.03ml,50ml的为±0.05ml 用水校正3.温度计第一次使用前加以校正4.分析仪器旋光计、折光计、pH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等定期校正历年考点1.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多)2.计算取样数量3.检验、检查报告的内容A型题:精密称取200mg样品时,选用分析天平的感量应为A.10mgB.1mgC.0.1mgD.0.01mgE.0.001mg[答疑编号111020101]『正确答案』CA型题:按中国药典精密量取50ml某溶液时,宜选用A.50m1量筒B.50m1移液管C.50ml滴定管D.50m1量瓶E.100ml量筒[答疑编号111020102]『正确答案』B第二节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难点)重点1.与误差有关的几个概念,判断属于何种误差2.有效数字的修约运算药品检验中测定的数据,由于受分析方法、仪器、试剂、分析工作者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绝对准确,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药物合成反应 第二章 烃化反应

药物合成反应 第二章  烃化反应
OH
R-CH-CH2
O
R-CH-CH
O
OR'
RCHCH2OR'
O
R'O
S N2
双分子亲核取代,开环单一,立体位 阻原因为主,反应发生在取代较少的碳 原子上
一 醇的O-烃化 3 环氧乙烷类作烃化剂(羟乙基化反应)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实例
H2SO4 ref 5h PHCHCH2OCH3
OH
2 2 2 2
X
从 X的 背 面 进 攻
伯卤代烷RCH2X按SN2历程
随着与X相连的C的取代基数目 的增加越趋向SN1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 醇的O-烃化
1 卤代烷为烃化剂:醇在碱的条件下与卤代烷生成醚

影响因素 a RX的影响
i) 当R相同C-X极化度
活性
(∵卤素的电负性)
活性:RI>RBr>RCl>RF
第一节 氧原子上的烃化反应
一 醇的O-烃化
2 磺酸酯类为烃化剂:主要指芳磺酸酯,引入较大的烃基
(C2H5)2SO4,
S O O
(CH3)2SO4 ,
R O R O
SO3R ,
O S O
H3C
SO3R 很好的离去基团
R O
: TsO
制备方法: 1 2CH3OH+H2SO4 SO2Cl 2 CH3 + CH3OH

分类

1)按形成键的形式分类
产物
被烃化物+烃化剂
C-OH(醇或酚羟基) 变为-OR醚 ,建立O-C
C-NH2 (NH3) 变为伯、仲、叔胺, C-C 建立N-C 建立C-C 建立S-C

制药工程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制药工程 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THE EXPERIMENT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供药学、药剂、制药工程用)实验一 苯佐卡因(Benzocaine )的合成苯佐卡因为局部麻醉药,外用为撒布剂,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一般性痒等。

化学结构式化学名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性 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而麻,熔点88~90℃,易溶于乙醇,极微溶于水。

实验目的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掌握酯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主要合成路线) 1.还原反应2.酯化反应NH 2COOC 2H 5NO 2COOHSn COOHNH 2COOHNH 2.HClNH 3.H 2OCOONH 4NH 2CH 3COOH NH 2COOHCH 3COONH 4SnCl 4NH 3.H 2OSn(OH)NH 4ClNH 2COOHC H OH H 2SO 4COOC 2H 5NH 2.H 2SO 4COOC 2H 5NH 2Na CO实验步骤1.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还原)称取4g对硝基苯甲酸、9g锡粉加入到100ml三颈瓶中,装上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从漏斗中分批加入20ml浓盐酸,边加料边搅拌,反应立即开始(如有必要可用温火加热至反应发生)。

必要时可再微热片刻以保持反应正常进行,反应液中锡粉逐渐减少。

当反应接近终点时(约30分钟),反应液呈透明状,稍冷,将反应液倾入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消除留存的锡块固体。

反应液冷至室温时,慢慢滴加浓氨水,边滴加边搅拌,使溶液刚好呈碱性。

抽滤除去析出的Sn(OH)沉淀,用少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4液和洗液(若总体积超过550ml,可在水浴上浓缩)。

向滤液中小心地滴加冰醋酸,有白色固体析出。

再滴加少量冰醋酸,有更多的固体析出。

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到呈酸性为止。

在冷水浴上冷却,过滤得白色固体,晾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2.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酯化)将自制的2g对氨基苯甲酸放入干燥的100ml圆底瓶中,加入20ml无水乙醇和2.5ml 浓硫酸。

中药综合实验讲义

中药综合实验讲义

3) 展开:氯仿-无水乙醇(20:1)20 mL,氨气饱和。 4) 显色:用改良碘化铋钾在展开剂挥尽后,在薄板的两边 1 cm 处显色(其 余部分以玻璃板遮盖),划出两条显色带。 5)洗脱:分别刮下两条硅胶色带,碾碎,装在折叠好滤纸漏斗中,用约 30 mL 95%乙醇缓慢洗脱,浓缩洗脱液,点样检查后用丙酮重结晶。 3.Bűchi 中压柱层析分离和硅胶薄层层析检识的方法分离粉防己甲素和粉 防己乙素。 取中压层析柱一根(1.5 cm x 20 cm),称取中性氧化铝 25 g(100-200 目, 事先用事先以Al2O3:H2O(20:1,W:V)活化),干法装柱,氮气加压填充;取生物 碱粗品适量(约 100mg),加少量氯仿溶解,蠕动泵进样;以氯仿-乙酸乙酯溶 剂线性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洗脱程序为:0-3 min,氯仿:乙酸乙酯 (90:10),10 min,氯仿:乙酸乙酯(70:30),15 min,氯仿:乙酸乙酯(0:100), 洗脱液以每 15 mL一份,自动收集,各样品以薄层层析检查,合并相同部分, 分别回收有机溶剂后用丙酮重结晶,得粉防己甲素和粉防己乙素。 将上述分离所得各样品,进行硅胶薄层层析,条件如下: 薄板:硅胶-CMC 粘合板(5 cm×15 cm,层析用;2.5 cm×7.5 cm,点滴 反应用); 对照品:粉防己甲素和粉防己乙素的氯仿溶液; 展开剂:氯仿-无水乙醇(9.5:0.5),整个系统以氨气饱和;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思考题】 1.柱层析,中压柱层析,薄层制备层析实验中为获得好的分离效果,应注
乙醇
238-140℃
注:粉防己乙素也有双熔点现象。
溶解度:与粉防己甲素相似,但在冷苯中粉防己乙素难溶。
3)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
H3CO H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合成》实验2讲义实验一 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 了解药物成盐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2. 掌握对氨基水杨酸钠合成的反应原理二、实验原理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带咸。

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中。

本品是抗结核病药,与其他抗结核药物合用治疗各类型结核病,但不做首选药物应用。

特点是结核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速度较慢。

抑菌机制是与结核杆菌叶酸的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结核菌的叶酸合成受阻。

酚是弱酸性化合物,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弱,故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成盐,而羧基酸性较强,可与碳酸氢钠成盐。

OH NH 2COOH NaHCO 3OHNH2COONa三、实验步骤在附有搅拌装置、冷凝管、水浴锅的100ml 四口瓶中加入碳酸氢钠6.5g ,水20ml ,亚硫酸氢钠0.04g ,水浴温度控制在40℃,向反应瓶中加入对氨基水杨酸11g ,加料速度以不溢出为宜。

加料完毕,装上温度计逐渐升温使二氧化碳放出,内温升至55℃,如对氨基水杨酸未全部溶解,可提高至60℃,加入适量活性炭脱色,以对氨基水杨酸或碳酸氢钠调节反应液pH9,搅拌15min ,趁热过滤,滤液冷至0℃,析出钠盐结晶,放置使析晶完全,抽滤,以10ml 乙醇分两次洗涤。

得白色结晶,45~50℃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四、注释对氨基水杨酸水溶液不稳定,易脱羧,在还原剂保护下,于温和条件中制成钠盐,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五、思考题1. 本实验中为何加亚硫酸钠?2. 本实验中的碳酸氢钠能否改为氢氧化钠?3. 试比较对氨基水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稳定性。

实验二扑热息痛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 了解选择性乙酰化对氨基酚的氨基而保留酚羟基的方法。

2. 掌握易被氧化产品的重结晶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醋氨酚,也称扑热息痛,它是—种白色、无臭单斜行结晶。

味微苦,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易溶于热水。

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物,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副作用小,极少有过敏反应。

用计算量的醋酐与对乙酰氨基酚在水中反应,可迅速完成N-乙酰化而保留酚羟基。

NH2OH (CH CO)OOHNHCOCH3三、实验步骤1.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于干燥的100ml三口瓶中加入对氨基苯酚10.6g,水30mL,醋酐12mL,搅拌均匀。

在于80℃水浴中加热反应30min,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水洗2次,抽干,干燥,得白色结晶性对乙酰氨基酚粗品。

2. 精制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对乙酰氨基苯酚粗品,每克用水5mL,加热使溶解,稍冷后加入活性炭1g,煮沸5min,在抽滤瓶中先加入亚硫酸氢钠0.5g,趁热过滤,滤液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0.5%亚硫酸氢钠溶液5mL分两次洗涤,抽滤,干燥,得白色对乙酰氨基酚纯品。

熔点168~170℃。

四、注释1. 对氨基苯酚的质量是影响对乙酰氨基酚产量、质量的关键,购得的对氨基苯酚应是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结晶,熔点183~184℃。

2. 酰化反应中,加水30ml,有水存在,醋酐可选择性酰化氨基而不与酚羟基作用。

若以醋酸代替醋酐,则难以控制氧化副反应,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差。

3. 加亚硫酸氢钠可防止对乙酰氨基酚被空气氧化,但亚硫酸氢钠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

五、思考题1. 酰化反应为何选用醋酐而不与醋酸作酰化剂?2. 加亚硫酸氢钠的目的何在?3. 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志是何物?它是如何产生的?实验三扑炎痛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 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2. 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3. 通过本实验,掌握反应中产生有害气体的吸收方法。

二、实验原理扑炎痛为一种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由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经拼合原理制成,它既保留了原药的解热镇痛功能,又减小了原药的毒副作用,并有协同作用。

适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头痛及神经痛等。

扑炎痛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乙酰胺基苯酯,化学结构式为:OCOCH3COO NHCOCH3扑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mp.174~178℃,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氯仿、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COOHOCOCH3+SOCl2NCOClOCOCH3+HCl SO2+OH NHCOCH3ONa3OCOCH 3COONHCOCH 3COClOCOCH 3+ONa3三、实验步骤1. 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在干燥的100 mL 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吡啶2滴,阿司匹林10 g ,氯化亚砜5.5 mL ,迅速安上球形冷凝器(顶端附有氯化钙干燥管,干燥管连有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通到水池下水口)。

置油浴上慢慢加热至70℃(约10~15 min ),维持油浴温度在70±2℃反应70 min ,冷却,加入无水丙酮10 mL ,将反应液倾入干燥的100 mL 滴液漏斗中,混匀,密闭备用。

2. 扑炎痛的制备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250 mL 三颈瓶中,加入扑热息痛10 g ,水50 mL 。

冰水浴冷至10℃左右,在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3.6 g 加20 mL 水配成,用滴管滴加)。

滴加完毕,在8~12℃之间,在强烈搅拌下,慢慢滴加上次实验制得的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在20 min 左右滴完)。

滴加完毕,调至pH≥10,控制温度在8~12℃之间继续搅拌反应60 min ,抽滤,水洗至中性,得粗品,计算收率。

3. 精制取粗品5 g 置于装有球形冷凝器的100 mL 圆底瓶中,加入10倍量(w/v )95% 乙醇,在水浴上加热溶解。

稍冷,加活性碳脱色(活性碳用量视粗品颜色而定),加热回流30 min ,趁热抽滤(布氏漏斗、抽滤瓶应预热)。

将滤液趁热转移至烧杯中,自然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抽滤,压干;用少量乙醇洗涤两次(母液回收),压干,干燥,测熔点,计算收率。

四、注释1. 二氯亚砜是由羧酸制备酰氯最常用的氯化试剂,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沸点低,生成的副产物均为挥发性气体,故所得酰氯产品易于纯化。

2.二氯亚砜遇水可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因此所用仪器均需干燥;加热时不能用水浴。

反应用阿司匹林需在60 ℃干燥4 h 。

3. 吡啶作为催化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影响产品的质量。

制得的酰氯不应久置。

4. 在反应过程中,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在70~75 ℃为佳,不宜超过80 ℃。

反应温度太低,不利于反应进行,温度太高,氯化亚砜易挥发。

五、思考题1. 由羧酸制备酰氯常用哪些方法?2. 在由羧酸和氯化亚砜反应制备酰氯时,为什么要加少量的吡啶?吡啶量若加多了会发生什么后果?为什么?实验四相转移催化合成DL-扁桃酸一、目的要求1. 了解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2. 了解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3. 掌握相转移二氯卡宾法制备DL-扁桃酸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扁桃酸(mandelic acid),又称苦杏仁酸,或α-羟基苯乙酸。

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直接口服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疾病。

扁桃酸也是合成许多抗生素的中间体。

另外,由于扁桃酸具有手性分子,其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常常是合成许多手性药物的中间体,因此,它在医药合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非手性季胺盐等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由氯仿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三氯甲基碳负离子,被相转移催化剂转移到有机相中,在有机相中产生活泼中间体二氯卡宾,二氯卡宾对苯甲醛的羰基进行加成,加成产物经过重排,水解得到扁桃酸。

三、实验步骤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及滴液漏斗的250ml四口瓶中,投入10.2ml (0.1mol)苯甲醛,1.2g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和16ml氯仿。

开动搅拌器并缓慢加热,待温度升到56℃时,缓慢地滴入50% NaOH溶液25ml,控制滴加速度,维持反应温度在60~65℃(不超过70℃),约一小时滴完,滴毕,再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当反应液接近中性时,方可停止反应,否则延长反应时间至PH为中性(加碱量要准确)。

反应混合物冷至室温后,停止搅拌,倒入200ml水中,用乙醚提取两次,每次20ml。

水层用50%H2SO4酸化至PH2~3,用乙醚30ml,30ml,20ml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乙烯并在减压下尽可能抽尽乙醚(因产物在乙醚中人溶解度大),得粗品。

粗品用甲苯(1:1.5)重结晶,趁热过滤,滤出残渣,母液于室温下缓缓冷却,得白色结晶。

mp 118~119℃。

四、注释1. 滴加50% NaOH溶液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约4~5滴。

否则,苯甲醛在强碱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使产品收率降低。

2. 用50%H2SO4酸化时应酸化至溶液程强酸性。

3. 乙醚是易燃低沸点溶剂,使用时务必注意周围应无火源。

五、思考题1. 何谓相转移催化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有哪些?2. 试述相转移二氯卡宾法制备DL-扁桃酸的反应过程。

3. 反应完毕后,二次用乙醚提取,酸化前、后各提取什么?实验五:对硝基苯甲醛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苯环侧链氧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苯环侧链氧化反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对硝基苯甲醛是重要的医药、染料和农药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上常用于合成胺苯硫脲(Thioacetazonum)、甲氧苄胺嘧啶(TMP)和乙酰胺苯烟腙(INHA-17)等。

对硝基苯甲醛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熔点:106~107℃,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醚,易溶于乙醇、苯、冰醋酸,难与蒸汽一同挥发。

合成路线如下:CH32CrO/Ac ONO2CH(OAc)2H2O/H2SO4NO2CHO三、实验步骤1、铬醋酸酐溶液的制备向250ml的烧杯中加入57ml醋酸酐,在玻璃棒的搅拌下分批加入12.5g铬酸酐,搅拌均匀,待用。

2、对硝基苯甲醛二醋酸酯的制备在250ml的四口瓶上配置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及滴液漏斗,将醋酸酐50ml及对硝基甲苯6.3g加入反应瓶中,冰盐浴冷却下加入浓硫酸10ml,冷却到0摄氏度,在搅拌下滴加事先制好的铬醋酸酐溶液,维持反应温度在10℃以下,加毕,于5~10℃反应2h,将反应混合物倒入250g碎冰中,搅拌均匀后再以冰水稀释至750ml,抽滤析出固体。

将滤饼悬浮于40ml 2%的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抽滤,依次用水、乙醇洗涤滤饼,抽干后得对硝基苯甲醛二醋酸酯粗品。

3、对硝基苯甲醛的制备将上述制得的对硝基苯甲醛二醋酸酯粗品置于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水20ml、乙醇20ml、浓流酸2ml,加热回流30min,趁热抽滤,滤液在冰水中冷却后析出结晶,抽滤水洗,干燥后得产品,称重,计算收率。

四、注意事项1、铬酸酐溶液配制:将铬酸酐在搅拌下分批加入到醋酐中,不能反加料,否则易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