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子宫颈癌的术后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的术后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的术后护理常规
一、手术后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
为了确保患者的康复,手术后护理环境的安全及整洁应当放在首位。

手术室室内应多开窗保持通风,室温应保持在安逸恒定的温度,尤其是在冬季患者休息时,应多放几块热水袋,使病人手脚不冷。

建立护理环境要安静,有助于患者休息。

2、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生命体征
手术后应当进行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防止发生突发状况。

3、观察病人的病情和应变能力
要重视患者病情及其应变能力,一旦有不良变化应及时处理,及时给予护理措施,防止发生负性反应。

4、注意伤口的护理
对于宫颈癌患者手术后,要特别注意伤口护理,以避免感染。

伤口护理应采用酒精擦拭或除菌洗涤,有渗出时用抗菌洗涤加加湿敷,然后覆盖敷料。

5、控制体温
手术后发热是常见的情况,应密切观察病人体温,高热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浸湿毛巾擦拭体表,或泡脚等。

6、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多变,其心理症状也很明显,故应在护理中给予心理支持,维持病人积极面对病情的心态。

宫颈癌护理常规

宫颈癌护理常规
继而发展向阴道内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状赘生物,质脆易 出血。
3、内生型:又称浸润型。癌组织宫颈深部组织浸润、宫颈肥 大而硬如桶状,但表面仍光滑(guāng huá)或仅有浅表溃疡。
4、溃疡型:不论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后,癌组织坏死 脱落,形成溃疡,甚至整个子宫颈为一大空洞所替代,形如
第八页,共38页。
脱落,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保持有效引流,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定期更换引流袋。指导病人采取半卧位,以利于 引流液引流。 I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制度。 I4.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限制陪伴 和探视人员。 I5.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加强营养 ,增加(zēngjiā)机体抗感染能力。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护理诊断(zhěnduàn)及 护理措施:
睡眠形态紊乱:与静脉补充电解质、疼痛不适有关。 护理措施:
(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休息和睡眠。 (2)转移注意力,可根据病人的爱好使用音乐疗法,播放患者
喜欢的音乐,让病人在舒适的音乐声中安稳入睡。 (3)适时(shìshí)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子女陪伴身旁照顾,使
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曾患宫颈癌者均为高危男子。 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为HPV- 16, 18, 31, 45
。 其它:吸烟、免疫抑制、经济状况、职业、种族(zhǒngzú)
和地理因素。 近年来发现应用屏障避孕法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的危险
性。
第五页,共38页。
CIN:
将子宫颈上皮非典型(diǎnxíng)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 的连续过程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第六页,共38页。
宫颈癌的发病(fā blìnⅠg级)过:程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不典型细胞局限于上皮下1/3。

医院子宫颈癌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子宫颈癌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子宫颈癌患者护理常规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多见于35~55岁妇女。

近40年来,国内外普遍应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法进行防癌普查,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配合手术及放射等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子宫颈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而言,早婚、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以及性生活紊乱者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配偶为高危男子(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患宫颈癌)的妇女易患宫颈癌。

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因素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还可能与通过性交而传播的某些病毒有关。

一、护理评估(一)病史1.询问病人的婚育史、性生活史、与高危男子的性接触史2.询问有无慢性宫颈炎、性病等疾病史。

3.询问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注意宫颈癌的诱因。

4.倾听病人的主诉,年轻病人有无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老年病人有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情况。

既往的妇科检查情况,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处理经过等。

(二)身心状况1.身体状况早期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多由妇科检查或普查发现异常,通过子宫颈刮片或宫颈活组织检查发现。

随病程进展而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1)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子宫颈癌多为鳞状细胞癌,通常好发于子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的交界处。

少数为腺癌,通常侵犯子宫颈内的腺体。

子宫颈癌的转移途径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为主,血行转移极少。

(2)子宫颈癌的躯体表现:接触性出血和白带增多为子宫颈癌最早的躯体反应,晚期表现为阴道出血、排液、疼痛。

1)阴道出血:原位癌、Ia期癌常无自觉症状,Ib期及以后表现为少量接触性出血,即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有少量出血,随后可能有经间期或绝经后间断出血。

晚期出血量增多,少数因大血管被侵蚀而发生大出血。

2)阴道排液:多发生在阴道流血之后,初期为稀薄水样,量少,无息。

当癌组织坏死、感染时,则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

3)疼痛:因癌组织浸润宫旁组织或压迫神经,引起腰跋部持续性疼痛。

子宫颈癌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护理常规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阴道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排液。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

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治疗原则】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采用以手术为主,配合放疗和化疗。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婚育史、性生活史,特别是与高危男子性接触的病史,详细询问月经有无异常或绝经后异常阴道流血。

注意有无未治疗的慢性宫颈炎、遗传等诱发因素。

2、了解患者以往的妇科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及处理经过。

3、评估患者目前的症状与体征,注意有无浅表淋巴结转移及恶液质表现。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和预后的认识以及配合程度,评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1、手术治疗参见围手术期护理2、化学治疗参见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护理常规【健康指导】1、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等,介绍手术、麻醉方式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2、嘱患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铁钙高的饮食。

3、术后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6 个月,禁性生活3 个月。

4、根据病情需要,术后半个月可接受化疗或放疗。

1 个月后返院复诊,定期随访;出院后第一年内,每2-3 个月复查1 次,出院后第2 年,每3-6 个月复查一次,出院后第3-5 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第6 年开始,每年复查一次。

5、介绍激素替代疗法,提高生活质量。

宫颈癌护理常规

宫颈癌护理常规

宫颈癌护理常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接触性出血和白带异常为早期症状,晚期为阴道流血、排液、疼痛,治疗方式根据病情可选择介入、手术、化疗、放疗联合治疗。

一、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1、术前进行健康宣教,让病人了解治疗的目的,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2、根据选用的造影剂酌情行碘过敏试验;3、术前一日进少渣饮食,术前6-8小时禁食水;4、术后按介入术后护理常规和化疗病人护理常规。

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护理常规1、术前进行健康宣教,让病人了解治疗的目的,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2、术前三天开始肠道准备(口服抗菌素、进食流质半流质)和阴道准备(消毒宫颈和阴道),术前一天开始禁食,术前晚上和术晨行清洁灌肠,保证肠道呈清洁空虚状态;术前6-8小时禁食水;3、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出入量,0.5-1小时一次,平稳后改为2-4小时一次;2)、注意保持导尿管、腹腔引流管及阴道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物性状及量3)、遵医嘱于术后48-72小时取出引流管,术后7-14天拔出尿管;4)、留置尿管的护理:每日消毒尿道口至少两次,每三天更换尿袋一次,每周更换尿管一次;拔尿管前三天开始定时(2-4小时)开放,拔管后1-2小时排尿一次,如不能自解应及时处理,拔管后4-6小时测残余尿量一次,超过100毫升需继续留置尿管,少于100毫升者每天测一次,连续2-4次少于100毫升,说明膀胱功能已恢复。

5)、指导卧床病人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病人渐进性增加活动量,包括生活自理;6)、余按妇科术后护理常规。

三、术后需接受放疗,化疗者按放疗和化疗病人护理常规。

四、出院指导:1、鼓励病人及家属积极参与出院计划的制定过程,以保证计划的可行性。

2、凡手术治疗者,必须见到病理报告单才可决定出院与否,以明确是否放、化疗及相关事项;3、告知病人出院后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并核实通讯地址。

第一年内,出院后1个月行首次随访,以后每隔2~3个月复查1次。

子宫颈癌病人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病人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病人护理常规
1、按妇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及妇科手术病人护理常规。

2、术前护理常规
(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病人抵抗力。

(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3、术后护理常规
(1) 术后盆腔安置血浆引流管或阴道橡皮条引流,应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量并记录。

12小时内如引流量超过100m1,应通知医生。

第三天更换血浆引流袋为负压吸引器。

并隔日更换负压吸引器,直至血浆引流管拔除。

(2) 术后保留尿管7-14天,按保留尿管常规护理并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日。

取管前3天开始夹管,每2小时开放引流尿液一次。

拔管后教会病人排尿方法,自解小便者1-2次后应测残余尿,> 100m1或不能自解者,则须重新安置保留尿管。

(3) 术后三日开始给轻泻剂;如液体石蜡,开塞露或其它缓泻剂。

(4) 密切观察双腹股沟区,如在术后半月左右扪及软性包块,多为淋巴囊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给予局部湿热敷以促其消散。

子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子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①阴道流血:早期为接触性出血;②阴道排液:为主要症状,继发感染后为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③疼痛:为晚期症状;④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大便困难、里急后重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

2 体症:进行阴道窥器、三合诊检查,观察宫颈局部病变,了解癌组织浸润范围。

二、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病人婚姻史、性生活史、慢性宫颈炎病史等。

2.身体评估了解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变程度。

3.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产生的心理问题的程度及分析产生的原因。

三、护理诊断
1.排尿异常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焦虑
4.恐惧
5.自我形象紊乱
四、护理措施
1.提供预防保健知识。

宣传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及定期普查早期发现治疗的重要性。

2.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病人沟通,以便取得病人与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3.术前准备,做好阴道与肠道准备。

4.帮助膀胱功能恢复
(1)盆底肌肉锻炼(2)膀胱肌肉锻炼(3)导残余尿
5.保持负压吸引管的通畅
6.病情观察
7.饮食与营养
8.出院指导
9.放疗、化疗者按放疗、化疗病人护理。

宫颈癌手术护理常规

宫颈癌手术护理常规

宫颈癌手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2、阴道流血的量、性质、颜色等,了解有无妇科检查后、性交后等接触性出血史。

阴道排液的性状、气味、有无脱落的组织。

3、病人是否伴有疼痛,了解疼痛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性质以及伴随症状。

4、病人的身体状况,对手术化疗的耐受性如何。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的好处,使病人作好心理准备等待手术。

2、按妇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准备:包括皮肤、阴道、肠道准备,遵医嘱术前灌肠2次,阴道擦洗1~2次/日,动作轻柔,避免宫颈出血。

3、按麻醉方式选择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4、平卧6小时后改自由卧位,指导病人活动,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5、术后6h禁食禁水,6小时后遵医嘱给流质,禁食乳类和甜食。

肛门排气后由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荤素搭配,加强营养。

6、妥善固定各种导管,保持引流通畅,做好标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及性状。

7、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每1h测P、R、BP×6次,至血压平稳后遵医嘱改测。

8、注意伤口渗血及阴道排液情况,注意有无伤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予止痛剂。

9、保持尿管通畅,留置导尿期间冲洗外阴1次/日,拔尿管前行膀胱功能训练。

10、化疗病人要注意保护静脉,严防化疗药液外渗。

如有外渗,立即予以处理,防止组织坏死。

腹腔化疗病人要经常变动体位,保证疗效。

嘱病人多饮水,观察记录尿量、颜色。

恶心呕吐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止吐剂。

[健康指导]1、建立和加强宫颈癌的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积极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预防宫颈癌。

2、做好手术前后的健康宣教,重点指导导管的护理和膀胱功能的锻炼,使患者能尽快恢复排尿功能。

3、做好放化疗毒副反用的自我护理宣教工作,预防由血象降低引起的感染和出血。

4、安排好休息和活动时间,劳逸结合,心情愉快,建立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

[主要护理问题]1、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的预后及需要手术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①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自我形象的接受程度。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饮食、排泄
睡眠情况等。

③专科评估:评估阴道流血量、颜色和状态。

既往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④营养状况:有无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等。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
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手术带回液体(血)、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如:有无腹痛,及其部位、性质、有无肛门坠胀感;有无阴道流血、流液情况,及其量、性状、有无异味等。

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

⑥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

⑧心理情况:焦虑、紧张、消极或悲观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⑨自理能力状况评估。

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脱落等高危因素等。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
排便等。

3、饮食指导:术前几日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饮食,术前晚半流质,次日晨禁食水,术前晚及次晨灌肠,保证肠道呈清洁。

4、常规检查: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

如宫颈活检,阴道清洁度检查,还应注意心电图、B型超声及胸部x线摄片检查情况,并告知阳性检查结果。

5、常规准备:
①手术前一日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皮试、备皮、备血、沐浴等。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及假牙等。

③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留置尿管,并告知留置尿管的目的。

④测生命体征、核查手术部位、做好身份识别。

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
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⑤遵医嘱给术前针应用,并告知用药名称及目的;待入手术室。

⑥)阴道准备: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者,术前3天每日用0.2%碘伏液冲洗
阴道,每日1次,共3次;手术当日须再次阴道冲洗,冲洗后拭干。

⑦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晚饭减量,进软食,22:00时后禁食;睡前予
肥皂水或生理盐水灌肠,也可用口服番泻叶水代替;手术当日晨再次灌肠,直至肠管呈清洁、空虚状态。

6、用药情况:告知病人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7、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和手术部位安置合适体位。

2、病情观察:
①术后30分钟至1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平稳
后再改为每4小时一次。

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等。

③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腹腔引流管及阴道引流通畅,认真观察
引流液量、性状及颜色。

按医嘱于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

④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阴道流血情况及保留导尿情况、色、量。

⑤疼痛的护理: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以保证病人
在舒适状态下配合完成护理活动。

使用镇痛泵者应严密观察其效果,认真听取病人主诉。

3.用药情况:告知病人药物名称、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4.饮食:术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肠蠕动恢复后进有营养易消化饮食。

5.活动、休息及功能锻炼:
①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范围。

②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保持病室清洁。

做好外阴清洁护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用0.2%碘伏棉球每日擦洗外阴1∽2次,排便后清洗,预防感染。

③鼓励病人早期活动: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指导病人作深呼吸,多翻身,进行穿上肢体活动,以防发生压疮、肺部感染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嘱病人渐进性增加活动量,逐日增强自理能力。

④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术后7∽14日取除尿管。

取除尿管前3天开始夹管,每2∽3小时开放一次,定时间断放尿功能。

嘱病人拔管后1∽2 小时排尿一次。

6.心理护理:主动与病人交谈,鼓励其宣泄内心苦闷,向病人及家属
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以消除病人及家属的恐惧心理,解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健康教育:
1、大力宣传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宫颈炎,及时
诊治CIN,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2、30岁以上妇女就医时,应常规接受宫颈刮片检查,一般每1--2年普
查一次,有异常者进一步处理。

已婚妇女,尤其是绝经前后月经异常或接触性出血者,及时就医,警惕生殖道癌的可能。

3、大力宣传宫颈癌可防可治,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妇女传
授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以便早期发现。

4、术后病人出院后1个月到门诊复查,了解术后康复情况。

术后3个
月内禁盆浴及性生活,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