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初探
长大隧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的探讨

第11卷第1期中国水运V ol.11N o.12011年1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Janury 2011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刘星(),女,重庆市沙坪坝人,重庆市锦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C20片石砼套拱18工字港三榀土层或基岩先管棚后中导洞长大隧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的探讨刘星(重庆市锦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400036)摘要:结合某长大隧道施工,详细阐述了该长大隧道软弱围岩段开挖施工方法、隧道防水措施和通风控制技术,为长大隧道施工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关键词:长大隧道,软弱围岩,通风,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U 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1-0201-02一、工程概况某长大隧道为连拱单向行车双车道隧道,长6,532m 。
软弱围岩段为强风化凝灰岩(J 3g )V 级围岩,灰黄、灰褐色,原岩风化强烈,结构基本破坏,岩心较多呈碎块状,锤击易碎,局部为中风化充填,采用用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初期支护采用锚杆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形式,二次衬砌采用模注混凝土结构,铺设防水排水夹层。
二、软弱围岩段开挖施工软弱围岩段位于洞口,开挖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采用中导洞法施工,施工中遵循先护后挖,“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原则。
(1)施工长管棚。
洞口开挖完成后,进行管棚护拱施工,确保Ⅴ类围岩洞口超前支护。
在PH+3.7高程线上做圆弧护拱,左中右三个受力点浇筑受力混凝土块基础,用于架立三榀工字钢和套管安装,并焊接牢固,进行混凝土护拱浇筑,设计护拱高度1.5m ,长度2m 。
采用木模板立模,护拱混凝土成型严格控制。
护拱混凝土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管棚施工,此时中导洞处增加三榀工字钢格栅,尺寸间距与套拱内格栅一致,以便支撑护拱混凝土重量,减少沉降,,见图1。
在洞外明暗洞交界处架立三榀18号工型钢架,在钢支撑上安装间距400m m 的Φ152*4m m 孔口管与Φ16固定钢筋焊接,长2m 的导向钢管,与管棚位置方向一致,然后浇注2m 长的C25砼包裹钢支撑和导向管。
浅谈长大隧道竖井施工技术

浅谈长大隧道竖井施工技术摘要:煤矿、矿山竖井传统采用正井法施工,最大直径8.5m。
而大断面竖井施工国内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介绍了雪峰山隧道竖井以及终南山隧道竖井的施工技术,简单对竖井反井法开挖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阐述,同时对滑膜二衬施工简单说明,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大直径竖井反井法施工滑模工艺探讨1 工程概况1.1 雪峰山隧道3#竖井为垂直竖井,井深373m,衬砌后竖井净径为φ6.5m,从上井口至下部约5m处为节理裂隙极发育,呈碎石状松散结构的全、强风化硅化砂质板岩,再往下约15m为节理裂隙发育,呈块碎石镶嵌结构的弱风化硅化砂质板岩,其余均为节理裂隙不发育,呈大块状砌体结构的微风化硅化砂质板岩。
1.2 终南山3#竖井井深400m,衬砌后竖井净径为φ11.5m,位于秦岭南坡大东沟中游左侧约50m.上部43m为崩积块石土(Q4c),块石岩性为混合片麻岩,松散,潮湿,土质不均,Ⅱ类围岩;下部为混合片麻岩(M i Gn),灰白色,大块状砌体结构,Ⅴ类围岩。
2 施工方案比选煤矿、矿山竖井开挖传统采用正井法施工,其直径大多介于6~8m。
而直径为13.1m大断面竖井开挖国内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2.1 竖井开挖施工方法现阶段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正井法,另一种是反井法。
正井法国内采用最多,但效率相对较低,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当需要利用竖井来开挖主洞时这种方法是必须的。
反井法施工是在竖井中心位置施工Φ1~2m导孔,然后通过爆破手段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反扩至Φ3~3.5m导孔、再由上而下、由内圈向外圈层层扩孔,最后形成开挖设计断面。
煤矿、矿山竖井开挖直径大多介于6~8m,在水平通道具有出碴条件下,应多采用反井法施工,特别当竖井直径大于8m,反井法施工的优点更为突出。
2.2 竖井衬砌工艺有翻模施工及滑模施工两种。
翻模施工适用的条件是:适用于竖井深度较浅,工艺简单,适用于随掘随砌,对竖井衬砌砼质量要求不高,工期相对较长。
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

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一、前言隧道大直径深竖井是在城市建设或工程中常见的重要结构,其施工难度高、工期紧、安全风险大。
为了解决施工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开发出了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经济技术分析,并给出一个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施工快速:采用钻孔爆破与顶管法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深竖井的钻孔、爆破、顶管和土建工程等工序。
2. 施工质量高: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
采用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确保了竖井的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
三、适应范围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场合:1. 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建设中的竖井施工;2. 下水道、排水沟、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竖井施工;3. 矿井工程、油气井等地下工程中的竖井施工。
四、工艺原理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的核心是将钻孔爆破与顶管法相结合。
首先进行钻孔,然后通过钻孔进行爆破,将土石松动后进行清理。
接下来,使用机械顶梁将钢筋混凝土顶管放入钻孔中,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最后,进行土建工程,包括竖井墙和底板的施工。
五、施工工艺1. 钻孔阶段: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机进行钻孔,完成竖井的钻孔工作。
2. 爆破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爆破作业,将土石松动后进行清理,准备下一步工作。
3. 顶管阶段:使用机械顶梁将钢筋混凝土顶管放入钻孔中,并进行调整和固定,完成竖井的结构工程。
4. 土建阶段:进行竖井墙和底板的施工,确保竖井的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
六、劳动组织在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中,涉及多个工种和团队之间的配合和协作,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的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七、机具设备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快速施工工法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包括钻孔机、爆破设备、机械顶梁和土建设备等。
例谈长大隧道施工技术

例谈长大隧道施工技术麦积山隧道地处渭河南岸南陇山与西秦岭北缘过渡带的中山区,工程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
隧道起讫里程为DK716+213~IDK740+145,全长13932m,双线隧道,最大埋深约675m。
洞身出口段IDK737+551.366~IDK738+820.071位于半径为R-8004.6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
洞身纵坡依次为16.1‰/10587m、5.9‰/3250m、0‰/95m的单面下坡。
隧址隧道范围地面高程一般为1030~1790m,相对高差760m。
洞身地表起伏较大,地势陡峭,地表自然坡度20o~50o。
隧道进口位于太碌大沟,交通不便,出口位于石家湾村,距离G310国道约700m,交通相对较好。
结合隧道所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施工工期及洞口施工条件,麦积山隧道采用进口、出口、1号斜井、2号斜井、3号斜井进行钻爆作业,采用新奥法施工。
根据标段的情况,隧道大于3000米或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为重点工程。
麦积山隧道2#、3#和出口工区施工任务繁重,如何确保关键线路持续快速掘进是本工程的重点,特别是出口端隧道穿越F1渭河大断理裂,是本工程一重点。
为之,论文就麦积山隧道2#、3#斜井及出口工区施工技术探讨,指导了该隧道的施工,目前隧道施工正在有序进行。
1. 麦积山隧道工程概况及特点1.1 隧道工程概况及特点麦积山隧道地处渭河南岸南陇山与西秦岭北缘过渡带的中山区,工程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
隧道起讫里程为DK716+213~IDK740+145,全长13932m,双线隧道,最大埋深约675m。
洞身出口段IDK737+551.366~IDK738+820.071位于半径为R-8004.6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
洞身纵坡依次为16.1‰/10587m、5.9‰/3250m、0‰/95m的单面下坡。
麦积山隧道13932m/1座中(起讫里程DK736+000~IDK740+145)洞段,1494.95m的2号斜井,478.88 m 的3号斜井和43m的引水洞。
雪峰山长大隧道快速成洞施 工技术

雪峰山长大隧道快速成洞施工技术祝建周(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摘要]雪峰山长大隧道采用全断面掘进方式施工,充分利用了自行式液压整体衬砌台车,多悬臂钻孔台车等机械化配套设施,施工进度相当可观, 2005年4月成洞258.6m。
文章介绍了其施工方案、施工装备、施工方法及现场组织管理手段,并探讨了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长大隧道快速成洞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雪峰山长大隧道是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邵怀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式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其中左线隧道长6946m,右线隧道长6956m ,洞身最大埋深为850m,是国内在建的第二条公路长隧。
其3#通风竖井(387m)为目前国内采用天井钻机先钻后扩再钻爆法施工的前例。
它的施工将填补国内该项施工技术的空白。
雪峰山隧道施工分进出口两端同步相向施工,由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出口段(K99+200~K102+822)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境内的铁山乡,地形复杂,属雪峰山脉西坡。
隧道净宽9.75m、净高5m,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0.3m~0.5m。
洞口段为风化坡积层、碎石土及砂岩,洞身基岩以硅化板岩为主,间夹少量页岩,产状为棱角状,节理发育,整个隧道穿越6个地质构造破碎断层。
在雪峰山长大隧道施工中,基岩段采用了全断面新奥法施工原理充分利用机械配套设施,通过科学组织与管理,实现了快速施工。
自2004年11月份正常施工以来,创造了平均月成洞214.4m,最高月成洞258.6m的好成绩。
2.总体施工方案及装备根据雪峰山长大隧道地质条件,工期要求和技术特征,通过对钻爆掘进深度、一次性爆破方量与岩渣运输能力、空压送风能力、混凝土拌合与运输能力及支护能力等研究,确定雪蜂山隧道施工采用机械化配套的全断面法掘进,道路无轨运输出渣,全断面台车衬砌的施工方案。
掌子面钻爆采用自制层式钻架钻眼及2#抗水岩石硝铵炸药,出渣采用利勃海尔L564装载机装渣, CQ3300T5F2自卸车运输;初支锚杆采用阿特拉斯JB1300M353E液压凿眼台车与挪威21SGBC—CR电脑台车钻孔,二次衬砌单洞采用二台YD12液压全断面衬砌台车与HBT60L—1610型混凝土输送泵砌筑混凝土。
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作者:韩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5年第2期韩超(中铁七局路桥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基础交通事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其中,长大隧道是我们开展铁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本文中,将就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1 概述近年来,我国的铁路隧道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无论是从断面上还是长度上都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且使得隧道施工技术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变得更加成熟。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长大铁路的快速施工则成为了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一项工作,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对矿山法以及其它施工技术进行适当的完善与改造,并以此获得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提升。
2 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的应用2.1 隧道测量放线在山岭隧道测量环节,其通常都具有非常大的工作量,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以科学施测方式的应用在节约我们测量时间的同时对测量效果作出保障:2.1.1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在隧道出、入口建立起一套平面控制网络,并保证我们布设范围内应当大于4 个控制点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校核工作。
其中,需要保证一个控制点能够对洞内第一个控制点进行观测,并保证其定向边不应小于洞内导线的长度。
在控制点布置方面,需要我们将其布置在视野良好、稳固可靠的位置,且保证视线应当高于障碍物1m 以上。
2.1.2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在洞内平面测量过程中,需要我们使用等边闭合导线环网的方式开展,并以由外至内的方式引测,且尽可能保证在夜晚和阴天开展工作。
而在洞内导线点布设方面,则应当使其尽可能的靠近中线,且将导线的边长控制在400m 左右,这是因为如果导线边长过短,就会增加累计误差,并最终对贯通精度产生影响,而如果导线边长过长,则也会因为洞内透视效果不佳而对我们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另外,在测量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照明、通讯以及通风设备等准备工作,并以双照准法减少测量误差。
长大隧道施工技术浅析

长大隧道施工技术浅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大力建设,为了减少线路长度,快速运输,提高旅客舒适度,缩短运输时间,长大隧道在公路、铁路、市政、水利建设中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施工企业必须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和工艺,强化过程管控,安全快速的完成施工,才能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作者以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为例,从长大隧道斜井施工技术对比分析,正洞快速施工和隧道辅助施工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组织的方法,希望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长大隧道;斜井施工;快速施工(一)斜井施工技术对比分析目前,长大隧道长度达到几十公里,独头掘进的平行导坑法也不合时宜;钻爆法施工长大隧道,为解决运输、通风、排水等施工难题,必须增加斜、竖井(或横洞)来增加工作面,通过“长隧短打”,以达到快速施工,缩短建设工期,以达到快速施工快速建成投入使用的目的。
一般长大隧道都需设一座或多座斜井,乌鞘岭隧道共设了15座斜、竖井(含横洞),关角隧道设了11座施工斜井,斜井是长大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斜井是隧道施工阶段进料出渣、通风排水、人员上下班的运输通道,斜井的正洞任务划分、施工速度、通道设置、运输组织直接决定隧道正洞的正常施工组织,要想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斜井的合理施工组织变得尤为重要。
必须根据施工所在地地形、地貌以及正洞走向选择最优的斜井位置、坡度、断面形式,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技术工艺及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才能保证斜井安全快速的建成。
一、斜井施工参数选择对比分析1.1 斜井位置的选择斜井井口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线路走向、施工任务划分、防灾等情况综合确定,井口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坦、地质稳定、斜井坡度适宜的位置,才能确保斜井安全顺利的建成和正洞施工弃渣、运输、通风、排水等方面的需要。
各斜井将正洞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段落,将担负各斜井之间的施工任务;为确保斜井能够在指定的工期内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斜井任务划分必须合理。
铁路长大隧道快速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铁路长大隧道快速施工关键技术探讨铁路隧道是一种修建在地下、水下,并铺设有铁路的建筑物。
通常铁路隧道都是狭长的,只能采用进口、出口及坑道进入正洞,并分为多个工作面,往往采用对头掘进方案,但由于工作面数量的制约,容易使工程工期难以掌握。
再加上在长大隧道的地质条件往往比较复杂,从而容易使长大铁路隧道的建设处于控制全线工期的地位[1~2]。
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加快隧道的施工进度,不仅要加强施工管理及合理规划,还要灵活运行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实现对工程的快速施工。
1 工程概况桔柑隧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境内,地势总体趋势西高东低,沟谷深切多呈“V”字形。
高程多在970~1740m,隧道最大埋深约780m。
隧道起迄里程为DK380+738~DK388+900,全长8465.021m(含长链),为双线隧道,除进口770.044m位于R=4500m的曲线上,洞身3329.017m位于R=4500m的曲线上,出口端534.592m位于R=6000m的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段。
工点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粗圆砾土,白垩系下统泥岩与砂岩互层,石灰系下统灰岩,泥盆系下统千枚岩夹灰岩、灰岩,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砾及碎裂岩。
2 超前地质预报因铁路长大隧道的地质条件往往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危险因素太多,因此需要采用超前地质预报,以掌握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及其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为断面的开挖、支护设计及优化施工方案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为隧道的快速施工提供技术数据支持,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应将超前地质预报作为一项必要的施工工序,并由第三单位负责,可与业主直接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3 斜井交叉口施工技术为了加快隧道的施工进度,该隧道共设计一座斜井,并以此作为辅助坑道,设立3个施工区共4个工作面分别从桔柑隧道进口、桔柑隧道横洞兰州方向、桔柑隧道横洞重庆方向、桔柑隧道出口四个工作面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初探
摘要:伴随着我国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及业主对安全、质量、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隧道建设正逐渐朝向长、大、深的方向发展。
而长大隧道在工程中往往起着工期控制的作用,为此寻求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是必要的,本文运用综合的观念对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即长隧短打技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健词:长大隧道工期控制快速施工技术长隧短打
一前言
长大隧道往往是一个项目乃至一条线路的重点工程、关键工程、控制工程,因此不断提高施工工效、实现长大隧道快速施工能起到加快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有促进作用,意义重大。
从隧道快速施工经验的总结和研究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综合性地研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秩序管理和长隧短打等,对促进隧道的快速施工更具成效。
基于多年的施工经验及对相关理论的应用,以综合观念为基本思路,对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的方法进
行初步探索。
二施工技术
1掘进方法选择
隧道掘进方法很多,可以分为矿山法(钻爆法)、掘进机法、沉管法、顶挖法、明挖法等:
矿山法又称钻爆法。
其优点是:机械简便、小型、机动性能好、
适应性强、成本低。
缺点是:施工过程中人员多、距离掌子面近、安全性底、工序变换频繁。
掘进机法,主要包括隧道掘进机(tmb)法和盾构机掘进机法。
tmb法适用过于岩石地层,岩性变化不大,岩石较完整地段。
盾构机法适用与土质地层,目前在地铁建设中应用较多
沉管法、顶挖法、明挖法主要用于修建水底隧道、城市地铁及埋深很浅的山岭隧道等。
因此,可供长大隧道选择的施工方法以钻爆法、tbm法、钻爆和tbm相结合的掘进方法为主。
其中,钻爆和tmb结合的掘进方法除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外,也存在两种掘进方法交替变换时带来时的工法转换问题。
2出渣运输方式
目前隧道出渣运可以采用无轨运输和有轨运输两种方式。
无轨运输以大型自卸汽车、大功率装载机为基础;有轨运输方式以大容量梭式矿车、大功率铲装机为基础。
选用何种出渣方式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现有机械配备、通风条件、施工人员的素质等综合确定。
隧道通风条件较好时,长度在3 km以内的小断面隧道及大断面隧道应优先选用无轨运输;长度大于3 km的小断面隧道应优先选用有轨运输。
三施工环境
1 洞内通风
供风距离越长,管道摩擦阻力越大是困扰长距离隧道独头巷道通风的难题。
在施工中,新鲜空气的补给量主要按以下因素确定:①掌子面一次爆破所产生的有害气体;②洞内爆破所产生粉尘;③洞内内燃设备产生的有害气体;④洞内人员呼吸所必须的供氧量;
⑤喷射混凝土所产生的粉尘。
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一支专业隧道通风管理队伍, 从隧道通风设计到设备配套、通风管理等实施专业化管理,以达到有效的通风效果,为下一步施工打下基础。
2 洞内排水
隧道排水主要为隧道渗水、涌水, 同时还需考虑施工排水。
收集隧道涌水量,预测施工排水量,计算出最大排水量。
并依据该数据和排水高差、距离、排水时间、安全储备等进行水仓、管路、泵站的设计。
隧道有纵坡可以利用时,尽量利用纵坡,在隧道两侧设边沟排水。
当反坡施工时,采用多级泵站接力排水。
3 施工用电、风、水
对长大隧道,独头掘进距离也较长,远距离供电,电压降低较大,满足不了施工需求。
一般在进洞超多1200m后,采用10kv高压进洞,洞内设移动变压器,随掘进长度进行迁移。
还需配备发电机组,保证施工电力供应。
施工供风一般采用20m3/min电动空压机供风,一般多台空压机并联供风,以保证提供给掌子面正常施工风压。
独头掘进较长时,随着掘进长度的加大,当高压进洞完成后,可以将部分空压机置于
洞内扩挖地段,以保证施工用风风压。
施工供水较多的采用高山水池,高山水池一次性投入后,可以节省后期使用费用,且水压均衡。
4 洞内整洁
设专人进行三管两线管理,规范机、料堆放,规范作业流程,洞内定期清扫洒水、垃圾及时清理出洞外。
四施工秩序管理
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切合工程实际、抓住工程特点和加强可操作性是关键。
编制施工组织之前,要深入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交通运输条件、施工便道方案比选、对以后地表地下构建筑物的影响、场地布置与洞口相临工程、弃渣场地选择、征地位置面积、拆迁情况和数量、附近建筑物数量和质量、水质水源情况、原材料供应价格信息、电力供应情况、当地气象、水文资料、风俗习惯和环境保护要求等。
并在熟悉相关招标文件、合同、设计图纸、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建筑法规及规章制度、行业规程及企业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合理、实用、经济、可靠的施工组织设计。
2工序间的协调
隧道快速施工追求的是整体速度, 单工序高速而其它工序跟不上, 不但实现不了快速施工,反会形成安全、质量隐患,造成施工
秩序混乱。
所以,就隧道整体快速施工而言,要求个工序快速,各工序间搭接顺利、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整体速度。
施工进入良性循环后,各工序施工技术应用就有良好平台和空间,这时就需要对各工序的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和提高,缩短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加快循环的速度,使各工序密切配合、协调稳步进行,从而达到加快进度、缩短工期的目的。
3 机械、人员配套和材料供应
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套首先要满足施工合同所要求的安全、质量、工期等,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条件,前者包括工作量、能源消耗、劳力资源、设备的易操作性、灵活性和维修难易性等;后者包括机械设备的购置费、利用率及易损件的储备量等方面。
机械配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机械的选择和机群的组合配套。
机械的选择一般考虑机械的适用性、经济性。
适用性是指适合施工对象的施工条件,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经济性主要是要求在满足安全、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所选机械的总成本较低。
人员配合也是影响个工序工作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的因素是工程施工中最主观的因素。
主要是施工人员的数量、素质、工种的选择,就人员配合来讲,主要就是各工种的配合问题,还有就是施工人员和机械的配合,人员的配备不足或不合理造成机械不能正常发挥其工作效率,也是较常见的问题。
材料和施工的配合,首先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投标文件和国家
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格产品,其次是在施工过程中较多见的是因材料短缺造成部分停工或全部停工。
所以材料的及时、准确供应对快速施工的影响也非常大。
五长隧短打
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辅助坑道,斜井、竖井、横通道或平行导洞, 通过辅助坑道开辟隧道中间作业面,实现“长隧短打”是隧道建设者的惯用方法之一。
以往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强调合理工期,强调均衡生产,反对盲目加快施工进度、反对盲目多设辅助坑道。
因为这些加大了工程量,加大了施工成本,工程完工后这些辅助坑道一点用处都没有,有的在工程进行中还形成包袱。
如大瑶山隧道的班古坳竖井等。
对于工期紧迫的特长隧道工程,传统的方案是无法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
必须从工程实际出发,进行地质地貌详细调查,因地治宜的制定“长隧短打”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多个施工队伍、多套设备共同施工,开展大军团作战,提高施工效率。
可以说“长隧短打”是实现以传统技术实现快速施工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施工方法之一。
但同时,在方案的制定中,要兼顾安全、质量、经济等方面的要求,不能无节制的开工作面。
六结束语
综合所述,在隧道快速施工技术中,对主要影响施工速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索,以及如何经济、合理、综合的考虑、安排、匹配这
些影响因素,使在隧道施工中更加协调、稳步、快速的进行。
得出以下结论:
1.合理选择掘进方法和出渣运输方式。
掘进方法决定掘进速度,掘进速度决定施工速度。
所以合理确定掘进方法至关重要。
2.洞内封闭的作业空间里,施工环境影响着各个工序。
良好的施工环境可以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3.协调的施工秩序,可以大大较少误工、窝工的发生。
施工秩序混乱也是现在施工管理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4.长隧短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应因地制宜,要兼顾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确定工作面的位置和数量。
最后,快速施工最终是对人、材、机的管理。
应按照可行、能力相匹配、经济等原则,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结合施工进度要求确定一个最优的方案以使施工成本最低,从而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刘小云(1965-),男,本科,工程师,从事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