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作法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反应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反应方程式
制备氧气的实验室反应通常涉及到氧化剂和氧化还原反应。
以下是三个常见的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1. 加热过氧化氢:
2H2O2 (aq) → 2H2O (l) + O2 (g)。
这是最常见的制备氧气的方法之一。
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情况下分解成水和氧气,释放出氧气气体。
2. 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s) → K2MnO4 (s) + MnO2 (s) + O2 (g)。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分解成氧气气体和其他产物,这也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氧气的方法之一。
3. 加热过氧化钠:
2Na2O2 (s) → 2Na2O (s) + O2 (g)。
过氧化钠在加热的情况下分解成氧气气体和氧化钠,同样也是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应之一。
这些反应方程式展示了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它们都是通过加热氧化剂来释放氧气气体。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备氧气,但这三种是比较常见的。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初中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初中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1)加热法;(2)用排水法;(3)用氧化铁红做催化剂。
一、加热法
装置:集气瓶+固体试剂+酒精灯。
原理:将生成的氧气通
过加热的方式放出,再收集到集气瓶中。
具体操作步骤:①用燃着的木条搭在试管口上,并使试管倾斜;②集气瓶(或塑料瓶)向下倾斜,把水倒入试管中;③收集到的氧气通过导管,经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二、排水法
原理:通过导管将空气吸入集气瓶中,使其充满整个集气瓶,然后再将空气排出,在集气瓶中收集到氧气。
三、氧化法
具体操作步骤:①将集气瓶(或塑料瓶)放在桌上;②将燃着的木条(或烧红的铁片)搭在集气瓶口上;③用小火柴点燃木条或烧红的铁片,随即将导管放入水中(导管不能放入水中);
④收集到的氧气通过导管进入集气室中;⑤熄灭酒精灯。
—— 1 —1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报告

氧气的制备与性质一、实验原理 1.氧气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O 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情况下,O 2比空气的密度大。
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 2约30ml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如铁、镁)、非金属(木炭、硫、磷、和石蜡等)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制法主要方法:(1)过氧化氢法:2H 2O 22MnO ===2H 2O+O 2↑(2)高锰酸钾法:2KMnO 4∆===K 2MnO 4+MnO 2+O 2↑ (3)氯酸钾法:2KClO 32MnO ∆===2KCl+3O 2↑其他方法:(4)氧化汞法:2HgO ∆===2Hg+ O 2↑(汞蒸气有毒,不采用)( 5)过氧化钠法:Na 2O 2+2H 2O===4NaOH+ O 2↑(原料昂贵一般不采用) 2 Na 2O 2+2CO 2===2Na 2CO 3+ O 2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O 2的制取与收集(1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取3g KMnO 4加入硬质大试管, 装置如上,管口放好脱脂棉,以防药品喷向试管口。
再准 备6只集气瓶装满水后一毛玻璃片横切瓶口盖住,不留水 泡,然后倒置于水槽中。
如图连接装置,点燃酒精灯后先 预热试管,后集中于试管中下部加热,待气泡快速均匀冒 出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口冒出第一个气泡时表示收集满, 以毛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
连续收集完后,先移除导 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2)催化分解H 2O 2如图连接实验装置,锥形瓶中加入0.5g MnO 2,瓶上加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中装入稀释过的H 2O 2(30%H 2O 2与水的体积比为3:1),控制滴加速度,收集气体。
2、O 2的性质(1)硫在氧气中燃烧取一只洁净的燃烧匙,放入黄豆粒大小的硫,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此时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然后将燃烧匙慢慢深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此时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生成。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知识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一.精讲点拨1.工业制氧气(物理变化)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根据沸点的不同2、实验室制氧气方法(化学变化):、、3、高锰酸钾制氧气药品:高锰酸钾反应原理:发生装置选取:1、固固加热装置2、固液不加热装置选取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选取:方法1、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2、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3、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注意事项:1、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避免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
2、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伸入制取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导管过长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4、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5、加热时要先预热,目的是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6、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原因是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7、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时不立即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8、实验结束后,要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9、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排水法)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1、过氧化氢制氧气(化学变化)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反应原理:二氧化锰的作用:催化作用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溢出。
(2)、装药品时先装二氧化锰后装过氧化氢。
2、催化剂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点:一变二不变2、分解反应概念: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特点:一变多。
制作氧气的三个方法

制作氧气的三个方法
实验室中有三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氯酸钾制取氧气;
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
氧气,化学式O₂,相对分子质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
熔点-218.4℃,沸点-183℃。
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1氯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ClO3==(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KCl+3O2(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利用率高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MnO4==(反应条件:加热)K2MnO4+MnO2+O2(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不需要催化剂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
化学式:2H2O2==(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H2O+O2
优点:不需要加热,环保节能。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及氧气性质验证(word版)

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及氧气性质验证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的比较适用范围:收集不溶于水和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适用范围: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ρ气体>ρ空气)热膨胀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双手捂住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双手之后,在导管口形成一端倒吸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1: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向长颈漏斗加水,如在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端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2: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加水,如在分液漏斗下端形成一端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⑦⑧加热二、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三、利用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实验中的若干问题1.为什么该实验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引起导管堵塞,导致试管破裂。
2.为什么该实验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答: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
3.为什么该实验的导管稍伸入试管即可?答:有利于试管内的空气排出。
4.为什么该实验要先预热试管?答: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5.为什么该实验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
6.为什么该实验要等气泡均匀且连续冒出后再收集?答:为了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7.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8.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答: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四、空气中物质的检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盛,则证明空气中有氧气。
水蒸气:将无水硫酸铜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二氧化碳:将空气通入二氧化碳中,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五、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若干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4.镁在氧气中燃烧5.磷在氧气中燃烧。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回忆所学知识中得到氧气的方法:
植物光合作用得到氧气。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
通电分解水: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实验室制氧气 ?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分析
1.选择药品并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
2.确定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确定实验步骤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和过氧化 钠反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办法: 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H2O2
O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过氧化氢: 化学式为 H2O2,其水 溶液俗称双 氧水,无色 透明液体, 水溶液常用 于消毒等。
鱼池缺氧,造成大量鱼死亡。 渔民损失10万余元
【主要成分】过氧化氢 【含量规格】15% 【作用与用途】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 新生态氧,用于养殖池塘的增氧, 药性温和,使用方便,无残留, 绿色环保。 【用法与用量】 用法:将本品以1000倍水稀释后 直接泼洒于养殖池塘中。 用量:每亩水深1米用本品100~ 150ml,病情严重可加量使用。
)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C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练一练: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 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观察下 图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溶液 •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_,锥形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气密性不好
1.实验室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则( C ) A.不能产生氧气 B.使氧气质量减少 C.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D.没什么变化 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B ) A.用火柴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闻气味 D.用天平称量 3.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 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 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B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有如下几种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 分解过氧化氢法:将过氧化氢(H2O2)加热分解,产生水蒸气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2 H2O2→2 H2O + O2。
2. 碘化钾催化过硫酸钾法:将硫酸钾(K2SO4)和碘化钾(KI)混合,加热催化分解产生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2 K2SO4 + 4 KI →4 K2SO3 + 2 I2 + O2。
3. 高温分解高锰酸钾法:将高锰酸钾(KMnO4)加热至高温,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2 KMnO4 →K2MnO4 + MnO2 + O2。
这些方法仅适用于实验室规模的氧气制备,实际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其他更大规模和高效的方法,如空分法(利用分子筛吸附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电解水法(利用电解水产生氢氧离子和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固图加片热型
固液不加图热片型
固固加热型 • 反应物都是固体 • 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 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
收集装置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排水法
不溶于水,不与水 反应的气体
思考:结合氧气的性质,收集氧 气采用什么方法?
1氧、气排资水料法卡::因在为通氧常气情不况易下溶, 于是水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 2准、状向况上下排,空氧气气法的:密因度为比氧空气气 的略密大度,比不空易气溶略于大水。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柳青
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初步学习如何选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3、学习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例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药品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过氧化氢
无色液体 符号:H2O2
氯酸钾
白色固体 ,能溶于水 符号:KClO3
高锰酸钾
暗紫色固体,能溶于水 符号:KMnO4
装置图 (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仪器的组装
• 【思考】如何将仪器组装成一套合 理的实验装置呢?
安装顺序:从左往右,由下而上 (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端
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 察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 导管内能否形成一段水柱。
实验步骤
1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2 装:装入药品
3 定:固定在铁架台上 4 点:点燃酒精灯
5 收:收集气体
Hale Waihona Puke 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6 离:将导管撤离水槽 7 熄:熄灭酒精灯
安装注意点
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导管只需突出胶塞少许, 导管口放置一团棉花
用外焰对准药品 加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检查有无灯芯和酒精
导管口只能插在集气 瓶口附近
谢谢欣赏
二氧化锰
黑色粉末,难溶于水 符号:MnO2
反应原理
1、过氧化氢 二氧水化锰+氧气
2、氯酸钾 二氧化氯锰化钾+氧气
加热
3、高锰酸钾 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符号表达式
• H2O2 MnHO22O+O2
• KClO3 • KMnO4
M△nOK2Cl+O2
△K2MnO4+MnO2+O2
装置选取
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