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表格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隧道工程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孔桩护壁强度不够 人工挖孔桩
挖桩作业人员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孔桩内空气污浊
孔桩内排水不及时 孔桩口未设立安全标志牌或警示灯
钢筋切割加工时产生大量火花 加工机具老化
作业人员不戴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成品钢筋搬运
切割、焊接时产生的废气、粉沫 焊接弧光辐射
电焊焊渣引起明火 钢筋绑扎安装中不按要求施作
高空作业者心理紧张 高处作业防护不当 高处焊接时焊渣到处飞溅
机械伤害、车辆伤 害
高处坠落/触电、物 体打击
工作环境不良
雷击
心理异常
高处坠落
违章作业
触电
违章作业
触电
设施缺陷
机械伤害
操作失误
物体打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违章作业
淹溺
违章作业
倒塌/物体打击
作业环境不良
摔、扭伤等
防护缺陷
物体打击
违章作业
倒塌/物体打击
操作失误
坍塌
违章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管理缺陷
触电/火灾
违章作业
触电/火灾
材料堆码放 7 、化学危险
品使用存储
电箱安装位置不当,没有明显安全标志 配电箱内多路配电无标记,引出线混乱
配电箱无防雨措施、无门、无锁 电箱内有杂物、不清洁 配电线路老化、破皮未包 架空线路不符合要求 电缆不绝缘或绝缘破坏 电缆埋设不符合要求 作业中接触带电体
违章作业
坍塌
砌筑施工 4 (包括脚
手)
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扣件 脚手架基础未整平夯实,无排水措施
脚手架底部未垫木或垫木不合格 未按要求挂设安全防护网
违章作业
管理缺陷/违章 作业
违章作业
坍塌/高处坠落 倒塌 倒塌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隧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240 120 80 150 240 240 120
中 低 低 低 中 中 低
3
4
10
120

隧道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衬 砌 作 业 防 水 层 作 业 作业台架上无围挡 高处坠落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 1
可能性L
频繁程度E 发生后果C
危险值D
级别 低 低 低 低 中 低 高 低 低 中 低 中 中 中 高 高 中 高
备注
2 3 3 3 3 1 3 3 1 3 3 3 3 3 3 3 1 3
1 4 4 5 5 5 5 4 4 4 4 4 4 4 5 5 4 4
60 10 5 5 10 20 20 10 20 20 10 20 20 0 100 300 120 80 240 120 240 240 240 300 300 240 720
洞 口 作 业
洞顶及洞口排水系统未及时形成 爆破后未清除边、仰坡上的松动石块 未按设计要求对洞口采取加固措施 洞门墙工程脚手架、工作平台未搭设牢固 洞门墙工作平台未设扶手、栏杆 爆破后浮石未处理开始出碴、钻眼作业 未对死残眼进行检查,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3 3 3 3 3 3 6 3 3 1 6 10 3 3 10 3 6 3 6 3
5 2 2 4 2 4 2 4 4 5 5 5 5 2 2 5 5 5 4 5
40 20 20 20 20 20 40 40 20 20 10 10 20 5 10 10 10 20 10 20
600 120 120 240 120 240 480 480 240 100 300 500 300 30 200 150 300 300 240 300

运营线路安全评估表

运营线路安全评估表

运营线路安全评估表运营线路安全评估表
日期:
评估人员:
运营线路:
1. 线路概述
- 线路起点:
- 线路终点:
- 线路距离:
- 运营时间:
2. 道路状况
- 道路宽度:
- 交通标志标线是否齐全:
- 路面是否平整:
- 是否存在施工或修路情况:
- 是否存在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
3. 车辆状况
- 车辆状况是否良好:
- 车辆是否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
- 车辆是否具备安全设施和装备:
- 车辆是否按规定载客:
4. 驾驶员状况
- 驾驶员是否具备合法驾驶证:
- 驾驶员是否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驾驶员是否遵守交通规则:
- 驾驶员是否经常疲劳驾驶:
- 驾驶员是否存在违法记录:
5. 客流量与安全措施
- 平均客流量:
- 是否设置乘客提示标志和广告语:- 是否设置安全带提醒标志:
- 是否配备安全员或乘务员:
- 是否设置防护栏或护栏:
6. 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
- 是否制定相关突发事件预防措施:- 是否设置应急报警装置:
- 是否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 是否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7. 其他安全措施
- 是否配备灭火器和急救箱:
- 是否安装监控设备:
- 是否设置报站系统:
- 是否设置报警设备:
- 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评估结论:
评估人员签名:。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隧道工程)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隧道工程)

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Ⅱ、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害; Ⅴ、作业条件危害评价(LEC法)
作业条件危害评价:L-可能性,E-频繁程度,C-发生后果,D-危险值。

D值为300以上的判定为高度危险源;D值为150-299判定为中度危险源; D值为150以下的判定为低度危险源。

危险源控制措施:a) 控制目标、指标、专项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b) 管理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c) 对已有的一般控制措施的改 进;d) 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e) 现场监测、信息、报告、预警与报警;f) 应急预案;g) 监督与检查;h) 其他。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路基桥涵隧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路基桥涵隧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1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食堂安全管理制度,购置消毒柜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食堂安全管理制度,购置排风扇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食堂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定期体检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预防措施 加强监督,严格按消防法执行
应选在相对安全的地带,并建立专项预防应急方案和 措施
6 6 3 108 3 否
3 6 7 126 3 否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强化管理、严格执行规程规范 加强现场监督严格执行临电方案 加强现场监督严格执行临电方案 加强现场监督严格执行临电方案 加强现场监督严格执行临电方案 加强现场监督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采取措施,减少接触时间
8
办公区域 饮水机、热水器无水干烧
火灾
1
6
3 18
1

加强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9
食堂
炊事员上岗未进行健康检 查
疾病传染
0.5 6
7 21
2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身 体
10
食堂
食品变质
食物中毒
0.2 6 40 48
2

加强监督,严格执行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11
施工作 业
70
施工现场用电
潮湿环境下未使用安全电 压
触电、漏电
71
施工作 业
施工现场用电 洞内作业照明亮度不够

隧道风险评估

隧道风险评估

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t2凝灰质千枚岩,全风化,风化为土状,厚0.3-0.8m,下为P t2千t2)青灰色薄-中薄层状砂质板岩局部夹千枚岩,薄~中厚层状,强风化岩层破碎,弱风化较完整。

DK186+630~DK168+670段推测岩体破碎。

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4dl+el粉质粘土;下伏地层为元古界双桥群(P t2)青灰色薄-中薄层状千枚岩局部夹板岩。

隧道洞身岩层较完整,勘探过程中未发现构造发育。

隧道进出口土层较厚,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可能出现的浅层溜坍。

同时出口局部存在仰坡顺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动过大或支撑不及时或支撑强度不够均会造成岩层松动,出现岩层变形及裂隙加大,导致地表开裂,出现地表水下渗、地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岩。

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伏元古界中统(P t2)板岩局部夹千枚岩、变质砂岩,其中板岩,强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已大部分破坏,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主要为较软岩,岩体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含少量碎石,厚约0.5m;下伏元古界中统(P t2)灰褐色,青灰色千枚岩局部夹板岩,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岩层破碎;岩层产状:进口段3500∠870。

根据物探震法探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隧 道 风 险 评 估 表。

城市道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表、评估报告格式

城市道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表、评估报告格式

附录A风险评估表附录A.1隐患因素评分表表A.1-1隐患因素评分表运营风险评分项目最大分值XX隧道得分R1隧道重要度100R1-1交通功能20R1-2建设环境40R1-3地理位置40R2交通绩效100R3车道交通量100R4大型车交通绩效100R5危化品车辆通行100R6路面条件100R6-1路面类型20R6-2错台高度20R6-3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30R6-4路面磨耗指数PWI30R7平纵线形100R7-1线形条件60R7-2分岔情况40R8土建结构100R8-1洞口15R8-2洞门5R8-3衬砌40R8-4检修道7R8-5排水系统6R8-6吊顶及各种预埋件10R8-7内装饰7R8-8标志、标线、轮廓线10R9其它风险100R9-1常态性车辆堵塞40R9-2隧道入口段车道减少30R9-3隧道入口前有交叉口20R9-4隧道出口有交叉口10附录A.2保障因素评分表表A.2-1照明设施评分表评价指标分项指标定性定量指标最大分值得分照明设施路面平均亮度优于现行规范要求,视情况得分,最高得40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得30分;不满足,得0分。

40亮度纵向均匀性优于现行规范要求,视情况得分,最高得30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得22.5分;不满足,得0分。

30隧道两侧墙壁2米高范围内平均亮度优于现行规范要求,视情况得分,最高得20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得15分;不满足,得0分。

20引道照明有洞外引道照明且优于现行规范要求,视情况得分,最高得10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得7.5分;不满足或无,得0分。

10总分100注:现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表A.2-2供配电设施评分表评价指标分项指标定性定量指标最大分值得分供配电设施外电源双重电源供电,得30分;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得22.5分;单回路电源线路供电,得12分。

30双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有,得10分;无,得0分10应急电源装置优于现行规范要求,视情况得分,最高得10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得7.5分;不满足,得0分。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经典版))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经典版))

梅岭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2、《S323鸿门至旌德公路梅岭隧道及接线工程施工合同文件》、二阶段施工图设计;3、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4、《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一)、隧道工程概况S323鸿门至旌德公路梅岭隧道行政区域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梅岭隧道进口位于宁国市胡乐镇梅树下村原曙光厂附近梅岭山脚,出口位于宁国市胡乐镇梅岭脚村附近梅岭山脚。

隧道进洞口离S323约300米,有机耕道路前往,出洞即为S323,交通条件较好。

隧道为单洞双车道,隧道长度为939m,起止里程为K7+722~K8+661,属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二)、隧道设计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3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0m,净高5.0m;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BZZ-100;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7隧道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6。

(三)、隧道工程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⑴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B 风险评估表格
附录B-1 隐患因素评分表
附录B-2 保障因素评分表
照明系统评分表
注:1.现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注:1.现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交通与监控系统系统评分表
通讯系统评分表
注:1.现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通风系统评分表
注:1.现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火灾消防系统评分表
注:1.现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应急管理评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