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doc资料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doc资料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doc资料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和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和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和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他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他人玩耍,不参加他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他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对着他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

开时既没有目光挽留也没有任何动作反应,似乎没有对父母的正常依恋,面部表情很单调。若有需要,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无法用手指指物。身体语言贫乏,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兴趣狭窄,喜欢爬高,站在窗户上看外面的马路;喜欢在有弹性的表面如沙发、床上蹦跳直至疲惫;喜欢来回地奔跑。

2.访谈结果

与其家人的谈话了解到,小华的爷爷、爸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人对其期望值很高,一直认为自家的孩子很聪明,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若小华事情做得不够好,爷爷和爸爸会扳起脸,提高嗓门,批评孩子;奶奶性子急躁,常亲自动手代替完成。家人见小华对他人的言语无反应,平时不怎么对他讲话。据幼儿园老师介绍,小华虽然上的是全日制班,但在幼儿园待的时间不多,经常请病假,一个星期只有一两天会去幼儿园有时上午送去中午就接回家休息。小华在幼儿园里从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也不听老师的指令,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午休息时也不肯睡觉,无法遵守幼儿园里的作息制度。老师反映,儿童的爷爷奶奶对他很宠爱,经常中午去幼儿园看他吃饭、午休,对幼儿园的工作不太满意,抱怨饭菜差、老师不给小孩盖被子,于是常常领着小华回家吃午饭、睡午觉。但他们很少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老师让他们在家里进行的家庭游戏活动,也很少得到他们的配合和反馈。其他家长都在家长联系手册上将自己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写得很详细,但他们往往只写两个字“正常”,与老师之问的交流很少。

3.环境观察

对小华家的入室访问发现,该儿童通常只能在客厅和杂物室里玩。家里的玩具非常少,只有两辆儿童车、几块积木和一张专供儿童蹦跳的旧弹簧床。小华在家里时,通常是爷爷看报纸、奶奶做饭、打扫卫生,而小华就在客厅和杂物室之问跑来跑去,或者在弹簧床上跳,累了就趴在窗户上往外看。晚上爷爷奶奶回自己家,小华则由爸妈照看。

根据上述的观察和访淡结果,并结合DSM-IV诊断标准,我们认为小华在社会性语言发展存在明显障碍,且症状发生于3岁之前,具有明显的自闭症特征,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不良因素。首先,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目前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落差。到目前为止,家长仍旧对小华有很高的期望,在向他人描述时将孩子的行为能力描述得很好,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家长很不愿意承认孩子是自闭症患者;其次,家人对孩子的管教很严厉,限制很多。不准他爬高、把东西弄乱平时孩子做一点点错事,家长就会大声斥责或施予惩罚;再者,家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致。爷爷、爸爸主张严格管教,妈妈较温和、希望顺其自然,奶

奶则比较宠爱但缺乏耐心,为此爷爷奶奶与妈妈也经常发生争议,互相埋怨,家庭关系不太融洽,孩子的行为也更加无所适从,并对爸爸、爷爷感到害怕。另外,由于家人对小华失望的表现,也很少购买该年龄儿童常玩的玩具,认为他反正听不懂,所以也较少有语言交流。

三、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案的设计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对小华的¨ll练方案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的改变、目光接触洲练、指令听从训练、模仿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由于是初期阶段的训练,因此,目光接触训练、指令听从训练、模仿能力训练和表达能力训练基本是围绕着感觉统合训练的各项目进行的。预定时间为三个月,每周两次在训练室进行强化训练,每次一小时。家长在训练室观看,然后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训练。初期阶段的目标主要在于,改善儿童感觉统合的能力,延长儿童与他人的目光接触时间,提高对某一活动的注意力,训练儿童对指令的理解和简单动作的模仿,并进行简单要求的表达。

1.生活环境的改变

众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儿童的个性、智力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明显有一些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素,因此,我们建议家长要尽可能将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正常的孩子,丰富家里的玩具,扩大孩子的活动场所,减少对孩子活动的限制,并让孩子有玩各种游戏的机会;家人的教育方式要一致,并降低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要常常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每天尽可能读故事给孩子听,也能够与孩子一起游戏。总之要对孩子倾注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2.目光接触训练

目光接触是社会交流所必需的前提性技能,而白闭症儿童常常在此方面存在很特异性的表现,本研究案例也是如此。在目光接触训练中,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离散单元教法(Discrete Trials Teaching)。训练者给出一简短明确的指令让儿童做出一个单一性的动作,然后根据儿童的反应给予奖励或帮助。小华比较喜欢吃一些糖和饼干,也喜欢有些玩具,因此我们选择这些物品作为强化物。训练时,训练者与儿童面对面坐好,在l0秒的单元里,先叫儿童名字,然后马上说“看着我”,只要儿童刚刚看到训练者的眼睛就立即说“很好”,给予奖励。如果小华两次没有反应,则停顿5~10秒,再发指令。如果小华没有任何反应,则在说“看着我”的同时,举起强化物移到小华的眼睛前,待小华看到强化物,然后由训练者慢慢移动强化物到训练者的眼睛之前,如果小华的视线跟随强化物与训练者的视线保持接触就给予奖励。在小华能连续10次左右按指令看训练者后,慢慢地减少辅助。在进行感觉统

合训练的任何一个新项目之前,先完成上述的目光接触训练,然后再清楚地发出下一活动的指令。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比如先喊孩子的名字,等孩子的视线与训练者接触之后,再提出一些问题,如“找一个球给我”或“这个球是什么颜色的?”

3.指令听从训练

指令听从训练主要是让自闭症儿童通过语言理解别人意念,建立自己与别人之间有关系的意识,从而促进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在这一训练内容中,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儿童意识到听从他人的指令行事是有一定益处的,能够获得满足自己要求或者欲望的东西。

因此,我们的指令听从训练以目光接触训练为基础,每次通过糖果或有趣的玩具引起他的注意,然后给予具体指令。发出的指令要求做到简明易懂、不拖泥带水,比如“给我一个球”,指令发出后给他3~5秒的时间反应。在10个单元中有8次正确执行,说明他基本能接受此指令。此训练中注意教小华区别不同指令,将几个不同内容的指令随机轮换进行训练,直到他能按不同指令完成相应的不同动作。当小华有一定的接受指令能力后,指令逐渐复杂多样化,并在活动中随时发出。此训练的内容也是穿插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各项目中进行的。

4.模仿能力的训练

模仿就是有意识地仿效别人的行为,是早期儿童学习语言时所运用的最基本的手段。自闭症儿童要发展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模仿能力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由简单模仿过渡到复杂模仿,其内容主要包括动作模仿、口型和发音的模仿。首先进行动作方面的模仿。先从简单的一步动作模仿开始训练,让小华模仿粗大动作如拍手、踏脚,模仿触摸身体部位如摸鼻子、指眼睛(有困难时可对着镜子模仿,使镜中的影像成为视觉提示),这些模仿训练可在提高模仿能力的同时,帮助小华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再模仿较细微的动作,如勾手指,锻炼小华的小肌肉能力和精细的观察能力。随着小华模仿能力的提高,训练小华模仿较复杂的动作,如配合声音有节奏的弹跳或连续的两个、三个动作模仿。当小华基本具备了身体大动作和嘴部动作模仿的能力,训练逐步过渡到口型和发音的模仿。训练者和儿童并排站在镜子前面,训练者稍微夸张地发出“a”的音让儿童进行模仿,在第一阶段中主要选择口型差别很大的汉语音“a”“o”“i”。为了避免枯燥,此项训练也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如让儿童模仿吹彩色纸片、吹倒积木、使用吸管在装水的杯子里吹气泡,吹燃烧的蜡烛等游戏进行呼吸练习;没计舔食游戏训练儿童舌头的灵活性。这些游戏既可达到活动发音器官的结果,又能使小华通过眼和耳的感觉,得到愉快的体验。

5.表达能力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就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 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与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与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与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她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与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 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她人玩耍,不参加她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她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 对着她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因此,老师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康复训练,主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语言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 本班有一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他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的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做了。”等 二、调查与分析 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边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笔袋等。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即使你来自另一个星球,我也要为你找到回家的路。——一位自闭症患儿父亲的自述我叫鲍贤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八岁男孩儿的父亲。我原本有个安宁幸福的家庭,但平静的生活却被一纸诊断书打破了。 我的孩子从小不爱说话,自己能玩几个小时,同村老人都夸他乖。他七岁进入新建的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老师发现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困难,课上经常大声喊叫、自己去楼道玩。而且他的智商似乎也低于同龄的孩子,简单的1+1=2,他两个多月也学不会。他的异常行为影响了全班同学,校长、老师多次找我谈话。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热心负责的校长帮我查找资料,怀疑孩子得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建议我立即去专业机构检查诊断。听了校长的话,我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尽管家庭生活拮据,我还是想尽办法,四处求医。听说北医六院治疗自闭症的专科医院,我便带孩子来到了北京。2014年10月,我和孩子见到了北京治疗自闭症医院的权威教授。教授给孩子做了各项检查,最终诊断为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即自闭症谱系障碍)。教授建议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并向我们推荐了阳光友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就这样我带孩子在北京开始了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期间,我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大多身体协调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易哭闹并且眼睛无神、黑眼圈、嘴唇发青、舌苔发白并时常有自残倾向。这让我想起朋友介绍的张钊汉医师原始点的理论。原始点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需要补充热能及按推原始痛点才能使症状缓解和消除。于是我按照张医师原始点讲座光盘所教的方法尝试给孩子调理。慢慢我发现孩子上课哭闹少了,当他上课哭闹时,给他按推头部原始点后,他的情绪也能很快平静下来。同时,我也试着给同班其他孩子按推,同样也有效果。就这样我坚持按推了两三个月,孩子的症状有所改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有些提高,但身体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不大,同时孩子也出现了呕吐、皮肤过敏、肤色发黄、身体消瘦等。我给一位资深原始点义工打电话询问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他向我推荐了一位在北京的老师。我立即带孩子登门拜访。到老师那儿后,老师仔细给孩子做了检查,又详细询问了我给孩子按推的手法及内外热源补充的情况,最终确定孩子体内长期热能不足,各脏器组织运转失调,身体状况属于“严重热能不足及体伤”,老师给孩子认真做了评估并制定一整套身体调理方案:1.让他每日服用20g红参煎汤来补充内热源;2.每日做三次对应原始痛点(重点为耳后及枕骨下沿原始痛点)按推;3.用外热源24小时温敷;4.多吃温热性食物,禁吃水果等寒凉食物;5.加强体育锻炼,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

【原始点案例】自闭症儿童康复案例纪实即使你来自另一个星球,我也要为你找到回家的路。——一位自闭症患儿父亲的自述我叫鲍贤敏,家住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八岁男孩儿的父亲。我原本有个安宁幸福的家庭,但平静的生活却被一纸诊断书打破了。 我的孩子从小不爱说话,自己能玩几个小时,同村老人都夸他乖。他七岁进入新建的象山县丹城第五小学。老师发现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老师、同学交流困难,课上经常大声喊叫、自己去楼道玩。而且他的智商似乎也低于同龄的孩子,简单的1+1=2,他两个多月也学不会。他的异常行为影响了全班同学,校长、老师多次找我谈话。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热心负责的校长帮我查找资料,怀疑孩子得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建议我立即去专业机构检查诊断。听了校长的话,我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尽管家庭生活拮据,我还是想尽办法,四处求医。听说北医六院治疗自闭症的专科医院,我便带孩子来到了北京。2014年10月,我和孩子见到了北京治疗自闭症医院的权威教授。教授给孩子做了各项检查,最终诊断为ASD (AutismSpectrumDisorder,即自闭症谱系障碍)。教授建议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并向我们推荐了阳光友谊儿童康复 训练中心,就这样我带孩子在北京开始了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期间,我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大多身体协调能力差,情绪波动大,易哭闹并且眼睛无神、黑眼圈、嘴唇发青、舌苔发白并时常有自残倾向。这让我想起朋友介绍的张钊汉医师原始点的理论。原始点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皆因热能不足及体伤所致,需要补充热能及按推原始痛点才能使症状缓解和消除。于是我按照张医师原始点讲座光盘所教的方法尝试给孩子调理。慢慢我发现孩子上课哭闹少了,当他上课哭闹时,给他按推头部原始点后,他的情绪也能很快平静下来。同时,我也试着给同班其他孩子按推,同样也有效果。就这样我坚持按推了两三个月,孩子的症状有所改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有些提高,但身体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不大,同时孩子也出现了呕吐、皮肤过敏、肤色发黄、身体消瘦等。我给一位资深原始点义工打电话询问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他向我推荐了一位在北京的老师。我立即带孩子登门拜访。到老师那儿后,老师仔细给孩子做了检查,又详细询问了我给孩子按推的手法及内外热源补充的情况,最终确定孩子体内长期热能不足,各脏器组织运转失调,身体状况属于“严重热能不足及体伤”,老师给孩子认真做了评估并制定一整套身体调理方案:1.让他每日服用20g红参煎汤来补充内热源;2.每日做三次对应原始痛点(重点为耳后及枕骨下沿原始痛点)按推;3.用外热源24小时温敷; 4.多吃温热性食物,禁吃水果等寒凉食物; 5.加强体育锻炼,

适合自闭症孩子的运动项目

适合自闭症儿童玩的运动项目 让自闭症儿童尽可能多地融入到社会中间,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自闭症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也是实现康复的最重要的基础。那么,自闭症儿童应该参加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呢 其实非常简单,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最好的运动首先是他最喜欢和擅长的那种运动项目。虽然,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际和沟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障碍,有的还可能有粗大动作协调方面的困难,他们似乎难以加入到一些群体和竞技型体育运动中去,如足球,篮球和排球等运动。但如果从个人体育运动项目入手开始培养他们,很可能会帮助他们打开参与体育运动的大门。 (一) 对于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来说游泳既是一个非常好的个人运动项目,也是一种最自然的辅助理疗之一。即便是那些动作协调比较困难,控制能力较差的孩子也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学会和掌握戏水和游泳的基本姿势。因此,游泳可以作为自闭症儿童首选的运动项目。自闭症儿童学习游泳可以从一对一的教授开始,逐渐过渡能够跟着游泳班或者入加游泳队。 (二) 骑自行车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最初可能非常艰难,因为平衡能力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的。不过一旦学会基本技能,骑自行车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户外运动方式。骑自行车既可以是单人,也可以群体,既可以仅仅只为锻炼或娱乐,也可以作为一种交通手段。 (三) 尽管保龄球的声音可能给有些自闭症儿童带来一定感觉方面的挑战,保龄球仍然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也许是因为它不断的重复,也许是因为它能让自闭症儿童及时体验结果的趣满足。不管如何,保龄球都是一个乐趣无穷的,具有社会融合性质的运动项目,星儿们可以和其他孩子一同游戏,一同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 对于喜欢奔跑,跳跃的自闭症儿童来说,田径运动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项。田径项目相对于大多数团队运动来说不需要太多互动和非语言沟通,参加的条件和要求相对较低。 (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自然安静与祥和都具有缓解我们的压力的功效。散步和爬山是一种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小群体方式参加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最简单的锻炼方式,可以一边欣赏周围的环境,一边放松,而不附加任何社会和沟通的压力。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学前教育系082班程万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 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2010年入读某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 因此,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我在师兄的帮助下,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为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得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就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得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 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得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得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与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得有来有往得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得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与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得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得物体或有生命得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得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得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得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得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与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与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她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与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得智 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她人玩耍,不参加她人得合作性游戏,几乎与她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得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得动作,即使 对着她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案例

浅谈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康复 ----音乐疗法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9:1。其主要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感觉器官的异常行为障碍。 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叫杜定原,现年12岁,不发病的时候看上去像个“乖巧文静”的男孩子。平时,他不和别人交流,问他什么也不会回答,只会自言自语的重复说话,上课又坐不住,经常满教室乱串,有时还会发出不和谐的尖叫声,有时老师一不小心就会让他开门跑出教室。针对他的这种情况,其他任课老师抱怨说孩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课堂秩序,建议转到重度智力障碍的那个班级,班主任也没有办法,只好经常找学校领导反映孩子的种种情况、并多次和家长沟通协商转班,但家长不同意。学校领导也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由于我校办学条件差,设施、设备不完善,没有一间正规的康复训练功能室,全校只有两间多媒体教室,而且都是设在聋部四年级和七年级,一间律动教室也是音乐教室,一架电子琴伴随了我十多年没有更换过。在这样教学设备严重欠缺的情况下,老师们根本无法对孩子们开展专门的“一对一训练”或“小组形式训练”的康复训练教学,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机渗透康复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智障孩子和自闭症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收效甚微。我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有时也感觉有心无力,即便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还得继续进行下去。做与不做是两回事,我做了,即便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也问心无愧,最起码我对得起自己的良

心,对得起领导对我的信任、对得起家长对我的期盼。下面是我针对自闭症孩子杜定原的教育康复训练的研究和探索--音乐疗法。 两年前,在我承担培五年级音乐教学工作任务的时候,自闭症孩子杜定原也进入了我的视野,我通过对他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特别喜欢音乐。我上课的时候,即便他不跟着学唱歌曲而是满教室乱串,但他在玩中无意识的就学会了唱歌,还是全班最先学会唱歌的孩子,而且还唱得字正腔圆、音和节奏都很准确。针对他的知识结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于是,我在网上收集很多关于自闭症孩子的教学方法,发觉“音乐疗法”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自闭症孩子的最佳方法之一。音乐能超越语言表达情感世界,音乐可以开启自闭症孩子封闭的内心使其情感能与外界交流,而语言障碍、情感障碍正是自闭症孩子的问题所在。音乐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自闭症孩子的多重感官,帮助他们调整身体状况,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改变他们的异常行为习惯。于是,我结合杜定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关于音乐疗法的一系列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在训练时认真填写孩子的成长记录登记表,以便于今后训练的改进与调整。一个月一项训练内容,一次训练30分钟左右。每次训练都结合本月的训练内容有的放矢的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调整,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增加训练难度,最终达到本月的训练目标。 下面是一节30分钟“一对一训练”个案,特邀请家长参加。 训练形式: “一对一”个别训练 训练思路: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封面)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编辑委员会成员 主编:胡向阳 副主编:温洪许晓鸣冯 力 编辑:贾美香赵悌尊张苗苗 郭德华李丹韩纪斌 秦小明陈森斌 ?第一部分了解孤独症 1、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2、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 是的。孤独症的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孤独症和自

闭症是英文Autism的两种译名,“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内地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使用汉语的国家所使用。 3、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孤独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问题,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 4、孤独症属于哪类残疾? 2006年起,我国将孤独症归类为精神残疾。 5、国际和国内首次诊断孤独症是什么时候?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儿童精神科医生LeoKanner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孤独症的论文,里面列举了11个孩子的病例,并首次提出了孤独症的概念。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4例孤独症患儿,此后引起国内关注。 6、孤独症的患病率是多少?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62/10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从各国报告的情况来看,孤独症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据。 7、孤独症的发病有性别差异吗? 孤独症的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一般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6/1。 8、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和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和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一、研究对象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和用药史。父母亲均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晚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baba”、“mam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他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儿童行为观察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他人玩耍,不参加他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他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对着他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有目光挽留也没有任何动作反应,似乎没有对父母的正常依恋,面部表情很单调。若有需要,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无法用手指指物。身体语言贫乏,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兴趣狭窄,喜欢爬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案例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 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 1.社会化行为缺陷。对人情感淡漠,对事缺乏应有的反应。与亲人不亲,与同伴分离,不会建立友谊和伙伴关系。不参与游戏或不懂游戏规则。 2.语言障碍。缺乏正常的有来有往的交流;常保持缄默,对语言的理解低下,常出现一些异常言语。 3?兴趣狭窄,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

4.感觉和动作障碍。不同程度表现出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痛觉的敏感或迟钝。 5.特殊依恋。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物表现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 6?智力障碍。80 %以上的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智力障碍。但部分患儿可表现出某方面较强的能力。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 一、研究对象 小华(化名)男孩,独子,4岁,出生时顺产, 体重正常。母亲孕期无疾病和用药史。父母亲均 为公司职员,学历专科以上,健康状况良好,无 遗传疾病史。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该儿童现 上幼儿园小班,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患有气 喘性气管炎,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去幼儿园, 晚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华1岁3个月能开口叫“ baba”“ mam a,能发出很多声音,身 体动作发展良好。两岁以后声音逐渐消失直至没有。由于无语言、表现异常,家人带他到处求诊。据上海儿童医院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两岁半时的智力测试结果为弱智。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结果表

明无明显孤独症表现,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得分高。 二、观察及访谈结果分析 1 .儿童行为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该儿童喜欢独处,常常发呆或玩弄某个物体,不与他人玩耍,不参加他人的合作性游戏,几乎与他人没有任何交流,比如对家人的叫唤没有任何应声或回头的动作,即使对着他耳朵大声叫,也无任何反应。该儿童不喜欢拥抱,与亲人缺乏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时既没有目光挽留也没有任何动作反应,似乎没有对父母的正常依恋,面部表情很单调。若有需要,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无法用手指指物。身体语言贫乏,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兴趣狭窄,喜欢爬高,站在窗户上看外面的马路;喜欢在有弹性的表面如沙发、床上蹦跳直至疲惫;喜欢来回地奔跑。 2.访谈结果 与其家人的谈话了解到,小华的爷爷、爸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人对其期望值很高,一直认为自家的孩子很聪明,平时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若小华事情做得不够好,爷爷和爸爸会扳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第一部分

《孤独症儿童康复科普知识手册》 第一部分了解孤独症 1.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2.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 是的。孤独症的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孤独症和自闭症是英文Autism的两种译名,“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内地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使用汉语的国家所使用。 3.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孤独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问题,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 4.孤独症属于哪类残疾? 2006年起,我国将孤独症归类为精神残疾。 5.国际和国内首次诊断孤独症是什么时候?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儿童精神科医生Leo Kanner 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孤独症的论文,里面列举了11 个孩子的病例,并首次提出了孤独症的概念。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4例孤独症患儿,此后引起国内关注。 6.孤独症的患病率是多少?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62/10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从各国报告的情况来看,孤独症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据。 7.孤独症的发病有性别差异吗? 孤独症的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一般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6/1。 8.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9.孤独症是由于父母不称职造成的吗? 不是。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理论”,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这种说法已经被科学和事实推翻,研究证实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 10.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吗? 不是。研究发现,孤独症是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有的起初表现与普通儿童无异,但功能逐渐倒退产生孤独症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虽然科学与及时的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 11.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出生时诊断出患有孤独症?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 (2)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孤独症忽略了。 (3)孤独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4)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孤独症症状才显现出来。 (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 (6)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孤独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语言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 本班有一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他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的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做了。”等 二、调查与分析 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边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笔袋等。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解在裤子上。针对他的这些行为,我决定在他身上实施训练,以帮助它缓解一些较严重的症状,并努力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