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诗歌翻译的可行性研究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谭亚洁081105301 08英语3班摘要:翻译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大部分诗歌是以内敛、含蓄、意味深远而为人所称道,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更是如此。
这就使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小说、应用文翻译显得更为艰难与妥帖。
本文通过选读关于英汉诗歌可译性方面的文献篇,对中外诗歌翻译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行性正文: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播。
所以对译者来说这种“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实用翻译教程p1)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及技巧性。
而诗歌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
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诗歌是厚重历史的传播者与奠基人,而中国古典诗歌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含蓄美与韵律感。
《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
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正是因为严格的格律限制以及悠长的深远意味导致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与领略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对于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解读它们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
这其中还不包括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韵味缺失和各种翻译技巧导致的译者的再加工。
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来说:字数精炼,平仄严格,押韵且一般是押尾韵,要求对仗。
就这几点的要求对于中英诗歌译者来说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更不用提什么“赋比兴”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许渊冲的译文: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straw-cloak'd man afloat,behold!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述一位老人在雪中钓鱼,但是联系当时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
中国古诗英译方法探究

中国古诗英译方法探究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古诗的英译是一项重要的文学翻译工作,它不仅可以使中国古诗的魅力得以传播,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国古诗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古诗的英译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探究中国古诗的英译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古诗的英译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古诗的语言特点。
中国古诗以其简练、含蓄、形象的语言著称,它通常采用对偶、押韵等修辞手法,表达主题并传达作者的情感。
在翻译这些特点鲜明的中国古诗时,译者需要通过运用适当的英文诗歌技巧来保持原诗的风格和意境,并且体现出其独特的音乐美和修辞美。
中国古诗的英译要考虑到诗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英译时,译者需要对原诗进行深入的文化解读,并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转化成英文,使得外国读者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诗的魅力和内涵。
译者还要注意对中国古诗的注释和解释,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意义。
中国古诗的英译还要考虑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中国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是由其特有的诗体和修辞手法决定的,这些都是古诗所具有的独特美感。
在英译时,译者需要通过灵活运用英文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来还原原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译者还要注意古诗中词语和句型的排比、对仗等特点,力求让译文在语言美感上与原诗相媲美,甚至超越原诗。
中国古诗的英译还要考虑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中国古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而著称,它既有激越的豪情,又有婉约的柔情。
在英译时,译者需要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英文表达,传达原诗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使得读者能够通过译文感受到原诗的魅力和情感共鸣。
中国古诗的英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翻译工作,它不仅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中英双语功底,还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中国古诗的英译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探究和创新,以适应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需求。
英诗汉译之翻译诗学探究

英诗汉译之翻译诗学探究
翻译诗学是一门探索诗歌翻译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将英诗翻译成中文,以及如何理解和欣赏翻译后的诗歌作品。
在进行翻译诗学的探究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的转换: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韵律、节奏和音韵等手法传递情感和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英文诗歌中的语言元素转换成中文,保持原作的韵律和意境。
这需要我们对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特点有较深入的了解,并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2. 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诗歌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通过使用意象和象征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原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并找到相应的中文表达方式。
这需要我们对中文文化和英文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在翻译中进行文化转换。
3. 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诗歌是一种反映作者所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作者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在翻译诗歌时,我们需要考虑原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并找到相应的中文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
这需要我们具备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研究背景资料的能力。
4. 风格和意境的保持:诗歌有不同的风格和意境,如抒情诗、叙事诗、象征主义诗等。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原诗的风格和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获得相似的感受和体验。
这需要我们对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意境有一定的了解,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我们在语言、文化、诗歌艺术等方面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够进行准确、传神的诗歌翻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美感和情感。
中国古诗英译方法探究

中国古诗英译方法探究中国古诗英译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如何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英文,以表达其精髓和美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一些方法,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诗歌。
1. 理解古诗的文化背景大多数中国古诗歌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特点。
因此,在进行英译时,需要先了解诗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
只有当我们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翻译和传达诗歌的深层含义。
2. 把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中国古诗的意象和意境非常重要,它们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在英译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留这些意象和意境。
这需要我们对古汉语的语言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把握诗歌的词汇和结构,以及它们在构建和表达意象和意境方面的作用。
3. 平衡韵律和意义中国古诗的韵律非常丰富,而且还有很多特殊结构,如对仗和排比等。
在英译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留这些韵律和结构,以避免诗歌的节奏和节拍流失。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在保持韵律的同时尊重意义,以确保英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采用文化转换的方法由于中文和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有些中文词汇很难直接翻译成英文。
这时,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文化转换的方法。
比如,使用近义词或词组来替换中文词汇,或者加入适当的解释和注释。
5. 多学习和多练习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中文和英语之间的语言转换技巧,以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
除了阅读和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还可以尝试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比如翻译短篇小说,短诗歌等。
综上所述,翻译中国古诗歌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但是,通过了解文化背景,把握意象和意境,平衡韵律和意义,采用文化转换的方法以及多学习和多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高翻译的能力,更好地欣赏和传达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诗英译探讨

中国古诗英译,一直有人做,中国有人做,英美也有人做。
……中国古诗怎么译为好,人们一直在探讨,做翻译的人在尝试,搞理论的人在研究,读者也在讨论。
人们所关心的汉诗英译的诸多问题,也包括押韵问题。
从现有的翻译作品看,有押韵的,也有不押韵的。
中国古诗或古代散文,翻译好了都不容易,只是前者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些,更复杂些。
诗歌除了要翻译内容,还要关照意象和语言形式。
一般来说,内容虽可传译,但中国古人,特别是古代诗人,讲究炼字炼句,诗里常常有经过深思熟虑、千锤百炼而后敲定的字句。
这些字句能为全诗增加亮色,它们所表达的不单是所包含的内容,更有语言的审美内涵,这些字句,乃至全诗,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审美愉悦。
面对这样的字句,翻译时,不仅要翻译它们所传达的意义,还要让读者在英语译文里感受到这种审美蕴涵,这需要译者的审美修养和语言修养。
意象虽可传译,但由于文化的差异,用英语翻译的意象能否在译文读者心中引起同样的联想和情感反应,以及与意象相关的意境能否在译文里体现出来,能否被译文读者所感悟,也是古诗英译需要关注的问题。
至于诗歌的语言形式,汉英之间的差别很大。
中国古诗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是汉语文化的特殊产物,每行诗的字数有相对固定的要求,而且两种诗歌押韵的方式也不同。
所以,古诗英译要求得形式上的对应很困难,包括押韵。
在押韵上,有译者做了很多尝试,也表现出很好的创造力,不妨继续探索,摸索古诗英译的押韵问题如何处理为好。
但综观古诗英译所面临的多重挑战,押韵不是绕不开的问题。
到底采取什么形式才能译好中国古诗,译者各有信仰,各有追求。
吴伏生和哈蒂尔主张,为更好传译原诗内容和意义,再现原诗意象和意境,舍弃难以操作的中国古诗的特殊形式,采取素体自由诗形式,虽然有所失,译文仍能取得很好的叙事、抒情效果。
宋人张戒说:“……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岁寒堂诗话》)如:《野田黄雀行》(“A Yellow Sparrow in the Wild Fields”)中的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情感视角下中英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翻译 ,
即将 一 种 语 言 所 表 达 的含 义 用 另 一 种 语 言 杀
达 出来 的过 程 。随着 经济全 球化程 度 的不 断加深 ,文
全球化 也随 之成为一 种主要 趋势 。习近平 也在 十九大抓
(a) He was beyond his power to sign such a con— tract.他 无权签这项合 同。
tract (abn)d 主its 语ap转pe化nd为ice宾s 语be :unSahbolue ldt oa lb eo rf uplafirltl eodf othwe inCgo nto— 情感视角下 中英诗歌
tshpeo nfasiublit liotife os nteh upsa rctyau,sthede .b由re于ac一hin方g 过par失ty ,sh致al 使be不ar 能th履e r行e—
在否定词的使用上 ,而且体现 在不 同的否定结构 中。 英汉 句子差异 很大 :英语句 子 的重 心在前 ,而 中文
句子 的关键在后 。 中文 长句喜欢 最后做 总结 ,也 就意 味
究中英 文诗歌在翻译过程 中的可译 性与不可译 性。 【关键词】诗歌 ;情感 ;可译 性 与不 可译性 ;翻译 策 略 : 文 化意象
是诗 歌作者 情感 的产物 。在 诗歌 翻译过 程 中 ,追 求完
完全不 知道 你方的计划。
对等 是无法 实现 的 ,其 翻译 只有 从文化 差异 出发 ,考 琏
口 结语
商务英 语合 同的翻译 是一项 具有创新 性 的工 作 ,因 为 国际 商务活 动 日益频 繁 ,商务 英语合 同的语 言特征及 翻译技 巧也需不 断更新 。商务英 语合 同的翻译也 具有专
翻译可行性分析

翻译可行性分析引言翻译在全球化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翻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是否每个翻译项目都值得投入时间和资源呢?本文将分析翻译可行性,以协助决策者在决定是否进行翻译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1. 目标语言需求首先,翻译可行性分析需要确定目标语言的需求。
这取决于目标市场的语言使用情况和该项目的定位。
如果目标市场主要使用一种语言,且该语言与原文相似,那么翻译的可行性较高。
相反,如果目标市场有多种主要语言,或者目标市场主要使用的语言与原文相去甚远,那么翻译的可行性就需要重新评估。
2. 目标市场潜力其次,翻译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潜力。
这包括目标市场的人口规模、消费能力、经济增长趋势等因素。
如果目标市场潜力巨大,且目标市场对原文内容有需求,那么翻译的可行性就很高。
然而,如果目标市场规模较小,且当前对原文内容的需求较低,那么翻译可能不是一个优先考虑的选项。
3. 竞争环境除了目标市场的潜力,翻译可行性还需要考虑竞争环境。
如果目标市场中已经有大量的竞争者提供同类翻译服务,那么翻译项目的可行性就需要重新评估。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新进入者很难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
因此,在竞争环境中,需要评估翻译项目的独特性和竞争优势,以确定其可行性。
4. 文化差异另外,翻译可行性分析还需要考虑原文内容与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价值观、习俗和文化背景,这可能导致原文内容在目标市场中难以理解或接受。
如果原文内容需要大幅度修改或重组,以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那么翻译的可行性就需要重新评估。
5. 翻译资源最后,翻译可行性分析还包括评估可用的翻译资源。
这包括有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翻译人员、翻译工具和技术等。
如果没有足够的翻译资源来支持翻译项目,那么翻译的可行性就会降低。
此外,翻译资源的质量和成本也需要考虑,以确保翻译项目的可行性。
结论翻译可行性分析是决策者在进行翻译项目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英文版的中文诗歌辞赋

英文版的中文诗歌辞赋
(原创版)
目录
1.中文诗歌辞赋的英文翻译
2.英文版中文诗歌辞赋的现状与意义
3.英文版中文诗歌辞赋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正文
中文诗歌辞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然而,对于非中文使用者来说,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因此,将中文诗歌辞赋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文版中文诗歌辞赋的现状是,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中文诗歌辞赋。
一些翻译家和汉学家致力于将这些作品翻译成英文,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同时,一些英文读者也开始尝试通过阅读英文版的中文诗歌辞赋,来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
然而,英文版中文诗歌辞赋的翻译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中文诗歌辞赋的语言优美,往往包含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文化背景,翻译成英文时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语言韵味和文化内涵。
其次,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信、达、雅",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英文版中文诗歌辞赋的未来发展,我们应当抱有乐观的态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翻译工具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将不断提高,翻译工作将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文诗歌辞赋的魅力也将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欣赏。
总的来说,英文版的中文诗歌辞赋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