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第一课时

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第一课时

五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时总第21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课题:练习2教学内容:练习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学难点: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教师注意在教学时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

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提示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一册 练习2 第一课时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第一册 练习2  第一课时

第一册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课时目标:
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教学进程: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董兵侠 课时编号:066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董兵侠 课时编号:
066
(1)出示挂图。

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习。

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2第一课时

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2第一课时

练习2教学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地名及其由来。

3、熟记成语和两句名言4、写好钢笔字,注意木的字形变化。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地介绍自己朋友的情况。

6、学写毛笔字,提高毛笔字的水平。

教学重点: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课前仔细搜寻家乡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教学第一题1、创设情境:开学了,新换的班主任李老师要去家访,请同学们写出自己家的住址,从学校出发到自己家的走法。

我们来看看小芳是怎样写的。

2、学生自由读题。

3、看了示意图,你能找到小芳的家吗?指名说说。

4、如果你是小芳,从家走到学校,你能帮助她说说走法吗?同桌试说。

5、教师强调:要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

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明确要求。

2、组讨论:怎样写住址才能让别人明白?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要注意些什么?3、交流:区域名称的大小顺序,要先写大的,然后写小的,要把自己的住址写具体、明白,别人才能找到你的家。

走法时要弄清方向,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数据具体说明,语言要简洁通顺。

4、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较远,可适当变通,从大家都熟悉的而又离家较近的标志性建筑写起。

5、学生试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

6、全班交流。

7、教师指点:只有平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更好的完成本题。

8、学生再次修改。

三、教学第三题1、教师:很多地名都有许多来历,课前同学们查找了许多资料,下面就请大家选一个地名谈谈它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2、教师介绍本地一些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3、学生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找到的资料。

4、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评议。

5、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

四、布置作业介绍家乡的风俗或美丽景色。

《练习3》教学设计2010.3.31

《练习3》教学设计2010.3.31
5.聪明的孩子不仅要专注地听仔细地看,还要能认真地读。
6.刚才看到的各种车的名字你能读准吗?请借助拼音读准它。自由练读。
7.指名读,纠正读,齐读。
8.你们像图上那样用直线把名称和汽车连起来吗?生自由连线。检查并示范一名学生的画线。
9.这些车各有各的本领,你能用完整的句子来说一说吗?出示题目,指名回答。表扬说得好的学生并板书成语“能说会道”
江都市永安小学“每人一课”教案
时间:2010年3月31日
教学内容:《练习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汽车类型,了解功能与作用,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
2.熟读成语和《三字经》节选并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语和《三字经》节选并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功能与作用,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
10.除了书上的汽车,你还见过其他的有特别的本领的汽车吗?(若有,则表扬并板书成语“留心生活”)
11.教师出示。齐读。
【读读背背】
1.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精卫填海”
3.还想听吗?
4.教师讲故事《愚公移山》出示“愚公移山”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用字词句】
1.今天老师来考考你们耳朵有多灵敏,听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播放警车鸣笛的声音。)
2.下面老师再来考考你的眼力,认识这些汽车吗?
3.逐一出示“轿车公共汽车洒水车救护车冷藏车消防车”等图,让学生认一认,并说一说他们的本领。
4.总结:小朋友们真不错,既能专注地听,又能仔细地看。臧老师送给你们一个成语“耳聪目明”。板书,齐读。耳聪目明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5.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听故事的时候特别专注,老师送给你们一个成语“专心倾听”。

新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Module 2 Unit 2 同步练习(附答案)

新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Module 2 Unit 2 同步练习(附答案)

Module 2 Unit 2(第一课时)Ⅰ.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写出正确的单词1.Summer is o________. It is autumn now.2.The farmers g________ corn last year and they had a good harvest.3.—Do you often help your mother wash the d________ after meals?—Yes, I do.4.Yuan Longping is one of the p________ of farming in the modern world.5.A________ the teachers, Mr Li is the tallest.Ⅱ.根据句意,用lie或lay的适当形式填空6.The village ________ near the river. It's so beautiful.7.My mother ________ on the sofa for about an hour this morning.8.Look! The boy is ________ the table.9.The ducks don't ________ in this cold weather.10.The hen ________ an egg yesterday.Ⅲ.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over, we, among, dish11.Readers is a popular programme ________ Chinese people.12.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the movie is ________?13.Can you help me wash the ________ after dinner?14.Last Sunday we went to the beach and enjoyed ________.Ⅳ.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15.当你一醒来就会起床吗?Do you get up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ou wake up?16.昨晚他们在吃饭前做了简短的致辞。

《练习二》教案(15篇)

《练习二》教案(15篇)

《练习二》教案(15篇)《练习二》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10页练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以及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动眼、动口(观察、比较、探究、评价)能在平面图上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掌握。

根据参照物的不同,认清事物之间的方向关系。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说一说你知道的八个方位,并指一指2、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同桌互相合作(1人指方向,1人说出来,交换进行。

)二、引入1.看地图,找家乡。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都是中国人,那大家对我们的国家了解多少呢?现在我来考一考大家师:我们住在哪里啊?(指一指)师:谁能具体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师:长城在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呢师:判断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先写出八个方向图,再用实际位置对照)2.辨别家乡位置。

师: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我们的家乡吧。

3.辨别学校位置。

师:再看一看我们的学校4.怎样去学校的道路。

师:小军说,我家住在学校的西南面,那小军家住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画出小军的家。

师:小红说,我家住在学校的北面,也请同学们画出小红的家。

(此处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练习自己画一画)师:这时啊,小红的好朋友小丁来找到她,小丁要寄信给外婆,可是他不认识路,只有让小红带他去。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走呢?同学们来帮帮他们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 含课时练习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 含课时练习2

学法小结
我们通过读第2自然段,对小兴安岭的春 天有了一个总的印象,接着抓住春天特有的景 物,通过品味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到了春天特 有的美,并进行了配乐朗读。我们要把这种方 法运用到后面的学习中。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第2自然段的?
谈季节总印象——找季节特有景物——品味关 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溪里涨满了春水。
·
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我仿佛看见了积雪在慢慢消融,仿佛听见了小溪 淙淙流淌的声音,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春水清新喝水,有的 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小鹿可爱吗?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想象:可爱的小鹿还会干什么?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 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_在__草__丛__里__打__滚___, 还有的_在__追__逐__嬉__戏____。
金针菜
蕨菜
仿写句子。 这时候,森林还向人们献出了( 香甜可口 )的
( 山梨 ),(营养丰富 )的( 山核桃 ),( 新鲜 ) 的( 金针菜和蕨菜 )……
小兴安岭在黑龙江省中北部,山势平缓,长约400千米,是我 国重要的林区之一。林中主要的针叶树种有红松、沙松等,落叶 阔叶树种有白桦、水曲柳、色木槭等。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 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树梢
·

侧着脑袋
·shè
宿舍
·
xīn
欣赏
· cái
名贵药材
·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完说说 你有什么发现。
积雪融化 葱葱茏茏 落叶飞舞 积满白雪
汇成小溪 密密层层 酸甜可口 又松又软
涨满春水 严严实实 又香又脆 没过膝盖

【新教材】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解析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4.1水循环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2)(解析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第1课时一、选择题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不影响地表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1.C 2.D【解析】回归教材知识点,即可判定答案。

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5.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B.环节②与地表温度无关C.环节③中的水分含量与海陆分布无关D.环节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答案】 3.B 4.D 5.A【解析】第3题,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

第4题,长江为外流河,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第5题,环节①为地表径流,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

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

读图,回答6~7题。

6.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A.1年B.3年C.5年D.7年7.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其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①疏通河道②退耕还林③城市化④林地转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 6.B7.C【解析】第6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练习二教材版本苏教版教学课时共 3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

2、会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家的方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处处留心”中积累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自己家附近地名的历史及来历。

教学过程修注栏
教学第一题。

模块一、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开学了,新换的班主任老师要去家访,请同学们各自写一下家庭住址,并写一写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

我们先来看看小芳是怎样写的。

(2)学生自由读题。

(3)看了示意图,你能找到小芳的家吗?指名说说。

(4)如果你是小芳,从家走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走法吗?同桌练说。

(5)班级交流。

模块二、教学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怎样写住址才能让人明白?写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走法要注意些什么?
(3)班级交流。

(4)教师小结:写住址要写清楚区域名称的大小顺序,先写大的,再写小的,要把住址写具体,别人才能找到你的家。

写走法时要弄清方向,必要时可以用数据具体说明,语言要简洁通顺。

(5)如果自己的家离学校很远,怎么办呢?再次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如果离家比较远,可从大家都知道的而且离家比较近的标志性建筑写起。

(6)和小组内成员交流自家的住址,方便邀请好朋友来家玩。

(7)自己写写家庭住址和走法,并画画示意图。

(8)交流。

模块三、教学第三部分。

(1)审题,明确要求。

(2)教师适当介绍一些地名的由来和古今的变迁。

(3)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找到的资料。

学生自由读题,提问:看了示意图,你能找到小芳的家吗?从家走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走法吗?同桌是说说。

小组讨论交流:怎样写地址才能让人明白?写从学校到自家的走法要注意些什么?
和好友交流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

板书设计练习一
你家住哪?
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地名有什么来历?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