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年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生应有堆花时①朋友从江西旅行回来,约我到他家小酌,聊聊旅途见闻。

佐酒的菜是在街上买的几样传统卤菜。

酒却是从江西带回来的,有一个既好听又有意思的名字——堆花。

这酒过去听人说起过,是江西名酒,最早产于庐陵一带,原本叫“谷烧”。

相传庐陵人文天祥少年时求学白鹭洲书院,文章之余与同窗于酒家买醉,但见“谷烧”倒入杯时,有酒花叠起,醇香满店,遂脱口赞道:层层堆花,好酒好酒!若干年后,文天祥举兵抗元兵败被捕,被押送元大都途经白鹭州时,百姓沿途把“谷烧”酒相送——送他过惶恐滩、过零丁洋。

到大都后,文天祥仍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庐陵百姓闻讯,纷纷以“谷烧”洒地遥祭英魂……后来,人们就借文天祥当年赞语,把“谷烧”改名为“堆花”,作为对英雄的纪念。

②想到这些,我迫不及待地催朋友开瓶,想看看“堆花”是什么样子。

瓶开伊始,有淡淡的醇香弥散,似乎并无多少独特。

但在倒的过程中,奇妙就出现了——丰富的气泡不断泛起.煞是好看。

原来这酒是米酒,发酵期长,一遇空气自然产生“酒花”,层层叠叠堆于杯中,很有层次感和诱惑力。

③堆花的“堆”,一是作量词用,如一堆土,一堆草。

一是作动词用,堆砌,堆放。

小时候参加农业劳动,因体弱常与妇女一起干些轻活。

最喜欢的活是摘棉花,不需要多少农业技术不说,还轻松干净。

到要收工时,会计就会提一杆秤,拖声吆喝:“堆花啰,堆花啰!”他喊的“堆花”,其实就是把棉花集中到一起过秤记工分。

这是我儿时听到的最有意趣的呼叫,堆花于是入脑入心。

④每个人都会对某些词语过敏,或者被不断地击中。

堆花二字,就常常让我莫名其妙地在毫不相干的情景或语境中想到它。

读诗读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想到堆花;看天看到头顶的朵朵白云,会想到堆花;在江边看到絮状的芦花,会想到堆花;夏天吃冰淇淋,会想到堆花……⑤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并不是花,而是“堆”。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古诗文阅读(45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短歌行》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

”(3)《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题。

(9分)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丢失。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夜缒而.出吾尝跂而.望矣B.是寡人之.过也行李之.往来C.敢以.烦执事阙秦以.利晋D.子亦有不利焉.且焉.置土石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夫晋,何厌之有?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敢以烦执事C.是寡人之过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5-8题。

(共19分)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 ,______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诸葛亮在《出师表》临结尾时,谆谆告诫后主应当自谋,以“______ ,______ ”,深思先帝遗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 ,______ ”两句表现了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豪气。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

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B.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走水路,离家渐行渐远。

“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C.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D.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基尼系数通常是______,其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趋于公平,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达到0.5以上时则表明收入悬殊。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无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无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无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2020-2021学年东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东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东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长是中国现实题材女性小说重要的母题之一。

21世纪以来,传统纸媒现实题材女性小说中的成长母题,在公众的视线中不太受到青睐。

但是,随着网络文学的繁荣,成长母题受到众多网络女作家和读者的喜爱,成为网络女性小说中颇为常见的一个创作母题。

它延续了传统纸媒现实题材女性小说的部分创作特色,并借鉴传统通俗文艺的一些创作理念和技巧,同时又结合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文艺形态的新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策略。

不少的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心态以群体化为主,尽量淡化个人色彩。

传统纸媒现实题材女性小说在涉及成长母题时,作者所追求的大多是个人化的创作,其作品往往是在共性中凸显个性,所传递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命体验、言说方式等,几乎都烙上鲜明的个人印记。

但是,在现实题材网络女性小说创作中,则与之迥然不同。

群体化的创作心态是最为普遍的,强调的是时代共性、群体记忆与感受书写,个人色彩被不同程度地淡化甚至隐匿了。

在成长模式设定和女主人公形象塑造上,虽然大多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同时又偏重于在女性日常生活的叙述中,描写普通人的不普通历程、平凡者的不平凡之处。

如此处理成长母题,可以减少抗拒性阅读、吸引更多读者,且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感,同时也可以规避作者真实生活经验欠缺的短板。

这在以女性成长经历为脉络,着重反映时代风貌、折射历史变迁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比如,《南山村致富日常》讲述了大学生杜善薇放弃城市生活,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故事。

杜善薇的个性和现实的复杂性很少被提及,故事主要关注的是在新时代感召下奋发有为的女性所具有的共性,还有当下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变的、具有普泛性的一些鲜活图景。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注重建构符合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女性成长之路。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4页,38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B.具膜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C.人体心肌呈坚韧的固态,其中的水都以结合水形式存在D.秋天法国梧桐根尖细胞吸收的Mg2+量减少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冷觉和热觉形成于大脑皮层B.炎热夏天,中暑者的表现有机体散热量减少,体温有所升高C.人从35℃的环境进入冰库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寒冷环境下,人体立毛肌收缩,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利于维持体温恒定3.2019年1月,中国完成了人类在月球上的首次生物实验。

由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在月球上长出了些许嫩芽。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种子长出嫩芽的过程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棉花种子长出嫩芽不能体现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C.在月球实验中,棉花种子长出嫩芽后没能进一步发育成植株与种子中缺乏植物激素有关D.棉花种子长出嫩芽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技术或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染色体形态时可用醋酸洋红染液、龙胆紫染液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细胞进行活体染色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C.制备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模型时需要用到三种颜色的橡皮泥D.探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换途径和探究DNA复制方式实验都用到同位素标记法5.目前认为血液中高浓度的三酸甘油酯是心脏病的高危险因子,而Y受体的致效剂S可以显著降低三酸甘油酯浓度。

广东诗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解析版

广东诗莞市光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2020年东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东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东莞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往往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

“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

有很多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前因后果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到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

比如日本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人物,如“口袋妖怪”,就由于易被接受而在传播中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近期还产生了像《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

这可以说是个相当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例子。

像皮卡丘这种人物,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反而获得了相当大的全球影响。

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摘编自《跨文化传播不要忽视“文化折扣”问题》,有改动)材料二: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

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
温馨提醒:客观题提交到问卷星(见附件二维码);主观题根据班级语文老师要求另外提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干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昧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B. “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C. “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 “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 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 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 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B. 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C. 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D. 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