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法介绍和读经内容 48
惠律法语+48愿

⊙吃素并不就是代表修行,吃素是一种慈悲心的培养。
⊙佛陀是最平凡的人,因为他彻悟宇宙间永恒的真理。
⊙看不起人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要摆平自己这颗傲心却很困难。
⊙爱你所做的一切,不要做你所爱的一切。
⊙当你什么事都用平常心看待之时,烦恼就会比较少。
⊙透过本性,一切的造作皆是无量妙有、任运自如,完全是第一念的自然反应,一切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
⊙虽然本性本自具足,但一样要听经闻法、解行并重。
⊙没有分别心和执著心才是真正的苦行(悟必依智)。
⊙当你无所求时,任何事倩都不会让你失望。
⊙对行为客观了解是改进习气的先决条件。
⊙造成人类的差别并不是生活方式,而是我们的念头。
⊙所有你不能舍弃的东西,到最后它就会拥有你。
⊙欺骗并不是好事,因为它减损了我们的实性。
⊙众生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桶里,最后,丢入自我的井里。
⊙当你讲得过多之时,所想的一半已不存在。
⊙如果想要别人了解你,你就必须先和他人站在同一位置上。
⊙恶就像山顶的滚石,刚开始时小孩子都能推动,要阻止它巨人也挡不住。⊙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所做的坏事要比别人所做的坏事较轻得多。
⊙任何的虚伪,若没有再捏造其它的虚伪,是无法站立的。
⊙若你一天都保持著喜悦的心情,那么你一天皆会得心应手。
⊙做出伟大行为的人,不见得会被所有的人喜欢。
⊙如果我们能从狭小的自我私利当中得到解脱,进入宇宙浩瀚无边的生命,我们便能怯除痛苦,得到永恒的自由。
⊙钱是来用的而不是让你死守的。⊙人情事故会误了你一生修行的大事。
⊙如果你了无牵挂,没有意识到我,只有无我的觉醒便不会引发苦了。⊙包容异己的存在,生命才显得伟大。
137累积法详解

和大家详细聊聊137累积法-----及系统读经的内容很多家长在落实137读书法的时候有些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读经计划和进度。
事实上,累积法是灵活的,给我们的是一个原则,应用上,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只要看清累积法的核心,把握住变与不变的关系,以不变应万变,毕竟万变不离其宗。
在累积法中,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答案是:方法不变,读经内容、读经量、读经进度、读经的形式是可变的,把这个思路理清了,安排读经计划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累积法的核心就是两性:长期性、多样性;累积法的提出,就是基于累积效应,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 137读书法(每天至少读一次,每样只读10分钟,每次至少3样书以使读书多样化以保持兴趣,同样的内容读7天,既能有计划有系统地读书,又便于坚持,同时也扩大了读书的容量)积小以成高大,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长期性:就是要求我们每天坚持读经,这点是不变的,每天什么时间读,读几遍,这是可变的;多样性:是不变的,这是累积式读书法与其它学习方法重要的区别,至于安排什么内容,读的方式、量的多少,这些都是可变的;看图说明:“3”的含义是多样化,既是3样书,又是三线程,“3”在古代是最小的虚数,可以表示多的伸为多读几样书的含义。
“7”告诉我们一个记忆规律,也符合天地运行之道--“反复其道,7日来复,天行也”,同时便于把握读书的进度。
系统读经,是为了给孩子以及我们成人尽可能全面的精神营养,以达到广闻博览、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打开格局、完善结构的目标。
赖老师给我们很清晰的建议:安排内容的时候按三线程搭配:看图更直观:经典从分类上讲包括:经类、典类、蒙学类;经类,赖老师开拓性地提出新六经的概念:指《孝经》,《诗经》,《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
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
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典类: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等。
137累积法

137累积法137累积法(又称137学习法,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
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
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137累积法简介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上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
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
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
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
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
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137累积法学习哪些经典137累积法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
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
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
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137累积法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系统读经之137积累法

【系统读经之137积累法】“137”读经法,很多家长已经在运用先以3-6岁孩童为例:这个年龄段,孩子注意力只有十分钟,我们只需要陪孩子一起读10分钟137读经法:“1”每天读一遍,一遍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是每天读三样,“7”就是遵守七日来复的道理。
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
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
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一天读30分钟,三样每样不超10分钟,非常容易坚持,这样的安排,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操作,孩子也也能接受。
3-6岁的孩子,在跟随录音读时,第一天、第二天,会有些陌生,只是跟随而已,倒也不难。
只是不十分亲切,似乎,有些许的恐惧。
第三天、第四天,开始觉得比较亲切了。
孩子的声音就开始变大了,这个表明,孩子有自信了。
第五天第六天,孩子的自信,明显增强了!怎么看出来呢?我们从孩子的声音变大就能够感知,孩子的神态是藏不住的,她心中对于这样的学习非常欢喜,如果家长能够及时伸出大拇指,用赏识的眼神,微笑着赞叹他们的进步,孩子会兴奋异常。
这样,就建立一个条件反射,学习是快乐的,是幸福自豪的。
孩子深深地体验到了,形成一个固化的模式,以后再遇到陌生的学习内容,他不再害怕。
因为他知道以后接触到五六天后,就一定会熟悉的。
这一点,对于建立孩子的信念,相当重要!到第七天时,他已经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不妨就让他独立地读一读。
或者让他带读,当小老师,他的自信,就更强化了。
当然家长的配合,也很关键。
这时,家长恰当地奖励孩子(注意,不要太强调物质刺激,应当以赞叹为主),说,这一周你的表现相当棒,奖励你下一周学习新的内容!有的孩子忍不住会偷偷学习新内容,我们家长却故意要制止一下,我们好好玩,明天再学,哈哈!这是对于3-6岁孩子的方案,能够指读下来,就是成功。
累积法

2(n−1)2 h 答案 (1) t2
(2)图略 (2)图略
9.78 m/s2
返回
实验讲座
累积法 一、累积法解读 1.累积法 1.累积法 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 累积的方法, 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 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 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这种方法称 为累积法. 为累积法.
图2 (3)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 (3)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 阻率, 阻率,需要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总长度,在不破坏变 径和总长度, 阻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阻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所需器材 及操作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 及操作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
【例2】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 力加速度的值,方法是:在自来 速度的值,方法是: 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 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
使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挡
板上,如图3所示, 板上,如图3所示,仔细调节水 龙头, 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
图3
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 个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 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 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秒表 计时,计时方法是: 计时,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挡板上的声 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 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
主要操作步骤: 主要操作步骤: ①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和瓷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 管部分的外径D 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 管部分的外径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 D1 − D2 2 nπ 电阻丝总长度 l = ( D1D2 ) 2 重复测量三次, ③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 均值 答案 (1)A1 (2)、(3)见解析 V2(2)、(3)见解析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郑韦庵居士着

淨業持名四十八法鄭韋庵居士著自序護意根戒口業端身過珠高聲低聲金剛持默然調息隨分到處有定無定對像離像忙中閒中尊貴卑賤靜細老實喜慶許願解釋愧奮懇切供養報答佈施心念心聽聲中光中鏡中不斷不雜不住即禪即佛即戒即佛即教即佛不持而持持而不持孤身結期聚會成就他人難中夢中病中臨終發願懺悔附:蓮池大師淨土疑辯淨業持名四十八法自序若論淨土,法門廣大。
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十方紛來,數如雨點。
於修行中不專念佛,於念佛中不專持名,而已高標姓字,穩坐金台。
此蓋或乘大願,或由妙悟,或備眾福,或秉戒力,或精觀想,故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以今言之,觀既未易成就,戒又未易全持,眾福非旦夕可期,妙悟非鈍根可得,大願堅固,更罕有焉。
若不再從老實持名上出一頭地,必致長沉苦海,永受輪回。
千佛慈悲,亦難救汝。
故持名一法,普攝三根,速歸淨土。
方便之勝,無過於斯。
深淺合離,惟人自取。
勉矣前程,幸毋自誤。
1、護意根持名既以此心念佛,凡一切雜善雜惡之事,皆不必念,即日用應緣,萬不得已之務,應畢則舍。
勿令纏綿,障我心念。
且我心念之所以纏綿者,意地用事故也。
若念到心地光明時,意地自妙於觀察。
當知念佛能轉凡為聖,為世出世間第一了脫之方。
2、戒口業持名既以此口念佛,凡一切殺盜淫妄之事,不可在口頭播弄。
若一涉及,當自思維,念佛之人不當如是。
猛念佛數聲,以提醒而滌蕩之。
3、端身持名既以此身念佛,於一切行住坐臥時,務常端正。
身若端正,心即清淨。
當人自驗,誠不我欺。
4、過珠持名念佛一聲,手過一珠,單念四字,勿雜六字,以四字易成片也。
於四字中或在阿字上過珠,或在陀字上過珠,劃定規模,不得錯亂。
此借珠束心之一法也。
5、高聲持名若神志昏沉時,或妄想紛起時,振作精神,高聲念佛,到得數百聲,自換一番境界,且耳根最靈,外緣易入,聲感心動,雜想熾然。
惟高聲念佛,能護耳根而啟心靈。
心聽自聲,聲聲快足,一切閒是閒非,自然罷遣也。
6、低聲持名若精神散失時,或勞極逼迫時,不必高聲。
自收斂神明,低聲細念,候氣息完固,精神勃興,便可高聲念佛。
读经小组的带领 - 方济会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讀經小組約定
每天讀經:
為協助大家養成天天讀經,
與主結合的良好習慣,
完成聖經完整地閱讀一遍的宏願,
我們鼓勵大家以瀏覽的方式大量地閱讀聖經。
請有心的朋友每天安排半小時,
讀經二十分鐘,祈禱十分鐘。
根據讀經內容,安靜地把自己放在天主面前,
想想剛念過的內容,與主對話、聆聽主給自己的啟示,寫下心得,以便參加小組讀經時與人分享。
基本讀經態度:
—不要太專注於從字句上得到一些訊息。
—多看幾遍:讀經、祈禱,作筆記
讀經小組的帶領:
✧會前禱
✧個人3分鐘分享:
—每人兩分鐘,至多三分鐘。
—只分享自己,不談論他人。
—分享盡量具體,—最好是自己的生命故事。
—真誠分享、專心聆聽,彼此豐富生命經驗。
—不發問、不回應他人。
—分享所聽見的,應保密。
—會令自己難為情或不安的內容,不要分享出來。
✧個人向天主的祈禱/ 為他人代禱
✧結束禱詞。
归纳法查经课程

归纳法查经课程归纳法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用来总结和归纳大量的信息,并通过归纳出的规律来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
归纳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科学研究、法律、教育等等。
在查经课程中,归纳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圣经中的信息和真理。
以下是一些与归纳法在查经课程中相关的参考内容:1. 归纳法的定义和原理:- 归纳法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和总结个别现象的共性,推导出普遍性规律或结论。
- 归纳法的基本逻辑是:如果某个命题在若干情况下都成立,那么它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 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解释圣经中的信息,从而得出深层次的意义和真理。
2. 归纳法在查经课程中的应用:- 在研究圣经故事和事件时,可以通过归纳法总结和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动机,进而推导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角色定位。
- 在研究圣经中的教训和道德规范时,可以通过归纳法总结和分类不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他们所带来的结果和影响。
- 在研究圣经中的预言和启示时,可以通过归纳法总结和分析不同的符号和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整本书或整个圣经中的重复出现和联系。
3. 归纳法的步骤和技巧:- 观察和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文字描述、人物言行、事件发展等等。
- 分析和总结这些信息和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规律。
- 根据共性和规律,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和真理。
- 检验和验证这些结论和真理,确保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和正确性。
4. 归纳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归纳法可以帮助我们整合和梳理大量的信息,从而得出更深入的理解和见解。
- 归纳法可以提供更具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结论,有助于把握圣经中的核心教义和真理。
- 然而,归纳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所得出的结论和真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基于观察和总结的假设和推断。
总之,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查经课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归纳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圣经中的信息和真理,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信仰实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累积法介绍和读经内容 48
累积式教育法概念;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学习内容(读哪些经典):;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
累积式教育法概念
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
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
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上又被称为“13 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
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
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
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
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
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学习内容(读哪些经典):
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
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
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
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B、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这一类经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础,学知识学做事都是后面的事。
2、结构类:这就是经。
《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3、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
C、三个线程的学习:培养孩子应该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到底怎么样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养起来?“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装修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
这样,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他打下。
特点
三大纲领
1、简易性纲领:每天半个小时读经,很容易坚持。
方法简单才能做大做长久。
2、周期性纲领:每次读经400字左右,每天读7遍,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
3、多样性纲领:读经可以读多样,只读一样很难做下去,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多样就变得很简单。
这个原则,是从生活中归纳出来的。
多样性的实践,通过验证,很有用。
用三年作一个大周期,完成六经四书以及一些辅粮的学习,大周期完成,再进行复习周期。
三大纲领
1、简易性纲领:每天半个小时读经,很容易坚持。
方法简单才能做大做长久。
2、周期性纲领:每次读经400字左右,每天读7遍,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
3、多样性纲领:读经可以读多样,只读一样很难做下去,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多样就变得很简单。
这个原则,是从生活中归纳出来的。
多样性的实践,通过验证,很有用。
用三年作一个大周期,完成六经四书以及一些辅粮的学习,大周期完成,再进行复习周期。
八大读经原则
当下读经。
全家读经。
科学读经。
系统读经。
四个不离原则:
不离家庭。
不离社会。
不离生活。
不离圣贤教悔。
应用举例
《易经》是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宝藏。
易经的学习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应用累积式教育法。
入门的人,可以一天跟读1-7遍,一次读7卦,连续读7天。
当你稍微熟练的时候可以读10卦或
者30卦,甚至是一口气读完64卦,一个小时读完。
第二个原则:只读原文,不求理解的原则,暂时别管理解的事。
第三个原则:以正音识字为入门。
读到什么状态算可以了呢?读到你喜欢为止。
第四个原则:长期规划原则。
第一年什么都别管,只管读。
第二年可以尝试去理解,第三年就开始应用了。
就这么简单的学习方法。
如果是孩子,前十年只管读,什么也别管,读到20岁才慢慢地理解,慢慢去参考别人的东西,拜师也可以,30岁以后才应用。
问:这么多经典我们要先从那三本开始呢?
答: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三线程,用经典来说:就是经+典+其他,
用难易程度来说,就是难+中+易
用建筑来说:就是钢筋+水泥+其他,
用吃饭来说:就是菜+饭+汤;
用吃饭工具来说:就是碗+筷+勺,
,称其为137教育法。
1是读经的次数,一天最少一次,最多七次;(每遍约;3是读经的内容,一天最少三样,最多七样;(遵守生;
1是读经的次数,一天最少一次,最多七次;(每遍约10分钟)
3是读经的内容,一天最少三样,最多七样;(遵守生活多样性规律) 7是读经的周期,以七天为一个周期,遵守易经七日来复的天地循环原则,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