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系统评价之关联矩阵法
关联矩阵

4.按1,3,9的尺度对 X/Y的关联强度进行 评估;1=很小或无 关联;3=中等关联; 9=关联强;
咖啡磨具
咖啡
1
1
3
9
3
9
9
9
3
1
完成关联矩阵的步骤
6.根据变量的加权和内、外部流程,对变量进行归类。(总分 越高,输入变量对顾客眼中的重要输出变量的影响就越大
顾客眼中的重 要性级别 输出变量 流程输入 咖啡技术人员 咖啡制造者 水过滤器 1 9 1 9 1 9 9 9 9 9 3 1 9 1 1 9 3 3 305 169 167 8 温 度 9 香度 6 密度 5 强度 10 光滑 度 3 颜色 合计
咖啡过滤器
咖啡磨具 咖啡 水
1
1 1 1
3
3 9 9
3
3 9 3
3
9 9 9
9
3 1 1
9
9 9 9
185
155 225 189
完成关联矩阵的步骤
顾客眼中的重 要性级别 输出变量 流程输入 咖啡技术人员 奶酪 咖啡 咖啡勺 咖啡壶 糖 咖啡类型 水 咖啡过滤器 咖啡制造者 水过滤器 1 9 1 1 1 3 1 1 1 9 1 9 9 9 9 9 9 3 9 3 1 9 9 9 9 9 9 9 9 3 3 9 9 9 9 9 9 9 9 3 9 3 3 1 9 1 1 1 1 1 9 1 9 1 1 9 9 9 9 9 3 3 9 9 3 3 305 289 225 225 225 223 203 189 185 169 167 8 温度 9 香度 6 密度 5 强度 10 光滑 度 3 颜色 合计
• 来自流程图和鱼骨图的输入和输出
• 关联矩阵用于设定对Ys有最大影响的Xs的 优先顺序
第六章 系统评价之关联矩阵法

(3)综合评价 )
求出各替代方案的综合得分,进行最后的评价,以确定最优方案。 求出各替代方案的综合得分,进行最后的评价,以确定最优方案。 对例1进行 进行Klee方法的评价。 方法的评价。 例1-1 对例 进行 方法的评价 解:(1)求权重大小。 :( )求权重大小。
评价指标 死亡者的减少 负伤者的减少 经济损失的减少 外观 实施费用 小计
r
i
k
i
s
i
0.8 2.0 0.67 1.88
负伤者的减少
经济损失的减少 外观
0.67 3.00
0.40 1.67 5.00 0.05
实施费用
1.60 2.00 1.00 4.60 1.26 1.88 1.00 4.14 2.00 3.00 1.00 6.00 0.67 1.67 1.00 3.34 0.25 0.05 1.00 1.30
应用关联矩阵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 , 应用关联矩阵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i, 以及由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 以及由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确定方案 关于评价指标的价值评定量( )。目前确定权重和评 关于评价指标的价值评定量(Vij)。目前确定权重和评 价尺度还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 价尺度还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较为常用的有逐项比较 古林( 前者较为简便, 法和 A · 古林(KLEE法)。前者较为简便,后者在对各 法)。前者较为简便 评价项目间的重要性要作出定量估计时显得更为有效。 评价项目间的重要性要作出定量估计时显得更为有效。 设有A 是某评价对象的m个替代方案 个替代方案, 设有 1,A2,…Am 是某评价对象的 个替代方案,X1, X2,…,Xn是评价替代方案的n个评价指标,w1,w2,..., 是评价替代方案的 个评价指标, , 个评价指标 wn 是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vi1,vi2,...,vin是第 个替代方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 是第i个替代方 的关于X 指标( , , 案Ai的关于 j指标(j=l,2, ... ,n)的价值评定量。相 )的价值评定量。 应的关联矩阵表如下表所示: 应的关联矩阵表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系统评价方法

第六章 系统评价方法
教学要求:
• 掌握系统评价的概念,了解系统评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熟悉系 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掌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熟悉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点。 • 掌握排队打分法等五种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和加权平均法、乘法规 则、功效系数法等评价指标综合方法,并能在评价中灵活运用这 些方法。 • 熟悉可能满意度的定义;掌握可能满意度方法中多维价值的并合 原则和量化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熟悉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工 作步骤;通过课堂案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4、评价的数学模型。
• 能将测定的被评价对象有关属性的效用,综合成系统主观效用的 数学表达式 • 合理的选择和创造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是必要的,是系统评价的必 要要素。
5、评价的组织者与专家群体。
• 评价效果的好坏与评价的组织者、专家群体密切相关 • 他们对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掌握的程度、与评价工作所花费的时 间、精力的多少决定了评价效果。
• 评价机仿真计算,以计算出方案、过程的总的效用。 • 方案、过程存在不确定因素,存在专家对不同属性重要程度认识的 差异,要进行方案、过程的灵敏度分析,以反映不同方案、过程在 不同情形下的主观效用值。
选优提交决策
•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中的不可能包含系统所有东西 • 系统环境变化、决策者的生存环境和心态的变化,导致最优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 • 对评价对象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提 交的报告除提供最优方案外,还应提出相应的实施条件
熟悉评价对象——深入了解被评价对象
• 搜集被评价对象的有关情报资料,搞清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熟悉系统的行为、功能、特点以及有关属性,分析这些属性的重要 程度 • 了解人们对系统的期望,人们的价值观念,即了解系统的环境。
系统评价之关联矩阵法

得分
5
4
3
2
1
评价指标
得
减少死亡者
8人以上
6~7人
4~5人
2~3人
1人以下
分
减少负伤者
30人以上 20~29人 15~19人 10~14人
9人以下
基
减少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30以上
20~29
15~19
10~14
0~9
外观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准
实施费用(百万元) 0~20
21~40
41~60
61~80
可编辑ppt
1
应用关联矩阵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 以及由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确定方案
关于评价指标的价值评定量(Vij)。目前确定权重和评 价尺度还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较为常用的有逐项比较
法和 A ·古林(KLEE法)。前者较为简便,后者在对各 评价项目间的重要性要作出定量估计时显得更为有效。
111
率(X2)
4
0.4
3
0.3
市场占有
0
0
01
1
0.1
率(X3)
投资费用 (X4) 产品外观 (X5)
0
0
1
1
2
0.2
0
0
00
0
0.0
(2)确定价值评定量。
(3)评价结果。
可编辑ppt
9
评价尺度(得分)
5
4
3
2
1
评价指标
期望利润(万 800以上
701-800
601-700
501-600
500以下
第6章 系统评价——关联矩阵法

—
0.979 1.054
1.000
1.032 1.054
0.274
0.334 0.342
A3
—
1.000
0.324
6.5
3
关联矩阵法
A1
市场占 有率 A2 A3 A1
0.857
1.400 — 1.636 0.287 — 1.333 0.750 —
1.200
1.400 1.000 0.455 0.287 1.000 1.000 0.750 1.000
关联矩阵法
方案预期结果例表
期望利 润(万 元) 650 产品成品 率(%) 市场占有 率(%) 投资费用 (万元) 产品外观
自行设计 (A1) 国外引进 (A2) 改 建(A3)
95
30
110
美 观
730
97
35
180
比较美观
520
92
25
50
美 观
6.5
评价指标 1
关联矩阵法
逐对比较法例表
得分序号 2 3 4 5 6 7 8 9 1 0 累计得 分 权重
0.333
0.389 0.278 0.263 0.160 0.577 0.364 0.272 0.364
4
投资费 用
A2 A3 A1
5
产品外 观
A2 A3
6.5
Xj
关联矩阵法
关联矩阵例表(KLEE法)
期望利 润 产品成品 率 市场占有 率 投资费 用 产品外 观 Vi 0.580 0.342 0.194 0.334 0.065 0.333 0.129 0.263 0.032 0.364 0.330
期望利润 (X1)
关联矩阵法

关联矩阵法关联矩阵法是在矩阵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矩阵分析方法。
其研究重点是在某一控制标准(一般为内部控制标准)下的各项经营指标与整体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它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内部控制标准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关系程度。
关联矩阵法与传统的矩阵方法比较相似,不同点在于关联矩阵法以分析指标作为横坐标,以其目标作为纵坐标;而传统的矩阵方法以指标作为横坐标,以其目标作为纵坐标。
本文以实例来阐述关联矩阵法的主要应用方式及其应用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可以将公司分为制度层、业务层和流程层三个层次。
制度层指会计报表审计、财务收支审批、预算管理等财务内控体系;业务层包括采购业务、生产加工业务、销售业务等;流程层包括招投标、合同签订、质量验收、资金流向、费用开支、固定资产管理等业务流程。
公司规模、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以及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组织特征和战略选择,并且对公司的运营风险具有一定影响,从而使得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即业务层、流程层与制度层之间的风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内部控制措施来对制度层、业务层和流程层三个层次进行控制,使三个层次达到目标一致、权责一致和协调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三个层次的关联矩阵分别如下:制度层,制度层是公司风险的源头,也是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目标。
为此,制度层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高级管理层与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并确保所有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确保制度层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
业务层,业务层是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该层次的内部控制目标必须紧密围绕提升经济效益这条主线设置。
通常情况下,业务层内部控制的目标至少应当涵盖两大类型:第一类是针对日常性交易事项或者非常规性交易事项的授权审批控制,旨在防范操作风险;另外一类则属于非常规性交易事项的监督检查控制,旨在降低舞弊风险。
流程层,由于每个单位都处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随时都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出现,从而引发更多风险。
系统工程

通过权威部门及人士讨论决定评价指标为五项,它们分别是: (1)期望利润;(2)产品成品率;(3)市场占有率;(4)投资费用;(5)产 品外观。
根据专业人士的预测和估计,实施这三种方案后关于五个评价项目 的结果如表6—2所示。 表6—2方案实施结果例表
期望利 润 (万 元)
产品成 品率 (%)
市场占 有率 (%)
评价时期即系统评价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如以企业开 发新产品为例,其评价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即:(1)期初评价。 这是在制定新产品开发方案时所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及早沟通设 计、制造、供销等部门的意见,并从系统总体出发来研讨与方案有关的 各种重要问题。例如新产品的功能、结构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或本企业 的发展方向,新产品开发方案在技术上是否先进、经济上是否合理,以 及所需开发费用及时间等等。通过期初评价,力求使开发方案优化并做 到切实可行。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对系统问题(产品开 发、项目建设等)的期初评价;(2)期中评价。这是指新产品在开发过程 中所进行 的评价。当开发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时,则期中评价一般要进行数次。通 过期中评价,主要是验证新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并对评价中暴露出来的 设计等问题采取必要的对策;(3)期末评价。这是指新产品开发试制成 功,并经鉴定合格后进行的评价。其重点是全面审查新产品各项技术经 济指标是否达到原定的各项要求。同时,通过评价为正式投产作好技术 上和信息上的准备,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其它问题;(4)跟踪评价。为了
X1 X2 …. Xj …. Xn V1(加权 W1 W2 …. Wj …. Wn 和) A1 V11 V12 …. V1j …. V1n V1=
A2 V21 V22 …. V2j …. V2n
…… ….. ….. …. ….. …. …..
系统工程第五节系统评价关联矩阵法资料精

10
11
系统评价方法 多种多样
代表性方法: 费-效分析法(以经济分析为基础) 关联矩阵法(原理性方法) 层次分析法(评价要素多层次分布) 模糊综合评判法(多评价主体)
12
系统评价程序
认 识 搜集、 评 价 整理、
方案
选择评 价方法 分 析
综合
决
问 题 分析
准则 、建立 、计算
( 5 W 资料
评价模 评价
评价
策
1H)
主体 型
值
13
关联矩阵法
关联矩阵法主要是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各替代方案 有关评价指标及其重要度与方案关于具体指标的价 值评定量之间的关系。
14
关联矩阵法基本思想
当评价对象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时,往往使用关 联矩阵。在关联矩阵中, ①不同的评估角度由不同的评估指标(维度、属性)加以描述; ②不同评估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重要性(贡献性)程度由权重加 以描述; ③不同方案针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满足(响应、实现)程度,即为 不同方案在该指标分量上的评价结果。
18
一、逐对比较法
逐对比较法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简便方法之一。 基本工作思路是: ①将用于评估各替代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逐对比较, 相对重要的指标给予较高的得分,据此可得到各评价 指标的权重; ②根据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尺度,将各个替代方案在 不同评价指标下逐一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的评价值; ③针对评价值加权求和,进而求得不同方案的综合评 价值,并根据综合评价值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
要度量满足效果,前提是具有度量满足程度的量 纲,类似于度量长度时,所使用尺子的基本刻度 (1mm, 10mm, 10cm, …) ;测量质量时,质量的基 本度量单位(1kg, 2kg, 10k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念
关联矩阵法是常用的系统综合评价法,它主要是用矩阵 形式来表示各替代方案有关评价指标及其重要度与方案
关于具体指标的价值评定量之间的关系。
2、特点
关联矩阵法的特点是:它使人们容易接受对复杂系统问 题的评价思维过程数学化,通过将多目标问题分解为两
指标的重要度对比,使评价过程简化、清晰。
关联矩阵法最大的特点是引进了权重概念,对各评估要 素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区别对待。
应用关联矩阵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 以及由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确定方案 关于评价指标的价值评定量(Vij)。目前确定权重和评 价尺度还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较为常用的有逐项比较 法和 A ·古林(KLEE法)。前者较为简便,后者在对各 评价项目间的重要性要作出定量估计时显得更为有效。
91-95
86-90
85以下
分
(%)
市 场 占 有 率 40以上
35-39
30-34
25-29
25以下
基
(%)
准
投资费用(万 元)
20以下
21-80
81-120
121-160 160以上
产品外观
非常美观
美观
比较美观
一般
不美观
期望 产品成 市场占 投资 产品
利润
品率
有率
费用 外观
Vi
0.4
0.3
0.1
设有A1,A2,…Am 是某评价对象的m个替代方案,X1, X2,…,Xn是评价替代方案的n个评价指标,w1,w2,..., wn 是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vi1,vi2,...,vin是第i个替代方 案Ai的关于Xj指标(j=l,2, ... ,n)的价值评定量。相 应的关联矩阵表如下表所示:
Ai (i i, , m) 评价对象(可替代且非劣方案)
将评价指标以任意顺序排列起来后,按评价项目自上而下(或自下而 上)地两两比较其重要性,并用数值表示其重要程度。
② 对ri进行基准化处理,求得ki
以最后一个评价指标为基准,令其k值为1,自下而上计算其他评 价项目的权重。具体做法为:1乘以上一个评价项目的r值,得该 评价项目的k值,以此类推。
通过权威部门及人士讨论决定评价指标为五项,它们分别是:① 期 望利润;② 产品成品率;③ 市场占有率;④ 投资费用;⑤ 产品外观。
根据专业人士的预测和估计,实施这三种方案后关于五个评价项目 的结果如表所示 。
方案预期结果例表
评价指标Xj 替代方案Ai
自行设计 (A1)
国外引进 (A2)
期望利 润(万
元)
650
730
产品成品 率(%)
95
97
市场占有 率(%)
30
35
投资费用 (万元)
110
180
产品外观 美观
比较美观
改 建(A3) 520
92
25
50
美观
解:(1)计算权重。
得分序号 评价指标
1234567891 0
累计得 分
权重
期望利润 1 1 1 1
(X1)
产品成品 0
111
率(X2)
4
0.4
X j ( j 1, , n) 评价指标(准则、项目)
w j : 指标权重 o w j 1,
n
wj 1 j 1
3、方法
3.1逐对比较法
逐对比较法是评定评价指标权重的简便方法之一。其基 本的做法是:对各替代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逐对比较, 对相对重要的指标给予较高得分,因此可得到各评价项 目的权重 wj。再根据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尺度,对各替 代方案在不同评价指标下一一进行评价,得到相应的评 价值,进而求得加权和得到综合评价值。
81以上
方
评价指标 替代方案
死亡者 的减少 (人)
负伤者 的减少 (人)
经济损失的减 少(百万元) 外观
实施费用 (百万元)
案
A1 防事故栅栏
5
10
10
差
20
效
A2 人行道 A3 信号
6
15
3
8
15
很好
100
5
一般
5
果
(3)评价结果。
评
评价指标 权重
死亡者 的减少 (人)
负伤者 的减少 (人)
经济损失的减 少(百万)
得分
5
评价指标
4
3
2
1
得
减少死亡者
8人以上
6~7人
4~5人
2~3人
1人以下
分
减少负伤者
30人以上 20~29人 15~19人 10~14人
9人以下
基
减少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30以上
20~29
15~19
10~14
0~9
外观
很好
好 一般
差
很差
准
实施费用(百万元) 0~20
21~40
41~60
61~80
评价指标
判 定次数
得分
权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死亡者的减少 1 1 1 1
4
0.4
负伤者的减少 0
11 1
3
0.3
经济损失的减少
0
0
10
1
0.1
外观 实施费用
0
0
0
0
0
0.0
0
0
11
2
0.2
合计
111 1111 1 11
10
1.0
(2)确定价值评定量。按照所设定的得分基准,确定各评价指标 的价值评定量。
外观
实施费用 (百万元)
综合得分
价
替代方案
0.4
0.3
0.1
0.0
0.2
A1 防事故栅栏
3
2
2
2
5
v1=0.4×3+ …+0.2×5=3
结
A2 人行道
4
3
3
5
1
3
果
A3 信号
2
1
1
3
5
2.2
例2 某企业为生产某紧俏产品制定了三个生产方案,它们是:
A1:自行设计一条新的生产线;A2:从国外引进一条自动化程度较 高的生产线;A3: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改装一条生产线。
3
0.3
市场占有
0
0
01
1
0.1
率(X3)
投资费用 (X4) 产品外观 (X5)
0
0
1
1
2
0.2
0
0
00
0
0.0
(2)确定价值评定量。
(3)评价结果。
评价尺度(得分)
5
4
3
2
1
评价指标
期望利润(万 800以上
701-800
601-700
501-600
500以下
得
元)
产 品 成 品 率 97以上
96-97
0.2
0.0
评
价
自行设 计(A1)
3
3
3
3
4
3.0
结
国外引 进(A2)
4
2
3
2
4
4
2.7
3.2 Klee(A·古林)法
当对各评价项目间的重要性可以作出定量估计时,A·古林(A.I.Klee) 法比逐对比较法前进了一大步。它是确定指标权重和方案价值评定量 的基本方法。
3.2.1 计算步骤 (1)求项目的权重 ① 确定评价指标的重要度ri
例1. 假定某市为减少交通事故制定的三种措施:设置防事故栅栏, 人行道,设置信号。评价指标有5个:死亡者的减少,负伤者的减 少,经济损失的减少,外观,以及实施的费用。
解:(1)计算权重。首先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两指标间重要程度的 判定。判定为更重要的指标给1分,相对应另一个就为不重要的指标 给0分,把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相加,归一化后即得各指标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