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位阅读答案详解详解

合集下载

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阅读题答案

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阅读题答案

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阅读题答案【题目】课外阅读永远的第十一位教师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校里,因办学条件差,一年内已经先后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人们寒心地说:“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了。

”后来村里找了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的课。

一个月后,女大学生被分配到城里工作。

当女大学生收拾好行装,离开住所,准备离开的时候,她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绝——那是她第一次教给孩子们的诗。

她回过头来一看,一群纯真的孩子齐刷刷地跪在远处高高的山坡上——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长跪呀!她顷刻间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呀!女大学生的灵魂就在瞬间的洗礼中得到了升华,她毅然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间,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去上初中、上高中、念大学……后来这位女大学生积劳成疾,被送到北京的医院治疗……当乡亲们把她接回山村时,人们见到的只有被装在红色木匣内的她的骨灰……后来,这个村里有了不成文的规定,不论谁来教书,永远都是第十一位教师……1.文中画线句中的两个破折号有何作用?第一个破折号:第二个破折号:2.“女大学生的灵魂就在瞬间的洗礼中得到了升华”,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女大学生的灵魂就在暴雨中得到了洗涤,她觉得从此自己应该好好教书育人B.指女大学生被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的天地为之动容的长跪感动了,坚定了留在小山村教学的信念3.村里为什么规定,不论谁来教书,永远都是第十一位教师?答案:1.解释说明话题转变2.B3.提示一是对女大学生教师的怀念,她的精神在小山村永存。

二是对后来老师扎根小山村的期盼,希望后来的老师像第十一位老师那样为小山村的孩子奉献青春。

藤野先生课后练习答案

藤野先生课后练习答案

藤野先生课后练习答案做好初中语文课后的练习题,是检测我们课堂上学习成果的途径,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初二语文,供同学们参考。

藤野先生课后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芦huì____________ nì____________名托cí____________绯红____________ 不逊____________ 诘责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①除下帽来,油光可鉴____________。

②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____________。

③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____________④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____________⑤一段落已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部时事的片子。

____________⑥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____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__似的喝采……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下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卷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36分)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开窍.(qiào)偶.然(ǒu)思索.(sōu)B. 摹.纸(mó)同胞.(bāo)堤.坡(dī)C. 投稿.(gǎo) 喝.住(hè) 气馁.(tuǒ)D. 矜.持(jīn) 颤.抖(zhàn) 羡.慕(xià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吹烟报栏怦怦跳身临其镜B. 鼓励培育傻乎乎嘎然而止C. 赠言策画碰钉子仰慕不已D. 生涯贯彻引人入胜迫不及待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个包裹重量很轻,一个小孩都能信手拈来....。

B. 六年的小学生活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令人回味无穷....。

C. 毕业典礼上,老师的话语重心长....,饱含着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D. 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4. 下列诗句中,不能用来赞美老师的一项是()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 在毕业班会上,一位同学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最适合的一项是()A. 花香馥郁今日情春光洋溢赤子心B. 不舍青青校园草难忘款款恩师情C. 树下芳草春来绿坛前鲜花别样红D. 今日明月他乡客故地佳人往日情6. 下面的毕业赠言,哪一项不适合写给缺乏自信的同学?()A. 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辉煌的明天。

加油!B. “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C. 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D. 坚信自己是明星,穿云破雾亮晶晶;坚信自己是燧石,不怕敲打和曲折;坚信自己是人才,驱散浮云与阴霾。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卷及答案

200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检测试卷(2006.3.17)(满分100分检测时间10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30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菜畦.(qí)确凿.(záo)踱.步(dù)羁.(jī)绊B.浊.流(zhuó)挪.动(nuó)蓦.(mù)然骊.歌(lí)C.哺.育(bǔ)攒.成(cuán)相称.(chèn)归省.(shěng)D.污秽.(huì)气氛.(fēn)亘.古(gèn)蝉蜕.(t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飞溅崎岖磐石仰幕B.赫然慷慨既使怪诞C.懊悔屏嶂必竟嫉妒D.衰微轻捷懈怠诧异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②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③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着热血……A.肃静曲调喷涌B.肃静腔调喷射C.寂静曲调喷射D.寂静腔调喷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是我们学校的五十周年校庆日,来了许多人,使原来人迹罕至....的学校热闹了很多。

B.爸爸和妈妈为让我提高成绩而激烈地讨论着,家里是人声鼎沸....。

C.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叫起来:“看啊,又来了一只新的白天鹅。

”D.小明学习不努力,但只要一说起足球,他可就是锲而不舍....。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的。

B.张明生日那天,收到朋友们送来的许多礼物。

C.为了排除干扰,他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埋头干了三天。

D.机遇是最公正的,它永远不会光顾那些生活中的看客。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唉,你们惬意得很!”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说,“这椅子给我坐的?”B.是继续前进?还是返回大本营?他心里激烈地斗争着。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露从今夜白,______ 。

(杜甫《月夜忆舍弟》)(2)______ ,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5)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 。

(李商隐《无题》)(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 。

(欧阳修《醉翁亭记》)(7)诗词中的警句,能给人启迪和力量。

在《行路难(其一)》中,李白面对“冰塞川”“雪满山”的困境,用“①______ ,②______ ”写出了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面对“弃置身”的遭遇,用“③______ ,④______ ”道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发展规律,激励我们不惧困难,乐观前行。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2. 按要求完成问题。

ㅤㅤ阅读《水浒传》,同学们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小银子•大乾坤”专题探究活动。

【聚焦典型】ㅤㅤ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

”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梳理探究】ㅤㅤA_____给了金翠莲父女B_____两银子(其中包括从他人那里借到的一部分)作为返乡安身的盘缠(第二回),处事真是思虑周全;智多星吴用前往石碣村游说阮氏三雄,花了一两银子,便可买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第十四回),这一两银子在当时购买力惊人;李逵下山回老家准备带老娘离开时,留下五十两银子给他兄长李达,足见兄弟情深(第四十二回)。

藤野先生课后题答案

藤野先生课后题答案

藤野先生课后题答案【篇一:《藤野先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①除下帽来,油光可鉴____________。

②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____________。

③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____________④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事的片子。

____________⑥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____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__似的喝采??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下(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基础与积累】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yǔ zhòng xīn cháng tǎn tè bù ānwú yuàn wú huǐ wāi wāi niǔ niǔ二、选择。

(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承载(zǎi) 友谊(yì)B.脸颊(jiá) 颤抖(zhàn)C.琴弦(xuán) 俯下(fǔ)D.轨道(ɡuǐ) 时间轴(zhóu)2.下列不属于对“学生”的称谓的一项是( )A.学子B.夫子C.门生D.学童3.制作成长纪念册,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给成长纪念册取一个贴切的名字,设计个性化的封面。

B.扉页为“卷首语”或“成长感言”,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老师或家长写。

C.正文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编排,呈现的方式应该统一,以保持纪念册风格的程式化。

D.有的资料不能直接拿来就用,还需要进行修改。

如,有的文章太长,可以从中节选一段最有价值的。

4.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夏天,六(1)班的同学们将举行毕业联欢会。

关于毕业联欢会的主题标语,同学们拟定了如下几个,你觉得最适合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书香浸润。

B.师恩难忘,友情长存。

C.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D.拼搏进取,互助友爱。

三、在括号里填写含有“然”字的词语。

(3分)1.次年,《补考》( )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2.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 ),更是( )。

四、补充下面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14分)娓娓( )听( )然而止身( )其境引人入( ) 迫不( )待桃( )满门(____)年树木,(____)年树人1.画线的词语是一个是八字词语,我还能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初一汉语(上)教师教学用书

初一汉语(上)教师教学用书

初一《汉语》(上)教师教学用书第一课·第十一位教学要求一、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段、断、束、临、匣”等生字,会读、会写,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掌握“斤、殳、一、刂”等部首,注意所学生字与一些形近字的细微差别,二、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实在、融洽、蕴含、挽留”等常用动词、形容词,掌握“极、就、和、只好、”等副词的意义和使用特点,能够模仿课文中句型、句式造句。

三、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列出的“疑问句、感叹句”和因果、转折等复句句型或句式,熟悉其中关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模仿造句。

四、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一、课文二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手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义,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五、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中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六、重视习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课文文体范例进行习作。

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本课拓展阅读材料《正数和负数》,初步了解一些数学学习中常用的知识和术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文评点及疑难点解析本教材第一、二课主要以“尊师爱生”、“勤勉励志”为主题构成学习单元,反映的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

第一课课文1《第十一位》是一篇叙事散文,介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里,一位年轻的女代课教师成为一留下来就干了20年的第11位教师。

她最后因患绝症而去世,从此,接替她工作的永远都是第11位教师,而且这一成为所有能在这所山村小学工作的教师的光荣。

极.续都开了。

2、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

①“实在”,此句中作副词用,表示“的确、确实”的意思。

又如:这件事我实在..不知道。

“实在”常作形容词使用,表示“诚实、老实”和“不虚假”的意思。

如:这个人心眼很实在..,做事很扎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位》阅读答案(14分)
①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②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③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

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④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

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⑤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⑥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

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⑦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

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

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

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⑧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

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⑨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

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

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

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⑩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

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

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

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⑾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⑿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4、“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中“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5、文章第⑤段划线的“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16、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3分)
17、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2分)
18、第⑩段中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2分)
19、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
14、“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15、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16、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

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17、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18、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19、“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

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