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系统精讲-损伤中毒-第二节-烧伤病人的护理
系统精讲损伤中毒二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36岁,头面部烧伤严重。
急救时应特别注意A.保持呼吸道通畅B.包敷创面,避免污染C.预防休克D.及时清创E.早用TAT,预防破伤风【答案】:A【解读】:头面部烧伤经常合并吸入性损伤,易发生窒息,故对于头面部烧伤的患者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病人男性,35岁,浅II度烧伤约20%,深II度烧伤约10%。
烧伤后多长时间内护士要警惕休克发生A.24小时B.36小时C.48小时D.60小时E.72小时【答案】:C【解读】:考察烧伤休克期的特点。
烧伤病人48小时内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故该病人烧伤后48小时内护士要警惕休克的发生。
3.患者男性,35岁。
被沸水烫伤,双上肢、颈部、胸腹部、双足均为水疱,有剧痛,右手掌焦痂呈皮革样。
该患者Ⅱ度烧伤面积为A.54%B.41%C.58%D.45%E.39%【答案】:B【解读】:病人双上肢、颈部、胸腹部、双足为Ⅱ度烧伤。
右手为Ⅲ度烧伤。
双上肢占18%,颈部占3%,胸腹部占13%,双足占7%,总计41%4.烧伤病人第一个24小时创面丢失量为3000ml,基础水分计划补充2000ml。
病人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A.10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E.3000ml【答案】:D【解读】:考察烧伤病人补液量的计算。
烧伤后第1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输液总量的1/2,其余在而后的16小时内输完。
该患者的输液总量是3000+2000=5000ml,所以第一个8小时应该输5000ml的一半,即2500ml。
5.患者女性,22岁,右手被蒸汽Ⅰ度烫伤,其创面特点是A.红肿灼痛无水疱B.张力较大的水疱,剧痛C.水疱张力较小,疼痛,基底红白相间D.干燥,焦痂和蜡白E.水疱小,基底水肿,感觉迟钝【答案】:A【解读】:考察Ⅰ度烧伤的临床表现。
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层,生发层存在。
表现为皮肤灼红,痛觉过敏,干燥无水疱,3~7天愈合。
6.患者男性,21岁,全身重度烧伤。
护士资格考试损伤中毒

护士资格考试损伤中毒护士资格考试损伤中毒损伤、中毒第一节创伤病人的护理 1.病人男,21 岁,左小腿被钝性暴力打击,形成闭合性损伤,早期局部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局部制动 B.抬高患肢 C.血肿加压包扎 D.早期局部热敷 E.血肿若进行性增大,需切开止血【答案】:D 【解析】:考察闭合性创伤的早期处理。
闭合性创伤 24 小时内应使用冷敷,减少渗血和肿胀。
2.患者男性,18 岁,左小腿伤口因未及时处理已发生感染,此时伤口的处理原则是 A.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植皮 B.控制感染,加强换药 C.立即清创缝合 D.彻底清创,延期缝合E.局部制动、理疗 1 【答案】:B 【解析】:感染伤口不能缝合伤口。
如伤口已有明显感染现象,则应加强换药,积极控制感染。
3.患者男性,17 岁,右小腿被锐器刺入致开放性损伤,其最主要临床表现是 A.疼痛 B.肿胀 C.淤血 D.伤口 E.功能障碍【答案】:D 【解析】:考察开放性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开放性损伤为皮肤完整性遭破坏,有伤口和出血。
4.患者男性,18 岁,背部刀砍伤局部致血管、神经损伤,伤口边缘整齐,周围组织损伤轻,属于 A.刺伤 B.切割伤1/ 20C.挫伤D.火器伤E.撕脱伤 2 【答案】:B 【解析】:考察切割伤特点。
切割伤多因锐器、切削器所致,切口长度、深度各不相同。
创缘较平整。
5.下列不是开放性损伤的是 A.擦伤 B.挫伤C.刺伤D.割伤E.火器伤【答案】:B 【解析】:考察开放性损伤的特点。
开放性损伤的特点是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挫伤由钝器或钝性暴力引起,局部肿胀、触痛、皮肤红紫,但没有开放性伤口,因此不属于开放性损伤。
6.下列不属于闭合性损伤的是 A.挫伤 B.擦伤C.扭伤D.挤压伤 3E.爆震伤【答案】:B 【解析】:考察闭合性损伤的特点。
闭合性损伤的特点是皮肤、黏膜仍保持完整。
擦伤是皮肤被粗糙物摩擦,创面有擦痕,小出血点,属于开放性损伤。
7.患者女性,23 岁,左膝挫裂伤,下列哪一局部因素不会影响伤口的修复 A.伤口感染 B.伤口血肿 C.伤口过长D.缝合不良 E.伤口内异物【答案】:C 【解析】:考察影响创伤修复的局部因素。
外科烧伤病人的护理

手掌法 中国九分法
烧伤面积判断
手掌法 伤员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
烧伤面积判断
中国九分法: 将人体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 另加1%, 构成100%。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评估。
头颈面333
(9%*1) 手臂肱567 (9%*2) 躯干会阴27 (9%*3) 臀为5足为7 小腿大腿13,21 (9%*5+1%)
液体疗法—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和顺序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的一半在伤后8小时输完,剩下一半在以后16小时输完。 延迟复苏患者在入院后2-3小时内快速补给第一个24小时总量的一半,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速度
01
例如:第1个24小时液体总量6500ml,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3250ml,剩余量在16小时输完。
防治感染 感染期为烧伤后48-72h后,烧伤病例中51.8%都是死于烧伤后感染。 防治感染的关键:及时纠正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尽早使用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
五、护理评估
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生理状况(局部、全身) 辅助检查 心理社会状况
六、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代谢、摄入不足,大量血浆渗出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与肢体烧伤、疼痛、功能障碍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创面烧伤、失去皮肤屏障有关
自我形象紊乱 :与畸形、肢体功能改变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失去皮肤屏障、免疫低下有关
疼痛:与创面烧伤、局部炎症有关
体液不足:与体液渗出、血容量减少有关
七、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温度维持在28-32℃,湿度40%-60%;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 d.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 营养支持与护理 心理护理
2岁小儿,头、面、颈、会阴、双下肢烧伤,问:烧伤面积?
护理学基础知识:烧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 烧伤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一直是在外科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章节,关于其的考点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是考生复习的重点内容。
若考生能在复习的时候抓住重点,就能够很好的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此,中公教育将烧伤病人的护理所涉及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整合,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
【分期】1.急性渗出期(休克期):体液渗出多开始于烧伤后2小时,6~8小时最快烧伤后48小时内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
2.感染期:渗出为主转为吸收为主,毒素入血而中毒。
3.修复期:创面开始修复。
【烧伤深度】Ⅰ..皮肤红斑,干燥,无水疱。
浅Ⅱ度:红肿疼痛明显;有水疱,疱壁薄。
深Ⅱ度:痛觉迟钝,拔毛痛;水疱较小疱壁较厚,创面基底发白或红白相间。
Ⅲ.:痛觉消失,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形成焦痂。
【护理措施】1.现场救护:迅速脱离热.抢救生.预防休克,保护创面和保温,尽快转送。
2.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3.暴露疗法4.液体疗法【暴露疗法】1.暴露在清洁、温暖、干燥的空气中,使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干燥结痂,以暂时保护创面2.适用部位:头面部、会阴部、大面积烧伤、创面严重感染者3.预防感染:保护性隔离【补液计算】1.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体重(kg.烧伤面积(%.1.5m.每日生理需要量2000ml。
2.烧伤后前8小时补充液体量的1/2,其余补液量在16小时内输完。
3.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是第一个24小时的半量,生理需要量不变。
4.晶体首选平衡盐溶液、胶体首选血浆。
护士资格考试自学张老师精讲第十一章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本章节目录创伤病人的护理(外伤)烧伤病人的护理(烧伤)毒蛇咬伤病人的护理(中毒)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中毒)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护理(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病人的护理(中毒)酒精中毒病人的护理(中毒)中暑病人的护理(热中毒)淹溺病人的护理(窒息)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吃坏了)小儿气管异物的护理(堵了)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感染)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骨折)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骨折)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骨折)颅骨骨折病人的护理(骨折)创伤病人的护理一、分类(一)闭合性损伤挫伤、扭伤、挤压伤、爆震伤(二)开放性损伤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撕脱伤、火器伤二、病理生理1.局部反应2.全身性反应三、创伤的修复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了解)六、治疗原则七、护理问题八、护理措施★ (一)急救(二)软组织闭合性创伤的护理(三)软组织开放性创伤的护理(四)深部组织或器官创伤的护理疑有颅脑、胸部、腹部和骨关节等部位的损伤,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肺、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测。
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治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死亡率。
(五)健康教育社区人群注意交通安全及劳动保护。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恢复。
督促病人坚持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锻炼,防止因制动引起关节僵硬、肌萎缩等并发症,以促使患部功能得到最大康复。
烧伤病人的护理一、病理生理二、临床表现(一)烧伤面积(二)烧伤深度烧伤深度的鉴别和转归(三)烧伤严重性程度(四)吸入性损伤以往称为“呼吸道烧伤”,常与头面部烧伤同时发生,系吸入浓烟、火焰、蒸气、热气或吸入有毒、刺激性气体所致。
可有呛咳、声嘶、吞咽疼痛、呼吸困难、发绀、肺部哮鸣音等表现,易发生窒息或肺部感染。
三、治疗原则四、护理问题五、护理措施(一)现场救护(二)静脉输液的护理——补液公式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三)创面护理(四)防治感染的护理略(五)心理护理略六、健康教育烧伤肢体维持并固定于功能位,如颈部烧伤应取后伸位,四肢烧伤取伸直位,手部固定在半握拳的姿势且指间垫油纱以防粘连。
烧伤病人的护理_说课课件

过程分析
四、讲授新课
(2)深度估计:“三度四分法”即(I°、浅II°、深II°、 III°烧伤)
教法分析
(6)真题、病例法 :
教师在讲解烧伤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入一些往年《护 士资格考试》的真题或病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这样, 学生既对这节课内容在考试中的出题形式有了了解,又加 深了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还增强了他们的解题技巧,使 其逐渐养成一套顺畅而有效的解题思维模式,为其在以后 的《护士资格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反思体会
教学过程及效果反思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4)重点和难点:
重点:烧伤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难点:烧伤护理中深度评估、病程分析及补液 治疗。
教法分析
(1)启发式教学法 :
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其核心“是在教 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来尝试学习和 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 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烧伤知识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烧 伤的评估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 解和体会,尽量提出他们心中的疑问和看法, 如“对于烧伤 的几种评估说说你的理解?烧伤病人应该怎样防治感染?补 液治疗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等” , 最后可以通过全班讨论或由教师直接解答。 从而,达到让学生们在分析、思考、理解、提问、解答 这五个环节中,在他们的主动参与中,不知不觉的、愉快的 掌握本节课内容的教学目的。
温医大内科护理学新版讲义05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 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护理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较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慢3600倍,易造成蓄积。
CO中毒时,脑心对缺氧最敏感,常最先受损。
二、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病人感头痛、头晕、四肢乏力、胸闷、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心悸、嗜睡或意识模糊2.中毒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浅昏迷、脉快、皮肤多汗、口唇樱桃红色3.重度中毒:进入深昏迷。
抽搐、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可因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死亡4.迟发型脑病:重度中毒病人清醒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出现迟发性脑病的症状,昏迷时间超过48小时迟发型脑病发生率高三、辅助检查: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是确诊的重要指标。
轻度中毒浓度10-20%,中度30-40%,重度50%以上四、治疗原则1.立即转移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服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2.纠正缺氧,轻中度可用面罩或鼻导管高流量吸氧,8-10l/min,严重中毒高压氧治疗3.对症治疗-控制高热体表用冰袋、头部用冰帽,降低脑代谢率;防止脑水肿应用甘露醇;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放置并发症及迟发型脑病,苏醒后观察2周五、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迅速吸氧高浓度(〉60%)高流量8-10l/min;高热惊厥地西泮静注或肌注第二节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护理一、临床表现:经皮肤吸收,症状在接触农药2-6小时内出现,口服中毒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1.毒碱样症状:出现最早,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主要是复交感神经末梢兴奋2.烟碱样症状:主要是横纹肌运动神经过度兴奋,肌纤维颤动3.中枢神经:头晕、头痛、乏力。
瞻望、抽搐、昏迷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极少病人发生迟发型多发神经病,表现为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迟发型神经病发生前,多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综合症二、辅助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主要指标有机磷农药接触史、有特征性大蒜气味轻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50-70%中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30-50%重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30%以下三、治疗原则:1.迅速清除毒物:口服反复洗胃;用清水、2%碳酸氢钠(敌百虫禁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禁用)进行洗胃,直至无蒜味为止。
第二节烧伤患者的护理详解演示文稿

(2)抗感染
• 临床表现:
性格的改变
体温骤升骤降
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 创面骤变
第三十七页,共43页。
•感染的预防
• 及时纠正休克 • 正确处理创面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营养的支持
第三十八页,共43页。
3、创面处理
(1)初期创面处理 (2)包扎与暴露 (3)焦痂的处理 (4)植皮 (5)感染创面及处理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第二节烧伤患者的护理详解演 示文稿
第一页,共43页。
(优选)第二节烧伤患者的护 理
第二页,共43页。
➢病理生理
• 一般烧伤将分为:急性渗出期、 感染期、恢复期。三期之间可相 互重叠和相互影响。
第三页,共43页。
(1)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病理生理
第四页,共43页。
(2)感染期
血流逆流
病理生理
网(充血 扩大的毛 细血管和 小静脉)
表 皮 全 层 7~10天, 凝 固 坏 死 ,附件再生, 表 皮 下 或 基本上不留 表 皮 内 水 疤痕 泡;
真皮呈明 显急性炎 症---充血、 水肿,中 性白细胞 浸润
第十九页,共43页。
➢临床表现: 3 (掌握)
深 Ⅱ0
真皮深层 )水泡或干 表 皮 + 真 3周,附件 痂(灰黄 皮 乳 头 层 再生不全, 色)透过 凝 固 坏 死 有疤痕形 痂皮创面 真 皮 深 层 成 可见红色 下 急 性 炎 小点,散 症 在---充血
•复合伤
特重烧伤:TBSA50%以上;或Ⅲ。 TBSA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第十五页,共43页。
•吸入性损伤
•诊断 •形态学
第十六页,共4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患者男性,36岁,头面部烧伤严重。
急救时应特别注意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包敷创面,避免污染
C.预防休克
D.及时清创
E.早用TAT,预防破伤风
【答案】:A
【解析】:头面部烧伤经常合并吸入性损伤,易发生窒息,故对于头面部烧伤的患者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病人男性,35岁,浅II度烧伤约20%,深II度烧伤约10%。
烧伤后多长时间内护士要警惕休克发生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60小时
E.72小时
【答案】:C
【解析】:考察烧伤休克期的特点。
烧伤病人48小时内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故该病人烧伤后48小时内护士要警惕休克的发生。
3.患者男性,35岁。
被沸水烫伤,双上肢、颈部、胸腹部、双足均为水疱,有剧痛,右手掌焦痂呈皮革样。
该患者Ⅱ度烧伤面积为
A.54%
B.41%
C.58%
D.45%
E.39%
【答案】:B
【解析】:病人双上肢、颈部、胸腹部、双足为Ⅱ度烧伤。
右手为Ⅲ度烧伤。
双上肢占18%,颈部占3%,胸腹部占13%,双足占7%,总计41%
4.烧伤病人第一个24小时创面丢失量为3000ml,基础水分计划补充2000ml。
病人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答案】:D
【解析】:考察烧伤病人补液量的计算。
烧伤后第1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输液总量的1/2,其余在而后的16小时内输完。
该患者的输液总量是3000+2000=5000ml,所以第一个8小时应该输5000ml的一半,即2500ml。
5.患者女性,22岁,右手被蒸汽Ⅰ度烫伤,其创面特点是
A.红肿灼痛无水疱
B.张力较大的水疱,剧痛
C.水疱张力较小,疼痛,基底红白相间
D.干燥,焦痂和蜡白
E.水疱小,基底水肿,感觉迟钝
【答案】:A
【解析】:考察Ⅰ度烧伤的临床表现。
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层,生发层存在。
表现为皮肤灼红,痛觉过敏,干燥无水疱,3~7天愈合。
6.患者男性,21岁,全身重度烧伤。
其Ⅱ度烧伤面积介于
A.<9%
B.10~29%
C.30~49%
D.50~59%
E.>60%
【答案】:C
【解析】:考察重度烧伤的特点。
重度烧伤是指总烧伤面积达30%~49%或Ⅲ度面积达10%~19%,或虽然Ⅱ度、Ⅲ度烧伤面积不足上述百分数,但病人已并发休克、吸入性损伤或合并较重的复合伤。
7.患者男性,32岁,躯干Ⅱ度烧伤,其烧伤面积为
A.20%
B.22%
C.23%
D.25%
E.27%
【答案】:E
【解析】:考察成人身体部位所占比例。
成人躯干占全身面积的27%。
8.患者,男性,48岁,驾驶员。
因汽车故障自行检修,突发火焰而灼伤。
体格检查:面颈部约2%Ⅰ~Ⅱ度烧伤,两上肢13%的Ⅱ度烧伤,并伴呼吸道烧伤。
其病情属于
A.小面积烧伤
B.轻度烧伤
C.中度烧伤
D.重度烧伤
E.特重度烧伤
【答案】:D
【解析】:考察重度烧伤的特点。
该患者的烧伤面积不足重度烧伤的标准,但该患者伴有呼吸道灼伤。
并发休克、呼吸道烧伤或严重的复合伤的都应归为重度烧伤。
9.患者,男性,51岁。
Ⅱ度烧伤面积约46%,在输液抗休克治疗中,简便而重要的观察指标是
A.体温
B.脉搏
C.尿量
D.中心静脉压
E.肺动脉嵌压
【答案】:C
【解析】:考察抗休克治疗中的重要观察指标。
监测每小时尿量是评估休克是否纠正的重要指征。
10.患者男性,39岁,开水烫伤胸腹部,创面感觉迟钝,疼痛轻,多见于
A.轻度烧伤
B.Ⅰ度烧伤
C.浅Ⅱ度烧伤
D.深Ⅱ度烧伤
E.Ⅲ度烧伤
【答案】:D
【解析】:考察深Ⅱ度烧伤的特点。
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层,可有水疱,疱壁较厚、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稍湿,痛觉迟钝,有拔毛痛。
11.烧伤急救时,对烧伤患者首要的措施是
A.脱离火源
B.预防休克
C.保护创面
D.防止窒息
E.防止再感染
【答案】:A
【解析】:考察烧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
烧伤的现场急救最重要的是灭火、救人、迅速脱离热源。
12.患者男性,36岁,大面积烧伤后8小时,已静脉输液3000ml,判断其血容量是否补足的简便、可靠指标是
A.脉搏在120次/分以下
B.收缩压在12kPa以上
O以上
C.中心静脉压在6cmH
2
D.安静,肢端温暖
E.尿量30ml/h以上
【答案】:E
【解析】:考察抗休克输液的重要观察指标。
输液护理时判断血容量已补足的简便、可靠依据是尿量,成人一般尿量在30ml/h以上时提示补液量足够。
13.一烧伤患者,体重50kg,行暴露疗法后诉口渴,查体见:唇舌较干,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则其当天需补给液体
A.1500ml
B.2500ml
C.3000ml
D.3500ml
E.4500ml
【答案】:E
【解析】:考察烧伤病人输液量的计算。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判断为中度高渗性脱水,丢失液体约占体重4%~6%,按5%计算,然后按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计算。
所以病人的丧失水量估计为2000~2500ml,加上每天的基础水分,约2000ml,合计4000~4500ml。
14.患者男性,29岁,其烧伤面积Ⅱ度48%、Ⅲ度10%。
创面清创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清创前给予适量镇痛剂或地西泮
B.将创面周围毛发剃除
C.创面大小水疱切开
D.污垢可用棉球轻轻擦拭
E.创面周围健康皮肤可用75%酒精消毒
【答案】:C
【解析】:考察烧伤的创面护理。
小的完整的水疱不用处理。
15.患儿,6岁,全身大面积烧伤后30小时死亡,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肺功能衰竭
B.心功能衰竭
C.肾衰竭
D.感染
E.休克
【答案】:E
【解析】:考察烧伤休克期的特点。
休克是烧伤后48小时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大面积烧伤48小时内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16.患者男性,40岁。
烧伤后3周,该病人处于烧伤的哪一期
A.渗出期
B.休克期
C.感染期
D.修复期
E.愈合期
【答案】:D
【解析】:考察烧伤后的分期。
烧伤后分为休克期,感染期和修复期。
该病人烧伤后3周属于修复期。
患者,男性,42岁,体重70kg。
左上肢、躯干开水烫伤,创面可见大小水疱,部分水疱破裂,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
17.该患者的烧伤程度为
A.12%浅Ⅱ度烧伤
B.18%浅Ⅱ度烧伤
C.36%浅Ⅱ度烧伤
D.40%浅Ⅱ度烧伤
E.45%浅Ⅱ度烧伤
【答案】:C
【解析】:病人创面可见大小水疱,部分水疱破裂,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的表现符合浅Ⅱ度烧伤,面积为左上肢9%+躯干27%=36%。
患者,男性,42岁,体重70kg。
左上肢、躯干开水烫伤,创面可见大小水疱,部分水疱破裂,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
18.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约为
A.2200ml
B.3200ml
C.4200ml
D.5700ml
E.6200ml
【答案】:D
【解析】:考察烧伤患者输液量的计算。
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补液1.5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
即70×36×1.5ml+2000=5780ml,所以选D。
患者,男性,42岁,体重70kg。
左上肢、躯干开水烫伤,创面可见大小水疱,部分水疱破裂,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
19.患者在输液中监测尿量每小时为25ml,正确的处理是
A.维持原滴速
B.加快输液
C.减慢输液
D.应用甘露醇
E.应用西地兰
【答案】:B
【解析】:考察烧伤患者补液时的重要观察指标。
每小时尿量小于30ml说明血容量不足,应该加快输液。
患者,男性,42岁,体重70kg。
左上肢、躯干开水烫伤,创面可见大小水疱,部分水疱破裂,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
20.患者体温升高达39.8℃,伴寒战,血白细胞升高,创面恶化,提示有菌血症。
下列措施中主要应由护士完成是
A.使用抗生素
B.换药
C.支持疗法
D.纠正酸中毒
E.消毒隔离
【答案】:E
【解析】:考察烧伤患者感染时的护理措施。
该患者体温升高,寒战,白细胞升高,创面恶化,表明烧伤创面出现感染,护士应该及时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