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理论2000真题

合集下载

中国人大新闻传播学试题

中国人大新闻传播学试题

中国人大新闻传播学试题(93-08附部分答案)2008人大新闻学专业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40分)1.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2. 中东通讯社3. 新闻价值4. 宣传5. “使用与满足”理论6. 媒介素养7. 公共产品8. 数据库营销二、简答题(40分)1. 简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发展;2. 简述对马克思“人民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的理解;3. 简述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4. 简述传媒业的产业特征。

三、论述题1. 欧洲广播电视业公营、民营体制的形成过程,欧洲公营体制的特点;(30分)2. 联系2003年繁峙矿难,记者收受贿赂,讨论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要求。

(40分)06年人大新闻题(新闻史论)新闻传播史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7分每题,共21分)1。

报房《京报》2。

中央通讯社3。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1791年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新闻自由:“国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二、简答题(15分每题,共30分)1。

简述西欧和北美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特征。

西方报刊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A、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典型代表:《法国公报》(1631-1789)B、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典型国家:美国(1775-1872)C、“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典型国家:英国和美国(19世纪中叶开始)2。

西方报业走向垄断有何特征?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刊?(陈力丹新书,报团形成的原因以及最初状况。

关于如何控制可以结合传播学中的传播体制部分内容,即资本力量如何控制媒体)三、论述题(二选一,24分)1。

试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体系、主要报刊及其特征。

(2。

试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广播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新闻传播理论部分(75分)一、名词解释(7分每题,共21分)1。

新闻体制(郭氏传播学有专门的体制一章)2。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2000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2000真题

参考答案圣才考研网所有,侵权必究!圣才考研网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行政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行政效率2.人事计划3.合议制4.行政职权5.行政控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按行政领导者对权力控制的程度划分的几种领导方式。

2.简述行政道德构成的基本内容。

3.简述人事行政的管理机制。

4.简述中国立法机关监督的方式。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2.结合实际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行政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

2.人事计划:3.合议制:指由三名以上的法官或法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法律制度。

合议制度是一种集体审判制度,可以避免由一人审判可能产生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

(1)合议制度是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议制度适用范围是:就适用的案件而言,合议制适用于审理除简单的诉讼案件外的各种民事案件,包括一般、重大、复杂和疑难的案件。

(2)就适用的法院而言,我国四级法院都可以采用合议制。

其中,中级以上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只能采用合议制。

(3)就适用的程序而言,合议制既适用于一审程序,也适用于二审程序。

具体包括一审普通程序、二审程序以及重审和再审程序,应当采用合议制。

特别程序中的选民资格案件和重大疑难的非讼案件以及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应当采用合议制。

4.行政职权5.行政控制:指根据行政目标和标准,对各方面行政工作的检查与监控,以保证他们按照行政目标和标准执行计划开展工作,并发现和纠正各种偏差的行为过程。

它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可以保证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的实现。

人大历年新传试题知识点汇编

人大历年新传试题知识点汇编

人大历年试题知识点汇编·新闻传播理论部分● 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媒介(1995)2、“集体的组织者”(1995)3、客观报道(1995)4、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1995)5、新闻自由(1995)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1996)7、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1996)8、新闻自由和社会员任的统一(1996)9、有限效果论(1996)10、报纸批评“三字方针”(1996)11、选择性接触(1997)12、把关人(1997)13、“新闻、旧闻、不闻”(1997,2002传播)14、政治家办报(1997)15、新闻手段(1997,2000传播)16、“报刊的有机运动“(1998)17、“媒介即信息”(1998)18、知晓权(1998,2003传播)19、传播过程的“5w”模式(1998)20、魔弹论(1998)21、传播(1999新闻)22、新闻欲(1999新闻)23、N级传播(1999新闻)24、“硬新闻”与‘软新闻”(1999新闻)25、“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1999新闻)26、社会雷达(1999传播,2004传媒经济学)27、内容分析三原则(1999传播)28、意见领袖(1999传播)29、“意见的公开市场”(1999传播)30、廉价报纸(1999传播)31、无形的意见(2000新闻)32、公信力(2000新闻)33、新闻价值的客观性(2000新闻)34、传播流(2000新闻)35、双向传播(2000新闻)36、大众传播“小众化”(2000传播)37、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2000传播)38、传播过程中的“噪音”(2000传播)39、煽情主义(2000传播)40、新闻手段(1997,2000传播)41、新闻宣传的主旋律(2001新闻)42、新闻报道的全面性(2001新闻)43、新闻传播媒介(2001新闻)44、作为“市场”的受众(2001新闻)45、文化帝国主义(2001新闻)46、黄色新闻(2001传播)47、编辑权(2001传播)48、大众传播地位赋予功能(2001传播)49、信息主权(2001传播)50、传播学批判学派(2001传播)51、新闻价值(2002新闻)52、发展新闻学(2002新闻)53、“自我修正过程”(2002新闻)54、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2002新闻)55、恐惧诉求(2002新闻)56、编码与解码(2002传播)57、信息环境(2002传播)58、“知沟” (2002传播)59、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2002传播)60、“新闻、旧闻、不闻” (1997,2002传播)61、新闻传播环境(2003新闻)62、舆论导向(2003新闻)63、媒介依存症(2003新闻)64、新闻传播资源(2003传播)65、知晓权(1998,2003传播)66、数字鸿沟(2003传播)67、社会雷达(1999传播,2004传媒经济学)68、新闻选择(2004传媒经济学)69、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2004传媒经济学)70、“信息过载”(2004传媒经济学)71、内容分析(2004传媒经济学)72、“一城一报”(2004传媒经济学)73、舆论三要素(2004传媒经济学)74、循环模式(2004传媒经济学)75、民主参与理论(2004传媒经济学)76、“休眠”效果(2004传媒经济学)● 简答题:1、结合实际说明印刷新闻媒介与电子新闻媒介的共性和个性。

新闻学硕士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2010-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汇总

2010-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汇总

2010-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汇总1.《天变邸钞》(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研)①《天变邸钞》的内容。

《天变邸钞》是被一些明人的文集当做附录保存下来的一篇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

这一报道,从当时出版的民间报房发行的“邸钞”(即“邸报”)上转录下来。

“天变”就是指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1626年5月30日),发生在北京内城西南,以王恭厂火药库附近一带为中心,波及到周围近百里地区的特大灾异事件。

报道这次事件的邸报,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不少京内外人士都是通过阅读这份报纸才了解到这次事件的详细情况。

②《天变邸钞》的性质。

《天变邸钞》关于北京这次灾异事件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

从这点看,它出于官方的提塘报房的可能性比较小,出于民间报房的可能性比较大。

它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2.露布(中国人民大学2016研;电子科技大学2011研;中央民族大学2003研)【育明教育解析】露布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它具有高度流动性。

露布起始于汉魏之际,它主要用于传播军事信息,其公开性与实效性都很强。

在报纸诞生之前,露布史最具影响力的媒介。

【育明教育参考答案】露布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起始于汉魏,主要用帛,也有用木板的,因此也被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

有时露布也被用来发布政治性的消息。

露布的公开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传播面也较广,是报纸诞生以前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

3.简述“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

(天津师范大学2015研;兰州大学2007研)【育明教育解析】无论是开元杂报抑或进奏院状,都属于官方渠道流通的报纸。

他们主要传递来自朝廷的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们与诞生于16世纪欧洲的“新闻信”比较类似。

【育明教育参考答案】参见本章课后习题第4题答案。

2.进奏院状(中国传媒大学2013、2009年研)【育明教育解析】进奏院状出现于唐,因而经常会将唐朝与进奏院状联系起来。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试题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试题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试题招生专业:国际贸易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共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通货紧缩
2.APEC
3.期权。

4.贫困化增长
5.拉弗曲线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画图说明曼德尔的内外均衡过程及政策搭配论。

2.简述并举例说明蜘蛛网模型。

三、论述题:(20分)
结合亚洲金融风波论述IMF协调活动的内容及特点。

政治经济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复杂劳动
2.可变资本
3.有价证券
4.现代企业制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平均利润率是如何形成的?
2.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三、论述题:(18分)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经典真题-全真模拟题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经典真题-全真模拟题目

一、名词解释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

(一)关于报刊:(1)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的报纸,某政党……报纸(2)(3)何年何地出版(一句话)(4)主办者、负责人、或是由某政党、团体创办(5)办报宗旨、宣传内容、特色(高度概括,三四句)(二)关于人物:(1)总体评价定性,理解基础上总体把握(一句话)(2)何时何地从事何种新闻活动(重要的、代表性的)(3)哪些活动(老板:办报活动;编辑记者:主编何种报刊,代表文章)(4)代表著作(三)关于事件:(1)定性,阐明何类性质事件(2)何时何地,涉及何人(3)起因、经过、影响二、论述题要求史论结合,既有史实,又有思想观点,以史实为主,占60%-80%,不少于20句话,400字以上,并且有头有尾,前后呼应,似小论文。

传统重点是1815—1956之间的内容,之前和之后的近几年都没有考过,可以稍微看看。

导师曾说过古代的、文革的、港澳台的不考,但是由于出题导师的变换,大家还是也都看看,先前的出题导师调离我们院了。

名词解释主要是考著名的报纸、报人、事件。

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共产党(建国前的五四时期、土地革命、抗战时期、延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政治派别的新闻活动是超级重点。

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76个名词解释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

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

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消亡,宋朝报和明清宫门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唐朝政简报的继续。

2.进奏院状---一种上行官文书,是进奏官专门提供给节度使本人阅读的情况汇报资料。

内容有军政情报、地方驻京官员的表现。

唐代进奏院状新闻内容很多,但只送节度使(观察)使本人阅读,无复本。

人大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分析

人大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分析

考前必读书单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二版)》,方汉奇、张之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外国新闻史《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李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新闻理论《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传播理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韦斯特、特纳著,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新闻采写《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新闻报道与写作(第7版)》,布鲁克斯等著,范红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

《新闻报道与写作》,门彻著,展江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

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学》,蔡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新闻理论试题
招生专业:新闻学
考试科目: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无形的意见
2.公信力
3.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4.传播流
5.双向传播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新闻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2.从马克思关于报刊有机运动的论述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3.谈谈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和影响。

二、论述题(媒体20分,共计40分)
1.试析大众传播“信息过载”的副效应,提出防止建议。

2.试述新闻媒介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