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综合应用 巩固练习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巩固训练

诗歌鉴赏巩固训练

诗歌鉴赏巩固训练【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常用的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3.体会诗歌的艺术美,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来对待生活!【使用说明】1. 联系已有经验,自主总结,真正有所感悟深化。

2. 完成探究题目,联系文本,答题规范。

【探究范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本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参考答案】(1)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突出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2)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深深忧虑。

(点明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用)【探究思考】1.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回答问题。

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1捻(niǎn):持取,捻弄“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滨州行知中学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编号:班级:小组:姓名:教师评价: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诗歌巩固练习二

诗歌巩固练习二

参考答案:2、这两首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也不相同, 炼字角度:高诗请中任的选一一个个“满鉴”赏字角就度写分出析了这牧马种时不节同梅。花
凋零的合理性,洋溢着一种盛唐豪情,更隐喻着全体将士 怀乡的不伤之思。李诗中一个“尽”字,写出了全体戍边 战士的绵绵不断的乡思。 或:修辞角度:高诗中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的笛曲的 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形象,由边地无梅而引发战士 对家乡梅的思念。李诗用恰当的比喻,如“沙似雪”“月 如霜”,写出了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 或:技巧角度:高诗虚实结合,象征暗示。“雪净”写春 来,象征边危化解后的和平,“月明”暗示边塞的安静, “牧马”暗示胡马北退和戍边战士牧归,“羌笛”暗示边 烽暂息的安闲。前二句实写边塞和平生活,后二句虚写, 抒发将士心志。而李诗则用烘托铺垫,以“沙似雪”“月 如霜”来渲染环境险恶,衬托战士的乡思之情。
怀。
六、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参考答案: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慷慨豪
第一首诗以情将,士但们两进首行诗艰用苦以军表事现训将练士的豪场情景的,内以容及
写出了战事的紧急和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以一个“缺”字,状战场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
之长,夺取胜利之不易,表现了将士誓死守边的战
斗豪情。
(评分说明:每字2分,共4分。要求所选字词符合
题干要求,且赏析到位。)
诗歌鉴赏巩固练习(二)
《塞上听吹笛》
高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塞下曲》
李益
《出 塞》

古诗 巩固训练

古诗 巩固训练

练4
绣岭宫词 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夜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注绣岭,长安著名风景区,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玩乐之所。 李洞,生活于晚唐,是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国是风雨飘摇,而僖宗 荒淫嬉戏,贪残昏朽。 问题:请赏析三四句。 运用借古讽今 写一位白发老翁唱太平曲,借开元盛世反衬僖宗的荒淫昏朽,表 达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思慕,对危机深重,国势飘摇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练5
从军行 王勃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问题:这首诗尾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抒怀方式——直抒胸臆
描写手法
练1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问题:“红旗半卷”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侧面描写 “红旗半卷”写了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 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 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更在春山外。 问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虚实结合 “虚”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的离愁别绪。 2、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下阕虚写,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 4、联想想象之景。 “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 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 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 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题: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 说明。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写自己 和友人别离后的孤寂飘零,从而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综合应用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综合应用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唐代诗歌”综合应用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加红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chǔ)霜鬓.(bìn) 惘.然(wǎnɡ) 迁谪.(zhé)B.潦.倒(liáo) 琴弦.(xuán) 石栈.(jiàn) 钿.头(diàn)C.猿猱.(róu) 崔嵬.(wéi) 吮.血(shǔn) 贾.人(ɡǔ)D.锦瑟.(sè) 猿啸.(xiào) 咨嗟.(jiē) 裂帛.(bó)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3.下列句中加红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④整顿衣裳..辞帝京。

..故;⑥我从去年..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5.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6.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同步巩固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 同步巩固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巩固练习说明:包括《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有配套的ppt 供使用。

一、名句填空。

1.(1)王绩《野望》一诗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优美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2)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由描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7)《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8)《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句子是:,。

(9)《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二、基础知识。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牧人驱犊.(dú)返B.芳草萋.(qī)萋鹦鹉洲C.都护在燕.(yàn)然D.绿杨阴里白沙堤.(dī)3.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山唯落辉B.征篷出汉塞C.水面初平云脚低D.昔人已辞黄鹤去4.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接近)B.仍怜.故乡水(怜惜)C.来从.楚国游(往)D.单车欲问.边(慰问)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李白,号香山居士,他的诗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

C.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

D.李白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说的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6.下列有关诗歌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巩固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巩固训练(含答案)

第13课《唐诗五首》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逢候骑(qí)C.驱犊(dú)徙倚(xǐ)汉塞(sài)白沙堤(tī)D.采薇(wēi)征蓬(péng)崔颢(hào)没马蹄(mò)2.下面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

B.这是一首七律,其中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都是对仗句。

C.诗歌的中间两联生动描写莺燕花草的活力,突出了早春特点。

D.尾联“最爱”“行不足”,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游湖的喜悦和遗憾。

3.选出对《黄鹤楼》赏析有误的一项()A.诗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首联中一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

B.颔联由景生情,通过对登楼所见之景的描绘,表达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强烈的思念,表现了一种欣喜之情。

C.尾联以抒情作结,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这首诗意境开阔,虚中有实,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在艺术上出神入化,读后不禁令人心入其境,怅然生情,不愧为唐诗中的佳作。

4.下列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炼字精妙。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5.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关塞迢迢,烘托孤寂的心境。

B.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

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心情。

初三诗词填空应用巩固题

初三诗词填空应用巩固题

初三诗词填空应用巩固题初三诗词填空应用巩固题古诗词默写是考试的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应用,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三诗词填空应用巩固题,大家可以参考练习。

练习一: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

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5.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

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他虽感惆怅,却也达观的心绪,反映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现在也常以此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

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逢候骑(qí)....C.驱犊(dú)徙倚(xǐ)汉塞(sài)沙堤(tī)....D.XXX(wēi)征蓬(péng)XXX(hào)没马蹄(m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皋薄暮望薄:.(2)徙倚欲何依徙倚:..(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6)单车欲问边问边:..(7)长河落日圆长河:..(8)来从楚国游从:.(9)将入大荒流大荒:..(10)仍怜田园水怜:.(11)水面初平云脚低初:.(12)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3.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XXX,字________,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________”。

(2)《黄鹤楼》的作者________,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XXX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XXX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XXX,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________,与XXX合称“XXX”,有“________”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XXX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________;观摩诘之画,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XXX,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与XXX并称为“XXX”(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XXX,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唐代诗人,有“________”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加红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chǔ)霜鬓.(bìn) 惘.然(wǎnɡ) 迁谪.(zhé)B.潦.倒(liáo) 琴弦.(xuán) 石栈.(jiàn) 钿.头(diàn)C.猿猱.(róu) 崔嵬.(wéi) 吮.血(shǔn) 贾.人(ɡǔ)D.锦瑟.(sè) 猿啸.(xiào) 咨嗟.(jiē) 裂帛.(bó)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3.下列句中加红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④整顿衣裳..辞帝京。

..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5.下面加红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这一场戏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 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8.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

老佣人说:“容易办成。

”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

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

”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

”第四盘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

”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9. 补写名句(1)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5)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8)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理解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0.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本诗中“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11.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2.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一个重要节日。

13.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14.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有何特点?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日日李商隐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15.“春光斗日光”应怎样理解?一“斗”字用得好在哪里?16.三、四句运用了哪些手法?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作文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年轻人,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

高僧就带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

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

”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以上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或许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往往要求改变别人的情况较多,而改变自己的情况较少,这是为什么呢?请就“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A.渚:zhǔ;B.弦:xián,栈:zhàn;C.猱:náo)2. B(篮——蓝。

)3. A (徒、空。

)4.C(③⑥古今义同。

)5.A(使用对象有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多指老人。

)6.A(句号应放在后引号之内。

)7.A(“贺知章”为“杜甫”:“白居易”为“贺知章”。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9.(1)剑阁峥嵘而崔嵬;(2)丛菊两开他日泪;(3)群山万壑赴荆门;(4)无边落木萧萧下;(5)犹抱琵琶半遮面;(6)同是天涯沦落人;(7)蓝田日暖玉生烟;(8)不及卢家有莫愁。

10.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11.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12.诗眼是“孤”字。

首先大雁因“孤”而“飞鸣”“念群”,颔联“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还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所以说“孤”是诗眼。

13.“抱膝”二字形象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由“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显得形影相吊,充分表达了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14.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在灯前议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本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真切感人,如“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明白如话。

15.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而春天的丽日艳阳正是这一景象的动力与源泉。

这一“斗”字,将双方互争雄长的意态,方兴未艾的趋势,以及天地上下充溢着的热烈气氛全部传出。

16.三、四句用比喻、反问、反衬手法,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轻松悠闲、从容与自得的企盼,又反过来衬托出了现时缭乱不宁的心绪。

17.优秀例文“变”还是“不变”“我是太阳。

”尼采在世界面前呐喊。

这句话让他成为疯子,让他在世人的鄙夷之中痛苦的过完了他孤独的一生。

“上帝退场了,我便是神灵。

”楚高在他破碎的世界里喃喃自语,金色的向日葵无法温暖他性格中的阴暗与潮湿,在精神分裂的残忍欺凌之下,他扣响了生命的枪声,平静地躺在热烈的葵花丛中。

“他们改变不了世界的愚昧,只好努力地去诠释自己,然后以世纪早生儿的姿态被世界所扼杀。

”鲁迅为了改变国人的麻木的思想,毅然弃医从文,用敏锐犀利的文字去震撼国人沉睡的灵魂,他艰难地跋涉在干涸的精神大漠。

“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吧!”智慧的人笑着,于是说,“像尼采一样,纵使他生前没有被世界所接受,可他的思想却照亮了人类文化那未曾有人涉足的夜空;像梵高,纵使他不被别人所容纳,可他的作品将艺术的黑洞展现得更加深邃。

”不要去奢求世界为你而改变,踏踏实实地去改变自己吧!世界不因一个人而存在,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强大,光芒万丈,也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弱小,穷困潦倒,世界都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以同样的东西、时间和生命。

不同的是我们如何在生命的土地上播种、耕耘。

也许有的人很幸运,他拥有一方得天独厚的沃土,在世界的庇护下可以轻松收获,也许有的人被世界所遗弃,只得到了一块贫瘠的山石之地,任凭洒尽汗水用尽心力也得不到幸运儿一样的快乐与光芒。

于是有人开始埋怨,埋怨命运的不公,自己总是得不到与别人同等的幸福,总是被世界所遗弃。

就像泰戈尔说的: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我们总是看到那些被紧紧锁上的门,我们用力去打开它却不肯转过身去看另一扇世界为我们敞开的窗。

于是,不停地错过,不停地后悔,不停地流泪。

张悦然说:人是应该改变的,改变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固执与桀骜不驯,要试着用真诚去拥抱和接纳整个世界,去爱每一个最重要的人,永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让眼泪掉下来。

是的,聪明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他们努力地去适应社会但又不舍弃自己的棱角,就像杯中的水一样,透明晶莹,能够根据杯子的不同而适时改变自己的形状,但又能在坚持固守之中滴水穿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