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教案17 黄果树瀑布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黄果树瀑布》教学案例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黄果树瀑布》教学案例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黄果树瀑布》教学案例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明白得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状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气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明白得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状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气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预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词语。

3、明白得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预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往常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缘故。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如何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形。

(1)读生字词:sīxiao liao ling tang di人喧马嘶喧嚣撩过来倾听胸膛谛听(2)说说这些生字该如何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要紧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形;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玩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第一段(1 ):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1、指名读,明白得“杰作”。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第17课《黄果树瀑布》∣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第17课《黄果树瀑布》∣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课题黄果树瀑布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5.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重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李白写过一首赞美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2.今天我们去我国的贵州省,看看那里非常有名的大瀑布——黄果树瀑布。

学生背诵诗歌。

学生听讲。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1.黄果树瀑布简介。

2.教师读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说,展示自己总结的答案。

这篇文章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及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展示生字、词语、多音字,词语解释。

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

听课文朗读,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思考这篇课文围绕黄果树瀑布写了哪些内容。

学习生字,对不会的字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黄果树瀑布。

对课文有初步认识。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学会会写的八个生字:哗缝隙叠隔轰膛醉(2)教师订正读错的。

(3)课文重点词语展示。

(4)学习多音字。

展示字、音,学生自己组词,教师展示自己组的词。

(5)学习词语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展示正确解释。

二、新课讲解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部分(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2.学习第一部分。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这是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惊叹、赞美。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文章学习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景色及特点。

2.了解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习俗。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使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更深入地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确不同段落的意思,理解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气候,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掌握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和景色。

2.难点:让学生理解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并能从文化和旅游角度谈论黄果树瀑布的特点与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习视频并进行回答问题(15分钟)教师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美丽和壮观。

播放视频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黄果树瀑布上有几道舞台?有何不同?2.黄果树瀑布附近有哪些景点?帮助学生加深对黄果树瀑布的印象,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3. 阅读文章并进行讨论(30分钟)教师提供文章《黄果树瀑布》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完文章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黄果树瀑布为什么被称为“万里风景第一瀑”?2.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除了黄果树瀑布,黄果树附近还有其他哪些景点?4.如果你有机会去黄果树瀑布旅游,你会做什么准备?在讨论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本,明确文章结构,注意文字表述和观点分析。

4. 语文写作训练(30分钟)教师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进行写作练习。

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描述个人对黄果树瀑布的感受;2.分析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3.以旅行游记的形式描述自己的黄果树之旅。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写作框架和表达方式的指导,让学生提高文章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5. 总结(10分钟)在本节课的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黄果树瀑布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概括本次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思维方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黄果树瀑布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黄果树瀑布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黄果树瀑布苏教版17、《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2. 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难点:学习作者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形态与声音,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让学生多感官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态声音)二. 紧扣重点,读悟瀑布形态的美1. 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划出写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指名交流 (多媒体出示: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2. 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1) 认真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2) 指名交流.(师相机在多媒体上点红学生所讲的重点词:悬挂宽幅白练泻下来)(3) 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4) 指名读句子.(2人)(5) 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一段录像,切身感受一下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多媒体播放瀑布飞流直下的录像,教师范读句子)(2) 指名朗读:请你把这种变化读出来.(3) 齐读:女生读到"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时,男生加入一起读.▲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1) 学生交流感受.(2) 指名读出感受.▲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1) 学生交流体会.(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出: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乐声奏鸣(2) 指名朗读,读出气势.多请几个学生朗读,读出感受.(3) 齐读:愿意读的一起读.▲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句是写訇然作响的瀑布声给作者的感受.(2) 练读品味作者的感受.(3) 指名讲自己的感受.(4) 指名读.(3-4人朗读体会)(5) 齐读.四. 学习第一自然段1. 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的形,聆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大家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触说一说.2.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所讲板书:大自然的杰作.3. 师述:如此壮美的景象是人工无法雕琢的,只有大自然这位杰出的大师才能铸就.4.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心中的感受,读出心中的赞美)五. 整体感悟课文,升华情感1. 齐读全文,加深体会: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让人心胸开阔,难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塑像会沉醉.让我们再读课文,也沉醉一回.六. 课外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他人,要用上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还要加入自己的感受.形态宽,美板书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杰作声音响,大。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7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7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17 黄果树瀑布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朱丽【教材分析】《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作用,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和学习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4、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徐霞客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和学习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17)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17)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备课时间: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2、自学生字词,学会“哗、缝、隙”等8 个生字,认识绿线内“嘶、撩”等 4 个生字,理解“喧哗、倾听”等词语。

3、通读课文,初步感觉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4整体感知粗心,理清课文脉络。

教课要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教课准备:教课过程:一、解题讲话,导入新课1.学生察看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忧如听到了什么?2.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 17 课黄果树瀑布,师生写课题,提示“瀑”字的写法。

齐读课题。

3过渡:黄果树瀑布固然在一个小镇上,可是黄果树瀑布却以独到而优美的风景有名于世。

此刻就请大家捧起课本,到文章中去感觉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二、检查预习状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朗诵。

(1)多音或简单混杂字词:(2)出示词语杰作空隙悬挂气概非凡沉醉胸膛掩映山回谷应2、沟通疑难词语。

喧哗人喧马嘶倾听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竞赛读课文,优异学生帮助正音,实时指导长句子的朗诵。

2默读课文,想一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分小组议论,课文按旅行次序可分为哪几段?3沟通:(1)课文内容主要介绍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的见闻和感觉。

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形;人们的感觉:下到谷地时的感觉、仰望徐霞客雕像的感觉。

(2).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1)小节黄果树瀑布式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部分( 2-7)小节我们在黄果树瀑布的见闻和感觉。

第三部分( 8)小节我们完整沉醉了。

3课文思路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到达谷底——走开潭边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学生察看生字在田字格的地点,谈谈哪些字比较难写,应注意什么?2、要点指导“叠、轰”上下相等。

“醉”左右相等。

“隙”右上部的“小”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练习描红。

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部署作业: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17黄果树瀑布二课时备课时间教课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

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
交流,小结。

三、再读课文
1、读2—4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1自然段:瀑布的声音大。

①自由读、指名读。

②学生评议朗读,体会瀑布声音“渐近渐响”的变化。

③听录音,感受。

④感情朗读。

第2自然段:瀑布的形态宽。

①自由读。

②抓住句中打比方的地方,体会瀑布的宽。

③再读,想象。

④看录象,感受。

⑤感情朗读。

第3自然段:“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①自由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银雨撒金街”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③看录象,感受。

四、齐读课文
五、课外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下面的内容,练一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诵下来。

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杰作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7 黄果树瀑布∣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7 黄果树瀑布∣苏教版

17、黄果树瀑布【学习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板书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黄果树瀑布》,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出示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吗?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书,扫除字音障碍)自学指导(一)1、自由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者老师。

2、读课文,比谁的字音读的准确、声音洪亮。

(五分钟后,比谁读的准确)师:大家读的很认真,谁敢来读一读?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请举手纠错。

1、指名读。

2、有错,其他同学举手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3、读易错字2遍,指名后进生去拼音重读。

投影出示: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撩过来訇然作响谛听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词语障碍)自学指导(二)师:刚才大家读得真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者同桌交流,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在文中用——画出,5分钟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1、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交流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3、全班交流。

(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师指生回答。

)出示:谛听:仔细的听杰作:超出一般水平的好作品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聆听:听訇然:形容声音很大四、第三次“先学后教”(理清文章脉络)自学指导(三)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段(3分钟比谁说的准确)第一段:(1)赞美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第二段:(2-7)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段:(8)我们完全沉醉了五、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后生字,2分钟后比谁默写的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黄果树瀑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

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
交流,小结。

三、再读课文
1、读2—4自然段
⑴指名读,想一想: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⑵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1自然段:瀑布的声音大。

①自由读、指名读。

②学生评议朗读,体会瀑布声音“渐近渐响”的变化。

③听录音,感受。

④感情朗读。

第2自然段:瀑布的形态宽。

①自由读。

②抓住句中打比方的地方,体会瀑布的宽。

③再读,想象。

④看录象,感受。

⑤感情朗读。

第3自然段:“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①自由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银雨撒金街”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③看录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⑶小结。

2、讲读5—7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