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透视规划鸟瞰图画法

合集下载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二点透视
⑤延长线段CB交PP于X点,延长线段CG交PP于Y点,延长EF 交PP于Z点,延长FG交PP于Q点。然后由点XA、Q、Y、Z下 垂交与GL于X’、A’、Q’、Y’、Z’点。 ⑥由A’点向VL、VR引消失线,由点X’、Q’向VL引消失线, 由Y’、Z’点向VR引消失线,各消失线相交得出平面图 ABCDEFG的透视图。 ⑦点A上垂至H点,AH为大方形体的高度;Y’上垂至P’点, Y’P’为小方形体的高度。由H点向VL、VR引消失线与空间上 的B点、D点上垂相交于L、K两点,连结I-VL、K-VR交于J 点,大方形体A’BCD-HIJK得出。然后由P’点向VR引消失 点,与G、D两点的上垂线相交于P、L两点,连结P-VL与F 点的上垂线交于N点,再连结N-VR,L-VL两线相交于M点, 小方形体DEFG-LMNP即得。双联方形体的透视图得到。
点,由这两点下垂交HL于VL和VR两消失点,然后以Z点 为圆心、以Z-SP为半径画圆,交PP上一点再下垂交HL 于ML(左测点);以Z’点为圆心、以Z’一SP为半径画圆, 交PP上一点再下垂交HL于MR(右测点)。
④在平面图上可将大小双联方形体的平面图的空缺以 虚线补充为一完整矩形BCEP。
(E.P)在圆周上移动时,宽度面和深度面的比率会有所变化,虽然水平线
的高度一定,但由于物体高低位置的变化,物体上方和下方的视觉就会产生
变化;如果把物体放置在圆的外侧来作圆,则宽度面和深度面成直角的物体,
在视觉上就没有直角感;看起来时歪斜的。图2中,最自然的构图时1、2、
3,也是维持自然构图的界限。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

倘若物体的宽度面或深度面作图者的中
心视线垂直时,物体线就不会产生消点,而
变成平行线,如此就变成一点透视图了。因

04第五章 鸟瞰与轴测图画法

04第五章 鸟瞰与轴测图画法

三 、透视图的分类
• 根据建筑物与画面的不同位置,透视图可分为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1、 一点透视 • 建筑物上的主要立面(长度和高度方向)与画面 平行,宽度方向的直线垂直于画面所作的透视 图只有一个灭点,称为一点透视,如图8.19所 示。
图8.19 一点透视
2、 两点透视 • 建筑物上的主要表面与画面倾斜,但其上的 铅垂线与画面平行,所作的透视图有两个灭 点,称为两点透视,如图8.20所示。 3、 三点透视 • 建筑物上长、宽、高三个方向与画面均不平行 时,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在这三种透视图中,两点透视应用最多,三点 透视因作图复杂,很少采用。
1、 网格法求景物位置
• 把正方形划分为若干等距的正方形网格,
通过它的对角线求一点透视(图8.31(a)、
(b))。
• 图8.32为用网格法求景物位置的示例。
图8.31 用网格法作地面透视图
图8.32 网格法一点室内透视绘制步骤
2、 矩形透视面垂直等分• Nhomakorabea图8.33为矩形透视图垂直等分的简便作法
本章作业
一、分别作平视鸟瞰图的一点透视网格 和两点透视网格。 要求: A3图纸两张,针管笔工具制图。
3.2 一点透视
[例8.3] 已知台阶的正立面图和平面图,站点s、g′—g′线、 H—H线、P—P线。求作台阶的一点透视。 [解] 如图8.27
图8.27 台阶的一点透视图
[例8.4] 根据室内布置的平面图和立面图,作室内布置透 视图。如图8.28 [解 ]
图8.28 房间的一点透视
第三节 透视图的简化画法
图8.17 透视图的效果
图8.18 透视投影过程
二、 透视图的特点

一点透视表现场景绘画步骤

一点透视表现场景绘画步骤

一点透视表现场景绘画步骤
透视是绘画中用来表现三维空间深度和远近关系的技巧,下面是一些绘制透视场景的基本步骤:
1. 确定画布和画面大小:首先确定你要绘制的场景的画布大小和整体布局。

这可以帮助你规划出适当的透视比例和构图。

2. 确定视点和视线:决定好观察者的视点和视线的方向,这将决定你绘制的场景的透视效果。

通常情况下,视点会放置在画面的某个位置,并且视线会沿着一个或多个方向延伸。

3. 绘制水平线和消失点:在画布上画一条水平线,它代表了观察者的眼睛高度。

然后确定一个或多个消失点,它们是视线延伸到无限远处时交汇的点。

消失点通常位于水平线的左右两侧,可以有多个。

4. 画出横平竖直的基本线条:根据场景的特点,在适当的位置上画出横平竖直的基本线条,它们代表了物体的边缘、墙壁等。

这些线条应该与视线相交,并趋向于消失点。

5. 绘制正交线条:使用消失点和基本线条作为参考,根据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绘制出更多的线条来构建物体的结构。

这些线条应该与基本线条平行或垂直,并趋向于相应的消失点。

6. 建立物体的形状:根据透视线条的引导,开始填充和细化物体的形状。

注意物体的远近关系和透视效果,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和立体。

7. 添加细节和阴影:在基本形状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细
节,如纹理、颜色和阴影等,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8. 检查和修正:完成绘画后,仔细检查整个场景是否符合透视原理,如果有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以上是绘制透视场景的基本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记住,透视是一个技巧性较强的绘画方法,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实例
• 用透视网格法绘制 某公园广场局部鸟 瞰图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原理
视线法绘制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透视
曲线透视的一般画法
视线法绘制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视线法绘制两点透视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1、量点的作法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3、量点法作图步 骤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量点法作两点透视
距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2、两点透视的透视网格绘制
• a、定出灭点Fx、Fy,量点Mx、My,g线、h线、 O点。 b、连OFx、OFy,等分g线。 c、将g线上的等分点分别与Mx、My相连,与 OFx、OFy相交,所得交点与Fx、Fy相连。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作图步骤:
a、绘制透视网格 b、把平面图进行分格 c、绘制透视平面 d、用真高线定高 e、修饰图面
• 距点法作一点透视 a、作透视平面 b、定物体的高度
第八章 园林鸟瞰图的绘制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1、透视网格的绘制 • 一点透视透视网格的绘制
a、定h、g、Vc、O点 b、在h上定D点,连OD c、等分g线,并从每个等分点连Vc。 d、上述线与OD或45°角线的交点,过这些交点作水平线。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第三章 透视和鸟瞰图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 透视和鸟瞰图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园林制图的基础知识园林制图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语言,是每个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不仅应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必须遵照有关的制图规范进行制图。

主要内容:绘图工具的使用基本的制图规范和画法第一节绘图工具及使用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保证绘图质量、加快绘图速度、提高绘图效率。

教学重点:丁字尺、三角板、图板结合应用。

难点:丁字尺、曲线板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场演示。

常用的绘图工具及仪器有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曲线板、铅笔等。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工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1、图板图板是用来固定图纸的,由木料制成,是最基本的工具。

图板的规格有零号(1200mm*900mm)、一号(900mm*600mm)和二号(600mm*450mm)三种规格,制图时应根据图纸大小选择相应的图板。

普通的图板由框架和画板组成,其短边称为工作边,面板称为工作面,板面要光滑平整,不影响画图的质量。

画板应避免乱刻乱划、加压重物或置于阳光下暴晒。

2、丁字尺丁字尺又称T形尺,由互相垂直的尺头和尺身组成。

尺身上有刻度的一侧称为丁字尺的工作边。

丁字尺分1200mm,900mm和600mm等几种规格。

丁字尺主要用来画水平线或配合三角板做图。

使用方法如下:(1)应将丁字尺尺头放在图板左侧,并与边缘紧贴,可上下滑动使用(如图一)。

(2)只能在丁字尺尺身上侧画线,画水平线必须自左至右。

(3)画同一张图纸时,丁字尺尺头不得在画板的其他各边滑动,也不能用来画直线(如图二)。

(图一)(图二)(4)过长的斜线也可用丁字尺来画。

(5)较长直线的平行斜线,如果用可调节尺头的丁字尺做图更为方便。

(6)丁字尺尺身要求平展、工作边平直、刻度清晰准确,尺头不得松动,因此丁字尺的放置应挂放或平放,不能斜倚放置或压重物,也不能用工作边来裁图纸。

提问:丁字尺尾部的小圆孔有什么作用?目的是使学生更加明确丁字尺的正确放置方法。

室内设计透视图中一点透视画法

室内设计透视图中一点透视画法

室内设计透视图中一点透视画法透视图是以作画者的眼睛为中心做出的空间物体在画面上的中心投影。

它具有将三维的空间物体转换成便于表达到画面上的二维图像的作用。

同时也是评价一个设计方案的好方法。

若想绘制理想的透视图,就必须重视透视图的科学性,应按照透视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的作图方法进行绘制,才能使透视图中的物体形象真实地体现其形体结构与空间的关系。

我学习室内设计透视图的目的在于将所设计的室内空间更为立体、真确地表达出来,它是以最快的视觉语言向客户充分说明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目的的表现手段。

画透视图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求消失点的作图方法,即先求直线的消失点,然后求直线全体的透视图,再决定必要的点和长度,如此便能求得正确的透视图。

所以说我们掌握正确的、简单易操作的透视规律和方法,对于手绘表现至关重要。

我们根据消失点的数量,室内常用的透视方法可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多练习透视方法会使人产生良好的透视空间感,透视感觉的好坏也往往与表现图的构图和空间的体量关系息息相关,好的空间透视关系决定哦好的画面构图。

一点透视画法:一点透视也称为“平行透视”,它是一种最基本的透视作图方法,即当室内空间中的一个主要立面平行于画面,而其他面垂直于画面,并只有一个消失点的透视就是平行透视。

一、透视画图步骤:1、在图纸上中央部分画出墙面的长度和高度。

(设长为6000mm,宽4000mm,高2600mm)2、在画面中确定视心CV的高度。

通常采用眼睛的高度1500mm左右最为合适。

按照视点EP的位置来确定视心CV,并将CV分别与a,b,c,d各点相连。

3、将线段da向右延长,并在延长线上按照相应测出d1,d2,d3各点的距离。

4、分别通过视心CV和点d3作水平线与垂直线,求出两线的焦点,其该点为立点SP。

5、分别了解立点SP和d1,d2,d3点并延长,求出d1’,d2’。

6、分别通过点d1’,d2’作水平线和垂直线,以变现空间的进深,从而画出空间中的基准网格。

建筑手绘技法-规划鸟瞰图表现技法

建筑手绘技法-规划鸟瞰图表现技法

07 对比调整。对整个画面进行光影关系调整,使体块间的对比更 加强烈。
9.3 实景照片上色
规划实景照片上色是以照片为参照,基本色不能有太大的 变化,有时候根据实景照片上色会阻碍画面的表达。
好处在于作者不需要再对建筑体块颜色进行搭配分析。 长时间练习有利于我们对体块颜色搭配的理解及积累。 对于色差较大的体块,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色差或者人为改 变建筑的颜色,只要整体颜色搭配和谐即可。
03 分层。建筑体分层并不是有多少层就画多少层,能体现出高层 线密、低层线疏即可。
04 光影处理。高层建筑因 暗部太高、面积过大,故只 画投影。低层建筑暗部、投 影都要处理,以便与高层有 所区别。
9.4.2 整体上色 01 主主色调整铺。这是以冷色 调为主的一张鸟瞰图,适当搭配 暖色进行调节。
08 地面上色。对道路、地面铺装、操场、网球场上色。
道路、操场:CG2 ; 网球场、地面铺装:T36 。
09 光影处理。加强对比,调整整体关系。 投影:BG9 ; 建筑暗部:BG5 ; 远处植物:F165 。
9.2.2 滨水鸟瞰
规划专业的同学在考研或者应聘 考试时需要进行快题考试,那么手绘表现 就成了必要的手段,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平面图、透视图。
03 地面铺装。地面铺装不能画得太细太密,大致能表达出地面的 材质 即可,还有就是道路及地形的确定。
04 墨线勾勒。在铅笔画出大致的透视体块关系以后就用墨线勾勒 整体的体块及地形。在这个图中操场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半圆、圆的透视是八点定圆。
05 整体细化。对建筑、地面铺装、植物、跑道等进行细化。这些 线都要有透视关系。 06 光影处理。只要建筑的高度不超过4层,暗部排线就用垂直线; 投影要随投影方向排线;植物的暗部用F98 。

一点透视资料重点

一点透视资料重点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⑦、地板线:作Aa线段上的各点的水平线分别与Bb线相交,分 别将1、2、3、4与VP点相连。可得到地面的地板线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⑧、画墙面线与天花板线: 过Bb线上的点向上作垂线与Dd相交,依次画直线围合到Cc与Aa 线上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⑨、左右墙面与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度连接与VP灭点, 这样一个准确的三维空间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
天花板的宽度怎 么定? 如果进深为6米? 在距左墙1米距 后墙1米的位置 放置一正方体的 方盒子。
5
(2)、从里向外作图步 骤
室内空间为:高3m、宽6m、进深5m
①、在画面中以同样的方法确定长方形框ABCD ,AB=6、 BC=3 ,定HL线、VP点的位置
D
C
VP
HL
A
B
网格法从里往外室内一点透视步骤
②、把AB线延长到B’点,BB’线段长度为5cm,得出AB: BB’为6:5。
D
C
HL
VP
A
B
B’
5CM
网格法从里往外室内一点透视步骤
③定M点位置,从M点经过B’点画线,并与VP点向经过B点 画的线相交得E点,BE线就是该建筑的透视进深。
D
C
HL
VP
• 把地面上的平面投影垂直向上拉升至一定尺寸的高度。
刻画并完善画面的细部。
• 在线稿图的基础上用彩铅和马克笔完成设计表达。
二、室内一点透视作图方法
1、基本空间位置
图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 是一点透视图的基本构图。 有五个面,室内透视图常用 图。
图2、3、9是视点在物体下方, 在室内中要描画比眼睛更高 位置的物体时所使用的 透 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规划专业常用透视规律
2.1一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2.1.1 设计平面图转化一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
2.2 两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2.2.1规划设计平面图转化两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2.3 三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2.3.1 三点透视理论及在鸟瞰图中的运用
2.3.2 规划设计平面图转化三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
3.3鸟瞰图中的配景表达
3.3.1 鸟瞰图中的植物画法
3.3.2 鸟瞰图中的远山、远水画法
3.3.3 满足空间的远景处理手法详解
2.1一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第一步:分析
首先我们拿到一张平面图,要分析该平面图适合从哪个角度来画鸟瞰图,对于一点透视的鸟瞰图来说,往往楼层的高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点透视的鸟瞰图适合前景建筑较低,远景建筑较高的角度,否则近景建筑高度过高的话就会遮挡到后面大部分的内容。

我们以一张平面图来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该图红色部分为高层建筑,而非红色部分建筑楼层较为平均,所以我们选择如下角度。

然后将其划分为4*4的网格,以方便我们寻找透视底图当中对应的位置。

第二步:构图及透视
(1)初学画鸟瞰图时很多同学容易把画面画的过满,所以我们在画图时先画出一个距离纸边一厘米的构图框,然后再找出视平线和灭点(视平线在画面上方的三分之一处,灭点定在视平线二分之一位置靠右偏移一点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找出平面底图大概的位置。

2、将找好的底图进行等分,且找出对角线与等分线相交的点,找出网格纵向的线。

3、过相交的点找出横向的分割线,求的网格
第三步:定位
根据平面图找出对应的透视底图,
第四步:体块
找出的建筑体块进行拔高
第五步:细节及配景
1刻画出建筑的细节
2刻画出配景以及建筑的投影,从而完成鸟瞰图。

2.2.1规划设计平面图转化两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
第一步:分析
首先我们拿到一张平面图,要分析该平面图适合从哪个角度来画鸟瞰图,对于两点透视的鸟瞰图来说,要选择符合透视近大远小规律的视角。

以下图为例视角A和B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较容易处理透视,而视角C,正好跟透视规律相违背,这样的视角不利于处理透视关系,所以选择视角A/B,本案例以B视角为例。

会很“别扭”。

第二步:透视
(一)、构图
无论是一点透视还是一点斜透视我们都运用了构图框,构图框是解决构图过大或过小行之有效的方式。

没有熟练的构图能力时切不可跳过这个步骤。

首先画出距离纸边2cm的构图框。

(二)、透视
鸟瞰图中透视是最难解决的一个环节,虽然无法在纸上找到灭点,但通过以下方法就可以轻松把握透视。

(1)、在纸上任意画出一条视平线,定出灭点位置,找到中点,将中点往右边偏移得到一条直线L(这里我们以右边为例,该直线往左或者往右偏取决于观察平面图的视角,在直线L上取一点P,然后连接V1、V2,观察V1PV2的角度,该角度约为110度左右,角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使透视底图变形。

(如图所示)
(2)、在此基础上截取出正方形ABCP,人眼对透视当中的正方形很敏感,我们可以直接将正方形找出(如图所示),可以根据对角线原理推导出2:3和2:1的矩形关系。

(这三种比例关系基本能够概括我们能够遇到大部分地块只需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即可)(如图所示)
(3)、在大的纸面上找出对应的直线L的位置,在L1上取P1点,该点距离构图框的位置约3cm,这个位置不会使构图过于靠上或靠下,(如图所示)
(4)、然后将V1P,V2P平行移动到P1点位置得到的V1’P1V2’(如图所示),
(5)、连接AC点,将AC平行移动与V1’P,V2’P相交于A1C1,(如图所示A1,C1距离构图框约2-3cm为适中的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将AD平行移动到过A1点位置,将CD平行移动到C1点位置。

得到底图A1B1C1P1(如图所示)
(6)、根据对角线原理将小图等分4*4等分,并对应大图位置进行4*4等分如图所示
第三步:定位
将平面图进行等分,对应平面图找出透视底图中构筑物的位置,构筑物全部概括为方形(如图所示)
第四步:体块
将体块以方体的形式拉高,在方体的顶部切割出建筑的造型,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结构线条如图所示。

第五步:细节及配景
完善路网结构,刻画出细节。

刻画出配景及投影以完成鸟瞰图。

画出投影及配景完成鸟瞰图。

2.3.1 三点透视理论及在鸟瞰图中的运用
第二步:透视
(一)、构图
无论是一点透视还是两点透视我们都运用了构图框,构图框是解决构图过大或过小行之有效的方式。

没有熟练的构图能力时切不可跳过这个步骤。

首先画出距离纸边2cm的构图框。

(二)、透视
鸟瞰图中透视是最难解决的一个环节,虽然无法在纸上找到灭点,但通过以下方法就可以轻松把握透视。

(1)、在纸上任意画出一条视平线,定出灭点位置,找到中点,将中点往右边偏移得到一条直线L(这里我们以右边为例,该直线往左或者往右偏取决于观察平面图的视角,在直线L上取一点P,然后连接V1、V2,观察V1PV2的角度,该角度
约为110度左右,角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使透视底图变形。

(如图所示)
(3)、在此基础上截取出正方形APCD,人眼对透视当中的正方形很敏感,我们可以直接将正方形找出(如图所示),可以根据对角线原理推导出2:3和2:1的矩形关系。

(这三种比例关系基本能够概括我们能够遇到大部分地块只需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即可)(如图所示)
(4)、:在大的纸面上找出对应的直线L的位置,在L1上取P1点,该点距离构图框的位置约3cm,这个位置不会使构图过于靠上或靠下,(如图所示)
(4)、然后将V1P,V2P平行移动到P1点位置得到的V1’P1V2’(如图所示),
(5):连接AC点,将AC平行移动与V1’P,V2’P相交于A1C1,(如图所示A1,C1距离构图框约2-3cm为适中的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将AD平行移动到过A1点位置,将CD平行移动到C1点位置。

得到底图A1B1C1P1(如图所示)
(6),根据对角线原理将小图等分4*4等分,并对应大图位置进行4*4等分如图所示
(三)、定位
根据平面图找出对应的透视底图,找透视底图时应先忽略细节,将所有的体块均概括为方形。

(四)、体块
(一)(1)画出体块高度之前先画出高度的参考线这是三点透视的关键一步,先找出中间无透视变化的线(一般定在A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2)、定出边缘的线a、b
(3)、然后找边缘倾斜线与没有透视线之间的等分线c、d (4)、重复上述步骤找出e、f、g、h
(二)将体块给出高度,在顶面切割出建筑造型,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结构线条。

(五)、配景及细节
在体块的基础上找出建筑的细节,刻画背景从而完成鸟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