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早期_型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价值_梁贤球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塞和肺功能障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烟草使用的普及,COPD患病率不断增加。
COPD患者常因急性加重而导致呼吸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NPPV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常见症状包括气促、咳嗽、痰量增多和呼吸困难等。
这些症状可导致机体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肌疲劳、通气不足、肺泡通气/血流不匹配等导致的通气和/或换气减少。
当COPD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需要采取紧急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NPPV是一种通过口鼻面罩或口鼻导管向患者提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
它能够提高呼吸功能,减少呼吸肌疲劳和防止通气不足。
NPPV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供正压气体的通气支持,将肺泡和血管扩张,降低氧合和二氧化碳潴留。
NPPV的优点包括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NPPV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NPPV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项研究显示,NPPV对于COPD 患者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达到了70%-80%的成功率,同时能够降低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在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中,使用NPPV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NPPV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NPPV并非适用于所有的COPD患者。
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慎用或不适用于NPPV治疗:脑血管疾病、昏迷、不能配合使用面罩或口鼻导管、严重胃食管反流、气胸等。
此外,NPPV也有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例如口干、逃气和肌肉疲劳等。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陈丽;何燕青;袁蓓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3(011)003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5月-2011年3月牧治的8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n=43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疗程7-14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pH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气指标出现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氧分压明显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255-256)
【作者】陈丽;何燕青;袁蓓
【作者单位】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8
【相关文献】
1.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J], 张国明;邱捷
2.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研究 [J], 张丽
3.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牛贺;王猛
4.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J], 魏娜;周斌;傅兴隆
5.Narcotrend指数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护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李小杰;陈黄;王超;何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肺部疾病,呼吸衰竭是COPD严重阶段的表现。
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情复杂,患者常因感染等因素加重病情需住院治疗,病死率高[1~3]。
该病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该病稳定期采用常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该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通常病情极为危重,常合并有呼吸衰竭,并以II型呼吸衰竭为主,如治疗不正确及时时,患者因为病情迅速进展,常导致死亡。
因此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措施研究较为重要,而呼吸机可有效改善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状况,从而减轻临床症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本研究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4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两组均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COPD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根据血气分析PaO250mmHg,诊断为呼吸衰竭共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6~88岁,平均(65±18)岁,并排除:①合并肺癌;②合并活动期肺TB;③除肺心病以外的其他严重心脏疾病;④合并肾病及糖尿病;⑤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35~87岁,平均(66±19)岁。
实验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7~89岁,平均(64±19)岁。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有创通气及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治疗措施,对照组以传统方式脱机,经由PSV模式过渡,PSV降至5~8cmH2O时稳定6~8h脱机。
实验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通气(BiPAP),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调节压力水平和吸氧浓度。
1.3疗效评定标准①显著: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者神志恢复正常,呼吸频率、心率、PaO2以及PaCO2均有所改善。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
展
曾云燕;杨娟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34
【摘要】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主要临床治疗手段是无创机械通气。
本研究即对无创机械通气的一系列适应证、禁忌证以及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无创通气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广泛应用。
【总页数】2页(P12-12,14)
【作者】曾云燕;杨娟
【作者单位】678000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678000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J], 宫立新;王渊;唐安华;杨坤
2.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J], 罗裕锋;杨思敏;杨日焰;叶初阳
3.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J], 李冬梅
4.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95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石买雄
5.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徐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创通气治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无创通气治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梁显湛【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祛痰平喘药物、低流量吸氧,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检测通气前和通气12h 动脉血气.结果本组患者通气后12 h pH、PaO2和PaCO2分布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01)020【总页数】1页(P167-167)【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无创通气【作者】梁显湛【作者单位】广东省阳西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东阳西,529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感染等诱因影响下可出现急性加重,在急性加重期可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呼吸衰竭等。
本研究观察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诊断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所选患者均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短期内出现气促加重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发热,肺病可闻及哮鸣音等,均为Ⅱ型呼吸衰竭。
本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5.4±4.7)岁。
同时排除有明显无创正压通气禁忌证、严重意识障碍、大量气道脓性分泌物、持续性血流动力学紊乱、活动性出血患者、头面部手术应用鼻面罩通气的患者。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研究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研究杜晓;苏日娜;马显军【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5月,并将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P<0.05。
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50 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COPD, Collection time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5, COPD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rug 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aCO2, PaO2, respiratory frequency, heart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COPD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0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8.00%,P<0.05.Conclusion Early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of COPD has high value of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31【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早期应用无创通气;COPD急性呼吸衰竭;价值【作者】杜晓;苏日娜;马显军【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COPD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多发的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当患者呼吸衰竭发展到严重程度时,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效果不显著[1-2],因此,应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本院选取50例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别实施药物治疗护理和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主要内容见下文描述。
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无创机械通气概述 • 呼吸衰竭概述 • 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
用 • 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研
究进展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呼吸衰竭成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 之一。
呼吸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紫绀:由于缺氧导 致皮肤黏膜呈青紫 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循环系统症状:如 心率加快、血压下 降等。
呼吸困难:呼吸频 率、节律和幅度的 改变,如呼吸急促 、浅快或深慢等。
精神神经症状:如 神志恍惚、烦躁、 抽搐等。
消化和泌尿系统症 状:如食欲不振、 尿少等。
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很多,可分 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中枢性如颅 脑外伤、脑炎等;外周性如气道 阻塞、肺疾病、胸廓外伤等。
远程监护技术
利用远程监护技术,实现对患者的远程监测和管 理,方便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改善呼吸功能
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 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呼吸肌疲劳,提高
肺通气量。
提高生存率
多项研究显示,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 气可以降低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改善预后。
降低并发症风险
无创机械通气在呼 吸衰竭中的研究进 展
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范围扩大
适应症和禁忌症明确
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已 经从急性呼吸衰竭扩展到慢性呼吸衰 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无创机械通气 在呼吸衰竭中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逐渐 明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 指导。
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探讨

无创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探讨
祁海珍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05(018)005
【摘要】@@ 机械通气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其成为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患者上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丧失,加之许多患者年老体弱,肺功能差,抵抗能力较差,机械通气的较长期应用,更易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影响了机械通气作用的发挥[1].应用面罩无创通气,患者保持正常生理功能.
【总页数】2页(P524-525)
【作者】祁海珍
【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河南,南阳,473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无创通气治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J], 付春梅
2.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的治疗效果观察 [J], 李广明
3.hs-CRP与Alb的比值在评估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r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J], 朱江
4.序贯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J], 李建领;雷军旗;安永鹏
5.序贯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J], 李建领;雷军旗;安永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早期Ò型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价值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510150)梁贤球刘树基阮绍晖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早期II型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66例COPD合并早期Ò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药物组(42例)与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24例),V2与t检验分析各种相关因素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结果:药物组与BiPAP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动脉血气分析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7天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 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BiPAP组较药物组更为显著(P<0.01)。
BiPAP组气管插管发生率明显少于药物组(P<0.05),死亡率少于药物组(P<0.05)。
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救治COPD合并早期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Ò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中图分类号R563.8Ò型呼吸衰竭是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本文通过收集的病例统计分析,探讨药物与BiPA P在COPD合并早期II型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价值。
对象与方法1对象收集我院1997年)2004年收治的66例COPD合并早期II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58岁~85岁,平均70.42岁?5.49岁,66例患者COPD诊断符合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6制定的诊断标准[1],Ò型呼吸衰竭的诊断符合动脉血气分析PaO2<8.0kPa,PaCO2>6.67kPa,早期Ò型呼吸衰竭即患者的意识是清醒或嗜睡状态。
2方法66例患者中,根据患者或家属的依从性,将患者分为BiPAP组与药物治疗组,66例患者均予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其中药物组42例(年龄70.69岁?5.54岁,意识清醒20例,占47.6%,嗜睡22例,占52.4%),用药物治疗,即可拉明3.75g加入500m l液体中按(1~2)ml/m in持续静脉滴注。
BiPAP组24例(年龄69.71岁?5.40岁,意识清醒10例,占41.7%,嗜睡14例,占58.3%)进行BiPAP治疗,呼吸机使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 P呼吸机,型号S/T-D型。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动脉血气分析、意识障碍程度无显著差别(P>0.05)。
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V2检验,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
结果1平均住院天数BiPAP组患者BiPAP治疗(4~ 7)天,平均住院天数(23.6?5.6)天,药物组平均住院天数(25.8?7.5)天,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 0.05)。
2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动脉血气分析,见表1。
两组治疗后第7天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 0.01),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BiPAP组PaO2升高、PaCO2下降较药物组非常显著(P<0.01)。
表1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变化BiPAP(n=24)PaO2(kPa)PaCO2(kPa)药物组(n=42)PaO2(kPa)PaCO2(kPa)治疗前 6.49?0.4410.96?1.32 6.54?0.4910.71?1.24治疗3天8.54?1.598.37?1.757.64?1.339.24?1.25治疗7天10.95?1.33 v 6.60?1.21 v9.02?2.03 8.05?1.72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药物组比较:v P<0.01。
3气管插管或切开率BiPAP组因呼吸衰竭加重需气管插管或切开3例(12.5%),药物组因呼吸衰竭加重需气管插管或切开16例(38.1%),药物组气管插管或切开率明显高于BiPAP组(P<0.05)。
4转归药物组死亡13例(31.0%),BiPAP组2例(8.3%)。
BiPAP组死亡率明显少于药物组(P< 0.05)。
讨论COPD患者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进入急性发作状态时,在原有的阻塞性病变基础上,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加之COPD患者常存在的呼吸肌疲劳,使患者的通气功能恶化,发生更为严重的低氧和CO2潴留,即Ò型呼吸衰竭,严重时引起肺性脑病,是COPD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有创机械通气(IMV)治疗Ò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早被认可,由于IM V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性肺炎(VAP)、肺损伤(VILI)、呼吸机依赖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出院生存率,使部分学者对IMV的价值提出质疑[2]。
无创机械通气避免了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合并症,近年来,无创通气在COPD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有研究显示,COPD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能显著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气管插管率,提高存活率[3~5]。
本文收集了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早期Ò型呼吸衰竭救治中价值。
本文中,BiPAP组与药物组治疗前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动脉血气分析无显著差别,平均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别,两组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BiPAP组较药物组更为显著。
治疗期间BiPAP组因呼吸衰竭加重需气管插管的患者明显低于药物组。
证实BiPAP能够改善COPD合并早期Ò型呼吸衰竭患者严重的缺氧状态和有效纠正CO2潴留,降低呼吸肌功耗。
气体交换的改善,呼吸衰竭的缓解,为抗感染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避免或减少使用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本文24例BiPAP通气治疗患者无相关性肺炎、肺损伤、呼吸机依赖等并发症发生。
B-i PAP通气治疗可以使病人保留上呼吸道对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和免疫功能,同时病人还可以正常吞咽、进食、发音、咳嗽,患者易于耐受。
通气可间断进行,撤离机械通气亦较为容易,若治疗效果不良,可以随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因此,无创通气已成为治疗COPD的主要方法之一[3]。
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Ò型呼吸衰竭效果明显,但常需医护人员大量时间进行床旁辅助操作,操作前和操作中要认真训练病人配合治疗,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排痰。
有统计施行这项治疗过程中,91%以上时间需要有医护人员在床旁指导和监护病人[6]。
我们强调,BiPAP通气治疗一定要早期,患者还是清醒状态,患者能自主排痰,更能够配合BiPAP通气治疗,避免人机对抗,但如果病人出现下列情况应排除选择BiPAP通气治疗:¹昏迷、不配合病人;º呼吸抑制或停止;»心血管功能不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¼痰液粘稠或有大量气道分泌物。
综上所述,BiPAP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无明显并发症,临床应用方便,是救治COPD合并早期Ò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2朱光发,宋承娟.机械通气与急性肺损伤和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关系.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8(10):418.3M ehta S,Hill N S.N oninvasiv e v entilatio n.Am J R espir Crit Car e M ed,2001,163:540~557.4Br ocha rd L,M ancebo J,W ysocki M,et al.N oninvasiv e ventilat ion for acute ex acerbations o f chro nic obstr uctiv e pulmo na ry disease.N Eng l J M ed,1995,333:817~ 822.5Plant P K,Ow en JL,Elliott M W.Ear ly use o f noninva-siv e ventilatio n for acute ex acerbations of chr onic ob-str 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n g ener al respirato ry war ds: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 ntr olled trial.Lancet,2000,355:1931~1935.6刘又宁,主编.机械通气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347~351.Evaluation of Mechanica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Rescu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 OPD)Liang Xianqiu,Liu Shuji,Ruan Shao huiT he Second Peop le's H osp ital of Guang z hou CityAbstract Objective:To ev aluate effects o f m echanical non-inv asive ventilation on rescue for patients w ith chronic o bstr uctiv e pulmo nary disease(COPD)(ty pe II respir atory failur e ear ly).Methods:Clinical data of66patients w ith COPD w ith ty pe II respirato ry failure w ere reviewed.We designed24cases in the BiPAP g roup and42cases in the dr ug gr oup.Related factor s that affect their o utco me and prog nosis w 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V2and t test.Results:There w as no significant differ ence on respect to ag e,un-conscio usness,and level o f blo od g as betw een tw o g roups before therapy(P<0.05).A fter day7treat-m ent,lev el of PaO2in BiPAP gr oup w as sig nificantly hig her than that of the dr ug group(P<0.01);in contrast o n the level of PaCO2(P<0.01).The rates of intubations and ho spital mortality in BiPAP gro up w as sig nificant low er than that o f the drug g roup(P<0.05).The day s of hospitalization w ere sim ilar in the tw o gro ups(P>0.05).Conclusions:M echanical no n-invasive venti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in treating patients w ith COPD w 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early at emergency.Key words Mechanical non-invasive v entila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 nary disease;Respirato-r y failur e妊娠合并输卵管扭转误诊误治一例青海省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811601)李成桂患者26岁,住院号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