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的仿写让内容更加丰富,体会到仿写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仿写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的仿写让内容更加丰富,体会到仿写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共设置2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一课: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40分钟)第二课: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80分钟)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字帖、教学反思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作业本五、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经典的古诗词并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仿写的含义及常用的仿写手法(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篇仿写作品,介绍仿写的含义。
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仿写手法,如主题仿写、观点仿写、结构仿写等。
3.分析仿写手法的特点(20分钟)教师通过分析不同的仿写手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每种手法的适用情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仿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课: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经典的现代散文并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仿写创作(6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写作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仿写手法进行创作,并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文章结构、丰富写作内容等。
3.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按照班级顺序进行作品分享,学生互相欣赏、批评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了解和分析仿写的含义和常用的仿写手法,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进行仿写创作并进行作品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但此次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在仿写创作过程中思维较为僵化,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流程看法

谈谈对流程的看法苏教版本的“技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这个单元的内容有不少是和生活的例子密切,教材中的工业中的流程是最难理解的地方。
针对这一个单元,我从几个方面说说教学中的误区。
第一,流程、时序、环节和步骤的区别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人们在处理问题或事物时,合理的时序和程序过程。
流程是由环节组成的,但不能认为两个或三个环节以上就构成一个流程,应该是说这些环节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的,才构成流程。
简单来说,流程由若干个环节组成,按一定时序进行,实现某个特定结果。
“时序”是从时间序上对流程的理解。
时序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不可颠倒的、可以颠倒的、同时进行的。
同时进行的时序是同一个时段可以做几件事情。
“环节”是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上对流程的理解。
在分析流程时,大体写出环节,不能对环节进行细化。
步骤可以对某个环节进行细化。
教材P40提供一段资料:学生一天的上学安排,这个例子看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讨论。
但讨论的“度”不好把握,有时费话连篇。
按书中的吃早餐才去上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就说,先上两节课,再吃早餐也可以啊;早读时,可以吃早餐。
学生把流程进行了细化。
我告诉他们,流程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工作不能叫流程。
流程中的环节不能细化,只能大体上说,一般用2-6个字概括就行了,如果需要进行细化某个环节,这时此环节可以看成是一个流程,里面的步骤可以看成是环节。
第二、并行时序和串时时序的区别并行时序是同一个时段可以做几件事情;串行时序是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才可以做下一道工序。
在教材P45“软皮椅的生产流程”中,在“加工”环节中有几个步骤,我对它进行重新调整流程图开料的下一个环节有三个,分别是制架、海绵和面料,前后是串行时序。
制架和海绵是并行时序,这两个环节同步完成工作后,才能执行“喷胶、黏胶”环节。
“面料”环节提前做完了,还需要等待“喷胶、黏胶”环节才能同时执行“扪面料”环节。
(完整版)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练习题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1、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
我们可以看到,邮寄包裹的整个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
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C)。
A、步骤B、时序C、环节D、顺序2、煮饭时要先洗米、添水、插电,最后按开关,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
在这种流程中,做事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为(C)。
A、次序B、先后C、时序D、顺序3、在流程中,时序体现了环节之间的哪一种关系?(C)A、相互作用B、相互制约C、先后顺序D、有机联系4、关于流程、时序、环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任何流程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B、环节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些环节还可以再细分为许多子环节。
C、任何流程中环节的先后顺序(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D、设计科学合理的流程,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和效率。
5、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流程的优化就是要使流程的环节简化。
B、流程是具有层次性的,大流程中包含小流程。
C、任何流程都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环节和时序。
D、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6、氢气燃烧实验的流程如图。
小李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将试管中收集好的氢气未经验纯就直接点燃,导致试管炸裂。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C)。
A、盛装氢气的试管太小B、验纯环节是可有可无的C、有些流程的环节是不可缺少的D、氢气燃烧实验是危险的,不该在实验室操作7、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
由此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8、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D)。
A、材料B、资金C、设备D、内在属性和规律9、我们每周都按照本班的课程表来进行课程的学习,课程表属于流程的(C)表达方式。
通用技术必修2苏教版2.2流程的设计教案

第二节流程的设计教材: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流程的设计章节: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加深对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理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依据科学合理的流程处理问题的意识。
增强学生对技术世界的热爱,增进良好的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三、教学难点: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学习法。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从人事从生活和生产中流程设计的基本目标以及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出发,在讲述流程设计应遵循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以小铁锤的两种加工流程为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流程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和设计步骤。
教学重点应放在流程设计的思想方法和设计的一般方法上。
教材从理论上说流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分析基本因素;明确主要事项(步骤);确定时序,划分环节;画出流程图;判断优化。
但重点应放在前三项,这是流程设计的基础。
更要使学生知道“一个流程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修改,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要学生知道流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及学会流程设计和表达。
2. 设计理念通过教师创设一个故事情景,并与学生共同分析,理解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明确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通过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流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并能画出生活和生产中简单对象的流程设计框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学习、案例分析、任务完成等来解决问题,从而通过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策略设计流程的含义和流程是普遍存在,流程的设计学生比较容易劳理解,而由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及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流程设计所要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
高中通用技术: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教案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某某教育〕[设计理念]本节采用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涵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实例来分析流程,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是《技术与设计2》中4个专题模块之一《流程与设计》的第一节内容。
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主要内容有: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思;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流程的表达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习《流程与设计》全章的导入与基础,所以本单元第一节认识流程部分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入手,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事例,从时序和环节两个角度,引入和揭示了流程的概念、意义及流程的表述方法-----流程图。
流程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课文从时间入手来解释流程的意义。
流程与生活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的效率的思想;流程与生产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思想。
流程强调了时间意识的重要性。
2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含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意义,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学习流程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实践能力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流程的概念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教学必须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身边实例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流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通过学习前面的技术课程,有了一定的技术素养,这就为学习本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在学习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流程的知识,学生凭借经验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流程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层面上来,还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科学地认识、理解、分析、组织和运用流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新要求整单元设计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新要求整单元设计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新要求,并通过整单元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学习:学生将学习并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
2. 词语学习:学生将学习并记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掌握其正确的用法和意义。
3. 阅读理解:学生将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4. 语法学习:学生将学习并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如词性、词组、句式等。
5. 写作练习:学生将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6. 听说训练:学生将通过听说练习来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本教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内容。
2. 课文学习: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进行适当的讨论和解释。
3. 词语学习:学生学习并记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用法和意义,并进行词语操练。
4.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来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教师进行解读和讲解。
5. 语法学习:学生学习本单元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如词性、词组、句式等,并进行相关练习。
6. 写作练习: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7. 听说训练:学生进行听说练习来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8. 总结:学生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所取得的进展,并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
2. 作业评价:教师将评价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作业,包括课文理解、词语掌握、阅读理解、语法应用、写作表达等方面。
3. 测验考试:教师将进行定期的测验和考试,以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提高情况。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练习册、黑板、投影仪等。
通用技术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依次拧紧cd 依次拧紧bc 依次拧紧cd (不完全拧紧) 依次拧紧be (不完全拧紧)
依次拧紧ef 依次拧紧fe 依次拧紧ef (不完全拧紧) 依次拧紧fc (不完全拧紧) 依次拧紧 abcdef 依次拧紧 adbefc
5.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D)。 A.列车运行时刻表 B.学校课程表 C.产品加工工序表 D.零件的三视图
制刀身 高刀身硬度 铰接 料套柄
3.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 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 是( A )。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4、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D )。 A材料。 B资金。 C设备。 D内在属性和规律。
加热锻 打成形
加热锻 打成形
安装木手柄
制齿
制齿
安装木手柄
4、如图所示,采用六个螺母 与螺钉连接两个零件,拧紧这 组螺母(螺母的编号分别为a、 b、c、d、e、f)的正确流程 是( D (2009年3月高考题) )
A 依次拧紧ab
B 依次拧紧ad 依次拧紧ab C (不完全拧紧) D 依次拧紧ad (不完全拧紧)
3.如图所示是收割庄稼的农具——镰刀,它由刀身 和木手柄构成,刀身带有小锯齿。手工制造镰刀,一 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加热锻打成形,安装木手柄,热处 理(提高硬度);制齿。制造镰刀合理的流程是( ) (2008年会考试题) A 加热锻
打成形 B 加热锻 打成形 C 热处理 D 热处理 热处理 制齿 制 齿 热处理 安装木手柄 安装木手柄
1、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 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 作用。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整体流程:第一环节:导入(10分钟)通过课堂互动、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15分钟)对第二单元的主要概念进行讲解,包括词语意义的转移、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给予学生一些具体的文本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词语意义的转移、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修辞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语义变化和修辞带来的修辞效果。
第四环节:合作学习(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本,或者老师提供一个文本,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分析文本中的词语意义转移、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等,并展示给全班。
第五环节:展示与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分析的文本,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分享观点。
老师也可以逐个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第六环节:概念巩固(15分钟)对前面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概念进行巩固,可以通过小组竞赛、问答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掌握所学知识。
第七环节:单元总结(10分钟)对整个单元进行总结,总结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困惑以及解决方法等,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第八环节: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和提交作业。
详细描述:1. 导入:可以选择一个与修辞相关的短文段落或句子作为导入,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联想、提取相关的经验。
2. 概念讲解:通过课件、教材内容或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概念讲解,结合生动有趣的例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 案例分析: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具体案例,如名言警句、文学作品或广告语等,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中的词语意义转移、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修辞的作用,并帮助他们从案例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上行动
P57 银行存取款 P58 数控机床 (技术优化) P58洗衣 (质量优化)
三、流程优化的条件
• (1)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比如 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 两次漂洗; • (2)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比如,只 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 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 (3)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试验总结:
• 1.说明两种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 • 2.流水化制作比单人制作的工作效率提 高了多少? • 3.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单人制作纸制提兜流程
分制作纸兜和提手两个环节。 制作纸兜: 作图、画线、折纸、裁剪、 粘贴等。 制作提手: 折纸、裁剪、粘贴等。 最后将纸兜与提手连接起来。
讨论
在流水作业中,每人做多少道工序,对 应着不同的工作效率。 讨论,怎样安排每个人的工序,效率才 最高?
对本单元的简要小结
了解流程,理解流程 ↘ 设计流程 ↘
优化流程
对本单元的简要小结
流程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它更是一种 重要的技术思想和方法,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和方法。 (2)“顺序”的思想和方法。 (3)衔接的思想和方法。 (4)“流水线”的思想和方法。 (5)优化的思想和方法。
⑦
工期优化
• 目的---缩短加工时间。 • 主要手段--在不改变工艺的条件下, 将某些环节的串行改为并行。
①
买电器元件 焊底座 做灯罩 2小时
调试 ② ③ ④ ⑤ ⑥ 2小时 4小时 2小时 1小时
组装
做灯罩 ①
④
组装
买电器元件
②
调试 ⑤ ⑥
焊底座 ③
马 上 行 动 做 台 灯
做灯罩 4小时 ④ 买电器元件 焊底座 组装 调试 ① ② ③ ⑤ ⑥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1小时
工艺优化
下料 切削 钻孔 检查
法兰盘切削加工流程
下 料
加 热
模 锻
热 处 理
切 削
检 验
法兰盘少量切削加工流程
产品销售流程的优化
厂家 代理商 一级批发商 二级批发商 零售商 顾客
1、
厂家
顾客
2、
厂家
零售商
顾客
成本优化
A
C M F B D
E
“最优化方法”来求解。这在数学上是一个专门的领域。 它包括单变量极值问题、多变量极值问题、无条件极值问 题、条件极值问题、变分法、最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
制作纸制提兜试验
• 试验目的: • 以提高效率为目的,优化制作纸制提兜 的流程。 • 试验准备: • 牛皮纸或较厚一点的纸,糨糊,订书机 等。
试验过程:
• • 1.设计图样,画出图纸。 2.编写单人制作纸制提兜的流程,画 出流程图,并测量单人制作一个提兜所 需要的时间。 • 3. 编写多人流水化制作10个提兜的流 程,画出流程图,并测量和计算流水化 批量制作提兜时平均每个人所需要的时 间。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必修2 ) 技术与设计2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第三节 流程的优化
复习
1、流程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2、流程中的基本因素
3、流程设计的步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的优化
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流程 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 果。
一、流程优化的目的
优化,就是要做得更好。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 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 全。 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率!
二、流程优化的内容
• 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 优化、质量优化等。(流程优化的方法) • 整体的全面优化,或某个指标优化。 • 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 标下降了。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 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P54 《案例分析》
试车 检查 零件加工 电器修理 组装 ① ② 1天 ③ ⑤ ⑥ ⑦ ⑧ 2天 8天 3天 3天 1天 零件维修 ④ 5天 拆卸 拆 卸 ① 2 天 电器修理 检查 3天零件加工 ② ③ 1 8天 天 5天 零件维修 ④ 组 装 ⑥ ⑤ 3 天 试 车 1 天
资源库 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废水处理工程及实例分析》,杨岳平, 化学工业出版社
水稻种植生产流程
播种、育秧 翻耕 插秧 除草、施肥 水管理 收割 晒干 归仓
水稻种植生产流程
播种、育秧 翻耕 插秧 除草、施肥 水管理 收割
晒干
归仓
能否改进水稻种植生产流程?
除草环节的改进
1、用药物除草代替人工除草
2、新技术除草
不用耕田又可种植水稻可不可能呢?
免耕抛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