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32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古代日本(共30张PPT)

武士和武士集团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 从中的青壮男子组织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 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 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 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合作探究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 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济 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 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 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 时俱进 。
作业:大化改新之内容有哪些?大化改新有什么 作用(影响)?
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日本三大幕府
“幕府”是中文词,本指将军出征在外的办公营帐。 日本古代史上的“幕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代名词。
日本幕府统治共分三个时期,即镰仓幕府时期 (1192—1333)、室町幕府时期(1338—1573)、 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7)。镰仓幕府的开创者 是源赖朝,幕府设在镰仓(今日本神奈川县)。室町 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江户幕府 也称德川幕府,由德川家康开创,幕府设在江户(今 东京)。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 溃,天皇恢复了最高权力。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①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催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 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33张ppt)

(
)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3、《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
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氏族贵族世袭制
B.分封贵族为诸侯
C.将部民和土地收回国有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随堂训练
朝廷号召去征战。
源赖朝
1185年,关东源氏击败平氏,控制了中央政权。
1192年,源赖朝当上了“征夷大将军”,在镰仓设 置将军幕府,开始了武家政权镰仓幕府(1192-1333) 统治的时代。
幕府统治
建立标志:12世纪晚期,源 氏首领源赖朝获 得“征夷大将军” 的称号
镰仓幕府特点:
①幕府和天皇朝廷并存 ②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③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 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 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日本的历程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标志。
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学反习抗中国央—贵—族《,日本书纪》
政局十分混乱。
“贞观之治”
贞观四年(630年),假米设斗你四是五当时钱从,中外国户归不国闭的者数月,马牛被 野,人行数千里缺粮,大和民国物遣蕃唐息使,,四面夷对当将时附两者百二十万人。是 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32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32张)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 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 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形成
1.形成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 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2.活动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 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 战。
二、大化改新
材料一: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 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 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改新之诏》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二、大化改新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
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
志性事件是(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C
D.明治维新
5.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 是()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A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本课小结
统治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的部民制发生危机。 部民的地位近似是奴隶,隶属皇室或贵族,向主人提供劳役 和地租。由于部民的反抗斗争,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统 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
材料二: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 不断强大。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1、背景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3)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 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 捞的称为“海部”,等等。 (4)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 别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等。部民是贵族 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9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租庸调制、班田收授制)
③文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文字
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 楷书的偏旁创制的。
服饰
中国唐服
日本和服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铸币
中国唐朝铸币
日本铸币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西街 东
课堂小结
地理特点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合作探究2: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总结7—10世纪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
发展的影响之后,有一段值得引人深思的论述:
自唐朝建立以来,由于留学生、留学僧学满带回的中
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日本遣唐使,面 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一、大化改新:
2、背景(原因):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根本原因) ②国际:中国唐朝先进文化制度(催化原因)
3、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46张PPT)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 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 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 买卖;统一赋税;
③文化:积极汲取中国文化。
5.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6.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幕府统治
王室衰微 地方做大 社会动荡
武士阶层崛起
10世纪时期日本的城堡分布
幕府统治
武士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 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 结合的军事集团,成 员成为“武士” 对抗对象 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 地方政府对抗 有时响应朝廷号召去 征战
幕府统治 武士效忠对象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
今日日本称自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
大 和
初步统一
经济形态 领地经济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王室和贵族的关系?
王室只是地位高于普通贵族,属于大贵族阶层。
古代日本领地上的部民与哪里的什么居民相似?
西欧庄园里的农奴。
大化改新 背景
人物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 学习中国的吗?
茶 道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
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30张PPT)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武士道”的概念在幕府时期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 诚、义、勇、忠、仁、礼、名誉、克己的武士信条。
在幕府时期,将军任命御家人担任各地武的士守道护。、地头,
御家人则要无条件服从主君,为其作战,定期前往幕 府或京都担任警备,自行承担费用。
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 较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叫 “ 大和国”。5 世纪初,大和政权 统一了日本。
合作探究
大和国王古坟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 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3)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4)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 大化改新的特点与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 武士集团的崛起 ✓ 幕府政治的建立
小试牛刀,我能行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 百国。“倭人”指的是( )
A.日本 C.阿拉伯
B.拜占庭 D.朝鲜
小试牛刀,我能行
2.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 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地位: 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影响: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 期。
从整个日本古代史看,天皇掌握实权仅局限于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实权先后由豪强、 摄关、武士掌握,并未建立起真正的中央集权。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3.武士道。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共23张PPT)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 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 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 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 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国建立 年号,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 阪市)。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时间: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 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 称日本国。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大和国家正式改称为日本国是在( C ) A.公元5世纪 B.大化改新前 C.大化改新后 D.大化改新时 4.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①是日本正规的国家军队 ②是日本庄园主畜养的私人武装力量 ③是日本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 ④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 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D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 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8.921.8.910:22:5610:22:56August 9, 202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 (共31张PPT)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 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改新之诏》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 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 的土地。 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 纳布代役(庸)。 -----《改新之诏》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 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出 现 早 期 国 家 1世纪
大 和 统 一 日 本 5世纪
宫 廷 政 变 645
大 化 改 新
出 现 武 士 阶 层 10世纪
646
二、大化改新
中臣镰足,出身 于贵族家庭,父亲及 祖辈是朝中世袭的祭 祀官,属于朝廷重臣。 中臣镰足继承父亲的 官职不久,即辞官退 隐。 他对当时的权臣 苏我入鹿父子等人擅 权专政的做法非常不 满。要想改造日本社 会,只有除掉苏我父 子。
知识延伸
大化改新的最大特点是仿效中国唐朝的制度。唐朝的封建制度是当 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日本全面向中国学习实际上是把中国 式的封建制度搬到了日本,使日本逐渐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建 立起崭新的封建制度。
结果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
建国家。(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地形——山地和丘陵占 总面积的 71 % 3.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气候——多为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 冬季温暖。降水量大。是世界上降水 量较多的地区
日本海岸线曲折漫长, 有许多优良的港口,海洋 资源非常丰富。但日本岛 国多山,是一个矿产、土 地等资源贫乏的国家
古代日本的发展
经济
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 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 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改新之诏》 大化改新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2)贵族、豪门等 组成庄园。(3)大庄园享有各种特权。(4)中央对 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形成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 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 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形成
二、大化改新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的部民制发生危机。 部民的地位近似是奴隶,隶属皇室或贵族,向主人提供劳役 和地租。由于部民的反抗斗争,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统 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
材料二: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 不断强大。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1、背景
同学们,你们还认 得他们吗?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孝德天皇
赖源朝
日本武士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目录
一、6世纪前的日本(统治) 二、大化改新(改革)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发展)
世袭大贵族占有
经 大量土地和劳动 济者
政 大化改新后 治 天皇制中央集权
经 土地国有,征收赋 济 税,发展迅速。
二、大化改新
日本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 但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 经济大国,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 那些影响?得到哪些启示?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 权制的封建国家。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我 们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一)1-2世纪时的日本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肯倭人,分为百余国,
1.以兴岁起时来:献见根云据。”文献记载,1-2世纪, 材料日二(:本5《7年后有)汉1,书0倭•东0奴夷多国传奉个》贡记朝小载贺,国,光光。武武帝帝与建刘武中秀中赐国元以二印有年绶。 材料“三:通《三使国”志•关魏书系•乌,丸鲜定卑东期夷向传》中记载国,进邪马贡台国。在
国际: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 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国内:
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 位,年号大化。
二、大化改新 2、开始 时间:646年起
改新之后,大和正式 改名为日本,意为 “日出之国”。
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成日本国。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3)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 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 捞的称为“海部”,等等。 (4)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 别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等。部民是贵族 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幕府 与 天皇的关系
①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①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 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③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 封与印绶。
根据材料文献的记载,说明什么问题?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汉倭奴国王印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二)5世纪时的日本
北海道
大和兴起的地方
2.统一:
5世纪,在 本州中部兴起 的大和政权统 一了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3.统治:
二、大化改新
材料一: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 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 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改新之诏》
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二、大化改新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
3.主要内容
仿照隋 唐制度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 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①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成为公地、公民。
②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 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③ 统一赋税。
二、大化改新
新?
大化改新前
皇权旁落,豪强贵
政 族权倾朝野。 治 贵族之间征战不休。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 习中国的吗?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 习中国的吗?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 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唐长安城平面图
朱 雀安京平面图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的出现
1.出现的背景
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
的土地。 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
或纳布代役(庸)。
-----《改新之
诏》
内容
经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
济 公地、公民;
2.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
使用,也不能买卖;
3.统一赋税。
二、大化改新
1.形成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 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2.活动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 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 战。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幕府统治
①时 间:12世纪晚期。
②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③地幕点府:本镰指仓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 演④变影成响曾:一日度本凌由驾此于进天入皇长之达上的权力机构。常以 “近挟7天00子年以的令幕诸府侯统”治的时方期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源,赖其朝 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1147—1199)
和族是主要由原居住于东北
亚大陆的日本海沿岸居民和太平 洋海岛居民融合演变而成。和族 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和族是 在古坟文化才完全形成,和族文 化长期受到来自东亚大陆的影响, 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 气候又自成一派。
二、大化改新
这一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 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 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 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 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 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