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沛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黄绍峰肺源性心脏病是各种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于肺脏,导致肺功能受损,肺动脉高压而继发引起心脏病变的一组综合征。

在祖国医学中虽无相应的病名,但类似肺心病的文献记载却很多,大多散在痰饮、咳喘、伏饮、肺胀之中,根据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见症,中医也有相应的描述,如肺虚咳逆、水气凌心、肾不纳气、喘脱、喘厥等。

可见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探讨。

病因病机:肺心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其他慢性肺部疾患逐渐演变而来,它实际上包括三个疾病病名:1慢支(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2阻塞性肺气肿;3右心劳损或衰竭。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开合,外合皮毛。

起到主呼吸、护表卫及抵御外邪入侵的功能。

当肺气虚,卫外功能失职时,六淫之邪就会侵入机体,肺脏为五脏之华盖,最为娇嫩,故易受邪,受邪后则肃降不能,气机不利,肺气不宣则引起一系列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此时若失治误治,以致咳喘不已,久则耗气伤阴,致使肺脏更虚,复加反复外感,周而复始,就逐渐形成了慢性咳喘之症----慢性支气管炎,此时的支气管内膜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再加反复感染的浓痰栓子阻塞造成气体交换障碍、残留气体增加,肺泡组织不断破坏,久则就构成了典型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进一步发展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了右心脏负担,若超过右心的负荷和其代偿能力,就会导致心衰,而出现一系列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肺主气朝百脉,心主血灌流全身,二者密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气血精微物质周而复始的营养全身各脏器的功能,肺虚则不能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湿停聚、久则泛溢于肌肤,则引起水肿,上则水气凌心,出现咳吐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动则喘甚等心气虚的症状,久则水湿阻遏心阳,致使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出现肢冷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肝脏大脉结代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心肺同病,肺源性心脏病也就逐渐形成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肺部疾病和/或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右心室逐渐发生变化和损伤,进而导致心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

针对慢性肺心病,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氧疗、心导管治疗等,但因其治疗效果有时不理想,所以人们开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诊疗方法。

中医认为慢性肺心病多由肺气虚、痰湿阻滞、气血不足等方面原因导致,因此治疗重点在于调补脾肺气血,疏通经络、祛湿化痰,调整心脾肾三阴阳互相协调等方面。

而西医则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脏康复等方面入手,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等来治疗患者。

1.改善呼吸功能:中药治疗可以调节肺功能,开通气道,化痰止咳。

西药治疗则可以通过药物调节肺动脉压力、缓解呼吸困难。

2.调节心脏功能:中药能够调整心脏神经内分泌,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的营养物质的供应。

西药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肌梗塞等发病。

3.预防併发症发生:中药治疗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开通血管,抑制血栓形成。

西药治疗则可以经过药物干预,避免併发症的发病。

4.提升生活质量:中药治疗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加强机体的恢复能力。

同时,心理平衡技术如心理咨询、方法等也能调节情绪,缓解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

以上四个方面结合中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优点,是在提高常规医疗的基础上,增强机体适应性,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针对具体患者,应因人而异地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和方案安排,并从不同治疗方法中选取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府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中府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中府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王钰;索真真;王清泉【摘要】[目的]观察中府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规范化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府放血疗法,14d后比较2组肺动脉压及血流变指标。

[结果]2组治疗后肺动脉压、血流变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联合中府放血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液粘度。

%[Objective]It i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leeding in Zhongfu o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duced by chronic cor pulmonale. [Methods]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 pulmonal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tandardizing normal drugs ,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dded with bleeding in Zhongfu on the basis treatment abov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index of blood rheolog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14 days. [Results]Compared with each other,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Indexes of pulmonary artery and blood rheology were al improved obviously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especial y in treatmentgroup( P<0.05). [Conclusion]Combination with bleeding in Zhongfu can more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linical effect, low dow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and improve blood viscosity.【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208-209)【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血液流变;中府;放血疗法【作者】王钰;索真真;王清泉【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肺部疾病及其他肺胸疾病、及肺血管病变导致的心脏疾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患者治疗不佳,长期血管的缺氧、血液高凝、内皮损伤等因素造成肺动脉高压,笔者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常规治疗中,加用中府穴刺络放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年 6月收治 的 9 6 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心 力衰竭 的患者 随机分 为治疗组与对 照组 , 对照组采用西 医常规治疗 , 治疗组是在 西医治疗
的基础上 结合 中药制剂 生脉 注射 液和黄芪注射 液进行联合治疗 。结果:对 照组治疗总有 效率为 7 9 . 2 %,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 9 5 . 8 %,
● … ● ● ● ● ● ●
he a t r t a l l u r e b y l nt e gr a t l ye me dl c l ne
陈 玲 白黎峰 李 占江 王红 玉 王延荟
平顶 山,4 集团总 医院,河南
中图分类号 :1 1 5 4 1 . 5 【 摘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1 2 - 0 0 4 0 — 0 2
证 型:G B D
要】 目的 :探讨 中西医结合疗 法对肺 源性 心脏病合 并心力衰竭的临床 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 院 自 2 0 0 9年 6月~2 0 l 1
且治 疗组 中患者 临床 症状改善时 间优 于对照组 ,P < O . 0 5 ,两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采用西 医联合生脉注射液和黄 芪注射 液
对 于治疗肺 源性心脏病联合 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 慢性肺 源性 心脏 病;心力衰竭;中西 医结合;疗效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s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v e me d i c i n e t h e r a p y o n t r e a t i n g c h r o n i c p u l m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评价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肺源性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通气支持和手术治疗。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是一种综合多种疗法的治疗方法,以中医药为基础,结合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调整机体功能和缓解症状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气功运动等。

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核心,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心肺功能,达到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中国防风、五味子、当归、陈皮等,这些中药具有舒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以缓解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

针灸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达到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蠶豆、心包、气海、曲池等。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对患者的肌肉、骨骼、关节进行刺激,起到活血、行气、调整机体功能的作用。

气功运动是通过调整呼吸和体位,调整气血运行,增加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

1.疗效评价: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心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来评价治疗效果。

疗效良好的表现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2.安全性评价:评估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安全性,观察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合理使用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经济性评价:评价治疗方法的经济性,观察是否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来说,可能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和较高的治疗费用,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4.患者满意度评价: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治疗效果,观察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综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更加符合患者的选治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

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

补肺活血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慢性肺心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和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病。

患者常表现为气短、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中医中,慢性肺心病属于“肺病”的范畴,肺主气,又关连人体的气血循环,所以对于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中医药在临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补肺活血胶囊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制剂,其在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一、补肺活血胶囊的成分与药理作用补肺活血胶囊是一种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包括川芎、赤芍、黄芪、当归、桃仁等多种中药材。

这些中药植物具有补肺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治疗慢性肺心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川芎、当归可以活血化淤,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赤芍则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对于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有显著作用;桃仁则可以舒张支气管,改善气喘等症状;黄芪能够补益气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补肺活血胶囊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对于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补肺活血胶囊的临床疗效补肺活血胶囊在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表现如下:1.减轻气促和咳嗽症状: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常出现气促和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补肺活血胶囊能够调理肺部功能,减轻患者的气促和咳嗽症状,提高了患者的呼吸舒适度。

2.改善胸痛和心悸症状: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常伴有胸痛和心悸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补肺活血胶囊能够活血化淤,舒张血管,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从而减轻了胸痛和心悸的症状。

3.促进康复与延缓病情发展:慢性肺心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但是补肺活血胶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心血管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延缓了病情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临床案例分享患者张某,男,50岁,患慢性肺心病多年,主要症状为气促、咳嗽、胸痛、心悸等,经常因此影响正常生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肺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沛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黄绍峰肺源性心脏病是各种不同致病因素作用于肺脏,导致肺功能受损,肺动脉高压而继发引起心脏病变的一组综合征。

在祖国医学中虽无相应的病名,但类似肺心病的文献记载却很多,大多散在痰饮、咳喘、伏饮、肺胀之中,根据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见症,中医也有相应的描述,如肺虚咳逆、水气凌心、肾不纳气、喘脱、喘厥等。

可见祖国医学对肺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探讨。

病因病机:肺心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其他慢性肺部疾患逐渐演变而来,它实际上包括三个疾病病名:1慢支(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2阻塞性肺气肿;3右心劳损或衰竭。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开合,外合皮毛。

起到主呼吸、护表卫及抵御外邪入侵的功能。

当肺气虚,卫外功能失职时,六淫之邪就会侵入机体,肺脏为五脏之华盖,最为娇嫩,故易受邪,受邪后则肃降不能,气机不利,肺气不宣则引起一系列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此时若失治误治,以致咳喘不已,久则耗气伤阴,致使肺脏更虚,复加反复外感,周而复始,就逐渐形成了慢性咳喘之症----慢性支气管炎,此时的支气管内膜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再加反复感染的浓痰栓子阻塞造成气体交换障碍、残留气体增加,肺泡组织不断破坏,久则就构成了典型的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肿进一步发展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加重了右心脏负担,若超过右心的负荷和其代偿能力,就会导致心衰,而出现一系列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肺主气朝百脉,心主血灌流全身,二者密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气血精微物质周而复始的营养全身各脏器的功能,肺虚则不能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湿停聚、久则泛溢于肌肤,则引起水肿,上则水气凌心,出现咳吐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动则喘甚等心气虚的症状,久则水湿阻遏心阳,致使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出现肢冷端坐呼吸、口唇紫绀,肝脏大脉结代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心肺同病,肺源性心脏病也就逐渐形成了。

肺为五脏之华盖,其气贯百脉通它脏,所以肺病不但可累计它脏,其他各脏的病变亦可累及肺,正如古人所言:肺不伤不咳,脾不伤咳而无痰,肾不伤咳而不喘。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6 0 例 老年 慢性肺 源性 心脏 病患者 ,分 为观察 、对 照组 ,各 3 0 且 不 良反应 比较少 ,所 以低 分子肝素用来治疗肺心病急性 发作
例 。观察 组,男 1 6 例 ,女 1 4 例 。患者 年龄 6 1 . 8 2岁,平均年龄 期患者高凝和血栓前状态 的效果比较好 。低分子肝素不仅 具有 ( 6 9 . 4 ±3 . 2 )岁。对照组 , 男1 7 例, 女l 3 例 。患者年龄 6 2 . 8 6 岁, 抗凝 的效果 ,还能够具有解 除支气管痉挛、疏通微循环 、减轻 平均年龄 ( 7 0 . 2 ±2 . 8 )岁 。两组在性 别、年龄等一般 资料情况 分泌 物阻塞的作用 。以上作 用都能够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患者 的差异不 显著 ( P > O . 0 5 )
医药 卫生
临床研 究
2 0 1 5 年2 月 ・ 2 7・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 断及治疗体会
黄 燕
6 4 4 6 0 0 ) ( 宜宾 市 宜 宾县 中 医 医 院 , 四 川 宜 宾
摘 要 :目的探 究老年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 的临床诊 断和 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 院2 0 1 3 年l 2 月到 2 0 1 4 年1 2 月收治的 6 0 例 老 年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 患者,分为观察 、对照组 ,各 3 O 例 。对 照组 :给予吸氧 、控制 感染等常规对症 治疗 ; 观察组 : 给 予低 分子 肝素联合 米力农 治疗 。比较 临床 治疗效 果。结果 : 观 察组治疗后 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 < 0 . 0 5 )结论 :对慢性肺 源 性心脏痛 患者主要 给予 实验 室检 查,而采用低 分子肝素联合 米力农 的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 临床 上广泛运用 。 关键词 : 慢性 ; 肺 源性心脏病 ; 诊断 : 治疗 中图分类 号 : R 5 4 1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5 6 0 8( 2 0 1 5 )0 2 . 0 0 2 7 . 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体会作者:肖珩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年第02期
1 从脏腑生理、病理过程分析
肺心病往往是由于长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引起。

从症状上来看,多为虚喘,因为动则气喘是虚喘。

关于气血循环的代谢,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说明人的生生之气借肺的呼吸运动与大自然进行交换,又借血脉经络游溢全身,进行吐故纳新,生命才能维持。

正常的气血循环与肺、肾、心三脏的生理功能有关。

生气与大自然交换的呼吸过程在于肺和肾;气血运行吐故纳新的过程在于肺和心。

故所谓“虚喘”是肺肾两虚而言。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虚则喘促气浮,多为吸气长、呼气短;而肾气虚则不能纳气于肾,多为吸气短、呼气长。

肺主一身之气,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都需要“气”来调节,而气调节的关键又在“。

肾”,因而古人有“肺
得命门而节治”之说,命门与肾相通,所以气的活动在肺,气的调节在肾。

因而在临床上有相当多的肺心病重症患者,单纯治肺往往不能平息,必须用固纳肾气的方法,才能取得疗效,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