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机制冷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螺杆式冷水机组基础知识

螺杆式冷水机组基础知识

螺杆式冷水机组基础知识展开全文汽化:沸腾、蒸发;吸收周围介质热量;蒸发器;冷凝:液化;放热;蒸发式冷凝器;一定压力下,蒸汽的冷凝温度与液体的沸点相同,汽化潜热与液化潜热的数值相同;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

露点温度: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空气的含湿量不变时水蒸气达到饱和的温度。

结露取决于物体表面温度与空气露点温度这两个参数的相互关系。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是接触球体表面空气的实际温度,湿球温度是球体表面附着有水时,水份蒸发带走热量后球体的温度,水的蒸发量跟空气的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大蒸发量越小,带走的热量越少,干湿球温度差异越小;空气湿度越小水蒸发量越大,带走的热量也越大,干湿球温差也就越大,所以可以通过干湿球温差的变化规律来反映当前空气湿度状况。

热量: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用Q表示,单位为J、KJ。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用c表示,单位为kj/(kg.K)。

C=c.m.ΔT显热、潜热、溶解热、气化潜热;热力学基本概念—焓:内能:工质内部分子能量的总称。

通常是定温、定压情况下含有的热量焓:焓是一个复合的状态参数,是表征系统中所有的总能量,是工质的内能和压力位能之和,对1kg 工质而言,用符号h表示,单位为 kJ/kg,适用于气体,甚至液体和固体。

h=e+pv(kJ/kg)e—内能(kJ/kg)p—压力(kPa)v—比体积(m3/Kg)当工质处于某一定状态(p.v.t)时,p、v、e均具有一定的数值,e+Apv也具有一定的数值,故h是一个状态参数,其物理意义是指特定温度作为起点时物质所含的热量。

1kg水由0℃升温直至气化需要吸收418.68+2246.9=2665.58kJ/kg的热量,则可称蒸汽在该状态下的焓值为2665.58kJ/kg。

螺杆机的制冷量计算公式

螺杆机的制冷量计算公式

螺杆机的制冷量计算公式螺杆机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和商业空调系统中的制冷设备,它通过压缩和膨胀制冷剂来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制冷量是评估螺杆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单位时间内螺杆机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制冷量的计算对于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螺杆机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介绍螺杆机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参数。

螺杆机的制冷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Q = m × Cp ×ΔT。

其中,Q表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m表示空气的质量流量,单位为千克/小时;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单位为千焦耳/(千克·摄氏度);ΔT表示空气的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空气的质量流量m。

空气的质量流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m = ρ× V。

其中,ρ表示空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V表示空气的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

空气的密度可以根据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通过状态方程来计算,通常情况下可以取空气的密度为1.2千克/立方米。

空气的体积流量可以通过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或实际测量来获取。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空气的定压比热Cp。

空气的定压比热是指在定压条件下,单位质量空气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定压比热可以取1.005千焦耳/(千克·摄氏度)。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空气的温度变化ΔT。

空气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室内外温度差来获取,通常情况下室内外温度差为制冷量的重要参考参数。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螺杆机的制冷量Q。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评估螺杆机的性能,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螺杆机。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螺杆机的制冷效率、功耗、噪音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选择到最合适的螺杆机。

除了上述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螺杆机的制冷量,例如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制冷剂的种类和性质、螺杆机的工作状态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螺杆式冷水机组系统知识详解

螺杆式冷水机组系统知识详解

螺杆式冷水机组系统知识详解如何提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螺杆式冷水机组的故障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朋友,同时也是他们非常想了解的相关知识模块,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对螺杆式冷水机组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机械设备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其性能,那么问题自然迎面而解,所以下文为东莞市冠盛机械有限公司为大家详细讲解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分类、原理及应用、常见的故障解析、选用要点及故障处理,全方位的解答大家的疑惑。

螺杆式冷水机组分类本章主要针对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种类进行详解!而根据空调功能、制冷剂的不同、冷凝方式、压缩机的密封结构形式、蒸发器的结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总共可以做六种不同的分类,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了列举这六种分类的信息!1.根据空调功能分为单冷型和热泵型。

2.根据采用制冷剂不同分为R134a和R22两种。

3.根据其冷凝方式又分为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和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4.根据压缩机的密封结构形式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

5.根据蒸发器的结构不同分为普通型和满液型6.根据螺杆式冷水机组所用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不同来分类。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分为双螺杆和单螺杆两种。

双螺杆制冷压缩机具有一对互相啃合、相反旋向的螺旋形齿的转子。

而单螺杆制冷压缩机有一个外圆柱面上加工了6个螺旋槽的转子螺杆。

在蝶、杆的左右两侧垂直地安装着完全相同的有11个齿条的行星齿轮!详细的了解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分类对于需要采购螺杆式冷水机组的朋友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原理及应用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原理螺杆式冷水机因其关键部件-压缩机采用螺杆式故名螺杆式冷水机,机组由蒸发器出来的状态为气体的冷媒;经压缩机绝热压缩以后,变成高温高压状态。

被压缩后的气体冷媒,在冷凝器中,等压冷却冷凝,经冷凝后变化成液态冷媒,再经节流阀膨胀到低压,变成气液混合物。

其中低温低压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物质的热量,重新变成气态冷媒。

气态冷媒经管道重新进入压缩机,开始新的循环。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二)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二)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二)第一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二,3、内压比与螺杆压缩机经济性的关系螺杆压缩机是没有气阀的容积型回转式压缩机,吸、排气孔的打开和关闭完全为几何结构决定的,即吸气终了的体积和压缩结束时的体积是固定的,即内容积比是固定的。

而活塞压缩机的吸、排气阀片的打开是由吸、排气腔的压力决定的。

内容积比:V=V/V iS2V—吸气终了时的容积,V—压缩终了时的容积 Sd内压力比:Z= P/ P a d 0P—压缩终了压力,P—吸入压力 d0可见,内压比是由内容积比决定的。

所以,压缩终了压力P是由吸气压力和内容积比决定的。

d外压力比:Z= P/ Py k 0P—排气背压力,或者说冷凝压力 y外压比是由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决定的,即由运行工况所决定的。

当压缩机内压比小于外压比时(内容积比小),压缩终了压力小于冷凝压力,气体进入排气口后不能排出压缩机,会受到下一个齿槽排出的气体继续压缩(等容压缩),直到压力达到冷凝压力时,才会排出排气口,进入排气管路;当压缩机内压比大于外压比时(内容积比大),压缩终了压力大于冷凝压力,气体进入排气口后压力迅速降低至冷凝压力(等容膨胀)。

不论是等容压缩还是等容膨胀,都会使压缩机功耗增加。

因为一台压缩机的内压比一般都是固定的,而工况的变化会导致内、外压比不一致。

所以在选用压缩机时,应选用内压比与使用工况对应的外压比相同或接近的,才能获得节能。

常用的调节内压比的办法有:, 更换具有不同开口位置的滑阀(滑阀上开有径向排气口),通过改变排气口位置来改变内压比;, 采用具有可以调节内容积比的压缩机(可调内容积比螺杆压缩机)。

制冷螺杆机工作原理

制冷螺杆机工作原理

制冷螺杆机工作原理
制冷螺杆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制冷设备,它通过压缩、冷却和膨胀等工作原理实现制冷效果。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压缩:制冷螺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两个相互咬合的旋转螺杆,其中一个为主螺杆,另一个为从动螺杆。

当主螺杆与从动螺杆旋转时,它们之间的容积逐渐减小,空气或冷媒被压缩。

由于螺杆的特殊形状,压缩过程中不会因为甩导致容积减小的不均匀,从而避免了振动和噪音。

2. 冷却:在压缩过程中,螺杆机内产生大量的热量。

为了保持螺杆机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通常情况下,制冷螺杆机利用冷却剂将热量带走。

冷却剂通过与螺杆机内的热空气或冷媒接触来吸收热量,在冷却系数的作用下,将热量带入冷凝器。

冷却剂的循环过程可通过换热器的形式实现,使其在换热器中释放热量,并将冷却剂重新引入制冷螺杆机中。

3. 膨胀:经过冷却后的冷却剂进一步减压膨胀,此时温度也会降低。

通过膨胀过程,冷却剂的温度将比螺杆机内其他空气或冷媒低,形成低温的状况。

4. 循环:螺杆机是一个循环系统,所以经过膨胀后的冷媒会被重新吸入到制冷螺杆机中,循环再次进行上述的压缩、冷却、膨胀过程。

通过不断循环,螺杆机能够持续提供制冷效果。

制冷螺杆机以其高效、可靠的制冷能力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

其工作原理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制冷设备。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常用于大型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

它的
工作原理基于两个旋转的螺杆,一个称为主轴,另一个称为从轴,两
者互相啮合并旋转以压缩制冷剂。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具有高效、低噪
音和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冷库、中央空调和工业制冷等领域。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气、压缩、放热和排气
四个阶段。

在吸气阶段,制冷剂从蒸发器中进入压缩机的吸气腔。

当主轴和
从轴旋转时,制冷剂被腔体的梯形腔吸入,同时由于旋转的螺杆的几
何形状,螺杆的容积逐渐减小,使得制冷剂被压缩。

在压缩阶段,随着主轴和从轴的旋转,制冷剂被带入压缩腔,螺
杆的凸形区域压缩剂气体并增加其压力。

由于螺杆的结构,吸入的制
冷剂在腔体中逐渐压缩,并提高了其温度和密度。

然后,在放热阶段,压缩后的制冷剂进入冷却排气腔,通过冷却
排气腔和主轴的散热片来降低压缩剂的温度。

通过散热片的散热作用,制冷剂的温度被降低,从而形成液态制冷剂。

在排气阶段,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气口排出,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通过冷凝作用,将热量传递给外部环境,并转化为液态制冷剂。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通过连续旋转的螺杆的工作原理,实现了制冷剂的压缩和冷却。

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耗低等优点,并且能够提供高效的制冷能力。

此外,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还具有较低的震动和噪音水平,适用于许多对噪音敏感的环境。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原理教材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原理教材
0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通过阴阳转子 的相互啮合,以及转子与机壳的 配合,实现制冷剂的连续吸入、 压缩和排出。来自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
高效稳定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具有 较高的容积效率和机械 效率,运行稳定可靠。
结构紧凑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体积 相对较小,结构紧凑,
便于安装和维护。
适应性强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能够 适应不同的制冷剂和工
冷凝压力是指气体在冷凝 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与 冷凝温度相关,通常为 1.5-3.5bar。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蒸发过程
蒸发过程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中的蒸发器是将液 体制冷剂吸热汽化的场所,制冷剂通 过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汽化成低 压蒸汽,再被吸入压缩机。
蒸发温度
蒸发压力
蒸发压力是指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所 承受的压力,与蒸发温度相关,通常 为0.3~0.8bar。
冷却技术
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降低压缩机的 温度,提高其可靠性和效率。
智能控制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压缩机的 实时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其运行效 率和稳定性。
材料选择
选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提高压 缩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05
CHAPTER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诊 断与维护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常见故障及原因
冷却介质
冷却介质的选择对冷却效果和冷却系统的设计有很大影响。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制冷剂等,它们具有不同的 传热性能和适用范围。
04
CHAPTER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与 优化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制冷量
指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所提供的冷量,是衡 量制冷设备能力大小的参数。
输入功率
压缩机消耗的电功率,是评价压缩机能耗的 重要指标。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原理操作规程及工作过程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原理操作规程及工作过程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原理操作规程及工作过程原理: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通过利用两个螺杆相互啮合来实现压缩气体的。

其中,一个螺杆是运动螺杆,另一个是定位螺杆。

运动螺杆通过电机的驱动,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将气体压缩。

随着螺杆的旋转,气体从螺杆的吸气端进入,随着螺杆的旋转而压缩,最终从螺杆的排气端排出。

操作规程: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规程如下:
1.开机前的准备:检查冷却、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确保冷却水和润滑油的供给正常。

2.启动制冷压缩机:按照启动顺序,依次启动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压缩机主电机。

等待一段时间,确保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可以正常运行。

3.观察运行情况: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冷却水、冷凝器、螺杆式压缩机和油温的变化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停机操作:当需要停机时,应按照反向启动顺序,依次停止压缩机主电机、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工作。

工作过程: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压缩、冷却和排气。

1.吸气:运动螺杆旋转,气体从吸气口进入螺杆。

在进入螺杆之前,气体会先经过过滤器和风扇进行预处理,保证气体的干燥和清洁。

2.压缩:气体随着螺杆的旋转逐渐被压缩。

通过螺杆的啮合,气体被迅速挤压并提高温度和压力。

3.冷却:被压缩的气体进入冷却器,通过冷却器的制冷剂来降低温度。

冷却剂吸收气体的热量,并将其自身的温度提高。

4.排气:冷却后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

此时,气体已经达到一定的压
力和温度,可以用于供应冷空气或其他冷却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础知识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1,了解温度、压力、湿度、温差等概念;
2,学习查阅制冷剂(工质)热力性质表;
3,运用这些知识,判断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第一节几个概念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质冷热程度的量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温标)有三种:摄氏温度、华氏温度、绝对温度。

1)摄氏温度(t ,℃):我们经常用的温度。

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

2)华氏温度(F ,℉):欧美国家常用的温度。

温度换算:
F (℉) = 9/5 * t(℃) +32 (已知摄氏温度求华氏温度)
t (℃)= [F(℉)-32] * 5/9(已知华氏温度求摄氏温度)
例: F (℉) t (℃)
212 100
32 0
5 -15
0 -17.8
3)绝对温标(T,ºK):一般在理论计算中使用。

绝对温标与摄氏温度换算:
T(ºK)= t (℃) +273 (已知摄氏温度求绝对温度)
例:t (℃) T(ºK)
-30 243
-10 263
0 273
30 303
2,压力(P):在制冷中,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即压强。

通常用压力表、压力计测得。

压力的常用单位有:Mpa(兆帕),Kpa(千帕),bar (巴),kgf/cm2(平方厘米公斤力),B0 (标准大气压),(一般看作是:1bar、0.1MPa)、mmHg(毫米汞柱)。

换算关系:1 Mpa = 10 bar = 1000 Kpa = 7500.6
mmHg = 10.197 kgf/cm2
1 B0= 760 mmHg = 1.01326 bar = 0.101326 Mpa
工程上一般用:1bar = 0.1Mpa ≈1 kgf/cm2 ≈ 1 B0
= 760 mmHg
几种压力表示法:
绝对压力(Pj):在容器中,分子热运动而对容器内
壁产生的压力。

制冷剂热力性质表中的压力一般为绝对压力。

表压(Pb):制冷系统中用压力表测得的压力。

表压是容器内气体压力与大气压(B0)的差值。

Pb= Pj- B0
一般认为:表压加上1bar、或0.1Mpa,就是绝对压力。

真空度(H):当表压是负值时,取它的绝对值,用真空度表示。

H= B0- Pj或H= ∣Pj- B0∣。

一般不加说明时压力均指表压。

3,制冷剂热力性质表:
制冷剂热力性质表列出了制冷剂在饱和状态的温度(饱和温度)和压力(饱和压力)等参数。

R717(氨)、R22饱和状态温度、压力对照表.doc
制冷剂在饱和状态的温度和压力是一一对应的。

什么是饱和状态?制冷剂气体和液体共存的状态。

一般认为:蒸发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氨分)、低压循环桶里的制冷剂是处于饱和状态的。

处于饱和状态下的蒸汽(液体)称为饱和蒸汽(液体),所对应的温度、压力称为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在制冷系统中,对于一种制冷剂来说,其饱和温度
与饱和压力是一一对应的,饱和温度越高,饱和压力也越高。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以及在冷凝器中冷凝都是在饱和状态下进行的,所以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也是一一对应的。

对应关系可查制冷剂热力性质表。

4,查表练习:
1)氨(R717)
蒸发温度℃蒸发压力(绝对)蒸发压力(表压)
2 0.46
3 Mpa 0.363 MPa
-15 0.236 Mpa 0.136 MPa
-25 0.151 Mpa 0.051 Mpa
-33 0.103 Mpa 0.003 Mpa
-35 0.093 Mpa -0.007 Mpa (真
空度为53.2 mmHg) 冷凝温度℃冷凝压力(绝对)冷凝压力(表压)
30 1.169 Mpa 1.069 MPa
35 1.353 Mpa 1.253 MPa
40 1.557 Mpa 1.457 Mpa
2)氟里昂22(R22)
蒸发温度℃蒸发压力(绝对)蒸发压力(表压) 2 0.531 Mpa 0.431 Mpa
-15 0.296 Mpa 0.196 Mpa
-25 0.201 Mpa 0.101 Mpa
-33 0.144 Mpa 0.044 Mpa
-35 0.132 Mpa 0.032 Mpa
冷凝温度℃冷凝压力(绝对)冷凝压力(表压)
30 1.192 Mpa 1.092 MPa
35 1.355 Mpa 1.255 MPa
40 1.534 Mpa 1.434 Mpa
﹟5,过热蒸汽和过冷液体:
在一定压力下,蒸汽的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称为过热蒸汽。

在一定压力下,液体的温度低于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称为过冷液体。

吸气温度超过饱和温度的数值称为吸气过热度。

吸气过热度一般要求控制在5~10℃。

液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数值称为液体过冷度。

液体过冷一般发生在冷凝器底部、经济器内、中间冷却器内。

节流阀前液体过冷有利于提高制冷效率。

﹟6,蒸发、吸气、排气、冷凝压力和温度
蒸发压力(温度):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压力(温度)。

吸气压力(温度):压缩机吸气口处的压力(温度)。

吸气压力比蒸发压力略低。

排气压力(温度):压缩机排气口处的压力(温度)。

排气压力比冷凝压力略高。

冷凝压力(温度):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的压力(温度)。

﹟7,温差:
传热温差:指传热壁两侧的两种流体的温度差。

温差是热传递的推动力。

比如:制冷剂与冷却水;制冷剂与盐水;制冷剂与库房的空气之间均存在温差。

由于传热温差的存在,使得被冷却物温度比蒸发温度高;冷凝温度比冷凝器冷却介质温度高。

﹟8,湿度:
湿度是指空气的潮湿程度。

湿度是影响换热的一个因素。

湿度的三种表示方法:
绝对湿度(Z):每立方米空气含有水汽的质量。

含湿量(d):一千克干空气含有的水汽量(g)。

相对湿度(φ):表示空气实际绝对湿度接近饱和绝
对湿度的程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空气只能容纳一定的水汽,
超过这一限度,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成雾,这种一定限
量的水汽量称为饱和湿度。

在饱和湿度下,有对应的饱
和绝对湿度Z B,它随空气温度变化而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湿度时称为饱和
空气,它不能再接受更多的水汽;能够继续接受一定量
水汽的空气称为未饱和空气。

未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Z与饱和空气绝对湿度Z B的
比值即相对湿度。

φ=Z/Z B×100%。

用它来反映实际绝对湿度接近饱和
绝对湿度的程度。

﹟第二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运行
是否正常的分析(参考)
1 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正常运行的温度、压力关系
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一般应控制在蒸发温度绝
对值的三分之一、且不小于5℃。

例:蒸发温度℃吸气过热度℃吸气温度
2 5 7
-15 5 -10
-23 7 -16 -35 11 -24
(螺杆机由于对湿冲程不敏感,吸气过热度一般控
制在5℃就可以了)
冷却水进出水温差:立冷2—3℃,卧冷4—6℃。

冷凝温度:采用立式、卧式冷凝器时比冷却水出水
温度高4~6℃;
采用蒸发式冷凝器时比湿球温度高
6~10℃。

冷冻水温度(盐水温度):比蒸发温度高4~6℃。

库房温度:直接蒸发式比蒸发温度高8~12℃;
采用乙二醇做载冷剂时库房温度比蒸发
温度高20℃左右。

排气压力比冷凝压力略高。

吸气压力比蒸发压力略低。

排气温度不大于105℃(螺杆机);150℃(活塞机);
喷油温度不大于60℃;
喷油压力:活塞机比吸气压力高0.15~0.30 Mpa。

螺杆机比排气压力高0.15~0.30 Mpa。

(不包括可调内容积比压缩机)
2 分析两个例子(制冷剂R717、螺杆机、卧冷)
3 分析数据要注意的问题:
1)不但要分析一组数据的相互关系,还要分析同一个参数的变化趋势。

例如:吸气温度是不是越来越低。

排气压力是不是越来越高。

吸气压力是不是越来越低。

2)参数的变化要与操作条件变化、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联系起来。

例如:冷藏库、冻结库进出库操作的影响。

冷凝器长时间没有清理水垢。

系统长时间没有放空气。

系统长时间没有放油。

气温的变化、空气湿度的变化。

3)细心摸索所管理的制冷设备和系统的运行规律,容易发现突发的异常情况。

例如:盐水系统吸气压力下降、潮车——会不会是盐水浓度降低、结冰。

压缩机突然噪声增加——会不会是止推轴承发生了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