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金子

合集下载

22《金子》第一课时教学案

22《金子》第一课时教学案
语文五步三查模式教学案
课题名称
22、《金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标出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3、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难点)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问题导学,引导点拨,朗读指导等。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金子,齐读课题。
2、同学们,你们见过金子吗?金子是什么?(一种贵重的金属)
人们也常常用金子来比喻什么?(珍贵的东西、美好的心灵或品质……)
3、今天的课文跟金子有什么关系呢?你想知道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交流读书所得。
(6)有感情的朗读一、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22、金子
不甘心
彼得失望
埋头苦干
教后反思
2、检查自学效果。生字、新词,会读、会写。
想提醒同学们读哪个字?写哪个字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指导书写:甘、盆、钱。学生描红第二题。
3、长句子朗读。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纠正训练。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再读全文,思考:每一自然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然后相互交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全班交流。讨论: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
四、精读第一、二自然段,初寻金子
当人们听说萨文河畔发现了金子后,淘金者们便(蜂拥而至)。请同学们跟随淘金者的脚步一起来到美丽的萨文河畔。

崇左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金子》同步练习C卷

崇左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金子》同步练习C卷

崇左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金子》同步练习C卷一、基础题 (共17题;共84分)1. (3分)按拼音写汉字chǐ xiào jǐ liang lèi xi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分)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继________(________)叨_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3. (4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________②道路再坚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________③他毫不迟疑地从坐位上站了起来。

________④晨雾弥漫,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________4. (5分)看谁写得更好看。

莺拂堤柳醉烟童散趁鸢5. (2分)人有五件宝,手足口耳目。

学习和劳动,谁也离不了。

①这首儿歌共有________句话。

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人有________件宝。

6. (5分)阅读课文《水》选段,回答问题。

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然后大人个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问:选文运用了什么写法?为什么这样写?7. (5分)读了《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8. (8分)词语巧搭配。

刺骨的________ ________笑声大声地________ ________渡过漫长的________ ________花园孤独地________ ________玩耍9. (12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劳苦——________ 简朴——________ 抽象——________慌乱——________ 敦厚——________ 淡忘——________惨重——________ 苦闷——________ 兴旺——________含糊——________ 激昂——________ 薄弱——________10. (2分)写出近义词好奇—________ 秘密—11. (6分) (2019二上·镇原期中)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金子》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金子》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金子》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一、基础题1.按拼音写汉字kēng kēng wā wā________bǐ cǐ________gān xīn________fù jìn________mǎi mài________jià qián________huā pén________sōng ruǎn________2.多音字组词兴xìng ________xīng ________长 cháng ________zhǎng ________3.组词我最棒。

沟 ________钩________;刷________剧________;若________苦________;悟________怕________;娇________妖________4.先看一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写一写。

坑 彼 甘 附 买 钱5.根据课文《金子》内容填空“________,”彼得若有所悟“________,我可以用来________,人们一定会________。

如果是真的话,________”6.根据课文《金子》内容请你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7.读课文《金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蜂拥而至”的意思并结合课文是怎样写的。

8.仿写短语至少4个例:默默地挖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读课文《金子》,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全无。

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________② “不”和“无”都是否定词,两个用在一块就是双重否定句,表示很骄傲。

________③只有一个;仅仅一个。

________④若就是似乎、好象的意思,悟则是理解、明白的意思,这成语的意思就是似乎有点明白或好象有点理解。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金子练习卷.doc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金子练习卷.doc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2.金子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 . 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评卷人得分淘金(táo tāo)绝对(jué juè)挖掘(jué qū)娇艳(jiāo jiǎo)松软(ruǎnyuǎn)冲刷(shā shuā)2 . 看拼音,写词语。

fù jìn zhuāng bàn gān xīn shí xiàn bǐ cǐ()()()(l2.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 )5 .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带“望”的词语。

来萨文河的淘金者,都挖到金子,可绝大多数人都地离去了。

只有彼得留了下来,着奇迹的出现。

后来,他发现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并努力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

6 . 课内阅读。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1.短文中两次提到了“金子”,前一个“金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金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看到“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的时候,彼得想到这片土地可以种花,这说明彼得爱________。

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3.彼得的梦想是。

4.“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的意思是( )A.彼得找到了很多金子。

B.彼得找到了发财致富的办法,使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22金子_苏教版-最新教育文档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22金子_苏教版-最新教育文档

三年级上语文说课-22金子苏教版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五册第22篇课文《金子》。

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从雨后土地长出小草上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只有通过自己诚实、辛勤的劳动才行,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课文既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性,又有深刻的哲理性,从“金子”到“真金”,深化并拓展了主题。

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极具人文性的文章。

文中留白较多,为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因此我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定为这一课的能力目标;而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所以我把“掌握这一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定位于这一课的知识目标。

金子”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含义也各不相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是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也是情感目标所在。

二、说教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

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语句。

这些方式都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乐于接受的,容易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也利于感受、理解、欣赏课文。

三、说教学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我采用以下教学步骤进行教学:(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就课题展开想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2、金子导学案

22、金子导学案

22、金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拼读与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领会课文最后一句话中“金子”的含义。

活动单导学案活动一:初读课文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2、在小组里里交流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全班交流。

活动二:学习生字词语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和词语。

淘、绝、掘、刷、若、悟、娇坑、彼、甘、附、买、钱、盆、软、扮、实淘金者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不甘心坑坑坑洼洼倾盆大雨绿茸茸若有所悟谋生唯一埋头苦干挖掘冲刷美丽娇艳绝大多数人2、小组进行展示。

活动三:再读故事一、谈话导入,唤起已有经验。

金子,同学们一定见过吧!在金属排序中它在第一位,这说明了什么?的确,因为金子稀少而显得珍贵,所以人们喜欢把拥有金子看作财富的象征,于是就有许多人去寻找金子,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作“淘(táo)金者”(认读)。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淘金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彼(bǐ)得.弗(fú)雷特”(认读)。

你们想不想去读一读金子的故事,我们来看活动一的要求。

二、活动一:初读课文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2、在小组里里交流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全班交流。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要想读懂它,我们得先过一过生字关。

谁来读一读活动二的要求。

三、活动二:学习生字词语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和词语。

2、小组进行展示。

学生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全班交流出示生字:淘、绝、掘、刷、若、悟、娇坑、彼、甘、附、买、钱、盆、软、扮、实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并1、用心地读一读课文。

2、选一个自然段在小组里展示一下。

小组讨论:你认为彼得找到了金子吗?你认为真正的金子是什么?检测反馈:自主作业1、将书后面的词语抄写两遍。

2、认真地进行习字册的描写。

指导学生进行语文书上生字的描红。

出示词语:淘金者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不甘心坑坑坑洼洼倾盆大雨绿茸茸若有所悟谋生唯一埋头苦干挖掘冲刷美丽娇艳绝大多数人全班学生读词语。

苏教版语文三上《22金子》课堂实录

苏教版语文三上《22金子》课堂实录

苏教版语文三上《22金子》课堂实录师: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新的课文——师:金子是什么生:钱生:财宝生:财富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生字词掌握的怎么样呢?(出示投影)师:这些词语谁会念?生:读生:再读师:注意:若有所悟生:齐读师:看这些词语谁会念呢?(出示二类词)生:读师:正音坑后鼻音生:齐读师:没有拼音了,谁会读(去掉拼音)生:读生:齐读师:彼得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是这篇课文的主人翁,这篇课文写了什么?生:找金子的故事师:这些在田字格里的字你会读吗?生:生读生:齐读师:有两个生字老师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甘盆师:师板书,生书空师:这两竖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两竖要往里面收一点师:写“盆”上面是什么?师:板演师:中国字书写要注意,有时候要内收,有时候要外展师:用钢笔在书上描红,注意三个一生描写师:这篇课文主要写彼得找金子的故事,他找着了吗?打开书,请七个同学来读。

生:朗读师:彼得一开始找到金子了吗?生:朗读一、二自然段师:一开始没有找到金子,多么扫兴,多么失望啊!生:再朗读师:除了扫兴,失望,再读读,还能感受到什么?生:感受到彼得的辛苦,因为他一个人默默的挖掘着师:辛辛苦苦的忙碌着寻找着,你把那句话读一遍生:生读(“彼得不甘心……”)生:我感觉彼得的辛劳,我从“埋头苦干”“几乎翻遍了”看出来,土地那么大,翻遍了,都没有发现。

师:几个月,一百多个日子,多么漫长的日子,彼得在那块土地上辛辛苦苦的着着,请你再读一读师:多么细腻的描写,读着这些词,我们仿佛看到一无所获的彼得师:彼得最后找到了金子了吗?生:鲜花师:他是怎么找到他的金子的呢?生:小声读一读3——6自然段师:哪个同学能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臆说彼得怎么找到自己的金子的?生:彼得准备离开的时候,通过一场大雨找到的师:清楚吗?生:就在彼得要离去的前一天下起了大雨,土地上长出了小草,彼得知道土地很肥沃,彼得想到可以用土地种花生:他即将离去的时候,他通过一场发育发现,松软的土地长出了……(板书:发现若有所悟培育)师:你们发现了那小草吗?读一读写小草的句子生:读“彼得走出……”师:写小草的句子从哪里开始呢?谁有新的发现?生:读“坑坑洼洼的……”生:齐读(出示句子)师:那曾经荒芜的土地长出了绿茸茸的小草,多么让人欣喜啊!谁再来读?生:读师(点评):这是柔嫩的小草师(点评):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小草师:知道悟的意思吗?生:懂得生:明白师:更准确,是心里明白,所以是竖心旁师:若是什么意思?生:明白,知道师:是吗?生:我不同意,所若是好像的意思师:那连起来就是什么意思呢?生:好像知道了生:好像知道了什么道理师:彼得好像明白了什么?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五小节。

2020年教案22金子范文

2020年教案22金子范文

教案22金子范文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一类生字10个,会读二类生字7个,重点读好翘舌音"若、软、茸"前鼻音"盆"。

用联系生活和上下文的方法解释"蜂拥而至、倾盆大雨",用重点词突破的方法理解"一无所获、若有所悟"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用叙述的语气朗读课文。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和时间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4、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品质,懂得要靠聪明才智和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第二小节,通过圈画词语体会彼得的勤劳品质,并围绕第六小节展开想象,体会彼得付出的努力。

教学难点:抓关键词"真金"、"我的金子"理解彼得获得的启迪,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分享人物成功的快乐。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一类生字10个,会读二类生字7个,重点读好翘舌音"若、软、茸"前鼻音"盆"。

用联系生活和上下文的方法解释"蜂拥而至、倾盆大雨",用重点词突破的方法理解"一无所获、若有所悟"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用叙述的语气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和时间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初读,整体。

1、读题。

强调"金"读前鼻音。

2、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淘金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哪儿?文中的淘金者是谁?他淘到金子了吗?自读课文。

3、讨论:ppt萨文河畔彼得·弗雷特(读准人名和地名)二、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ppt读准带下划线的字,注意它的读音。

甘心附近松软谋生唯一装扮倾盆大雨坑坑洼洼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埋头苦干若有所悟扫兴淘金冲刷挖掘即将娇艳2、学习音难字:(1)"装扮倾盆大雨"形声字,声旁为"分"的,大都读前鼻音如:"粉、份、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5)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教学完这一课时后,我认为自己基本上落实了课前的预设,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通过课件、教师的激情讲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很快的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2、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学贵有疑,学会质疑并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读说法”“读写结合”等。具体体现在:一开课就围绕“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质疑,以学定教,引导学生反复的品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锻炼学生的听、读、说、写、评的能力。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金子》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文章充满智慧蕴含深刻哲理。写了一群怀揣发财梦想的淘金者蜂拥来到萨文河畔,他们在这儿拼命地挖呀,掘呀,轻信传言,盲目随流,最终只能扫兴而回,主人公彼得。弗蕾特也是一位狂热的淘金者。在众多淘金者面对一无所获的现实选择离去时,他不甘心梦想的落空,选择了留下。埋头苦干几个月,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在他灰心地想离去时,从原先坑坑洼洼的土地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深受启发,从而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培育花苗这项工作中,最终获得成功。文章通过彼得。弗雷特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光有辛勤努力是不够的,它还要有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正确的方法,更要有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不懈奋斗。面对三年级既要强化低年级的字词训练,又要渗透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的年级特点,还要考虑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生活经验等问题,如何把语文的工具性与课文所体现的人文性有机结合,如何设计训练点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升,如何去除浮华体现“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本本分分”的课堂理念,是我在设计本课时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几番修改,最后确立了的教学思路是:借助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句和情节,了解彼得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逐层深入理解“金子”一词的多种含义。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受,引导学生积累励志名言,丰富语言积累。
四、教学机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课堂上出现问题时,老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还不够。
备注
每节课至少安排一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请在此环节的左侧用“☆”标注。教学调整内容在右侧栏内用红笔记录,并用①、②、③……这样的序号自然排列。能表达自己研究专题的环节,请在此环节左侧用“△”标注。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六、作业:
1、写字。2、组词。
第二课时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想象彼得付出全部的精力培育花苗的经过。
理解“不无骄傲”的意思,用这样的语气去读。
板书设计
22、金子
梦想――→实现
若有所悟
真金 全部精力
教学内容
22金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教学准备
课件
学与教的主要过程
教学调整或生成记录
第一课时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四、自来自课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二、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课标指出: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但是课前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如访问花农做得不是很好,大多数学生没有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我没有与家长沟通好,导致这一实践作业没有完成好,这直接影响到小练笔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质疑时没有用“没找到一丁点儿金子”与“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引发的矛盾引导学生质疑,因而学生的问题没有深度。
3、注重激励学生,通过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始终相信“用激情点燃激情”,自始自终能够保持高昂的情绪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毕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首先没有达到我想要的课堂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激活,虽然我注意到培养学生说话,用自己的话来说自己读懂的内容,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显得过于苍白,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没有达到我所期望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教师的语言仍缺乏激情,没能营造出所期望的情境,不够优美、感人,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教室空旷,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上是星期一,“假期综合症”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之一。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