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_A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_H520细胞生长的研究_简晓顺

合集下载

丹参酮ⅡA体外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体外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1 3 . 5 %、 2 5 . 0 %、 3 8 . 5 % 、 4 6 . 2 %及 7 2 . 1 % 。说 明 抑
活性。细 胞存 活率 ( 相 对 于 空 白对 照 组 ) 分 别 为
5 8. 9 7% ± 0.53 % , 41.5 9% ± 0.2 5% ,3 3.5 7% ±
0 . 2 0 %和 2 3 . 6 4 % ± 0 . 1 0 %; 4 8 h分 别 为 8 1 . 2 2 % ±

期阶段 , 局 部 晚期 患 者 通 常 是综 合 治 疗 , 晚期 肺 癌 仍
然 是 一 种无 法 治 愈 的疾病 。丹 参 酮 ⅡA( T a n I I A, C . 。 H 。 0 , ) 提 取 于 中药 丹 参 , 在 中 国最 早 是 用 于治 疗 心血 管疾 病 , 具 有 明显 的抗 炎 和抗 氧化 作 用 。 。此 外, 也 有研 究表 明 , 丹参 酮 ⅡA具 有 显 著 的生 长 抑 制
A一1细 胞 增 殖 均 有 明显 抑 制 作 用 。0 . 5 I  ̄ g / m l 的
及 诱 导凋 亡人 体肿 瘤 细 胞 ( 白血 病 细胞 、 乳 腺癌 细胞
和结 肠癌 细胞 ) 的作 用 。本 文 主 要 对丹 参 酮 ⅡA 在治 疗肺 癌 中的研 究进 行 回顾 和综 述 , 以 了解 丹 参酮 ⅡA在 肺癌 治疗 中的应用 价值 。
不 加 药为 对 照组 , 分 别作 用 2 4 、 4 8 、 7 2 h后 用 MT T法 检测 。 M T T检 测 结果 显示 , T a n I 1 A对 A 5 4 9细胞 体
症 死 亡 的首要 原 因 。在 女性 中 , 它是 第 4个 最 常见 的
癌 症 和 癌 症 死 亡 的 第 2大 原 因 。肺 癌 的 发 生 率 为 1 3 %( 1 6 0万人 ) , 病 死率 为 1 8 %( 1 4 0万人 ) 。肺癌 是

丹参酮ⅡA对MKN-45细胞生长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MKN-45细胞生长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MKN-45细胞生长的影响董晓荣;伍钢;董继华;张涛;刘莉;侯晓华【期刊名称】《肿瘤防治杂志》【年(卷),期】2005(12)19【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选用人胃癌细胞株MKN-45,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各组p53mRNA表达。

结果:TanⅡA可明显抑制MKN-45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

当2·0μg/mL TanⅡA处理MKN-45细胞96h,增殖抑制率达(74·84±0·41)%。

FCM检测肿瘤细胞DNA变化,观察到TanⅡA使MKN-45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出现浓度依赖性的亚“G1”峰,同时野生型p53表达增加。

结论:TanⅡA能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45的增殖,其可能的机制与凋亡有关。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总页数】4页(P1465-1468)【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丹参酮/药理学;细胞凋亡/药物作用;蛋白质p53【作者】董晓荣;伍钢;董继华;张涛;刘莉;侯晓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丹参酮IIA对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影响 [J], 叶再元;叶平;杨琼2.丹参酮Ⅱa诱导人胃癌细胞MKN-45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J], 王亚明;张桂东;尹清臣;朱建平;王静3.阿苯达唑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J], 张玄;孙兴邦;赵晶;高向阳;宋超;裴冬生;高超4.丹参酮ⅡA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J], 杨琼;叶再元;叶平5.长链非编码RNA AL139147.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MKN-45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J], 周新童;任天宇;党胜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李娜;邓茜;蒋建军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22(14)18
【摘要】丹参酮ⅡA为植物丹参中提取的菲醌类衍生物,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作为传统中药,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现在,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在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的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形成及肿瘤转移等。

文章就近年来关于丹参酮ⅡA对肿瘤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133-136)
【作者】李娜;邓茜;蒋建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
【相关文献】
1.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机制及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2.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隐丹参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5.丹参酮IIA的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ⅡA下调凋亡抑制蛋白XIAP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丹参酮ⅡA下调凋亡抑制蛋白XIAP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丹参酮ⅡA下调凋亡抑制蛋白XIAP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影响。

方法: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形态观察检测丹参酮ⅡA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XIAP、凋亡蛋白caspase-3以及PARP蛋白的影响。

结果:MTT、细胞形态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成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0.5 μg/mL丹参酮ⅡA作用肝癌细胞24 h后,caspase-3前体、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明显下调,活化的caspase-3、剪切形式的PARP含量显著增加。

结论:丹参酮ⅡA下调凋亡抑制蛋白XIAP,活化caspase-3,促进PARP剪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肝癌属世界上的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成人中发病率较高,约占80%左右,数据显示,其5年存活率在7%左右,每年约60万人死于肝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近年来,中药治疗肿瘤,尤其是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寻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中药提取物逐步成为当前肿瘤治疗的热点和重点。

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1],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

X相关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是细胞中重要的凋亡抑制因子,其过度表达往往导致肿瘤的发生[2]。

近年来研究表明,XIAP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且与肝癌转移、耐药以及复发密切相关[3]。

因此,XIAP已经成为肝癌治疗的靶点分子。

本研究工作中,笔者探讨丹参酮ⅡA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对XIAP蛋白的影响,为丹参酮ⅡA用于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丹参酮ⅡA 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 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 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樊善继;徐海帆【摘要】丹参中含有丹参酚酸类成分,主要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以及咖啡酸、丹酚酸等,也包括丹参酮类。

其中,丹参酮属于丹参根部的乙醚或者乙醇提取物,也是丹参中最为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根据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可以将其划分成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TanⅡA)以及丹参酮ⅡB等。

丹参酮ⅡA能够起到天然的抗氧化功效,临床应用于心血管中能够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耗氧量,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也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临床应用丹参酮ⅡA能够对人体多种肿瘤细胞起到明显的遏制细胞毒性作用,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以及凋亡,达到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目的,丹参酮ⅡA作用机理可能和抑制DNA合成、调节细胞周期以及影响凋亡、原癌基因的表达水平等密切相关。

现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丹参酮ⅡA近期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410-413)【关键词】丹参酮ⅡA;抗肿瘤;肿瘤细胞;细胞毒性;细胞凋亡【作者】樊善继;徐海帆【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肿瘤外科,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肿瘤外科,湖南衡阳 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1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干燥根为中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中含有丹参酚酸类成分,主要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以及咖啡酸、丹酚酸等,也包括丹参酮类。

其中,丹参酮属于丹参根部的乙醚或者乙醇提取物,也是丹参中最为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根据丹参酮不同的化学结构可以将其划分成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TanⅡA)以及丹参酮ⅡB等15种成分。

丹参酮ⅡA 能够起到天然的抗氧化功效,临床应用于心血管中,能够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耗氧量,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也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丹参酮ⅡA对肺腺癌NCI-H4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肺腺癌NCI-H4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丹参酮ⅡA对肺腺癌NCI-H4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吴庆庆【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28)6【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肺癌细胞株NCI-H460的增殖抑制作用与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干预肺腺癌H460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丹参酮ⅡA对NCI-H460肺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丹参酮ⅡA可显著抑制肺腺癌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程度与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成正相关,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用0.312 5 μg/mL的丹参酮ⅡA作用NCI-H460细胞24、48、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69%、6.67%、12.01%,成时间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以及诱导凋亡的作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an II A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lung cancer NCI-H460 cells. Methods 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rty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detect the growth inhibition and apoptosis of NCI-H460cells induc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an II A. 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an II A could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NCI-H460 cells significantly and promote apoptosis in a time and dose dependent manner. Further results confirmed by flow cytometry that the apoptotic rates were 3.39%,6.67%, 12.01% respectively when 0.3125 g/L of Tan I A were given to the NCI-460 cells for 24,48,72 h. Conclusion Tan II A can inhibit the growth and promote the apoptosis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NCI-H460 cells.【总页数】3页(P877-879)【作者】吴庆庆【作者单位】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AGR2对毒胡萝卜素作用下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J], 林志国;刘颖;邓志会;刘佳;杜娟;刘振艳;彭瑶;皮秀杰;王玉凤;战文娜;李德海2.蓖麻根提取物对HepG2,NCI-H460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影响[J], 唐祖年;韦京辰3.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刘正兵;束军4.芹菜素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J], 潘雪刁;杨周萍;杨志英;周四桂;张海涛;臧林泉5.阿帕替尼联合大剂量丹参酮ⅡA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凋亡及Bim异构体的影响 [J], 杨渊;陈楠;马千里;马春霞;吴瀚欣;吴小海;俞建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对肝癌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丹参酮对肝癌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丹参酮对肝癌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张强;王伟;席晓志;郑梦梦;韩春超【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17(000)006【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在细胞水平和动物体内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抑瘤实验培养人肝癌细胞Bel-7402,通过MTT法检测其体外抑瘤率;体内实验采用肝癌H22移植瘤法,以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为指标,探讨丹参酮的抑瘤作用.结果:细胞实验表明,丹参酮在100 μg/mL时抑瘤效果最佳,抑瘤率为(81.95±1.33)%.丹参酮在40、80、120 mg/kg时,对H22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29.70%、45.09%和49.13%.丹参酮在120 mg/kg时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酮对肝癌细胞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总页数】4页(P117-120)【作者】张强;王伟;席晓志;郑梦梦;韩春超【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13.24;TQ452.2【相关文献】1.葫芦素B在体内外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J], 张美侠;张洪亮;孙春艳;刘亭彦;杨晓临;李岭;邓意辉2.负载人AFP肽段的树突细胞在体内外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 [J], 庞雄昊;陈敏山;贾卫华;周昕熙3.葫芦素B和阿霉素联合应用在体内外对肝癌细胞H22的生长抑制作用 [J], 杨姣;周雪莹;历文;朱晓琳;牛哲峰;张玉玺;李士峰;张美侠4.叶酸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J], 杨小珊;曾令福5.苦马豆素对肝癌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J], 孙纪元;朱妙章;王四旺;谢艳华;王剑波;缪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酮ⅡA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

丹参酮ⅡA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

丹参酮ⅡA诱导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王江峰;陈晟【摘要】Objective To know the Tanshinone Ⅱ A induce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H446 cells) apoptosis,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Methods Determined by MTT metho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anshinone Ⅱ A impact o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446 cells proliferation;Determined by Hoechst 33258 metho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anshinone Ⅱ A influence o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446 cells apoptosis;Determined by qPCR metho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anshinone Ⅱ A impact on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446 cells apoptosis gene;Determined by Westen blot metho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anshinone lⅡ A effect on lung cancer H446 cells apoptosis.Results Different drug concentra tions of Tanshinone Ⅱ A(0.3,0.6,1.25,2.5,5 and 10μg/ml) inhibit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446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depend by the concentration and time;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rug in the formation of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446 cells apoptosis corpuscle number increase,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high concentration group (P < 0.05);High concentration group of Tanshinone Ⅱ A promote apoptosis gene (Bax,caspase-9,caspase-3) expression,and inhibit apoptosis inhibiting genes (Akt,the Bcl-2) expression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High concentration group of Tanshinone Ⅱ A promoting apoptosis protein (Bax,caspase-9,caspase-3)expression,and inhibitapoptosis inhibiting protein (Akt,the Bcl-2) expression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Conclusion Tanshinone Ⅱ A may be through Akt-Bax/Bcl-2-caspase-9-caspase-3 signaling pathways induced hum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446 cells apoptosis.%目的了解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oechst 33258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Weste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药物浓度的丹参酮ⅡA(0.3、0.6、1.25、2.5、5和10μg/ml)抑制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数量增加,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丹参酮ⅡA促进凋亡基因(Bax,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抑制基因(Akt,Bcl-2)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丹参酮ⅡA促进凋亡蛋白(Bax,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抑制蛋白(Akt,Bcl-2)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Akt-Bax/bcl-2-caspase9-caspase3信号通路诱导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7(046)010【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丹参酮ⅡA;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基因【作者】王江峰;陈晟【作者单位】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310022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都位居第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研究论著DOI :10.3969/g.issn.0253-9802.2013.05.014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B2012171)作者单位:510095广州,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简晓顺,陈健清);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输血科(刘相富)丹参酮ⅡA 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的研究简晓顺刘相富陈健清[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 (0,5,10,20μM )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后,采用MTT 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计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周期;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丹参酮ⅡA 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方式;流式细胞检测到丹参酮ⅡA 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后,细胞周期S 期细胞比例较处理前显著增多(P <0.05);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到丹参酮ⅡA 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 及CDK2抑制剂P27较处理前显著上调(P <0.05)。

结论:丹参酮ⅡA 可能通过上调P27抑制CDK2,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520细胞周期S 阻滞。

[关键词]丹参酮ⅡA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27;细胞周期Tanshinone ⅡA inhibit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CI-H520cells JIAN Xiao-shun ,LIU Xiang-fu ,CHEN Jian-qin.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Guangzhou 51009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by which Tanshinone ⅡA (Tan ⅡA )inhibit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CI-H520cells.Method :After dealing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anshinone ⅡA (0,5,10,20μM ),the viability of NCI-H520cells treated with Tanshinone ⅡA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 :Cell cycle profile of NCI-H520cells induced by Tanshinone ⅡA was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y :Immunob-lotting was utilized to determine proteins expression level.Result :Tanshinone ⅡA remarkably detriments NCI-H520cells viability in dose-dependent manner :cell cycle analysis indicated the proportion of NCI-H520cells in cell cycle S-phase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of Tanshinone ⅡA.Further ,Immunoblotting showed the upregulationof cyclin E and CDK inhibitor P27,in NCI-H520cells treated with Tanshinone ⅡA.Conclusion :Tanshinone ⅡA arrested NCI-H520cell cycle at S arrest maybe by the upregulation of P27which inhibits CDK2.[Key words ]Tanshinone Ⅱ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27;Cell cycle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也是所有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肿瘤[1]。

在所有诊断病例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7%[2]。

目前,肺癌常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以上均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很多患者最终仍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3]。

因此,对抗肺癌药物的筛选及其机制的探讨,继续寻找肺癌治疗新的有效靶点显得十分迫切。

丹参酮ⅡA 为丹参根部乙醚或乙醇提出物,传统药理认为其具有抗炎活性以及抗氧化功效[4-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 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促进凋亡、抑制侵袭转移的作用,特别是其能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机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引起广泛关注[6-7]。

然而,丹参酮ⅡA 抗癌的确切作用机制尚待明确。

笔者检测了丹参酮ⅡA 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 -H520生长抑制的作用,进而探讨了丹参酮ⅡA 诱导NCI-H520细胞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

材料与方法一、样本来源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520为实验室保存细胞株,置于10%胎牛血清的1640完全培养基,在37ħ,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DMEM细胞培养基,胎牛血清购自美国GIB-CO公司;丹参酮ⅡA(纯度>97%)和MTT购自Sigma公司;Cyclin E和P27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Actin单抗购自NeoMarkers公司。

流式细胞仪为Beckman Coulter产品;免疫印迹转印电泳仪为北京六一仪器厂产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为Leica 仪器公司产品。

三、实验方法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0、5、10、20μM)处理培养于96孔板的NCI-H520细胞24h后,采用MTT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毒性作用。

1MTT法NCI-H520细胞以每孔1ˑ103接种到96孔板培养24h;分别用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0、5、10、20μM)处理细胞24h,每种浓度并列设3个孔;小心弃上清液每孔加入无血清MTT(0.5mg/ml)100μL,放入培养箱继续孵育4h后,小心弃上清液,加入150μL DMSO,振荡使沉淀融解,酶标仪中570nm下测定其吸收值。

未经处理的NCI-H520细胞作为对照。

实验重复3次。

2细胞周期分析将NCI-H520细胞以10ˑ104/mL的密度接种6孔板,每孔1mL;分别用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0、5、10、20μM)处理细胞24h,每种浓度并列设3个孔;收集细胞,每管加入1ml预冷的70%乙醇固定;离心,弃上清液后每管加400μl PBS,140μl PI,10μl RnaseA溶液,37ħ避光孵育30min,上机检测。

3免疫印迹将NCI-H520细胞以10ˑ104/ml的密度接种6孔板,每孔1ml,分别用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0、5、10、20μM)处理细胞24h,每种浓度并列设3个孔;收集细胞,每组加入100μl RIPA提取总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转移到PVDF膜上,用5%脱脂奶粉封闭;分别加入一抗Cyclin E和P27,β-actin作为内参,4ħ孵育过夜;根据一抗来源加入相应的二抗,常温孵育1h;洗膜,曝光,显影,并时行扫描分析。

四、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珋xʃ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并用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进行均数间的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0.05。

结果一、丹参酮ⅡA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的毒性结果如图1所示,5、10、20μM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后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相对于对照组(0μM组)活力百分比分别为(66.3ʃ2.05)%、(50.8ʃ1.67)%、(30.0%ʃ1.52)%(t值分别为30.58、38.67、46.55,P均<0.05)。

由此可计算出丹参酮ⅡA处理24h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0μM。

以上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能够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的生长。

见图1。

图1丹参酮ⅡA对NCI-H520细胞活力影响如图所示为丹参酮ⅡA组相对于对照组的相对活力(对照组活力为100%)二、丹参酮ⅡA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周期影响细胞毒性药物往往能够搅乱细胞生长周期,为了阐明丹参酮ⅡA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的影响,我们应用PI染色法流式细胞分析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前后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显示:设5、10、20μM 的浓度梯度丹参酮ⅡA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24h后,其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分别从0μM时的(13.5ʃ1.75)%增加到(17.2ʃ2.22)%、(26.3ʃ2.86)%和(33.4ʃ1.67)%(t值分别为10.12、13.22、19.84,P均<0.05),见图2。

以上数据表明丹参酮能够引起细胞周期S 期阻滞。

三、丹参酮ⅡA处理上调Cyclin E和P27的表达丹参酮ⅡA能引起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周期S期阻滞,Cyclin E能与CDK2形成复合体指导S期发展,因此我们首先检测了S期周期蛋白Cyclin E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yclin E表达呈药物浓度梯度提高(见图3),免疫印迹结果与细胞周期结果相一致。

另外,P27是公认的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抑制剂,能够引起细胞周期S期阻滞,由此,我们检测了P27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引起P2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见图3)[8]。

图2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24h NCI-H520细胞周期变化代表图图3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2h后cyclin E和P27蛋白表达讨论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丹参有广泛的药理功效,其中丹参酮ⅡA是其主要成分,传统中医常用丹参酮ⅡA治疗心脑血管疾病[9]。

另外,其具有天然抗氧化作用。

近来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杀伤作用,因而备受关注[6-7]。

然而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鲜见报道。

我们的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能够激活CDK2抑制基因P27蛋白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MTT法证实丹参酮ⅡA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活力,并表现浓度依赖性,IC50约为10μ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