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 绪论和第一章

材料科学基础 绪论和第一章

11924B
一、材料科学的重要地位
表0-1 人类使用材料的
11924B
二、各种材料概况
1.金属材料 2.陶瓷材料 3.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和超导材料
11924B
1.金属材料
图0-1 汽车中各种材料的大致比例
11924B
1.金属材料
图0-2 波音767飞机所用的各种材料比例
11924B
2.陶瓷材料
第二节 原子结合键
三、混合键 解:(1) MgO 据表1-2得电负性数据XMg=1.31;XO= 3.44,代入式(1-1)得: (2) GaAs 1)得 据表1-2得XGa=1.81;XAs=2.18,代入式(1表1-3 某些陶瓷化合物的混合键特征
11924B
第二节 原子结合键
图1-8 原子间结合力 a)原子间吸引力、排斥力、合力 b)原子间 作用位能与原子间距的关系
115.tif
图1-15 利用显微镜观察材料的 组织
11924B
第四节 晶体材料的组织
图1-16 单相组织的两种晶粒形状 a)等轴晶 b)柱状晶
11924B
第四节 晶体材料的组织
二、单相组织 三、多相组织
图1-17 两相组织的一些基本组织形态
11924B
第五节
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
图1-18 激活能的物理意义
11924B
第三节 原子排列方式
二、原子排列的研究方法
图1-13 X射线在原子面AA′和BB′上的衍射
11924B
第三节 原子排列方式
图1-14 X射线衍射分析示意及衍射分布图 a) X射线衍射分析示意图 b) SiO2晶体及非晶体的衍射分布图
11924B
第四节 晶体材料的组织

绪论(1)学前教育学的概述、对象、任务

绪论(1)学前教育学的概述、对象、任务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
(1)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主张设
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 代替家庭教育。 (2)提出以儿童为本位,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然、 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养育。
(3)虽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可贵,但提出的学前
养育机构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辅助家 庭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儿童。
贡献和观点
(2)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 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 “幼儿教育是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 “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 育,游戏即工作。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2、狭义的教育
• 狭义上说,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 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 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 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六 岁前儿童的教育 。
4、教育学
•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 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5、学前教育学
• (1)、广义的学前教育学
书P2
(2)、狭义的学前教 育学 书P2
6、人的年龄阶段
• • • • • • • • • 乳儿(出生~1岁) 婴儿(1岁~3岁)、 幼儿(3~6岁)、 童年(6~11、12岁)、 少年(11、12~14、15岁) 青春期(14、15~17、18岁) 青年(18~35岁) 中年(36~59岁) 老年(60~
• 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 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 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 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 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 极地适应环 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 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油田化学第1章 绪论

油田化学第1章 绪论

绪 论
9、参考书及期刊 、
(一)教材 一 《油气田应用化学》,陈大钧等编,2006 (二)教材参考书 1.《油田化学》,佟曼丽主编,1999 2. 《油田化学基础》,惠晓霞,1998 3. 《采油作业》,T.O.阿仑等 4. 《采油化学》; 《油田化学》, 2007. 赵福麟 5.《强化采油原理》,韩显卿著 6. 《EOR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刘玉章 等编
绪 论
绪论
5. 油田气应用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油田问题的提出→化学原因、化学原理的分析 油田问题的提出 化学原因、化学原理的分析→ 化学原因 一般化学剂的筛选→特殊化学剂的合成 化学剂的评 一般化学剂的筛选 特殊化学剂的合成→化学剂的评 特殊化学剂的合成 化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 价→化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和手段的使用→效果评价 作用机理的研究 和手段的使用 效果评价→作用机理的研究 油田化 效果评价 作用机理的研究→油田化 学理论的提出→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学理论的提出 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油田问题的提出 油田问题的提出

(三)期刊

1.《油田化学》,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主办; 2.《石油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中国石油学会主办 3. 国外的SPE、SCI、EI收录的期刊: 《Journal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 Journal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 Journal of Solution Chemistry 》
绪 论
6.5 油田气应用化学对石油勘探开发作出了巨 大贡献
罗平亚院士的三磺泥浆体系, 例1. 罗平亚院士的三磺泥浆体系,在70年代打出了中 年代打出了中 国第一口7000m以上的油井 m 国第一口 罗平亚院士的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 例2. 罗平亚院士的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在80~ ~ 90年代大大提高了石油钻井速度。提高5~10倍。 年代大大提高了石油钻井速度。提高 年代大大提高了石油钻井速度 倍 例3. 罗平亚院士的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可以提 罗平亚院士的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 高采收率1~ 个百分点 相当于再造了1~ 个大 个百分点, 高采收率 ~2个百分点,相当于再造了 ~2个大 油田。 油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实 地 地 形 图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和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在教学时必须 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并上机实践,有条件时 还应安排其他必要的实验。
教材
第1章 绪论
教学目标
本章阐述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 的表达形式、误差分类、误差来源;给出 描述误差大小的精度概念及其与误差类型 之间的关系;给出测量中的有效数字概念 及其在数据处理中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 本章内容,使学生对测量误差分析及其数 据处理的问题有一个概貌的了解,为学习 后面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开尔文
为了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国际 计量大会把热力学温标(即绝对温 标)称为开尔文(开氏)温标,热 力学温度以开尔文为单位,是现在 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钱学森(1911-2009 )
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 关键和基础。
钱学森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 学家;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误差
组成设备的 主要零部件 的制造误差 与设备的装 配误差
设备出厂 时校准与 定度所带 来的误差
读数分辨 数字式仪 ຫໍສະໝຸດ 器件老化、力有限而 器所特有 磨损、疲劳
造成的读 的量化误 所造成的误
数误差 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环境误差
指各种环境因素与要求条件不一致而造 成的误差。
▪ 对于电子测量,环境误差主要来源于环 境温度、电源电压和电磁干扰等
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如何科学实验和工 程实践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信息,必须经过合理的数据 处理并给出科学的评价,才有其实际价值。
误差理论在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中的重 要地位与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掌握误 差理论已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之基本必需。

种子加工与贮藏—绪论、第一章

种子加工与贮藏—绪论、第一章

2、 种子堆密度和孔隙度
种粒大且均匀、有颖壳或毛、种堆中轻型杂质多 种子干燥(未吸潮)、种堆薄、未受挤压
孔隙度大
温湿气易散发
种堆孔隙度大,有利于内外 熏蒸杀虫效果好 耐贮藏
气体交换、
有毒气体散发快
3.种子堆孔隙度和种子加工与贮 藏的关系
(1)、种子堆的孔隙度是保证种子堆内气体 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必要条件,是维持种子进行 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内在环境。孔隙度大则 有利于种子堆内温度、湿度的散发,种子耐贮 藏。
⑴ 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经济化、最有 效的增产措施之一。
⑵ 可减少播种量和保管费用。
⑶ 可提供不同级别的商业种子,有效地防止 种子经营中伪劣种子的流通。
⑷ 加工后的种子适用于田间机械化作业,从 更为提高劳动效益,减少劳动强度。
⑸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
3、种子加工与贮藏的发展概况
三、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一个种子群体,一旦受到外力影响,各子粒(成分)相互间 的位置会发生变动,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流动的程度和形式受 外力和自身性质影响。
1 、散落性— 种子散落性是指种子由高处下落或向低处移动时向 四周流散开来的特性。
种子散落性大小的指标:
(1)静止角—指种粒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到水平面上所形成圆锥体的斜面和底 部直径构成的夹角。
二、种子比重
1、种子比重:是指一种绝对体积种子重量与 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也就是种子的绝对重 量和它的绝对体积之比,单位为g/mL。
2、影响比重的因素
(1) 种子比重与种子的形态构造、内含物质地、化学成分密切 相关
光滑无附属物 致密 脂肪少 比重大 一般种子愈成熟、愈饱满——比重愈大 油质种子愈成熟、愈饱满——比重愈小 (2)种子的比重不仅是一个衡量种子品质的指标,在某种情况下 ,可作为种子成熟度的间接指标。种子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经 长期贮藏,由于连续不断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一部分有机养料, 可使比重逐渐下降。

绪论1

绪论1
方剂学
第一章
一、方剂学的概念:


第一节 方剂及方剂学的概念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以中医基本理
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
中基、中诊、中药
桥梁
临床各科
二、方剂的概念:
* 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在
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 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 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而成的处方,是为方 剂。——方子、成方、时方派?经方派?
4.《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著,收单方510 首,复方494首。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5.《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收录外科方剂。
6.《千金方》: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7.《外台秘要》:王焘著。

回顾:秦汉、魏晋、隋唐时期的代表著作:
1.《五十二病方》
3.《伤寒杂病论》
2.《黄帝内经》
4.《肘后备急方》
5.《刘涓子鬼遗方》
6.《千金》、《外台》
8.宋代三大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由陈师文 等编著,载方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由政府编修的“成药药典”。 ——四物汤、逍遥散 9.《小儿药证直诀》:钱乙著——六味地黄 丸
番 红 花
第二章 方剂与证、法、药的关系
什么是“辨证论治”? 理——辨证

法——立法 辨证论治 方——选方

药——遣药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 方剂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产物;
* 方剂的产生都是以辨证为依据的; * 方剂是针对具体病证作出的针对性治 疗的方案。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6 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为了研制开发出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三便”(贮存、携带、服用方便)的新型中
药,中药化学在中药制剂的研制中,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
7 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1)有些中药的有效成分疗效好、毒副作 用小、能满足开发成为新药的条件,并且 在中药中的含量较高,可以采用从中药材 中提取分离的方法制备成药物,供临床使 用。如黄连素、吗啡、利血平等药物。 2)有些从中药有效成分研制出来的药物, 其化学结构比较简单,可以用化学合成的 方法大量生产,如麻黄素、阿托品、天麻 素等药物。

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和升压作用, 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抗炎作用,说明麻 黄入肺经、膀胱经是有依据的。
3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中药配伍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中药有效成分与它 种中药有效成分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相互作用; 也可能存在着一种中药有效成分与它种中药 有效成分之间产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后者常发生在中药方剂的煎煮或 其它剂型制备过程中,从而使方剂中的有效成分 无论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与单味药有 所改变。

生脉散为中医古典精方,古代医家用于抢救热伤
元气,脉微欲绝等危重病人。经研究,其三味药
单用均不如复方。以红参-麦冬-五味子(1:3:
1.5)水煎,发现生成一种新物质,经结构测定
为5-羟甲基糠醛(5-HMF),该物质三味药中只
有五味子少量含有,药效试验表明5-HMF具有抗 心肌缺血作用,可代表生脉散的疗效。
中 药 化 学
主编:匡海学
第一章
一 概述
绪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学院2015届数理统计论文论文题目昆明学院大学生消费分析
姓名 xxxxx
学号 xxxxxxxxxxx
所属系数学系
专业年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级数学系金融1班指导教师 xxxxxx
2013年 11 月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者行为精神消费
绪论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消费行为和活动既是社会化的媒介,又是社会化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对整个社会青年消费群体的趋向影响很大。

同时,也对他们在消费过程中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单一生存逐渐变得多元化、社会化,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使他们一些人在消费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迷失现象。

本文从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这一点入手,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的分析,以及通过消费与认同、消费与情感、消费与文化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的确出现了对消费需求、消费认同、消费情感、消费选择、消费文化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适合自身的消费认同群体,一个适合自身消费水平的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个恰当的情感释放和宣泄渠道,从而使一部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了社会化的迷失。

最后,给出一种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合理消费观,即主张在消费行为中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有机的结合统一,在物质和精神的消费上获得最大的收益。

消费是由行为而起,行为由心理而支配,行为是心理动态的一种表示方法,所以,从消费者的行为着手,以消费者的行为来检测其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价值观。

故此,利用调查表的形式来探究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

说夸张一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问题,事关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

深入分析研究昆明学院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认清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合理行为与不良行为的表现,才可以指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丰富了大学生消费理论,为高校管理同时也将有益于促进昆明学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亨利·阿塞尔(HenryAssael)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成员的购买和消费模式。

宋思根、冯林燕(2008)分析了中国大学生消费决策形态和消费价值观的多维性,指出在经济实惠型、粗心冲动型和信息利用型三个方面与其他国家大学生呈现明显差异。

张志祥则从早熟消费、畸型消费、豪华型消费、炫耀消费、悬空消费、情绪化消费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负面倾向。

此外,还有朱丽叶对大学生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倾向的研究,杨传忠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宋绍成分析了大众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李光南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以及刘世雄对大学生消费存在聚群现象的研究等。

关注消费者本身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是这些研究的共性。

本文根据调查表调查情况,进行一系列计算和数据整理并分析。

进一步建立模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回归分析,回归预测,得出昆明学院大学生消费总体结构结论,从而更清楚的了解昆明学院学生的总体消费情况!
数据收集
针对于全校各级学生展开随机调查,总调查人数180人,收回且可用调查表份数162份.调查所提及问题29个。

部分数据如下:
表1—昆明学院大学生消费调查表问题选项的所选人数分部
题号 人数 选项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1 95 67 2 17 2 10 1 2 3 11 1 7 1 26 5 1 3 17 9 7 39 3 2 21 132 7 4 117 11 15 0 6 5 8 5 123 29 10 6 30 132 7 58 104 8 4 58 91 3 12 9 53 18 91 10 22 90 50 11 35 20 96 11 12 81 6 74 1 13 155 37 35 25 19 11 7 14 91 27 13 31 15 144 39 9 16 40 12 2 1 16 16 11 129 6 17 126 39 10 98 3 11 18 78 59 19 8 19 17 39 10 98 3 11 20 15 147 21
51 83 10 18
表2—昆明学院大学生不同性别的月均消费对比
性别 衣着消费 学习消费 娱乐消费 通讯消费 日常需品 饮食消费 情感投资 其他消费 月总消费 男 110.74627 60.00000 154.32836 94.77612 94.92537 471.79104 124.47761 88.65672 1199.70149 女
113.21053 70.47368 81.05263 85.57895 76.94737 346.10526 84.31579 66.73684 924.42105
表3—昆明学院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月均消费对比
独生
子女
衣着消费 学习消费 娱乐消费 通讯消费 日常需品 饮食消费 情感投资 其他消费 月总消费 是 167.66667 87.16667 168.33333 108.83333 101.00000 470.00000 163.66667 88.3333 1355.000 否 99.58333 61.40152 99.16667 85.71970 80.75758 384.77273 88.93939 74.4697 974.8106
表4—昆明学院大学生不同年级的月均消费对比
表5—昆明学院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均消费对比
表6—恋爱与未恋爱月均消费对比
年级 衣着消费 学习消费 娱乐消费 通讯消费 日常需品 饮食消费 情感投资 其他消费 月总消费 大一 200 200 200
200
450
560
200
150 2160 大二 130.952 67.143 124.286 113.571 115.714 384.762 120
80.952
1137.380 大三 110.038 63.295 105.152 85.189 72.273 396.136 97.576 74.848 1004.508 大四 71.429
78.571
164.286 64.286 114.286 428.571 78.571 57.143
1057.148
衣着消费 学习消费 娱乐消费 通讯消费 日常需品 饮食消费 情感投资 其他消费 月总消费
农村 96.789 60.000 102.033 82.317 74.309 380.650 85.122 75.447 956.667 城镇 149.310 91.034 137.931 106.724 102.759 369.655 99.310 72.414 1129.138 城市 184.000 64.500 149.000 121.000 145.000 665.000 300.000 90.000 1718.500
衣着消费 学习消费 娱乐消费 通讯消费 日常需品 饮食消费 情感投资 其他消费 月总消费 恋

112.845 79.483 114.655 98.190 98.448 415.172 144.483 78.276 1141.552 未
恋爱
111.827 58.221 108.558 83.990 76.250 383.750 76.635 74.423 973.6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