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性教育:艰难中前行

合集下载

英殖民时期印度女子教育状况及其原因浅析

英殖民时期印度女子教育状况及其原因浅析
[1] ( P .502 )
表 1 显示, 无论哪个时间段, 在学生总数中, 女 1 / 3 , 生的数量都不及 并且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 , 女生的数量相当少 � 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来看, 19 世纪中期以后, 印度女子教育领域出现了关于课 程设置的争论, 争 论的焦点在于男女是否可以共用一套课程大纲 �然 而, 社会上许多 保守人士对男女使用相同的教学大 纲存在着强烈的反对意见 , 他们主张根据男女的社 会地位不同而分设不同的课程, 让女性学习散文和 诗歌, 学习地理和历史知识 , 认识自然事物并学会控 制自己 �更高级的课程如数学 � 法律 � 法理学都只针 , � 对男性 而不对女性开设 有一些女子学校, 她们的 课程只有读写和缝纫 � 学校中使用的教材也都是和 [ 7 ] ( P.18 6 ) 宗教有关的 � 至于教育目的, 之所以让女子接 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是为了她们未来的婚姻, 是父母 对女儿未来婚姻的投资, 它是保证女性在婚姻市场 上得到好价钱的筹码� 人们普遍 认为, 妻子的教育 程度不可高于丈夫� 在英殖民时 期, 提倡女性教育 的进步人士不是为了使女性获得 学位, 而是在塑造 好妈妈和好妻子 , 他们还认为受过教育的女性对于贺 鹭ຫໍສະໝຸດ 221116 )*
(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
[ 摘
要] 英国殖民统治的侵 入, 冲击 了印度 的传 统教育 �西方 教育的 传播 推动了 印度 整体教 育的 发展�然
而, 英 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女子教育状况的改善却是极其有限的, 发展进程相当缓慢�本文就英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女子 教育状况进行阐述, 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 [ ] 英国; 关 键词 殖民时 期; 印度; 女子教育; 原因 [ 文章编号] 16 7 1 - 169 6( 2 010 ) 07 - 0055 - 04 [ ] G 519 中 图分类号 [ ] A 文献标识码

印度中小学教育 现状调查报告

印度中小学教育  现状调查报告

印度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标题:印度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该国面临着诸多挑战。

据统计,印度虽然在初等教育入学率方面有所提高,但辍学率和质量仍令人担忧。

本文将对印度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印度中小学教育制度印度中小学教育制度涵盖了6年小学教育,3年初中教育和3年高中教育。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需要完成各种学科的学习,包括数学、科学、语言、艺术和社会科学等。

在某些邦,小学教育被延长至8年。

三、印度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1、教育入学率:在过去十年中,印度的初等教育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从2006年的85%提高到了2018年的95%。

然而,中等教育的入学率仍然偏低,只有60%左右。

2、教育质量:尽管入学率有所提高,但教育质量却令人担忧。

调查显示,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普遍偏低。

此外,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也十分明显。

3、教育投入:印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投入虽然在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印度的教育预算仅占GDP的3.5%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教师队伍:印度中小学教师短缺,而且教师的质量和能力也令人担忧。

许多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5、教育公平:由于贫富差距和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印度的教育公平问题十分突出。

贫困地区的学生往往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的发展受到限制。

四、结论印度中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入学率、教育质量、投入、教师队伍和教育公平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印度政府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如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素质、促进教育公平等。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印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印度女童教育现状研究

印度女童教育现状研究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拉祜地区的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 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女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保障。
2、提高教师素质:通过培训和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拉祜地区的教师队伍素 质,为女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
3、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家庭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家长对女童教 育的重视程度,鼓励家庭积极支持女童接受教育。
在教育选择方面,拉祜女童可以考虑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可以提 供女童们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技能,为她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殊 教育则针对女童的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她们克服困难, 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拉祜女童在教育选择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匮 乏和教育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她们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此外,家庭和社会对 女童教育的观念和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她们教育选择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女性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至关重要性。女性是未来 社会的建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接班人,她们的智慧、才能和贡献对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扶持和推动女性教育,我们能够发掘出更多女性的潜力和才 能,为社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尽管印度女童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坚 定信心,逐步推进改革措施,相信未来的印度将会更加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 们需要更加注重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让她们充分享受到教育的公平和机会,实现 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样,印度的女童教育才能真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女性 的成长和发展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5、宗教差异:印度的教育系统也面临着宗教差异带来的挑战。在一些地区, 宗教信仰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产生了显著影响,阻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多元化。

印度教育电影《嗝嗝老师》观看体会精选范文5篇

印度教育电影《嗝嗝老师》观看体会精选范文5篇

印度教育电影《嗝嗝老师》观看体会精选范文5篇《嗝嗝老师》影片节奏明快流畅,近两小时的片长完全没有拖沓之感,细节丰富,情感真挚,每一个角色的表演都很到位,女老师的坚强自信不服输,学生们从顽劣不堪到自我醒悟的转变。

以下是我整理的嗝嗝老师观看体会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嗝嗝老师》观看体会范文一这个电影的名字起得一点都不标题党,这点很吃亏,但是不妨碍这是同档期里面最好看的电影。

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小朋友天生是如何度过自己不幸而又精彩的一生。

孩子的童年真的离不开家庭的保护,父母认为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如果自己的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家长自己出了问题。

本身有缺陷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的保护和认同,这点绝对父母是需要勇气的。

这点女主非常幸运,出生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能保证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还能关注考虑孩子的心里建设及培养。

第一,孩子的基础条件满足。

能让孩子在资源方面得到帮助。

之后女主有一个非常勇敢的母亲帮他在最最关键的时刻顶住了来自内部的压力,让她在一开始进入正常的学校求学成长,一直给予她鼓励和关爱,并没有图省心把他放入特殊学校,拯救了女主的一生。

第二,有位三观正的父母,关键时刻知道正确的保护孩子的未来。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过客,都有自己路要走。

女主上学,妈妈不能时时刻刻保护孩子,她需要自己成长,这对孩子是一个考验,对老师和学校也是一个考验。

这需要每一个老师和同学共同完成。

很幸运,女主的贵人出现了。

这里是一位精神导师,就是女主的校长。

他在会堂上的一番公开谈话,完成了对女主心里上的保护,成为女主精神上的父母,真正决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女主是天生不幸的,这是她必须接受的现实,但又是何其幸运,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时间遇到自己每一阶段的贵人,最终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到这里故事告一段落,女主顺利毕业,成为高材生,完成自己我的建设。

但是真正故事现在才开始。

这一阶段开始挑战更像是团队的建设。

印度:头脑改变贫穷-励志小故事_励志故事_亲子教育哲理小故事

印度:头脑改变贫穷-励志小故事_励志故事_亲子教育哲理小故事

印度:头脑改变贫穷-励志小故事_励志故事_亲子教育哲理小故事它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依然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是一个羽翼渐丰的核大国,但依然有40%的儿童营养不良;它有着历史悠久的反物质主义文化传统,却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迅速崛起,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教育方面,是走在最顶尖的思想上的一串不停歇的足迹。

姬兰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新生。

她来自印度经济较为落后的拉贾斯坦邦。

正是由于印度全国几乎免费的高等教育体制,才使她能够离开贫困地区,来到首都新德里实现大学梦。

采取低廉的教育收费制度、让穷人富人都能上得起学是印度政府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

姬兰告诉记者,新德里大部分大学的学费维持在180卢比(约合人民币40块钱)。

上大学对穷人来说,是进城的“门票”和福利。

姬兰和妹妹就是靠进大学而在生活费用高的大城市站住脚的。

比如,新德里的房租非常高,但她住的校园宿舍一个月交40卢比就行了。

在新德里,像姬兰这样的农村孩子非常常见。

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走进了大学校园,而教育费用补贴则基本上由政府承担了下来。

事实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大学收费不能如此低廉,必须提高学费,但是立刻遭到印度选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没能实行。

印度教育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政府还将积极动员跨国公司和当地优秀企业在院校里提供奖学金,进而维持最低限度的教育收费体系。

印度在义务教育中的资源分配同样颇费苦心。

在首都新德里,学生在接受十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时全部被要求就近入学,跨区择校的事情几乎很少发生。

正是出于这种近乎苛刻的限制,许多富人家的孩子为了不想就近入学就只能被迫选择私立学校。

另一方面,政府的收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鼓励穷人家的孩子上学读书。

小学生每年在只交140卢比左右“政府福利基金”的同时,会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免费得到一顿午餐、三套校服和全新教材,这种“诱惑”促使许多居住在贫民窟的孩子都愿意去读书。

从2006年起,印度政府又开始为确保低种姓群体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而做出努力。

让公平教育照亮穷苦孩子的心灵印度社会活动家沙欣·米斯特里的教育创新之路

让公平教育照亮穷苦孩子的心灵印度社会活动家沙欣·米斯特里的教育创新之路

034让公平教育照亮穷苦孩子的心灵印度社会活动家沙欣·米斯特里的教育创新之路童年:一棵爱心树在心中扎根米斯特里出生在印度孟买一个中上层家庭,父亲在美国花旗银行(Citibank)任职。

她从小便随家庭辗转世界各地。

在黎巴嫩、希腊和印度尼西亚短暂逗留后,一家人抵达了美国。

在那里,米斯特里就读于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郊区的一所私立高中。

国际化的成长环境不但开阔了她的视野,还使她更加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童年时期,米斯特里最喜欢《爱心树》这本图画书。

它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大树给予了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果实、绿叶、树枝、树干,也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大树默默奉献,从不图丝毫回报。

感人的故事启蒙了她的爱心,她从小就立志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十几岁时,她常常独自蹲在大树下,观察蚂蚁搬家的长长队列,小蚂蚁们驮着数倍于自身的重物,缓慢而坚定地向目的地前进……见此情景,米ed u c a t io n沙欣·米斯特里(Shaheen Mistri)是印度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89年,年仅18岁的她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学习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孟买,创立了Akanksha教育基金会。

2007年,她进一步认识到扩大公平教育规模的紧迫性,又一次发起创立“为印度而教”组织(Teach for India),并希望将“为印度而教”发展为全国性的运动,借此推进教育改革,用知识填平教育的鸿沟,促进社会公平,为印度创造美好的明天。

印度穷苦孩子2019.5F面孔**Face035斯特里情不自禁扪心自问:我的目的地在哪里?我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米斯特里的母亲是一位语言矫正师,参与创办了孟买第一所教育与听力研究学院,这个机构从事听力和语言康复研究,也为聋哑人提供特殊教育。

妈妈常把聋哑孩子带到家中,耐心矫正他们的发音,训练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

妈妈的言传身教激励着米斯特里投身公益,家庭每搬到一个地方,她就到当地的医院、孤儿院、儿童康复中心志愿服务。

印度教育改革为什么会遭遇“光打雷不下雨”的尴尬?

印度教育改革为什么会遭遇“光打雷不下雨”的尴尬?
风 的威胁 。 根据 印度教育 当局 公布的报告 , 印度全 国有 2 % 5 的岗位缺少教 师职员 ,7 的教职员没有硕 士和博 士学位。 5% 大学 教育体 制落后 , 已跟不 上 时代前进 的步伐 。 早 为 此 , 多印度 企 业不 得 不每 年 再耗 资 几百 万 美元 给 新入 许 职 的大学 毕业 生 “ 补课 ” “ 和 再充 电” 即使是 在 印度最 。 高水 平 的大学里 , 旧不 堪 的基础 设施 也 比 比皆是 、 破 不堪

印度的教育改革 真的走 向穷途末路了?
每年 7 月都 是新学 年之始 。 时 , 此 在德里 大学 宽敞 的 校 园里 , 学生们 有 的兴奋激 昂 , 的忐忑不 安。 有 此前 不久 , 入学考 生还在各 系和 学院为 自己的前 途焦虑 奔波 , 多方打 听 自己的名字 是否被 列入 “ 学许 可者 ” 入 的登记 花名册 。
益, 与政府 教育 改革 方针 分庭抗 礼 , 续阻 挠外 国 名牌 大 继
万。 另据 印度全 国软 件服 务业协 会 的一项 调查 , 多公司 许
不是以公司人才资源过剩就是以企业能力有 限等为 由,
想 方设 法拒绝登 门求 职 的大学毕 业生 。 如 果政 府 的钱 袋 子扎 口能松 一 些 , 校 的 基础 设 施 学 肯 定能得 到初 步改 善。 样 , 这 必然会 博得 在校 师生或 全社
在 印度 , 几乎从 未有人置疑 过只有通 过大 学深造这 道
府 的改 革政 策 于不 知不 觉 中也 深深 卷入 官僚 体 制无 法 自 拔 和无 法独善 其 身的漩 涡。 面上 , 等教育 的规模 在发 表 高 展 壮大 , 实质 上 , 而 积弊 多年 的深 层次 问题 和 矛盾依 然盘 根 错节 、 深蒂 固。 根 德 里 大 学 毕 业 的 经 济 学 家 兼 印 度政 府 总理 辛 格 宣 布 , 府计 划 在 5 内, 政 年 新建 7 所高 等教 育学 府 , 中包 2 其 括 8所 印度 工 业大 学 、 所 印度 管理 研 究学 院 、 所 印度 7 5 科 学 教育 研 究 院和 2 所 印度 信 息技 术 学 院等 各 类 专业 0

印度妈妈用番茄讲述陪伴的真谛观后感从学前教育学

印度妈妈用番茄讲述陪伴的真谛观后感从学前教育学

印度妈妈用番茄讲述陪伴的真谛观后感从学前教育学
的角度看,这个视频给人的启示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和陪伴,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爱和
关怀。

在视频中,印度妈妈用食材“番茄”来比喻家庭教育的过程,让孩子
从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和陪伴。

她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与父亲采摘番茄
时的美好回忆,表达了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番茄的
多种用途,引导孩子去发现和创造新的可能。

家庭教育应该是一种温暖、亲密的过程,父母不断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各种机会和资源,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
体验和探索。

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和独立性,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关怀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情
感上的需求,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因此,家庭教育应该注重环境的营造,让孩子在家中感受到温馨和关爱,培养出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塑造出健
康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之,这个视频是一次很好的家庭教育启示,提醒人们注意家庭教育
的重要性,并教育人们如何进行有效的陪伴和关怀,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
中成长和发展,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成就感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