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学派辨治思路研究

合集下载

扶阳论坛:思路与方法(李可)

扶阳论坛:思路与方法(李可)

思路与方法(李可)(2008年3月东莞首届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生命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现在由中国的中医来做这份答卷。

西医为什么失败?不是方法,而是思想,而是认识论。

他们的手段十分先进,是由现代尖端科学武装起来的,对局部疾病的认识,精确到分子水平,可以做器官移植。

但他们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忘记了一切疾病只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

“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正是这八个字,把西方医学引入了死胡同。

2007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承认“中医学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东方的系统的医学体系。

”这是一个重大信号,表明医学的出路,不在西方而在东方!表明我们西方的小弟弟,要向东方老人吸取中华文化的无穷智慧,脱出困境。

我们很乐于助他们一臂之力。

什么是古中医?和西方医学的分水岭何在?答案是认识上的差异。

古中医认识人与宇宙的立足点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整体观”。

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

人最早的生命是天地大气所生,并与天地大气在千变万化中和谐一致。

这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易经》是母典,是论道之书,是后世人诸子百家一切发明创造的源头。

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经过多次与大型瘟疫的斗争实践,产生了《伤寒杂病论》。

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

在世界的东方,中华先贤首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整结合的医中经典,较之现代西医早了一千六百年。

由于张仲景的不朽功绩,后世尊他为医圣。

我遵循这条古中医学的路子,实践探索52年。

深深体会:六经辨证的一整套理法方药,可以囊括百病,从重危急症到一切外感急性传染病,内伤杂病,以及现代罕见疾病谱中的奇难大症,都可以从中吸取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因此,她又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朱丹溪的医学观点主要体现在 《格致余论》 中的两篇论文 , 即“相火论”、“阳 有余阴不足论” , 创立了“阳常有余 , 阴常不足”的论点 , 并在此基础上 , 确立了“滋 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他的养生思想也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形成的。
他认为 , 人体即使在正常状态下 , 仍处于阴气难成易亏的状态 , 再加上人的各 种欲望太多 , 容易引起相火妄动 , 进一步损伤阴精 , 极易导致阴精虚损 , 因此他把 滋阴摄养作为贯穿于人生的重要摄生原则。 《格致余论》 中的许多篇章 , 如“养生 论”、“茹淡论”、“饮食色欲箴”、“房中补益论”、“养老论”、“慈幼论”等大都从 养阴立论 ,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接触扶阳理论者有两种错误的倾向: ’不得其要者 , 认为扶阳理论偏激、 狂妄 , 必将重蹈历史之覆辙;还有人则视阳理论为至宝 , 不求甚解地盲目效仿 , 以 附子用量为荣。 所以在扶阳思想盛行的今天 , 有必要研究其理论精髓 , 使人们正确 地看待、使用及继承扶阳理论。
目前扶阳队伍不断壮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扶阳名家层出不穷 , 临床用药各有千秋 , 但总体用药
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 , 人们心中仍然有《局方》流行造成后果 的阴影。扶阳学派虽应时代需要产生 , 然而脱离辨证论治、不求经旨、不求甚解 的盲目效仿扶阳之路 , 势必形成新的用药时弊。
当今社会 , 扶阳学派临床用药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大剂量辛热药物为主。 . 并且 广用、重用世人畏惧、辛热有毒之附子。
“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
扶阳学派鼻祖郑钦安身处清末 , 乃温病学说最盛行之时。社会上滥用寒凉屡 见不鲜。
《郑钦安医学三书·医理真传·坎卦解》云: “滋阴降火 , 杀人无算 , 真千古 流弊 , 医门大憾也。”郑钦安虽然言辞激烈 , 但扶阳学派强调阴阳辨证、重视人体 阳气具有纠偏正弊的历史意义。

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

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

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我们知道扶阳医学有三大特色,这是区别于经典火神派与纯正的扶阳医学一个分水岭。

我们知道扶阳医学及郑卢扶阳医学有三大特色,第一个就是三法治万病,第二个叫做脉法药一体论,第三个叫做治病次第。

我们今天就“解析一下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这个内容。

也许有的学员会迷惑的问题,我们背那么多处方,临床上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扶阳医学用三法能治万病,这可能吗?大家开始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我在十年前开始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想法。

我们知道扶阳医学讲的是“法”,与我们临床背的“方”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法”指的是方向,“方”是由特定的药物组成,针对的特定的病、舌、症、脉、人而用的,它的“方向性”是非常差的。

而扶阳医学用的“法”,则是一个方向性,它的这个方向,是用固定的药物来把它固定下来,来确定这个病的“治疗方向”,与我们所说的“方”是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方”是由固定的药物组成,是不能变通的,如果你变通了这个处方,这整个“方”有它固定的适应之证、病、舌、脉,如果你进行了调整后,整个“方”都完全发生了格调的变化,就没有办法来解决你所面对的问题。

而“法”则不一样,“法”是先决定我们治病的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的框架下,我们结合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结合病、结合症、结合舌、结合脉,统筹考虑进行一系列的处方来逐步的解决问题。

“法”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而“方”是由药物组成的处方,我们背的汤头只是固定的,针对某一个角度,没有方向性。

第一、三法治万病解析。

什么是三法治万病?扶阳医学以切脉为切入点,我们知道临床上我们治疗很多疾病,有时治的是症状,有时治的是病,有时治的是舌,有时治的是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扶阳医学一切都已切脉为切入点。

如果你不切脉,那你所有的治疗就没有办法落地,所以说它的三法之万病叫做:切脉表证桂枝法。

什么叫做表症用桂枝法呢?桂枝法不是桂枝汤,切脉有表症,我们手手搭在病人的寸关尺上,不管是左右,左手浮脉,还是右手浮脉,还是膀胱脉紧,还是肺脉紧等,都可以作为有表症来对待。

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临床应用

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临床应用

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临床应用上午主要谈了扶阳思想这种传承,那么现在重点谈一下钦安卢氏医学扶阳思想的理论。

在上一届论坛我重点强调了“阳主阴从”的观念问题,并且展开进行了一些讨论。

钦安卢氏医学的这种扶阳思想建立在几个方面,归纳起来,一个就是从他的著述来看,认为阳气是人生阴阳的主宰,也可以称之为元气是人身阴阳的主宰。

对于阴阳的这个问题,郑钦安他开篇就谈到:“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辨阴阳,听起来、说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是很难的,到底是阴症吗?到底是阳症?到底该用扶阳的药物吗?到底该用滋阴药?所以他讲“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

”,由于阴阳五行的这种消长盈虚一旦失衡、一旦失调,那么就可以发生疾病。

所以一旦在阴阳的辩证上,如果是似是而非就会导致诊断的失误、治疗用药的不当,从而误人。

所以他有几个字,“阴阳至理”,如果办到了才能够真正的解决临床辩证问题。

钦安先生将阴阳至理是否正确,来作为用药治病的一个准则。

什么叫阴阳至理?他在他的著述里面从几个方面,一个就是从我们人本身存在着阴阳,上中下都有阴阳,十二经有阴阳,阴阳可以达无数,但是最终也就是这两者,也就是一阴阳而已。

他很多地方都谈到这个问题,六经是什么?六经就是一经。

五气就是一气,三焦就是一焦。

就是把很多的问题,都做这方面的归纳,一步一步的,你能够去理解他。

他在《医理真传》里边,他谈到了“人活一口气”。

什么气呢?就是乾元之气,就是乾卦。

乾元之气进一步分析,就是我们人身元气,真正的阳气。

这才是我们人生阴阳的主宰。

通过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清楚,万古就是一阴阳,人从立命以来,从乾坤立命以来,阴阳这两者就合二为一,这就是气的一元论观点。

钦安先生他是强调这一点的,那么这个气就是后世称为元气也好,真阳也好,他认为这个气充塞在我们人体的各个部位。

人体内外都充塞着,并且我们的上下四旁,都是元气,充塞过后才形成的,只有他才能主宰。

扶阳学术的理论与临证

扶阳学术的理论与临证
扶阳学术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一旦阳气不足或受损,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的发生。因此,扶阳学术强调保护和扶助人体阳气,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达到防治疾病 的目的。
扶阳学术的理论基础
阴阳学说
扶阳学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内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 导人体的生理功能;阴气则起到辅助和制约阳气的作用。扶阳学术强调在疾病治疗中要调整阴阳平衡,以恢复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扶阳疗法的临床应用
扶阳疗法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多种手段,通过调节人体阳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 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虚弱性疾病等。
要点二
扶阳疗法的疗效评价
为了客观评价扶阳疗法的疗效,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包括对照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等,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 、体征、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估。
产后身痛
扶阳学术认为产后身痛多因产后阳气虚弱、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治疗时应以温阳散寒、祛风除湿为主,如用独活、 桑寄生等中药。
儿科疾病的扶阳治疗
小儿腹泻
扶阳学术认为小儿腹泻多因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失常所致,治疗时应以温补脾胃、涩肠止泻为主,如 用山药、白术等中药。
小儿肺炎
扶阳学术认为小儿肺炎多因机体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所致,治疗时应以温阳散寒、宣肺止咳为主,如 用麻黄、细辛等中药。
05
扶阳学术的未来展望
扶阳学术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扶阳学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未 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传承这一宝贵的学术思想,深入研究其理论体系,挖掘其临床价值。
创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扶阳学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保持 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探索新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方法,提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

基于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自2019年底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和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科学家和学者们都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来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思想对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探讨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阳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对COVID-19的认识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扶阳学术流派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学术流派,主要强调“扶阳”、“固本”、“振奋”等思想。

在对于急性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治上,扶阳学术流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理论。

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全球性传染病时,扶阳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对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探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扶阳学术流派的角度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探讨。

扶阳学术流派强调“扶阳”、“固本”。

“扶阳”即强调调节体内气血的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机体渡过疾病期。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扶阳学术流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理念和方法。

扶阳派强调运动养生,主张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提高肺部功能等。

这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扶阳派还强调饮食调理,主张食疗养生,通过饮食调理可以使得机体气血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扶阳学术流派主张“振奋”。

“振奋”即强调精神状态的良好,积极的心态对于疾病的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保持心情愉快,保持积极的态度对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扶阳派强调通过平和正气,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等方式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扶阳学术流派强调“治未病”。

在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和探讨中,扶阳派提出了预防疾病的方法和理念,即通过饮食调理、适量运动、良好的心态等方法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其他医学范文.doc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其他医学范文.doc

论扶阳学派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其他医学-摘要任何一个学派的形成,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而且是维系和推进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石。

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众多学术流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一样,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内经》的重要思想,并与《易经》、《伤寒论》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核心思想就是重视阳气,推崇阳气,力主阳主阴从。

深入研究扶阳学派理论,对于繁荣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扶阳学派火神派郑钦安* 简介余天泰,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心病分会委员、内经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南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等。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2 篇,出版专著 1 部。

主要从事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诊疗研究和扶阳法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研究。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 353000)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正是由于有这些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存在,促进了中医学术的繁荣,并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发展。

然而,任何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都有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而且是维系和推进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扶阳学派( 俗称火神派) 也不例外。

深入研究探讨其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传承和弘扬该学派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本文拟就扶阳学派之理论基础与核心思想作一探讨,以作引玉之砖。

1 理论基础《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

它所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引着中医学的发展并指导着其临床实践。

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学众多学术流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一样,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内经》。

浅析卢氏扶阳学派与扶阳学术思想

浅析卢氏扶阳学派与扶阳学术思想

强调“ 人 身 立命 在 于 以 火 立极 , 治病 立 法 在 于 以 火 消 阴 ; 病在 阴者扶 阳 抑 阴 , 病 在 阳 者 用 阳 化 阴” , 始终保持 阳气通畅 , 扶
先 天 肾护后 天脾 胃. 使 阴 阳合 德 。
关 键 词 学 术思 想 中 图 分 类号
扶 阳 学 派 中 医 学术 发 掘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4 ) 0 8 — 0 0 0 7 — 0 2
永定 。尚师 “ 火神派” 鼻 祖郑 钦安 , 从小 研读 《 黄帝 内 间 . 一 切 动静 都 随 阴 阳之气 机 而转 , 业 医者 。 需识 得
经》 、 《 周 易》 、 《 伤 寒 杂病 论 》 期 间 一起 学 习 郑钦 安 医 《 黄帝 内经 》 所论 , ‘ 凡 阴 阳之 要 , 阳密 乃 固 ’ , ‘ 阳气
i :
爱 誊囊 … 蠢薯 誊誊 蓦 蠢誊耍蓦 : 羞 誊囊 冀誊

浅析卢 氏扶 阳学派 与扶阳学术思想
张 志彬 刘 燎原
( 陕西 中 医学院 , 陕西咸 阳 7 1 2 0 4 6 )
摘 要 卢 崇汉 是 卢 氏 第 三代 传 人 , 深受“ 重 阳思 想 ” 影响 , 临床 擅 用姜 附桂 等 温 性 药 物 。 卢 氏提 出“ 阳主 阴从 ” 论, 并
阳, 认 为 阳气 为 生之 本 , 有 阳则生 , 无 阳则 死 。阴பைடு நூலகம்阳
扶 阳 大 家卢 崇汉 为 四川 德 阳 人 . 出身 中 医世 之 间存 在 “ 阳主 阴从 ” 的关 系 。卢 崇汉 祖父 卢铸 之亦 家, 正 是 基 于历 史 因缘 先后 从 师 祖父 卢 铸 之 大伯 卢 谈 到 : “ 人 之 生成 , 纯在 天地 之 中 , 阴 阳之 内 , 五行 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研究论文扶阳学派辨治思路研究
l扶阳学派概述………………………………………………………8
2扶阳学派辨证论治要点……………………………………………10
3扶阳学派与其它学派的区别……………………………………26
4扶阳医案…………………………………………………………29
5结语………………………………………………………………34
参考文献……………………………………………………………34
综述扶阳学派研究现状………………………………………………36
致谢…………………………………………………………………………40
个人简历……………………………………………………………………41
/』』/
——英文摘要———————————————————————————-二二二r二—————————一.
TheStudyof
thoughtandtreatment
onTheFuyangTheory
ABSTRACT
Thehisto拶ofhuman
deVelopment,isnotonlythehistoryoffi曲ting
dlsease,butalsomedicalhistoly.Thefourclassicmedicalbooksmarkthe
foml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
theoreticalsystem.The
newly-comersproducedothertheoriesbasedonthese.EveWtheoWis
1ns印arab】ef而mitsbackground,suchassocial
environment,healthstatus,era
abuses.
NowTCMisatthelowtideofme
alienation,degradation,westemization
anddeclineofe硒cacy.What’sworseis,mostOfTCMdoctors
areusingmuch
coldn1.edicationsaf.fected
byfeb打1etheorytoday;andmostofTCMdoctors
emphaslsonanalyzingpartialdisease,ignoringthewh01estateofthebody:
Withthe
improVementofpeople’s1ivingstandard,thepopulationOfYang
denclency1slncl.easlngbecauseofdmgabuse,suchasantibiotics,homones,
theex臼emedmg,a11doVersized
li凫pressure,eattoomuchcoldfoodand
otherreasons.
Today,TheFuyangTheo科thatderived丘.omTheShan曲anTheory
becomesmoreandmorepopular.It
di肫rentiationandthe
emphasizesoverall
energyofbody:TheF11yangdoctorsaregoodatt1.eatingseriousdisease
thI.ougbWanlldrugs,suchasmonkshood.However,thosewhocontact、y.ang
Theo拶,Somepeoplethinkthetheo秽wascriticaleXtremeand
a玎ogant,
and,somepeoplehaVe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onTheFuyangTheo秽;
tneya‘.eproudofuslngala唱edoseofmonkshood.Itis
necessaIiytostudythe
FuyangTheo叫today.
1TheoVerviewofThe
FuyangTheOU。

Ihlspandiscussesthehistorical
O^gin,development,founderand
representatlVebooksofTheFuyangTheoⅨTheFuyangTheo秽originatedin
S1cnuan,andonlymor。

ethanonehundI.edyearshistoly,attentiontohuman
研究论文
和最难的课题。

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
方解颇详,独具特点。

《医法圆通》综合性医书,共四卷。

全书论述内科杂症、伤寒时病、
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证的证治。

以医论为主,结合临床体会辨析病
机及用药方法,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伤寒恒论》是一部注解《伤寒沦》的著作。

郑氏注解伤寒颇有创见,
或直补经义之缺或直揭经文之误。

不以离经叛道为嫌,而只求经旨之发明。

采用直解体裁,使读者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郑钦安所著医书三种,大体系汇集其临床心得之杂记,而成并非一气
呵成之专著,其文字重沓处甚多,编撰上亦无甚体系,部分内容重复互见
于《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两书之中。

流传和影响: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郑钦安的著作在一年
间曾多次刊行,共有多种版本流传于世。

在清末刊行版本种类如此之多,
~刊行时间频率如此之高,杏林中除了经典医籍和著名医家陈修园等著作外,
郑钦安的医书能如此流行和传播是少见的。

2扶阳学派辨证论治要点
2.1扶阳学派的阴阳观
2.1.1阳主阴从的重阳观,尤重坎中一阳。

《黄帝内经》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的变化是天地间最
根本的变化形式,生命的生、长、壮、老、己都是阴阳变化的体现。

扶阳学派在阴阳两纲中重视阳气的作用,提出阳主阴从的观点。

阳主
阴从的观念由来已久,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

《易・乾卦象》
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易・坤卦象》中云:“至载坤元,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乾为阳?主万物的生机,是天,处于统治地位;
坤为阴,主万物的生长,处于阳的调节之下,所以顺应天,处于被统治地
位。

阴阳以平为期,阳主阴从,并不否认阴阳的平衡,这是对阴阳平衡更
深入的认识。

阳主动,阴主静,在动与静的关系中,动总是调控、维系着
静,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

卢氏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