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定稿)
邹忌讽齐王纳谏(5篇范例)

邹忌讽齐王纳谏(5篇范例)第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1、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它是西汉末年-------------编撰的一部--------------------体史书。
“讽”是--------------------------的意思。
2、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邹忌讽修八尺有余。
()(2)形貌昳丽()(3)朝服衣冠()(4)孰视之()3、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的差异,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何不同?4、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二)二鹊救友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17),孵雏将出。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注释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有余,体形容貌潇洒漂亮。
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来了,邹忌和他坐着交谈,就问他说:“我和徐公,谁漂亮?”那个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拜访邹忌。
邹忌仔细地打量他,自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瞅着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晚上,他躺下来琢磨这件事,心想:“我的妻子说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说我漂亮,是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去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貌英俊。
有一天,他问妻子:“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邹忌又问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来访,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因为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
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
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邹忌以自身经历为喻,巧妙地讽喻齐威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去除蒙蔽,从而使齐国变得更加强大。
这篇文章情节生动,语言优美,是《战国策》中的一篇经典之作。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两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
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对照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对照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对照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照翻译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
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先秦·《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使人问邹忌曰:“寡人有事而欲纳谏于民,有谁可者?”邹忌对曰:“臣闻之,君无信,则臣无用;臣无用,则国家亡;国家亡,则君亡。
是故君信臣则臣用,臣用则国家安,国家安则君亡。
今君欲纳谏于民,而信之,臣请得往。
”齐王曰:“请。
”邹忌至舍人之门,使人告之曰:“有使于齐。
”舍人曰:“人何姓?”使曰:“邹。
”舍人曰:“邹忌邪?”使曰:“是也。
”舍人曰:“君欲见之,将何言?”使曰:“君问谏。
”舍人曰:“寡人不欲听谏。
”使曰:“君必欲听之。
”舍人曰:“然则入之。
”邹忌入见齐王,齐王曰:“邹忌,寡人有事而欲纳谏于民,有谁可者?”邹忌曰:“王信臣则臣用,臣用则国家安,国家安则王亡。
今王欲纳谏于民,而信之,臣请得言。
”齐王曰:“请。
”邹忌曰:“臣闻之,善马者不市,善谏者不谏。
”齐王默然良久曰:“善。
”邹忌又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寿。
”齐王曰:“善。
”邹忌又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贵。
”齐王曰:“善。
”邹忌复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富。
”齐王曰:“善。
”邹忌复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貴。
”齐王曰:“善。
”邹忌辞出,入见舍人曰:“犹可言乎?”舍人曰:“可。
”邹忌曰:“臣闻之,上无道,则下谗;上无道,则下贼。
今王欲纳谏于民,而信之,臣请得言。
”舍人曰:“请。
”邹忌曰:“今王者,贵而好利,而民贫而劳,上富而下困。
今王欲纳谏于民,而信之,臣请得言。
”舍人曰:“请。
”邹忌又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寿。
”舍人曰:“请。
”邹忌又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贵。
”舍人曰:“请。
”邹忌又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富。
”舍人曰:“请。
”邹忌又曰:“王欲纳谏于民,则当令有能谏者不谏得貴。
”舍人曰:“请。
”邹忌再拜言谢,并告舍人曰:“此乃臣之谏言也,非臣之功也。
”舍人曰:“臣闻之,上无道,则下谗;上无道,则下贼。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王在位的时候,皇室的势力强大,令王者骄奢,当时卫将军邹忌对此内心很担忧,因此他就向齐王纳谏,替国家发言,表达自己的尊严。
在邹忌看来,他朝廷的首脑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保持恪尽职守,切忌过度奢侈,以免招致灾祸。
邹忌站在宫殿中,临正对齐王,对着那云淡风清的午夜,说道:“今朝君侯,受朝政之重,参天地之宏,虑国际之明,计大治之所需;要把握分寸,不可成为宝藏藩篱之役,不节制,不享受,不赏赐,那样就会祸及朝政。
”邹忌此言一出,齐王在位只得深思,由此可见邹忌敢于对王者直言,对礼冠楚裳的美好习俗提出异议,表示了宪法的尊严,而且也提示了皇室一定要保持国家利益的重视,恪尽职守。
继邹忌之后,还有人不断地发出警告声。
然而,齐王仍旧不顾大众的反对,总是用钱供养他自己的奢华生活,增加他俯视百姓的虚荣心。
越到后来,民不聊生甚至到了搜刮,不但拖累了国家经济,也为国家招来各种灾害,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历史问题。
因此,邹忌的纳谏显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也教训了以后的在位者,要像邹忌一样,知道何时该尊崇何时该纳谏,切忌太骄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 度如何? (用现代汉语回答) •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 “之”指代什么? • “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 其是“三答”。
邹忌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 什么道理?三思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直言不易
臣之客→求我
他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 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 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 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2)威王受蔽
进 宫妇左右-→私王 谏 的 朝廷大臣-→畏王 内 四境之内-→求王 容
分析第二节:这节的重要内容?
邹忌讽齐王(三比)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美于徐公。臣之妻 的确,实在。 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 方圆 齐地 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土地,疆土 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全国范围内(的人) 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 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 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 “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 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 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昳 yì 窥 kuī 间进jiàn 期年 jī 谤讥 bàng jī
•朝服衣冠 zhāo
•皆朝于齐 cháo
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光艳美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谓 看,照 长,指身高 连词,表并列 名词,早晨 动词,穿戴 对……说 形体容貌 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美极了 怎么 谁 极,很 用于比较 能及君也!” 比得上,赶得上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光艳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 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 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 魏征
解题:讽喻特指下对上用委婉
曲折的言辞进行规劝
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王
兼语句
规劝君主、尊长或 朋友,使改正错误
•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 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 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 “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 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ūn乃 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 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 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 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2)威王受蔽
邹忌以自己受蒙 蔽的事为例讽谏 齐王——进谏的 内容
进 谏 的 内 容
成语:门庭若市
•门前庭院人多得就像集 市,形容来往进出的人 很多。
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 家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 以家事喻国事的方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 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 齐王除弊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问题:三人的回答在语气上有何不同?
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多了“君美甚”三个字, 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 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 妾——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 表 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 用 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
又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助词,的 助词,表判断 连词,表顺承,就
不相信自己,动宾倒装(宾语前置)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 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 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 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臣之蔽甚矣!
“三叠法”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 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 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三时:令初下 中赏 数月之后 下赏 期年之后 前后 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 篇章结构。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当面指责
使……听到 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 批评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 指公共场合。 的过错。讥,谏。
人之耳者,受下赏。”
•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 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 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 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 等奖赏。”
威王除蔽 (3)
齐 齐王虚心纳谏,除 王 弊兴利,政治清 纳 明——纳谏的过程 谏
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 果的? • 王曰:“善”则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 赞赏,齐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 由于邹忌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此及彼、 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 齐王;设喻巧妙,推认自然。入情入理, 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 见。
邹忌比美 (1)
三问:
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问题:“三问” 在表述上有无差异?
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 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 式 通俗多了!
三答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 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 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 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战国策》
•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 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西汉 刘向编订的。 • 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 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 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 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 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 • 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 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 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
• 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4)除蔽结果:
四国朝齐
-→战胜于朝廷
纳 谏 的 效 果
(4)除蔽结果:
纳 谏 齐王虚心纳谏取得 的 的巨大效果——纳 效 谏的效果 果
小结
“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使文章具有一 线贯穿、晓畅淋漓的特点,叙事如江水东下, 十分畅达,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这样的 结构,不仅使文 章从全文来看有 一种整齐美,而 且使其内在韵律 有一种进行曲般 的节奏美。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间或、偶然 宫门口和庭院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 不时,有时候 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 即使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口庭院内像集市一样; 几个月以后,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 也没有可以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 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 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邹忌比美 (1)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进 谏 的 缘 起
如何比美
• 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 及妻、妾、客的三答。
进 邹忌从三人赞自己 谏 比徐公美这件家庭 的 琐事悟出一个道 缘 理——进谏的缘起。 起
又弗如远甚;
不 远远地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 公美丽;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 偏爱 认为……美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 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 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 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年之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 大举措的正确性。 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 胜于朝廷”。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效果可喜。
齐王是怎样的国君?
• 有错就改的国君。
威王除蔽 (3)
面刺 →上赏 三 三 上书 令 →中赏 变 谤讥 →下赏
门庭若市 齐
王 时时而间 进 纳 谏 无可进者
齐王听了邹忌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