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新农村村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村庄的体育发展也逐渐成为焦点。

然而,许多农村的体育设施落后、经费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着村体育的发展。

为了提升乡村体育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首先,建设村级体育设施是必要的。

很多村庄并未配备体育设施,缺乏因地制宜的场地、器材等资源。

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增加对村级体育设施的投资,适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公共资源整合和多元化融资,提高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同时,可以普及一些简单易行的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村民的健康素养,培养和挖掘人才。

其次,建设村民体育组织是宝贵的资本。

乡村地区的村民组织可以作为体育活动组织者的重要承载体,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服务,促进村民之间的社会交往和身体健康。

目前,一些村庄的村民组织体育化程度较低,缺乏组织性、参与性和主动性,需要加强村民体育组织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同时,为了让村民体育组织真正发挥作用,应当鼓励和促进村民自发性地参与,鼓励和支持村民体育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提高村民的体育水平。

再次,进行村民健康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激发民众自觉参与运动。

乡村地区的村民长期处于自给自足、重视劳动、轻视文化的环境中,没有形成运动的习惯,也缺乏运动安全知识。

政府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普及健身知识,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形成全民健身潮流,从而推动乡村体育的持续发展。

此外,积极发掘和培养体育人才也很重要。

乡村地区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因此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加强培养和引进。

在体育领域,可以通过开展村民体育训练、组织体育比赛、选拔优秀运动员等方式,挖掘和培养村民体育人才。

同时,应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创建合适的比赛规则和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村民运动员走向更高的台阶。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体育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和潜力。

加大投入,建设好设施和组织,融合城乡资源优势,创新体育教育方式和方法,扶持和培养体育人才,全面推动乡村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
缺乏专业人才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需要专业的体育人才进行策划、组织和管理,但目 前农村地区专业人才匮乏,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政策与法规的实践与效果
政策宣传不到位
一些农村居民对现有的政策与法规不了解,对服务的内容和权益不清楚,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普及。
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多以体育设施的建设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健身活动和赛事, 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特点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具有公共性、 公益性和公平性,旨在提高农村 居民的体育福祉,促进农村体育 事业的发展。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性
促进农村居民健康
公共体育服务能够提供锻炼机会,帮助农村居民增强体质,预防 和控制农村常见的慢性疾病。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公共体育服务能够丰富农村居民的文体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 质量。
民进行科学健身。
农村体育人才培训
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为农村培 养专业的体育人才,提高农村公
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农村体育赛事直播
利用互联网直播技术,将农村体 育赛事呈现给更多观众,扩大农
村体育的影响力。
04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与法规
现有政策与法规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
该政策旨在加强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 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农村体育事业 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 识和参与度。
农村体育发展纲要
该纲要提出了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总 体规划、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农村 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依 据。
政策与法规的不足与完善
缺乏具体实施细则
现有的政策与法规多是一些指导性的原则,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 配套措施,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随意性。

苏南县级市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苏南县级市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充分认识 到新农村体育 文化对建 设新农村 的重要性 ,他们 往往重经 济 等交流活动。在新农村体育活动方面 ,太仓 的几 个早期开展新农 村建 效益 ,轻文化建设 , 没有充分认识到体 育文化 的发展建设需 要一定 的 设 的单位 ,均 由社会体育指导带领 ,开展 了健身舞蹈 、扇操 、太 极拳
田径 场
42

16 26
游泳馆


5 3
社 区健身 中心
80

22 58
太仓 市在新农村社 区规划上明文要求新建社 区要有群众健 身的休 闲广场 、健身设施 ,有条件 的社 区还建立 了健身 中心 、游泳 馆。 目前 太仓新农村体育 活动场馆主要是篮球 场 、健 身路径 、社 区健身 中心为 主 ,说 明随着新农村建 设的进 行 ,新农村 的体育 设施有 了长 足发展 , 为新农 村体育文化建设起到 了积极作 用。但从 目前 的需求 来看 ,新农 村的体育设施 还远远不 能满足新农村 体育活动 的需求 ,特 别缺乏大型 的免费体 育馆及 田径场 ,新农村体育活动还 大部 分集 中在一些 室外空 旷场所 ,遇到恶劣天气 ,就不能保证一些 活动的正常进行 ,还有 ~些 活动 ,不便 于在 室外进行 ,但又是广大人 民群众特别喜爱 的活动 ,例 如乒乓球 、羽毛球等 ,这样就影响群众体育 活动的积极性 ,阻 碍了新 农 村体 育文化 活动的开展 。因此 ,加强新 农村体 育基础 设施 的投入 , 是进一步促进新农村体育活动 的必经之路 。
党委指定一名党委委员负 责新农 村体育文化 活动 的管理 ,镇文体 中心 负责人和新农村体育指 导员负 责体育文化 活动的落实 。但 从走访调查 结果来看 , 目前 ,太仓新农村体 育文 化活动 的基 层组织管 理还 比较 薄 弱 ,体育局 主要是宏观指 导 ,具 体的组织实施是 由镇文体 中心和体 育 指导员负责 ,镇政府领 导,对 于新农 村体育 文化活动意识 淡薄 ,没 有

乡村体育调研报告8篇

乡村体育调研报告8篇

乡村体育调研报告8篇乡村体育调研报告篇1一、调研目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变,让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可持续、均衡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对全镇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的开设、体育艺术群体活动的开展、场地设施、器材、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采取的促进策略与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一)调研对象冷水镇各中小学、教学点(二)调研方法1、问卷法:调查体育艺术教师师资队伍状况;经费投入;未来7年发展规划。

2、访谈法:与体育、艺术教师、校领导、办事处教研干事及学生面谈。

3、观察法:看档案资料;看场地、设施设备;看器材三、调研综述(一)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成绩1、开齐开足了课时,严格组织管理调查发现,全镇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教学管理的依据完全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导性文件,各校体育艺术工作由校长亲自负责,下设由主管副校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实施。

各校均开齐开足了体育艺术课时,并把体育艺术活动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做了细致认真的安排,并得以落实,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实群体活动,竞技成绩、艺术成果喜人。

全镇各校积极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了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学校“两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克服场地、器材、经费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学生群体活动,做到有时间保障,有训练内容、方法,有训练记载,充分调动了义务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以体促智,以体育美,以体育乐的目的。

“课外一小时锻炼活动”开展率达100%。

各校体育艺术兴趣小组及运动队训练达98%,俱乐部式的体育艺术教学法模式营造了生动、活泼、友善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

江苏省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江苏省农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个 省 辖 市 基 本 建 成 功 能 齐 全 的体 育 中心 和 5 0 00平 米 以 上 的 全
题 。20 0 4年苏北徐 、 、 、 、 5市 的 G P总计 仅 占全 省 的 淮 盐 连 宿 D
2 .% , 政 收 入 仅 为 全 省 的 1 . % , 理 面 积 和 人 口数 量 不 08 财 42 地 足 全 省 13的 苏 、 、 、 苏 南 4市 G P却 为 全 省 的 6 % 以 / 锡 常 宁 D 0 上 , 政 收入 超 过 全省 的 7 .% 。表 l显 示 2 0 财 16 09年 江 苏 1 3地
表 1 2 1 江 苏 农 村 居 民 生 活 水 平 状 况 统计 表 00年
lv ld v lp n . e e e eo me t
Ke wo d rrl o y r s: a c mm u iis, n to a fte s, p lc e vc s, u nt e a in l i n s ub i s r i e dvrie i esf d i
2 1 江 苏 省 新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情 况 .
Mao r be n o nemes rs/ H O Li ig ,L jrP o lmsa d C u tr aue/ Z A e —m n ‘ I
We n—h i u
Ab t a t F o t e s o t e n n l o i n s r r l s ca sr c : r m h p r d ma d a ge f Ja g u u a o il s
A to ’ d rs : . SQ a oeeb s e a m n,S q n uh r Sa d es 1 u i C l g ai dpr et u i n l c t a

苏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文化建设

苏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文化建设
1 .引言
党 的十八大明确指 出,苏南率先现代化建设 定为国家战略 ,为苏 南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前所 未有 的机遇 。在十六届五 中全会上 ,党 中央 作 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战略决策 ,提出 了 “ 生产发展 ,生 活宽 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 民主” 的 2 O字建设 目标。在 《 关 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若干意见》 提出 ,要 “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推动实施农 民体育健身工程 ,积极 开展 多种形式的群众喜 闻乐见 、寓教于乐的文体 活动 ,保护和发展有地方 和民族特色 的优 秀 传统文化 ,创新农村文化生活 的载体和手段 ” 。显 然 ,积极 有效地开 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是苏南新农村 建设的重要 内容 。因此 ,深刻 理解和准确把握苏南新农村建设 的内涵特的功能 。 2 .体 育在 苏 南新 农 村 建 设 中的 重 要 性 2 . 1有效 提升新农村居 民的健康水平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年 以来 ,随 着 物 质 文 化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升 ,广 大 人 民 群众对精神文化 方面 的追求 在不 断加强 ,健 康 已成 为人 们 的普 通话 题 ,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越来越多 ,城市体 育的发展 ,带动了广大农 村体育的发展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 以来 ,新农村 的体育设施有 了长足 进步 ,新农村体育发展列入政府实事工程 ,越来越 多的农 民从 田间地 头解放出来 ,使他们有更 多的时 间和精力参 与到体育过程 中来 ,为新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发挥 了积极作用 。群众体 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使广 大农 民从一些不 良习惯 中解 放 出来 ,有 效提 升 了广 大农 民 的体 育素 质 、文化素养和健康水平 。 2 . 2转 变新 农 村 的观 念 与 生 活 方式 长期发来 ,由于受诸 多因素直接影 响,导致 了农 村体育组织机构 及其管理较城市相对滞后 ,随着新农村建设 的发展 和农 民生活水平 的 提高 ,苏南新农 村的硬件建设 已经赶上 和超 过城市的发展水平 ,但农 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素养还相对 比较落后 ,而最直接最有效提升 的方 法就是体育活 动 , 通 过体 育活 动可 以增强体 质 ,转 变农 民 的生 活方 式 ,提升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 。 2 . 3促进新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 民余暇时间 的增加 以及农 民健康 意识 的增强 ,体育消费在农 民消费结构 中所 占的比重会不断增加 。体育运 动在新农村的广泛开展 ,可 以扩大新农村体 育人 口的数量 ,增强农 民 群众的健身观念 ,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 与体育运动 ,这必将拉 动农 村体育消费 ,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范文(通用6篇)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最后将结果反映在调查报告中。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1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教科文卫和民宗侨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xxx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赴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xxx体育馆等单位和部门,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区群众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评价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将群众体育工作作为增强人民体质、建设幸福xx、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力打造“全域化”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获得了“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x省体育现代化区”等多项荣誉,较好地推动了群众体育工作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一)群众体育工作体系逐步建立。

一是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将群众体育工作纳入《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xx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区开展x省体育现代化区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区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指导推进我区全民健身事业。

二是强化体育设施建设提升。

保障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群众体育工作经费投入,镇街、村社各级配套经费也相应配套。

有序推进区文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定期更新维护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三是加强体育工作组织网络建设。

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区、镇街、村社三级群众体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文体站、体育协会的作用,使群众体育工作向村社、学校、企业等延伸,为推进各类群体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公共体育服务统筹推进。

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3篇

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3篇

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3篇农村公共服务情况调研报告第1篇一、建设情况(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县有25个乡镇,每个乡镇都建设了文化站,以文化站的建设标准配备了设施设备。

到目前,在4个乡镇建立了省级乡镇文化示范站。

以4个省级文化示范站为点,以点带面,带动其它乡镇文化站共同繁荣,促进我县农村文化全面发展。

目前我县建设了3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功放、音响、调音台、话简等唱歌设备;在活动室里还可以读书看报、玩棋牌等活动。

以后逐渐增加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数量,并赋于更多的功能,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更广。

(二)农家书屋建设我县共有14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管理员。

每个书屋配书1300多册,光盘100多盘。

每年都要补充新书,以符合百姓的需要。

(三)体育场地建设情况目前,我县在乡镇、村共建设了52个标准篮球场,76个健身路径。

有效地满足了老百姓健身的需要。

(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情况近几年我县在143个行政村放映电影约1800场次,满足了群众看电影的需求。

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放映了《永远的焦裕禄》、《孔繁森》、《生死决择》等群众路线教育影片,有力地宣传了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二、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一)工作举措。

一是为确保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利推进,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文体广新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着眼于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文化建设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从硬件和软件是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需要,促进了全县文体事业向纵深发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从县到乡镇和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果。

在免费开放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同时,逐步开放健身房、公共电子阅览室,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需要。

全县25个乡镇的文化站也免费开放,143个行政村的图书室免费阅读,给乡村带去文化的精神食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南新农村村民体育公共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周惠英
来源:《文理导航》2016年第09期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的体育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本文从体育经费投入、体育设施管理维护、体育活动组织情况以及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强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苏南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为改善苏南新农村体育事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苏南;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
1.引言
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的小康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已经做出,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构想。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访问美国西雅图的讲话时,用自己40年前在农村的经历,来表述经济改革开放和大发展的伟大成就,去向世人告知,中国的崛起,是从农民开始的,都说明了农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江苏率先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江苏农村现代化建设也走在前列,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苏南新农村村民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
2.1体育经费投入不够且体育设施利用率低
从调查结果来看,苏南新农村体育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但财政拨款有时还不能全部做到专款专用,新农村村委会基本上没有投入,一些群众性体育活动都是依靠社会捐赠。

体育设施方面改进比较大,这与苏南近几年体育彩票事业的大力发展密不可分,但对于改善了的体育设施,只有大部分年长的村民进行使用,青壮年基本不用,造成了体育设施的大量学浪费,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2体育设施管理维护缺失
随着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南城市的彩票业一直在国内名列前茅,彩票业的收入直接带来的好处是苏南城乡体育设施的改善,目前苏南城市乡村体育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居民体育活动的需要。

从调查来看,苏南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本能够达到苏南率先现代化的指标要求,这为苏南新农村村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从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来看,存在严
重缺失,大部分体育设施没有专业人员的管理维修,导致体育设施损坏严重,浪费严重,这类情况应该引起体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3有组织的活动开展少且形式单一
村民的活动组织主要来源于三个组织,一是政府组织;二是村委会组织;三是村民自发组织,从调查情况来看,政府组织活动一般都是按照每年的常规组织活动,活动主要是一些符合乡土特色的,以娱乐为主的体育活动,但从数量上来看,这类活动每年举办的次数较少,大部分是集中在节假日。

村委会忙于经济建设,基本上不会组织专门的体育活动。

新农村的体育活动大部分来源于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但这类自发组织的活动形式单一,且都是以老年人自发活动为主,大部门年青喜爱的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活动基本没有,这些情况大大制约了苏南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发展。

2.4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低强度小
按照体育锻炼的要求,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锻炼的要求。

从调查结果来看,达到这个要求的村民仅有25.1%,这说明苏南新农村村民体育锻炼还没有形成规模,虽然他们有大量的休闲时间,但真正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还不多,主要是因为长期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有关,大部分人认为生产劳动能够代替体育锻炼,这就呼吁苏南新农村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村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知识,让更多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同时也要求苏南新农村村委会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结论
3.1苏南新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村委会投入较少,群众性体育活动主要依靠捐赠。

3.2苏南新农村体育设施改进较大,但利用率低,大部分村民不会使用健身器材,且管理维修不到位,损坏严重。

3.3苏南新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以村民自发组织为主,政府部门每年定时组织一些活动,但数量较少,村委会基本不组织活动。

3.4苏南新农村村民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没有形成锻炼的习惯,在锻炼的频率和强度上都达不到体育锻炼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的解读(图)[EB/OL]
[2]邓义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8
[3]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5]张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商丘市农村社会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