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应急预案和步骤(-)应急预案
1.抢救标准依据患者主诉、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可明确
诊疗, 但对不经典患者应深入检査, 尽早确诊以免漏诊。

抢救时应尽早恢复心肌有效血液灌注, 达成改善左心室收缩功效, 挽救濒死心肌。

必需就地、就近立即组织抢救, 切忌观望等候或未经救治运输, 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2.患者体位将患者平卧,保持平静,卧床休息,预防精神担心、焦虑。

3.建立静脉通路静滴生理盐水+硝酸甘油l5µg/min,吗啡2 ~4mg加入生理盐水3 ~5ml缓慢静脉注射。

4.立即给氧。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三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改变快, 对患者生命组成较大威胁, 所以, 应主动采取对应方法立即处理。

6.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改变,抚慰和激励患者,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主动配合诊疗和护理。

急诊科 1月修订
(二)护理步骤。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紧急救治患者的重任。

为了确保在面对各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心跳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呼叫医生,并迅速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 厘米,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时间约1 秒,可见胸廓起伏。

3、迅速准备除颤仪,如为室颤,立即进行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5、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生宣布患者死亡或复苏成功。

(二)流程1、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呼叫医生,同时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进行心肺复苏(30:2),呼叫他人协助→准备除颤仪→除颤(如为室颤)。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4、持续心肺复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待医生进一步指示。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

3、遵医嘱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4、如患者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6、做好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的准备。

(二)流程1、患者出现胸痛等症状→立即卧床休息,吸氧,通知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

2、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进行心肌酶谱等检查。

3、遵医嘱用药(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等)→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物。

4、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并发症→评估是否需要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

三、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给予吸氧,根据病情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怀疑缺血性胸痛紧急评估1、有无气道阻塞2、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3、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4、神志是否清楚气道阻塞呼吸异常呼之无反应,无脉搏1、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2、气管切开或者插管心肺复苏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稳定后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阿司匹林160-325mg嚼服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无效5-20pg/min静脉滴进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快速评估(<10分钟)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简洁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症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必要时床边X线检查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ST段压低或T波倒置ST段和T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中段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β—受体阻滞剂(紧急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缓慢静脉推注)氯吡格雷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他汀类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GPllb/lllα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他汀类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低危者GPllb/lllα拮抗剂胸痛发作时间≤12小时是溶栓治疗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30分钟介入治疗(有无溶栓禁忌症)早期PVI:入院—球囊介入≤90分钟CABG: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否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顽固性缺血性胸痛反复性继续ST段抬高定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左心衰竭征象(如气衰、咳血、肺啰音)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

心梗 猝死应急预案

心梗 猝死应急预案
12、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向医务科或院办汇报抢救过程结果。
【程序】
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6、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7、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8、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3、准备好器械及药物,如除颤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应安慰患者和家属。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工作流程】
3、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
4、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5、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同时向医务科和院办报告。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必要时转院→记录抢救过
(二)、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急诊心梗病人抢救流程

急诊心梗病人抢救流程

急诊心梗病人抢救流程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简称,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首先是立即停止活动、躺下,然后是口服急救药物,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危重症,其治疗原则是在发病4-5个小时以内开始溶栓,不能溶栓的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以缓解心肌缺血、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危及生命。

1、立即停止活动、躺下
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可能会出现胸痛剧烈、冒汗等。

患者一定要立即停下活动,躺下休息,可将患者平趟在床上、或者硬地板上,同时打开窗户,保证空气流通。

2、口服药物
患者躺好后,如果携带有急救药的,可以让患者及时服药,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

阿司匹林可以让患者直接嚼服之后吞服,替格瑞洛需要用水送服。

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高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确诊为心梗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嚼服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无效5~20µg/min静脉滴注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建立大
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快速评估(入院<8分钟)
迅速完成18导联的心电图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血常规及血型必要时床边X线检查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突发心梗应急预案流程

突发心梗应急预案流程

突发心梗应急预案流程
内容:
一、发现病人出现突发心梗症状时,立即进行评估,判断病情危急程度。

主要症状有:胸痛、胸闷、气短、出冷汗等。

二、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医院准备心脏介入治疗。

同时保证病人安全,使病人保持平静。

可给予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等抗栓药以预防血栓形成。

三、等待救护车到达期间,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按压心脏。

监测生命体征,随时准备进行电除颤。

四、救护人员到达后,将病人移送到心脏介入室进行急救。

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如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尽快恢复血流。

五、介入治疗后转入CCU进行监护治疗。

继续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药物治疗,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监测生命体征,随时准备进行抢救。

六、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

出院后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预防心梗再发。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1.急救环节在赶到现场后,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评估:确认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循环情况,检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同时,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操作。

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按压胸骨、进行人工呼吸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2.诊断环节在急救环节完成后,医务人员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在医院,医务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症状、体征和危险因素等。

常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背痛、恶心呕吐和出冷汗等。

医务人员还应做心电图检查,以确认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电图通常呈现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

除了心电图,还可以进行血液检查,检测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等。

3.治疗环节一旦诊断确定,医务人员应迅速开始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道,保护心肌功能。

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肌肉注射阿司匹林和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等药物,以减少心肌损伤。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迅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发现冠状动脉是否有严重狭窄或闭塞等情况。

如果发现有冠状动脉阻塞,应尽快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在介入手术之前或无法进行手术时,可以考虑溶栓治疗,使用药物溶解形成血栓的方式恢复血流。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给予镇痛剂、抗凝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4.后续管理一旦治疗完成,医务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后续管理。

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进行及时调整。

患者出院后,应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例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等,以预防再次发作。

此外,患者还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减轻体重、合理饮食和进行适度的锻炼等。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需要医务人员快速反应、精确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合理用药和及时监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心肌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