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军事思想

合集下载

古代军事思想

古代军事思想
“天命观”
常备军:常备军是从禹的儿子开始建立的。常备军的 出现标志着军队正式成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车战:商朝后期到战国后期,车战都是主要作战样式。 当时,战车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坦克。西周时期, 战车通常排列成方阵对攻。战车兵是西周军队的主力 兵种。
军队建制:商王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共3万 多人,最大的编制单位是师。西周出现了军、师、旅、 卒、两、伍的编制。
舍事言理,哲理深刻
宏观上:一览群山,纵横联络,言兵而不限于兵, 通盘考虑。 微观上:入木三分,深刻独到,发人深省。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 “先战后胜”的战争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精妙见解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思想
……
ZH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一、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推行武举制度 二、 军事思想的研究向专门化发展 三、编撰了大量大型综合性军事类书和汇编
宋代至清朝前期的军事战略
一、战争观 二、指导原则 三、战争指导思想 四、“全胜”战略 五、作战思想 六、孙子强调 七、用将之道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历史悠久,著作丰富 (二)舍事言理,哲理深刻 (三)崇尚道义,追求和平 (四)注重谋略,力争智胜 (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六)百家争鸣,千川汇聚

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四大军事家:孙武、吴起、孙膑、尉缭
进步:发明了弩,它在中国历史中是一种主要的 兵器。军事技术的进展包括与攻防有城墙的城池 有关的那些战术改进。
春秋与战国的区别:
•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相比,战争虽然更加频繁, 同时有更多的国家卷入,但规模要小得多,时间 较短,也不那么激烈。

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科学涵义
1、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 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 2、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3、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 4、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 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战争是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 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二)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 1、政治建设思想 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 2、民主建设思想 有秩序有领导的民主 3、战斗力建设思想 (四)、人民战争理论思想 (五)、国防建设理论
(四)军队建设理论 1、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2、强调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 3、坚持质量建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三、地位作用
1、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是新时期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 设 1、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 济建设的关系 2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现代化国防 3、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 强全民国防观念。 二 指导作用 是继之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设的最新科学指南。
第五节胡锦涛军事思想
求真务实精神是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 求真务实 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 要体现,是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 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的迫切要求,也是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部队 全面建设的现实需要。 要把从严治军 从严治军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 从严治军 作紧抓不放。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加强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在 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上下功夫,把从严治军真正落到实处。 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真心实意 以人为本 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各级要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信 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治军带兵的 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新经验,增强新本领,实现 新进步。

第二章 军事思想

第二章 军事思想
第二章
军事思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军事思想的含义和内容
(一)定义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 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是人们长期从事 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军事思 想通常表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战争准备 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军事思想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受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制约。
一、军事思想的含义和内容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四)当代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集中体现为:着重探索现 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 客观规律及指导原则;探索信息化战争 的特点及发展规律;探索在世界新军事 变革和新的战争形态下军队和国防建设 的指导方针及原则。
三、军事思想的体系与特征
(一)军事思想的体系
军事思想体系一般按社会历史发展 阶段、阶级、国家和人物等划分。即: 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划分,军事思想体 系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 代军事思想和当代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现代军事思想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 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史时期, 而世界现代军事思想可前推至19世纪和 20世纪之交。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四)当代军事思想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航天技术、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 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促使战争形态 发生新的变化,高技术局部战争已是主 要战争形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各 国军事思想的发展。
(二)军事思想的特征
1、鲜明的阶级性 军事思想是一定阶级利益在军事问 题上的反映,体现着阶级对军事问题的 态度、立场和观点。不同的阶级由于立 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战争规律认识 就不完全相同。因此,军事思想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古代军事思想是其中一支绚烂的奇葩。

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本特征形成发展主要成就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最早的兵书: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及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一大批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

▪舍事言理,思辩深邃从哲学高度对战争与军队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孙子》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认识论、以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击虚”、“造形任势”、“以逸待劳”、“兵贵神速”、“践墨随敌”等战争指导原则成为了古今中外兵家的座右铬。

▪崇尚道义,以和为贵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慎重,“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孟子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不义之战;老子视兵者为“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注重谋略,以智使力讲究谋略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商周之际的吕望(俗称姜太公)在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采用的翦商谋略,为世人称道;郑庄公养恶除患,曹刿蓄盈待竭破敌,弦高假命退敌,文种蒸粟误敌,孙膑围魏救赵等战例,无一不是精彩的谋略活剧。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成就萌生时期的军事思想迅速生长时期的军事思想 缓慢演进时期的军事思想萌生时期的军事思想(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时代特征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的建立,战争频繁,作战样式有步战、车战,多为“堂堂之阵”的正面交锋。

第二章 军事思想 题库

第二章 军事思想 题库

第二章军事思想一、填空题1、克劳塞维茨的是外国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西方的《孙子兵法》。

【《战争论》】2、的诞生,是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为人们研究、解决军事领域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3、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的主张,标志着变革传统军事思想的开端。

【师夷长技以制夷】4、美国的马汉在中提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海上力量。

【《海权论》】5、从开始,私有制已经确立,阶级已经形成,国家已经产生,军队已经出现。

【夏王朝】6、宋神宗颁布、、、、、、 7部兵书,合称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其目的是兴武备、建武学、选武举。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7、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兵学巨著,全书240卷,约200万字,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武备志》】8、我国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兵书大约出现于西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

【《军志》】9、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兵家就把作为思考战争问题的逻辑起点。

【止戈为武】10、公元15世纪初叶,在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中国明代皇帝就派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先后次出使海外,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

【郑和】【七】11、进入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人们会发现,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这一宝库中古今皆具的“通宝”。

就告诫人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12、《孙子兵法》开篇就指出。

意思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生死,国家存亡,是不可不认真研究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3、,这是毛泽东关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基本观点。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4、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第二章 军事思想

第二章 军事思想

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二章军事思想教学目的:1.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

3.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1.军事思想的定义、分类、产生与发展及其地位和作用。

2.《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地位和影响。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形成与发展、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形成与发展、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

5.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

6.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1.军事思想的分类及基本规律。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丰富的过程。

3.我国四代领导人军事思想内涵与联系。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揭示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军事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同时又给人类的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

军事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是在奴隶社会形成的,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1并且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与影响。

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也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和影响,军事思想和军事领域所揭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规律、原则、概念和范畴,常常被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商业竞争和体育比赛等方面。

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军亊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人们为了咨自阶级的利益所奉行和椎崇的军事思想,反映出各个阶级对战争和军队建设的不同认识和立场。

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二章-军事思想
1. 重战思想 重视战争,重视对战争的研究和准备。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 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 可不察也。”
2021/4/9
14
2. 慎战思想
慎重对待战争。
《孙子兵法》中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 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3. 备战思想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 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用兵的原则, 不要寄希望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有充分的 准备。不要寄希望敌人不会来攻,而要依靠自己 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条件)
2021/4/9
16
(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 导思想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 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2021/4/9
17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孙子提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 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18
(四)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其主要表现在:“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即调动对 方,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 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
(五)奇正相生的辨证思维方式
常法为正,变法为奇。
(六)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智谋-不是傻 瓜)、信(信誉-不是骗子)、仁(仁爱-不是恶棍)、勇 (勇敢-不是孬种)、严(严明-不是软蛋)也。”
第二章 军事思想
2021/4/9
1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 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 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 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021/4/9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与和平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
在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二)国防建设理论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打仗打不起来的和平环 境,国防建设应在服从国家经济大局的前提下, 抓紧时间集中力量增强综合国力,从根本上提高 我国的国防实力。军队建设以现代化为中心,有 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根本建设,提高军队质量, 从根本上提高军队在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 下的防御能力。
全局 (五)提出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六)提出加强军队科学管理 (七)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发展 (八)提出军事训练转变论 (九)提出新的依法从严治军论 (十)提出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
(二)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
(三)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新形势下国 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指南
三、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
述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 方针
(二)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 (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四)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新的世界大战和针对我国的全面战争在较长
时期内打不起来,但诱发局部战争、武装冲 突的因素仍然存在。
积极防御:防御中有进攻,后发制人,持久 和速决相结合,军事和政治相结合。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思想的地 位和作用
(一)邓小平时期军队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邓小平时期军队思想是毛泽东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及其代表

古代军事思想,主要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 思想。主要国家是古罗马、古希腊、古中国。 代表国家:中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 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便是 一朵绚烂的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 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堪称为世界之最,其军 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营口
淮海战役示意图
第三阶段 又歼杜聿明集团
滕县

第一阶段
首歼黄伯韬兵团
砀山
商丘
徐州
碾庄
新安镇 河
连云港
陈官庄
宿县
双堆集 蚌埠
再歼黄维兵团
吃一个 夹一个 看一个

江 南京
第二阶段
(五)关于国防现代化建设思想
1.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 3.发展现代化国防科学技术。 4.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5.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孙子兵法》
▲孙子生平:孙武,字长卿,春秋末齐国乐安人。
陈妫满··陈他—陈完— 0 — 0 — 0—田无宇 ·· ·· (厉公) (田)
田桓(已) —田乞—田常 田穰苴—田豹
田书(孙)
—孙凭—孙武—0—孙膑
功绩: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孙子兵法》的主要贡献
4.国防建设理论
(1)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 略转变 (2)建设现代化国防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国防 和军队建设 (1)新形势下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总体和 平,局部战乱。 (2)正确把握和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 战略任务的关系。 (3)切实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法国
资产阶级杰出的统帅和军事家。 地位:被后人称为“真正的军事艺术的 巨匠”,一代“军事巨人”。 拿破仑一生没有写过长篇的军事理论专 著,他的军事思想被收录在龙尼阿所著 的《军事学术论》和布尔诺摘编出版的 《拿破仑军事语录》。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
①强调要积极采取攻势行动,为达到消灭敌人的目 的,把积极发动进攻作为自己的主要手段; ②要善于集中兵力,即在必要的时候,在必要的地 点,集中比敌人在此时此地更为强大的兵力; ③强调快速机动,认为行动的迅速可以弥补军队的 不足,快速的行军,能够提高军队的士气,增加 取胜的机会; ④强调突然性,注重出奇制胜; ⑤重视国家军事组织的完善和军队骨干力量的培养; ⑥重视赞扬,强调统帅的素质。

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开始了全然不同于核武 器时代的质的飞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 掀起了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变革的浪潮,逐 渐形成信息化战争思想。 目前,世界军事正处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 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3.努力提升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 史使命的能力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 安全保障 (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战略目标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战略步骤是分三个阶段,至21世纪中叶实现国 防和军队的信息化 发展方式是努力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 重历史任务 发展动力是科技进步与改革创新
(三)现代军事思想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人类文明进入了现代历史 阶段。 一战结束后,出现了新的军、兵种;出现了陆、海、 空三位一体的战场空间;坦克兵、防空兵、化学兵 开始出现于战场中;坦克成为20世纪的主战兵器; 出现了许多新的军事理论。 “二战”中,空军得到了全面发展,出现了侦察机、 战斗机、轰炸机等飞机家族;出现了航空母舰、雷 达、导弹和原子弹等远距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二战”后期开始,出现了崭新的军兵种:战略导 弹部队;崭新的战争样式:核战争;出现了核战争 理论和核威慑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2)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 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 道上来。
战争与革命
和平与发展
中国对世界形势的基本估计:
20世纪70年代以前 ——“战争迫在眉睫”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 “战争不 可避免,但可推迟” 80年代以后 —— “虽然战争危险依然 存在,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阐发了重战慎战的贵和思想。 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 胜因素 。 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全胜战略目标。 阐发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为核心的战争指导原则。

▲孙子兵法的影响
“兵学经典” 、“世界第一兵书”、 “百世兵家之师” 、“东方兵学的鼻祖” 文学家:“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 哲学家:“人生的哲学” 政治家:“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 医学家:“治病之法尽之矣” 商人和管理学家:必读教材
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 瓦解敌军
(三)人民战争思想
1. 人民战争思想的含义 2.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根据 3.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4.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毛泽东:“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毛泽东:“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 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 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 来进行的战争。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 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 中国革命战争与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化军事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 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战争观
▲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阶级的产生和存
(4)科学合理地推进体制编制改革
4.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实质:不断推进军队建设,实现由数量规模 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 型的根本转变 重心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 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 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5.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
(1)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 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创新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
2.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
▲能够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
局部战争 ▲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五句话”的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 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1)大力加强装备建设 (2)大力强化部队军事训练
(3)从战略高度上培养和造就大批军事人才
(2)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是“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是 “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其基本内容,一是坚 持自卫立场,后发制人。二是把战略上的防御与战 役战术上的进攻相统一。三是对待强敌,持久取胜 在新时期,强调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问题 必须把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可能发生 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以美国军事思想为代表,主要表现在:一是“总 体战争”和“联盟战争”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二是发 展火箭战略思想,大力发展核武器,研究核战略; 三是综合运用国家政治、经济、精神和军事力量的 “大战略”思想;四是重点准备“核威慑条件下的常 规战争”。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世 界范围内取得蓬勃发展: 列宁军事思想;斯大林军 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3.军队建设理论
(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是人民 军队的神圣使命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 规化革命军队,是新时期军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实现两个转变 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 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 效能型转变 提高五种能力
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电子对抗能力、野战生存能力、 综合保障能力
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个超 级 大国,别人没有资格 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 增长 国际竞争的重点已由军事竞争转向以经 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核威慑下 的和平
2.军事战略理论
(1)坚持和打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
1.我国有雄厚的战争潜力
2.有震慑敌人的“杀手锏” 3.高技术武器有一定的局限性 4.有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 5.有先进的军事理论作指导
基本特征: ——战争的正义性 ——战争的群众性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 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 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5.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6. 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
7.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1)历史悠久,著述丰厚 :中国古代军事思 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 (2)舍事言理,思辨深邃:从哲学高度进行观 察分析的思维传统,因而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 (3)崇尚道义,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是一个爱 好和平的民族,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 以战止战。 (4)注重谋略,以智使力:讲究谋略,力求智 取 ,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
1.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2.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 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理论源泉。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 的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