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花缘》浅析李汝珍的女性意识

合集下载

浅谈李汝珍笔下的《镜花缘》

浅谈李汝珍笔下的《镜花缘》

浅谈李汝珍笔下的《镜花缘》三千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人曾大胆提出妇女问题的各个方面来作公平的讨论。

知道直到十九世纪的初年,才出了这个多才多艺的李汝珍,费了十数年的精力来提出这个极重大的问题。

他对于女子贞操,女子教育,女子选举等等问题的见解,将来一定要在中国女权史上占一个很光荣的位置。

——胡适前言:《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约1763—1830),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所以人称北平子,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现存最著名的作品是《镜花缘》。

《镜花缘》自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对它都有研究,评价颇高。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国外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前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镜花缘》是部讨论女权问题的小说,内容看似庞杂,其实是有一个完整框架,由三条情节线索交叉构成,主人公分别是: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

整部小说由此三人贯穿,小说前半部分描述了唐敖、九多公等人乘船在外游历的故事,访问女儿国、黑齿国、两面国等多国经历。

后半部分讲述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这一壮举,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中百位仙子齐聚宗府就占到全书三分之一。

本文会以《镜花缘》全书为基础,将从女儿国、武则天和孟紫芝三个故事来浅析作者李汝珍笔下的女权问题。

一、男权思想下的女权主义的乌托邦书中写到,唐敖、林之洋等人游历海外,去到女尊男卑的女儿国,在那林之洋被国王看上要娶其为妃,随之发生了一些难忘的事情。

其实提到女儿国,不免想到《西游记》里的西梁女国,《镜花缘》中的女儿国与《西游记》中的西梁女国相比,相同的是:国家是女尊国度,一样是“农时工商皆女辈,鱼樵耕牧尽红妆”。

不同的是,西梁女国是个纯女无男的真正的女儿国,是借助一种特殊的水来生育子嗣,当西梁女王看到唐僧时就爱上了他,宣布“寡人以一国之福,愿招募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

论《镜花缘》的女性意识

论《镜花缘》的女性意识

胡 适 先 生 曾任 《 < 镜花缘 > 的 引 论 》 中 提 到: “ 李 汝 珍 所 见 的 是 L 千 年 来 忽 略 了 的 妇 女 问 题 , 他 是 中 国 最 早 提 这 个 妇 女 问题 的 人 ,他 的 《 镜 花 缘 》 是 一 部 讨 论 妇 女 问题 的 小 说 。 他 对 于 这 个 问 题 的 答 案 是 , 男 女 应 该 受 平 等 的 待 遇 , 平 等 的 教 育 , 平 等 的 选 举 制 度 。 ” …在 《 镜 花 缘 》 中 作 者 成 功 地 塑 造 了 众 多 德 才 兼 备 的 女 性 彤 象 ,如 唐 小 山 、孟 紫 芝 等作 品中 的典型 十 串 女 性 形 象 ,她 们 既 有 各 自 鲜 明 的 特 点 ,又 集 中 展 现 了 作 者 笔 下 进 步 女 件 意 识 的特 点 。 “ 昔 曹大 家 《 女戒》云: 女有 四行 :一 日妇 德 ,二 日妇 言, 三 日妇 容 ,四 曰 妇 功 。 ’ 此 四者 , 女人 之 大节 而 不 可 无 者 也 。 ”[ 2 文 章 开 篇 就 列 出 封 建 社 会 对 女 性 的 要 求 ,古 代 封 建 礼 教 要 求 妇 女 遵 循 的 这 四种 德 行 ,是 歧 视 和 压 迫 妇 女 遵 循 的 礼 教 。 不 沦是 在 身 体 还 是 心 灵
学 交 。 《 《 《
论 《 镜花缘 》的女性 意识
苑淑 慧 曲阜 师 范大学 杏坛 学院
【 摘 要】 《 镜花缘 是一部以才女群体为描写对象 ,抒发作者进步女性思想的小说。在作者的笔下,女性形象与传统的女性大有不同:她们不仅爱好读书、多 才多艺而又独立 自主、勇敢坚韧。她们打破封建传统思想上 “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桎梏 ,不仅在教育上享受与男子平等的权 利,还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这无疑 是女性解放思想一个重大的突破。 【 关键词 】李汝珍 ; 《 镜花缘》;女性观 ;女性解放

《镜花缘》读后感

《镜花缘》读后感

《镜花缘》读后感(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镜花缘》读后感《镜花缘》读后感(集锦1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镜花缘》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镜花缘》中李汝珍的女性教育理想探微

《镜花缘》中李汝珍的女性教育理想探微

《镜花缘》中李汝珍的女性教育理想探微李汝珍的女性教育理想是让女性在文化上有平等的机会,让她们受到
有益的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她认为,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受到专业的教育,可以担任重要职位,甚至在政治领域有所建树。

重要的是,她认为对女性的教育不是为了准备她们做家庭责任,而是准备她们走
上社会生活的道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她提倡女性自主,主动参
与社会活动,参加政治活动,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参加其他国家事
务等活动。

李汝珍希望藉由女性的智慧、努力和才华,为中国社会发展做
出贡献。

论《镜花缘》的史料价值——兼议李汝珍的女性意识

论《镜花缘》的史料价值——兼议李汝珍的女性意识
其二百才女聚会后整天诗酒游宴大部分时间依靠玩游戏习诗赋来打发对才与艺不吝笔墨的铺叙固然与李汝珍的创作动机密切相关但仍不妨碍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作者对才女们聪明才智的展现另一方面亦可以看出她们平时是怎样度过漫长的闺阁生涯的j1加闺秀文化在娱乐解闷这一功能背景下生长起来了
2019年 10月 第 37卷第 5期
— 100—
家庭是否具备女诗人接受教育的条件,无疑对才女的 出现有重 要 作 用。 《镜 花 缘 》中 才 女 虽 处 境 不 一,但 多数出身官宦、书香之家,乃至高贵显赫之胄。百位 才女中只有前十名才女史幽探、哀萃芳、纪沉鱼、言锦 心、谢文锦、师兰言、陈淑媛、国瑞徵、周庆覃和缁瑶钗 没有交代出身,其余九十位才女的出身都有相对明确 的叙述。其中,阴若花为女儿国王子,宋良箴乃九王 爷之女,地位 最 为 显 贵;燕 紫 琼 之 父 曾 任 总 兵,宰 玉 蟾、宰银蟾之父任陇右都督;窦耕烟之父为岭南节度 使;唐闺臣是探花唐敖之女;枝兰音为岐舌国通史之 女;黎红薇为黑齿国少尉之女;流落海外的徐丽蓉、骆 红蕖、廉锦枫、魏紫樱、薛衡香、姚芷馨、尹红萸,她们 的父亲都是唐室旧臣;钟秀田、苏亚兰、华再芳亦出身 河源乡宦,林 宛 如 虽 出 身 商 户,但 生 得 伶 俐、一 心 读 书,尚有唐敖指点。对身份门第的强调不仅呼应四十 二回武则 天 开 女 科 诏 书 中 的 规 定———“他 如 体 貌 残 废,及出身微 贱 者,俱 不 准 入 考。”[6]268同 时 也 是 现 实 中真正拥有教育资源和资格的反映。冼玉清在谈到 才女成名的 三 种 条 件 时 说,“其 一 名 父 之 女,少 有 庭 训,有父兄之提倡,则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闺房 唱和,有夫婿为之点缀,则声气易通。其三为令子之 母,辈所尊,有 后 嗣 为 之 表 扬,则 流 域 自 广。”[7]951-952 由此可见,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父兄、夫婿对妇女的 影响,对才女的出现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百才 女的婚姻问题在《镜花缘》亦有交代。百才女中有三 十五位提到出嫁,其中,三十四位才女的夫君都是扶 唐倒周战役的将军,田秀英、田舜英同嫁文崧。而合 婚之参照,“惟以品行、年貌、门第为重”[6],对品行的 强调固然是建立在读书识礼的基础之上,因此也可以 说是建立在对才能的要求之上。《镜花缘》中才女的 出身和婚姻问题恰好说明了十七至二十世纪初妇女 文学繁荣的基本条件。其二,百才女聚会后整天诗酒 游宴,大部分时间依靠玩游戏、习诗赋来打发,对才与 艺不吝笔墨的铺叙固然与李汝珍的创作动机密切相 关,但仍不妨碍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作者对才女们 聪明才智的展现,“另一方面亦可以看出她们平时是 怎样度过漫长的闺阁生涯的”[1]140,闺秀文化在娱乐、 解闷这一功能背景下生长起来了。

浅论《镜花缘》中女性的地位

浅论《镜花缘》中女性的地位

浅论《镜花缘》中女性的地位【摘要】:《镜花缘》是第一部把妇女作为社会主角的小说,书中作者李汝珍关注妇女问题同情旧社会女性,真正的把女性作为社会的主角。

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书中的女性地位的:(1)《镜花缘》的女性观(2)《镜花缘》女性地位的影响因素(3)《镜花缘》女性地位的评价。

通过这几个问题来深入的了解文中作者是怎样体现女性的地位和价值的。

【关键词】:女性女权男权地位[Abstract]: "Mirror Flower Reason" is first the woman took the social lead's novel, in the book author Li Ruzhen pays attention to the women's issue to sympathize with the old society female, true the lead who takes the female the society.This article mainly is analyzes in the book from following several the feminine status: (1) "Mirror Flower Reason" the female observes (2) "Mirror Flower Reason" the feminine status influence factor (3) "Mirror Flower Reason" the feminine status appraisal.In the understanding article penetrates which through these questions how does the author is manifest the feminine status and the value.[Key word]: Feminine women's rights male power status《镜花缘》是清代道光年间一部难得的作品,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才完成的。

《镜花缘》女性形象探析

《镜花缘》女性形象探析

《镜花缘》女性形象探析概要:《镜花缘》改变了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突破了传统的才德观和审美观,赋予了女性全新的社会使命和审美内涵。

小说中的百位才女,已不再是各自孤立的单纯的个体,而是社会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镜花缘》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对后来文学作品塑造才德兼备的新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但是,小说毕竟不是文学著作。

李如珍在小说中连篇累牍地炫耀才学,极大地破坏了文学的意趣,人物的命运被挤到了次要的地位,当然不会有丰富的感情和鲜明的个性。

这也是小说最失败的地方。

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一直左右着人们的思想。

班昭的《女戒》所规定的“四德”历来是衡量女子行为准则与道德的标准:“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则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盥浣尘秽,服饰鲜絜,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专心纺绩不好细笑,絜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此四德,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2]正是这“四德”,严重地束缚了广大妇女的个性与才性,使其甘心情愿地成为男子的附庸,毫无怨言地去做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在今天看来,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虽然对于束缚女子近两千年之久的“四德”没有提出异议和批判,但却赋予了“四德”以新的内容。

它领先于时代的的妇女思想,表现出妇女的博学多能。

(一)、妇德《镜花缘》突破了“妇德”中“节义”的观念,将忠君事国纳入了其中,从而使《镜花缘》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多是忠孝节义的化身。

自古以来,忠君事国被看做是男子的事情,女子向来是处于深闺,其所能做的,仅仅是为父母敬孝,对丈夫从一而终。

然而《镜花缘》却将忠孝节义集于女子一身,旗帜鲜明的提出来女子要参与国事的口号。

不远万里到海外寻父的唐小山,为报母仇立志杀虎的打虎女英雄骆红蕖,为治母病海底取参个廉锦枫等等,都是至孝的典范。

她们的忠,主要体现在对唐室的忠心上。

(二)、妇功《镜花缘》突破了传统的“四德”对于“妇功”的要求。

李汝珍的女性意识评价

李汝珍的女性意识评价
品 意 愿遭 受扭 曲 。 ( ) 西 游 记 》 《 花 缘 》 于女 性 意识 之 质 的 区 别 一 《 与 镜 关

《 红楼梦》 中的女性意识 , 首先 在“ 花之 王” 宝玉身上 众 贾 得到展现 , 其言语行为无不寄托着作者 的希望和亟盼 。与“ 水 做骨肉” 且能使其感觉清爽的女J f 交往 , 得 到女J f 的哭 L ̄ 7 “ L ̄ 7 他的眼泪” 为其最高 理想 , 事 事女性 为先 ” 乎成 为其思 成 “ 几 维和行事的起点 与准则 。其 次表现在 爱情 与婚姻方 面 , 女儿 们都具有 自己的独 立思维空 间 , 乃至形成 自己 的爱 情 向往和 自觉追求 , 譬如林黛玉 、 司棋 、 尤三姐和龄官等女性 , 她们追求 爱情 中的双方 平等 , 而不 是女性 对男性 的依附 。再 次表 现为 作者让贾宝玉选择 林黛玉 , 因为林黛玉 在爱情 方面所 表现 是 出来的叛逆精 神。在林 黛玉身 上 , 具有女性 意识 的觉醒 以及 对爱情独立意识的维护 ,葬花 ” “ 就表 明她 的女性 独立意 识达 到了一个高峰。《 楼梦》 达 了作者 对女性 地位 问题 的关 红 表 注, 以及 针 对 女 性 地 位 改 善 问 题 向社 会 所 发 出 的 呼 声 , 管 这 尽 种呼声 由于沉重的封建礼教 枷锁而 声音嘶 哑, 却让 我们 可 以 炽热地感 觉到作者对造成性 别歧视 的封建 正统伦理 的控 诉与
维普资讯 维Βιβλιοθήκη 资讯 第 5期 新





20 ( 1 卷 ) 06 第 1
有 积 极 参 政 意 识 及 男 性 平 等 的 参 政 权 力 : 现 实 的 封 建 生 小过 是无 奈 而 已 。 j在 但《 镜花缘》 女儿目” 的“ 。李汝珍 表现手法 直 白, 运 活中惟男子所适应之事业 , 镜花缘》 的女 子同样 可以挑起 《 中 用 曲 笔 乃 至 反 笔 手 法 , 照 现 实 生 活 中 的社 会 原 型 , 换 男 尊 依 置 重担 :其中 , 阴若花继 承了大统 , 黎红红和卢婷婷做 了辅佐 大 臣 , 女 们 进 行 “ 周 ” 业 等 等 , 是 女 子 参 政 意 识 并 胜 任 女卑 的社 会地 位 , 才 反 事 都 刻画其 “ 女儿 国” 的社会 结构 , 由此 对女性 才华和能力大加肯定和赞 赏 , 表达女性 自主与 独立 的思想意 政事的具体体现 j 并 存婚姻问题上 ,镜 花缘 》 《 的作 者用 诙谐 的笔法提 出 了男 识 , 由此 为现实生活 中女性地 位的改善 提供 了超现 实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镜花缘》浅析李汝珍的女性意识
作者:沈光浩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23期
摘要:李汝珍是中国较早且较深入探讨女性问题的文学家之一,《镜花缘》就是其在晚年凝聚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

本文将对李汝珍笔下女性意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女性意识时代背景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23-01
《镜花缘》是清嘉庆年间由李汝珍撰写的一部关注女性命运的、与《西游记》、《封神榜》等相媲美、带有浓厚神话色彩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明清以来,受外来思想影响,中国人禁锢千年的思想逐渐解放,李汝珍凭借自己超越时代束缚的女性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用独特的视角写下了这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百多位形象、命运各不相同的女性角色,使其成为了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探讨女性命运的优秀小说,也引发了时代对于女性的关注和思考。

一、对于《镜花缘》女性意识的评论
民国时期对于《镜花缘》最有研究的莫过于鲁迅与胡适二人。

胡适在读完《镜花缘》之后,曾在《的引论》中对作者和全书主旨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李汝珍所见的是几千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

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

”鲁迅在研究中国小说史的时候,对胡适的说法表示了赞同,并且借《镜花缘》的研究指出了当时社会制度上种种不平等之处。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称赞《镜花缘》为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二十世纪中期至今对于《镜花缘》女性意识的探究大致可以以世纪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期,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很不稳定,因此在这个时期对李汝珍《镜花缘》这一作品的分析与探讨就存在多种声音和看法,一些学者主张从某一具体方面入手对其女性观点进行研究,有些专家、学者则主张从《镜花缘》这部小说的宏观内容上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地则集中在以北大为首的各大文学高校内。

在北大中文系自编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中,就有这一时期研究的代表性言论:“前半部在虚幻的形式中表露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理想;后半部则流入万宝全书似的知识罗列。

所以其精华在于前四十回。

”在这个时间段当中,主要根据《镜花缘》写作当中的艺术水平与思想深度对这部小说的可取之处与和摒弃之处进行分析与讨论。

第二个阶段是从二十一世纪到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
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国民的文学素养与鉴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专家及学者对于《镜花缘》中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另外,《镜花缘》还引起了诸多域外汉学家的关注。

前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就曾评价该书是“融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

二、《镜花缘》中的女性意识
《镜花缘》成书于清嘉庆年间,虽然当时传统的统治根基已开始发生动摇,但传承了数千年的男权社会形态仍没有发生改变。

而作者李汝珍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写出了高扬女性意识的《镜花缘》。

明清时期作为我国封建礼教最为完善的时期,而康熙时期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更使礼义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最早对传统女性观表示质疑和不满的当属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李贽在提出“童心说”和“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思想的同时,就对传统女性贞节观提出批判,他认为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私奔是“忍小耻而就大计”,认为他们勇敢的举动造就了一段美好良缘,他肯定寡妇再嫁,认为寡妇尚有独立可言。

同时,李贽对妇女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肯定妇女的才能,认为有些女性和男子有着一样的远见卓识,只是受困于封建的社会礼教,不得不被束缚在闺阁之中。

三、结语
本文以《镜花缘》为例探讨明清时期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从时代思想解放潮流和作者本身思想观念的形成入手,来探讨《镜花缘》成书的主客观背景。

文章对于女性问题的研究,则着重于女性的人格问题以及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同时书中对于解决女性问题的探索作出了总结和评价。

参考文献:
[1]胡适.《镜花缘》的引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335.
[2]朱希祖.老北大讲义——中国史学通论·中国文学史[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3]胡适.镜花缘引论[J].国故丛书.
[4]刘凤霞.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才德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7):17:19-21.
[5]毛忠贤.镜花缘对红楼梦女性问题的反思[J].文史知识,1989(11).
[6]陈蓉.女性主义乌托邦之旅——吉尔曼的《她乡》与李汝珍的《镜花缘》中女儿国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
[7]阎续瑞.《镜花缘》与《红楼梦》才女意识之比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8]汪龙麟.20世纪《镜花缘》研究评述[J].东北师大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9]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